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這只皇帝會讀心 第219章、才女洛氏

《這只皇帝會讀心》 第219章、才女洛氏

這四年里,文曉荼邊的大宮也換了差不多兩茬,紅果、碧心不消說早已滿役出宮,由溫家給挑了殷實厚道的人家,風風嫁了,而后便是細雨、曉寒、淡煙、疏柳接著提拔上來做了一等宮,如今也都滿役了,其中疏柳執意不肯嫁,還拜醫黃菀為師,如今已經是教引嬤嬤了。

文曉荼位列四妃,照例邊可以有六個大宮,如今分別是雪沫、清、紅、南枝、彤霞、曉,總算是滿員了。其中雪沫、清跟疏柳是同一批昌儀宮的宮,不過年紀略小兩歲,但也十八九了,再過一兩年也要滿役出宮了。

而紅、南枝、彤霞、曉,都是文曉荼從漱玉詞中選的字眼兒,畢竟窮苦人家的姑娘,原本的名字實在不耳。

文曉荼雖然沒什麼才華,但著實欣賞那些才華橫溢的子,比如李清照,比如沅湘。

日子久了,人大約是想開了,一年年下來,人也日漸有些人氣,慢慢的,也偶爾會來昌儀宮請個安。文曉荼有時候會賞賜一些筆墨紙硯,人便作畫題詞,返贈回來。

人的書畫極好,梅蘭竹皆頗有風骨,裝裱起來掛在殿中,不曉得的還以為是名家大作呢。

這一日,人持著漱玉詞殘卷來到昌儀殿,還文曉荼,“這最后兩卷,嬪妾已經研讀且抄錄完了,多謝娘娘。”——這麼難得的古卷,竟也舍得外借他人。人心想,若換了是,肯定是不舍得。

文曉荼笑著命紅將那兩本漱玉詞收回書房中,其實書房里的古籍書畫,全都是皇帝賞賜。不釋手的六卷漱玉詞,也是皇帝早年隨手添補進書房的。

Advertisement

只是這些,文曉荼并不會明說,人大約是后宮里最厭惡皇帝的人了。素日里來請安,也會盡量選皇帝上朝的時辰,若不巧駕臨昌儀宮,人甚至會直接從后門出去,不與皇帝打照面。

過了這些年,皇帝都幾乎要忘了宮里有這號嬪妃了。

文曉荼笑著招呼人落座吃茶,“你也喜歡李清照的詞,咱們也算是知己了。”

人清淡的臉上難得出些微淺笑:“紅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娘娘也喜歡梅花嗎?”

“自然是極喜歡的。”文曉荼微笑道,喜歡的花兒海多了去了,梅花只是其中之一。而人卻是獨獨只喜冬日寒梅。

“嬪妾日前新作了一幅寒梅圖,正想獻給娘娘。”

說罷,邊的暮紫便將一卷新畫呈上,這暮紫倒是個忠仆,足歲也不肯離宮,可人只是世婦,沒資格使喚教引嬤嬤,便求到文曉荼邊,文曉荼便將其掛在太平宮正殿名下,名義上雖然不屬于人的婢了,但還是依舊伺候在舊主邊。

文曉荼這些年耳濡目染,倒也有了幾分品鑒能力,“古拙蒼勁、疏有致,這畫技又進了許多。”花枝扶疏,開滿新蕾,這疏寒清冷中難掩生機,人的心境比四年前已經大有不同了。

便吩咐南枝將此畫卷掛在后殿,免得被皇帝瞧見了不喜。

文曉荼理了理鬢角,猶豫了片刻,才低聲道:“人可有想過要出宮改嫁?”——一年年在宮中蹉跎歲月,委實人不忍。這個想法,文曉荼是早就有的,只是先前關系淡薄,淺不宜言深。如今雖然也算不上親,但似乎也已經可以開誠布公談一談了。

Advertisement

人清麗疏冷的臉一瞬間怔住。

文曉荼嘆了口氣,“趁著我如今還得寵,在皇上跟前也還能說得上話。若有朝一日,我失了寵,只怕就無能為力了。”

皇帝倒是真不介意自己的嬪妃改嫁,江人、林才人、崔寶林有利用價值,又眷宮中榮華,自是不必多提。倒是余婕妤、人,其實皇帝不得給攆出宮呢。谷豼

人怔了良久,才苦笑道:“若是四年前娘娘說這話,嬪妾或許會一時慪氣,自請歸家。但如今……”

人搖了搖頭:“娘家待嬪妾不薄,嬪妾又怎麼讓母族蒙?”

文曉荼嘆氣,子,又有幾個能不在乎家族門楣?尤其宮中的子,又有幾個是為自己而活的?

留在宮中,哪怕再不得寵,也是天子宮嬪,也能令母家增

如若發還回家,哪怕天子不曾問責,誰又會覺得這個子未有過錯?

人抬頭看著面帶憐的貴妃溫氏,“多謝娘娘好意,嬪妾……這輩子也就這樣了。這些年,得娘娘庇護,方能在太平宮得太平,嬪妾……已經知足了。”

文曉荼點頭:“你既然心意已決,本宮就不多說什麼了。”

人凝黛濃抹的溫氏貴妃,忽的也出了憐惜之,“娘娘這個貴妃也做了四年多了,大皇子都已經讀了。”——明明大皇子聰慧孝順,堪為太子,但貴妃還是貴妃……說什麼寵,也不過如此。皇帝涼薄,寧可空懸中宮之位,也不肯讓立貴妃為后。

明明溫貴妃已經足夠賢良淑德,卻依然只能為妾。

雖則自不過就是一介無寵棄妃,人還是

^0^忍不住對圣寵優渥的貴妃產生了同病相憐之心。

Advertisement

人想,自己是從未得寵過的小小世婦,而貴妃……歷經磨難,雖然得寵數年,但皇帝涼薄,保不齊那一日便失了寵。

從未得寵,與得寵之后又失寵,豈不都是可憐人?

人幽幽自嘆,忽的起道:“時辰不早了,嬪妾改日再來給娘娘請安。”——差不多,皇上也該下早朝了。

文曉荼頷首,著紅、南枝送人出儀門。

已經是昌儀宮大嬤嬤的春溪道:“奴婢早些年還覺得子孤拐、甚無禮數,這些年,倒是愈發知恩知禮了。”

文曉荼笑著說:“人心都是長的。”——善待氏,氏自然會有所

教引嬤嬤疏柳端了一盞紅棗雪蛤上來,“人與人的分,都是出來。娘娘喝口雪蛤潤潤吧。”

疏柳燉制補品、藥膳的手藝是愈發好了,如今也算是半個醫了。到底還是這些嬤嬤用著長久,宮雖好,卻跟韭菜似的,一茬又一茬。

文曉荼邊前兩年又添了兩個秋字輩嬤嬤,與春溪、疏柳一并打理著昌儀殿務,著實妥帖。

7017k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