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五十八章 西域,渠勒國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五十八章 西域,渠勒國

 熊大寶問了柳銘淇,不聽話的往西域走,會不會又被罵。

 然后柳銘淇便把上述的這些想法,都詳細的說給了他們三個聽。

 有些事做“民意難違”。

 意同樣是如此。

 如果所有的人都想這麼做,哪怕是不對的,也會去做。

 柳銘淇當然要給自己找盟友。

 柳銘璟、熊大寶和張勤只是第一批。

 回去之后,他們還可以幫忙自己去影響更多的人。

 熊文慶的老爹是京畿總督熊文慶,再有兩三年的時間,就能直接閣了,他的意見當然很重要。

 張勤的老爹張鐵,之前在封賞之中沒有他的名字,但過了年之后,驍騎衛大將軍祝星駿致仕,他直接就接任了驍騎衛大將軍一職,正式為了軍九大將軍之一。

 這樣的人,又有著在東北的拼死戰經驗,當然在軍隊中很有影響力。

 也就是柳銘璟這家伙弱了一點,和柳銘淇一樣,都是當苦力的,沒有任何的權勢。

 但連同柳銘璟在,這些人都是聰明人,在柳銘淇給他們分析了利弊之后,他們的心思完全就倒向了柳銘淇這一邊。

 “銘淇你的想法,頗為老謀國,實乃相爺之選啊!”熊大寶贊嘆道:“如若大康按照你這麼發展,不急不緩,踏踏實實的去做,三五十年之后,我們給大康子孫留下的,一定是一個錦繡江山!”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一起坐著船兒,到去溜達,看看外面的世界!”柳銘璟還記得柳銘淇所說,“我還特別要去看看,那個得流油的貴霜,到底是什麼樣子!”

 柳銘淇本來想說,到時候貴霜說不定都是我大康的了。

 但又想著柳銘璟再也沒辦法帶兵打仗,還是不要刺激他好了。

Advertisement

 “可是殿下,這西域十二國實在是太弱了啊。”張勤在旁邊說道:“說是十二國,不如說是十二城。況且這里面非常親近西羌、回鶻的國家特別多,哪怕是有那麼幾個桀驁不馴的,也只會選擇忍,斷然不敢公然反抗的。”

 “看看再說吧!”柳銘淇沉著說,“現在西羌都已經窮得要去擄掠乞這些窮鬼了,他們的日子一定不好過。特別是回鶻,他們的實力還不如西羌呢,去打乞高原又沒有路,說不定他們只能欺負西域十二國。

 只要他們欺負得狠了,那麼西域十二國總有對他們非常不滿意的!到時候我們只要給予他們一些支援,自然而然的他們就會反抗。”

 “怎麼反抗?”柳銘璟好奇的問:“有些國家就一座城,最多的不過三座城。這樣的實力,回鶻一萬人不好說,三萬人一定把他們給滅了!”

 “要是我們給他們木柄手雷和地獄尾酒呢?”柳銘淇問道。

 “噢?”

 三人一驚。

 “你給他們干什麼?”熊大寶連忙發表反對意見:“給了不夠用,給多了,他們要是轉手給了回鶻和西羌,那我不是自己遞刀子出去,自討苦吃嗎?”

 “這個考慮很好。”柳銘淇頜首道:“所以還是要看準時機,以及做好一切的善后準備才行。”

 “嗯,如果不是特別可靠,就千萬不要給他們了。”熊大寶叮囑道:“哪怕是給予他們別的支持也行啊!”

 “放心,我有分寸。”

 柳銘淇對于這點是非常明白。

 養虎為患這個詞,沒有誰比經歷了慘痛教訓的另一個時空的中華子孫更加明白了。

 養一條狗,你必須要有狗繩,要保證它跑出去之后,能給拽回來,這樣才會順著自己的意思去做。

Advertisement

 ……

 從吐蕃到西域其實并不遠。

 不過本吐蕃的面積就太大了,所以是在吐蕃高原上行走,就花費了柳銘淇他們十天的時間。

 這還是建立在他們沒有什麼后勤拖累,每天起碼前行二百里的基礎上。

 吐蕃地廣人稀,人口到都是散落的。

 這恰好給了柳銘淇他們補充自己的食和休息的機會。

 每找到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村落或者群居點,柳銘淇他們便會停下來歇息。

 買了牧民們的牛羊,讓他們幫著打理,又吃又喝之余,還熏烤一部分帶在上,可以供兩三天食用。

 只不過是花了點錢而已,卻讓他們一路都基本上沒有吃干糧。

 有時候運氣好,還能買點酒水喝。

 他們高興,這些牧民們同樣高興。

 大康的老爺們給得很多,通常都是他們去市集賣的兩倍三倍的價格,幾千人的吃喝下來,一年的錢都給掙夠了。

 至于說他們是大康人?

 那又有什麼關系?

 他們不得柳銘淇能多休息幾天,多掙點錢,然后自己到市集上能買到更多的好東西。

 所以當柳銘淇他們來到了昆侖山的南隅,準備翻越昆侖山去西域時,附近十幾個村落的壯漢都請求給柳銘淇他們帶路。

 一趟帶路來回就是十兩銀子,花費最多不過十來天,平日里哪來的那麼多好事兒?

 要不是看著柳銘淇他們人多,許多小伙子都準備騎著馬,帶著弓箭,充當柳銘淇的護衛了。

 饒是如此,柳銘淇他們也“被迫”招收了三百多個挑細選的壯漢,由他們來帶路,穿越昆侖山。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青藏高原的兩個地域,分界線就是昆侖山。

 昆侖山以北是西域地界,昆侖山以南是吐蕃。

Advertisement

 地勢是從南到北的下降,所以昆侖山以南的吐蕃地界,地勢很高,氣候也比較惡劣,生活條件遠遠不如西域。

 西域有著昆侖山遮擋寒風暴雪,又有寬廣的母親河——塔里木河的澆灌養育,沙漠化又沒有以后那麼的嚴重,說這里是一世外桃源都不為過。

 因此這里才堆積了那麼多的國家。

 在另一個世界的古代,西域是有三十六國的,但現在卻只有十二個國家。

 顯然是吞并兼并了一些。

 因為經常從兩地往來的緣故,這些吐蕃人告訴柳銘淇,從柳銘淇他們所的昆侖山區域過去,最近的一個國家做渠勒國。

 這個在《漢書》里面記載只有城一座,三百多戶,二千多人,兵士三百的小國家,現在卻有三萬多人,軍隊有三千,一座城池還修得大。

 渠勒國在西域十二國之中,并不算特別出的,但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很好——挨著昆侖山,背后就是吐蕃,足夠窮。

 對!

 就是足夠窮。

 周圍山地眾多,又沒辦法多耕種糧食,背后還有吐蕃時不時的派軍隊前來肆一番,所以本沒有人打他們的主意。

 我打你的主意干什麼?

 打下來后,又要養活這麼多的人,又要謹防被吐蕃搶,我吃多了呀?

 但是渠勒國也不是沒有任何的好

 好便是除了吐蕃的軍隊時不時來搶劫之外,更多的附近的吐蕃牧民、山民們,就會把自己的山貨、牛羊等等拿過來賣。

 順帶著再買一些自己需要的東西回去。

 渠勒這里便是一個商品集散地,不商人都喜歡來這里收購貨——不僅僅是吐蕃的,渠勒自己的民眾也在昆侖山的北面到挖掘、采摘、狩獵各種山貨獵

Advertisement

 如此他們才能在城里聚集兩萬多人,才能穩定下來。

 至于說吐蕃搶劫什麼的,除了數幾次,大部分時間也不會去攻打城池,這樣太費功夫,就搶劫周邊村鎮的民眾好了。

 城里的貴族大老爺們,只要你不來搶我的,那就隨便了。

 于是這便是一種微妙的平衡。

 當然了,吐蕃人來得也不是很頻繁,他們更加喜歡去靠近大康那邊搶劫,那里的小部落更有錢,更有馬牛羊,比這群窮酸好多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昆侖山脈的確不好走。

 大軍出的話,遇到什麼風雪、暴雨天氣,那就完了,自己都跑不出來。

 現在是夏天,四月份。

 柳銘淇這麼一群人有了向導,也是花了接近半個月,才翻閱過昆侖山。

 主要也是照顧隨行的駿馬,就這麼拖累了速度,還不如走路呢!

 等到這麼三千多人出現在了昆侖山脈的北隅,立刻就引起了一陣飛狗跳。

 他們還以為是吐蕃人來了,一個個的全都往城里跑,往側面的山上跑……剩下的都是一些窮得揭不開鍋的人家。

 由此也看得出來,這些渠勒人也是被搶怕了,逃跑都有經驗了。

 柳銘淇并沒有管他們怎麼想的,在一群吐蕃壯漢的帶領下,慢悠悠的踏上了土路,走向了十里路之外的渠勒城。

 渠勒國也就一個城池而已,遠遠的看到城池,覺就像是在大康境看到的隨意一座小縣城。

 走近了一瞧,渠勒城連小縣城都不如,這城墻全是用泥土圍的,高不過五米,還到坑坑洼洼的。

 上面的城防也不咋地,接到了通知的渠勒士兵,拿著刀槍棒上了城墻。

 用千里眼看過去,這些士兵一個個的面黃瘦,年輕的還沒有年,年齡大的胡子都白了,還都沒有盔甲。

 他們手里稍微好一點的就是弓箭,什麼箭樓、投石車等等守城的裝備資,一點兒都沒有。

 大康連一個大的關隘、衛城,防守都比他們好十倍!

 ……

 跪求訂閱!跪求月票!

 老爺們可憐可憐孩子吧,又冷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