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耽美BL 病美人替身不干了 137

《病美人替身不干了》 137

不止京城,其他地方這段時間也有戲園在演這出戲,而且因為戲本足夠吸引人,觀看的人越來越多。

丞相贊賞點頭。

這次科舉總算選出了一些好苗子。

并在暗暗在心中計劃,如何快速將三人培養起來,多一人分擔,在他上的擔子便會輕一分。

中場休息時間,底下百姓議論開。

“貪好過分,邊關那麼多將士和百姓還在等糧食救命,他們竟然將這些糧食和錢財貪了。”

“對啊,我這個暴脾氣,恨不得沖上去打他的頭。”

“鸝娘他們已經開始籌備糧食了,希能趕上,不然敵軍境,邊關將士連吃的都沒有,怎麼保家衛國?”

“所以說貪沒有心,也不想想,萬一敵軍打進來,縱然他有這麼多錢財又有什麼用?”

“你們說,鸝娘能籌備資送到邊關,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肅北大旱,方大人命賑災,卻遇到了劫匪,現在也不知道那邊況怎麼樣,我們是不是也能為肅北做些什麼?”

“如果能將資順利送到肅北,我愿意捐出家中一半糧食!”

“肅北之外是北漠,北漠對大桓虎視眈眈已久,若不是陛下當年把他們打怕了,他們怎麼會輕易收手,也就這幾年,咋們大桓平平穩穩的,倘若肅北出了什麼事,北漠勢必會卷土重來。”

“不能讓北漠有南下的機會!”

“就像鸝娘說的,保家衛國,每個人都應當出一份力,而且積多,我們雖然能力有限,但若百人、千人、萬人呢?總能起到一點作用!”

“說的不錯,有沒有認識府的人,我們能不能和朝廷表述一下看法?”

底下的討論越發熱烈,沈郁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角微微勾起,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半。

Advertisement

“阿郁當初排戲,是不是為的就是這樣一幕?”商君凜也聽到了議論聲,眼中閃過一復雜之

“陛下且看,我要的不是朝廷下發命令,而是百姓為自己爭取來一個機會。”

“能得阿郁相助,朕何其有幸。”商君凜擁住沈郁,在他臉側印下一個輕吻。

第111章

為君王,商君凜當然知道前后連兩者的區別。

“朕本來以為,你排這出戲只是為了讓百姓更能接捐助的事,沒想到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你先前說讓朕稍微推辭一下時間,便是在等這個時機吧。”

沈郁點頭:“我總覺得,那些人還有后手,他們搶走了一批資,肯定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們籌到足夠的資再次送到肅北。”

商君凜:“朕最擔心的,是北漠的人滲到了肅北員里,據龍衛傳回的消息看,他們暫時還沒發現北漠人的痕跡。”

沈郁:“要說肅北災嚴重對誰最有利,無疑是北漠,沒了肅北軍的威脅,肅北對北漠來說無疑是囊中之,陛下覺得里面有北漠人的手筆不奇怪,不過我更傾向于這件事是大桓某些人做的,陛下可別忘了,越王還在暗牢里。”

商君凜:“阿郁懷疑是越王背后的人?”

沈郁:“若越王想要那個位置,糧食、金銀一樣都不能,陛下有派人去越王封地麼?”

越王被扣在京城這麼久,他封地上一點靜都沒有,本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

“陛下正好可以借著捐贈的由頭,好好探一探越王封地的底。”

一盞茶功夫后,下半部繼續上演,底下的議論聲慢慢消失,大家的注意力重新轉回到聽戲上。

另一邊的雅間里。

注意到顧太醫明顯的不在狀態,錢太醫倒了杯茶給他:“在想什麼?”

Advertisement

“剛剛似乎看到了人,”顧太醫愣了一下接過茶杯,“不知道是不是我看差了。”

“是你的好友?不妨邀請過來一敘。”

顧太醫搖頭:“不必了,想來他們也不愿被打擾。”

見狀,錢太醫也不再多說。

結束后,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這個結局真是大快人心,貪就該這樣,被斬首示眾!”

“鸝娘費盡千辛萬苦終于和人團聚,有人終眷屬,我滿足了。”

“鸝娘的付出總算沒有白費,惡人到懲罰,好人也有了好報,災得到及時解決,想趁機攻的敵人也被打敗,大快人心!”

來看戲的有男子也有子,雙方關注點不同,但無論哪邊,對這個結局都很滿意。

沈郁同商君凜走出戲樓,一路上都能聽到周圍人的議論聲。

除了故事本,被談起最多的,便是戲里鸝娘的舉

鸝娘是世間子所有好的化,既有子的細膩,也有不輸于男子的氣概和果敢,敢說敢做、不懼困難的心了無數人。

“既然戲里的鸝娘功了,是不是說明這個法子是可行的?”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你我皆是商人,知道大桓對商人的待遇比起其他朝廷要好很多,戲里鸝娘境那般艱難,最后依然功了,還因為他們的舉措,改變了當時商人的境,如果我們能為肅北出一份力,是不是也能改變世人心目中對商人的看法?”

士農工商,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觀念不是輕易能改變的,即使大桓對商人不苛刻,但因為種種固有觀念,商人們的地位并不高。

他們手里有再多錢又能怎樣,若不花大量金銀打點,有心之人做點什麼,輕易就能損失大筆財產,就算是花錢買個心安,買個保障,他們也愿意。

Advertisement

然而大多數況是錢花出去了,關系打點好了,對方依然可以臨時反悔。

沈郁提出的贊助和捐助,都可以避免這種況發生。

沈郁排的戲已經在京城演出好幾天了,地方上也陸陸續續有戲班子開始排這出戲,對各個戲班來說,只要有人看,他們排什麼戲都一樣。

還有看見商機的說書人在酒樓茶館講鸝娘的故事,客人們聽,他們也樂得多講。

經過幾天的發酵,府收到了民間的請愿書。

不止一府,大理寺、戶部等好幾個地方都收到了請愿書。

早朝上,戶部尚書直接拿出請愿書:“啟稟陛下,臣收到了一些來自民間的信。”

另外幾位大臣也站了出來:“啟稟陛下,臣也收到了。”

“呈上來朕看看。”

宮外,迎星樓。

嚴錚和大大小小十幾位商人坐在雅間里,為首的是一名三十多歲的儒雅男子,他們剛寫了聯名書遞到府。

另一邊坐著的是幾位普通百姓,都是鄰里有名的人,他們聚在這里,為的也是聯名上書的事。

“大家放心,我和戶部一位大人有些,他說戶部尚書今天會將我們的請求告知陛下。”儒雅男子開口。

“金公子的話我們自然相信。”

其他人也紛紛開口。

金公子在京城商人里很能說上話,他辦事穩妥,大家都信服他,這次的事也是大家推舉他出來負責。

好人,金公子走到嚴錚邊,低聲說:“若不是你告訴我這些,我也不敢應下這件事,這杯敬你。”

“金兄嚴重了,我剛來京城的時候,得了你的幫助,沒能重謝,這回也只是說了一點我知道的消息,不算什麼。”嚴錚回敬。

沈郁有意推辭計劃的時候,便讓商君凜將這個消息再次瞞起來,和員不同,商人普通百姓若沒有門路,是無法知道這些朝廷消息的,嚴錚會知道,除了工部那邊在無意間向他泄了一些外,還有一個原因。

嚴錚本來就在等朝廷下令,然后捐一筆,沒想到最后這件事會變由他們主提出來,不過這樣也好,于朝廷和他們益更大。

第一次看《歸春記》的時候,嚴錚心中便有了些猜想,后來街頭巷尾都在談這件事,他心中的想法更明確了些,再后來,他和徐掌柜談合作的時候,對方好似無意間提了一,他便知道,這是他打京城商人部的一個絕佳機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