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他們留在京城的人倒是給我送了些東西,我都讓下面的人換糧食和藥材捐出去了,”說到這里,沈郁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陛下一定要讓他們做好提前預防瘟疫的準備。”
大災之后必有大疫,前者是天災,不可抵抗,后者卻可通過人力將損失盡量降低。
“朕已經吩咐過了,這次朕會讓太醫院里對這方面有經驗的太醫過去,朕也向民間征集了對這方面有研究的大夫,他們會隨下一批賑災資一起前往肅北。”通過這次的事,商君凜意識到,啟用民間力量可以做到不事。
從前是他們想的太過狹隘,忽視了民間可以用到的龐大力量,若不是有沈郁提起,恐怕這一次的賑災不會有這麼順利。
“陛下,關于‘緋夢’的事可有新進展?”這次大旱過后,萬一出現疫,會不會和“緋夢”有關?
商君凜搖頭:“龍衛在查了,但是線索很,而且每次都會在正關鍵的地方斷掉,朕怕會打草驚蛇,也沒讓他們有太大作。”
“陛下這次派去肅北的太醫是哪位?可不可靠?”沈郁問。
“是吳太醫和他的一位學生,還會帶上另外幾個資歷沒那麼高的,顧太醫也提出要去,朕沒許。”在商君凜心中,肅北重要是一回事,沈郁的又是一回事,顧太醫負責沈郁的狀況,他不會輕易讓顧太醫離開。
“這些人都沒什麼問題,阿郁可是有什麼想法?”商君凜不覺得沈郁會無緣無故問起這件事。
“有一些關于‘緋夢’的事想說。”
最終沈郁和商君凜商量后,決定向吳太醫部分重要信息,吳太醫醫高明,又對各種疫都有研究,如果到時候真的涉及到“緋夢”,吳太醫也能及時辨別出來。
太醫院。
吳太醫將自己的學生和顧太醫一起過來。
“我已經找陛下說過了,你們也不需要太擔心,去肅北的大夫很多,不會出什麼問題的。”吳太醫安弟子們。
他知道他的學生在擔心他,但有些事,若是人人都因為害怕可能會出現的風險而不去做,只會造更嚴重的后果。
況且,他以前也是接過各種疫的,倒也沒有傳言那麼可怕,不過是染率高一點,找準病因,用藥得當,一樣能藥到病除。
為醫者,對一切病癥都該一視同仁,如果因為害怕而放棄,干脆別當大夫了。
“我們自知勸不了老師,也不會勸,只老師過去后,能好好保重,三師兄,你跟老師過去,一定要叮囑老師按時用膳,按時休息,切不可勞累過度。”
他們其實不是不想老師去,而是忍不住不擔心,老師的年紀畢竟大了,遠去肅北,環境惡劣,萬一出了什麼事……
“各位師兄弟放心,我會的。”三弟子站起來,朝眾人拱手。
“其實我原本也想把小顧帶去的,這是一次很好的歷練機會,可惜陛下不許。”吳太醫知道,想要接任他的位置,顧太醫的資歷還差了些,若能跟他去肅北,可以攢一攢功績。
顧太醫自己也想去,他學習一方面是家學淵源,另一方面也是想救治世人,他也單獨向陛下表述過自己的想法,但陛下明顯更希他能留在京城,照看貴君的。
吳太醫又代了弟子們幾句,他是鐵了心要去肅北,他又何嘗不知道自己年紀大了,可他這一醫,總要發揮出一些作用。
“你們也放寬心,這次肅北暫時還沒發生疫,我們過去做的更多的是預防,沒那麼危險,與其在這擔心,不如用你們的所學,配一些藥到時候我好一起帶過去。”吳太醫不想弟子一直陷在擔憂緒里,開口建議。
吳太醫據經驗,列了一些必須品,進宮做最后的匯報。
當時商君凜正和沈郁在一起,便讓吳太醫直接來了玉璋宮。
這是吳太醫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見到沈郁,他一度以為沈郁是那種病懨懨的人,見了面才發現不是。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沈郁有先天不足之癥,單看他現在的樣子,吳太醫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正常人。
氣很好,雙目明亮,上沒有一病氣,和陛下坐在一起,氣勢一點也沒被住,兩人之間相得益彰的氣氛再也容不下任何人。
難怪陛下不肯讓顧崇去肅北。
這一刻,吳太醫心中明了,因為在陛下心里,貴君的地位不比任何事低,甚至高于任何事,去肅北的大夫可以有很多,多顧太醫一個不多,顧太醫一個也不,然,能讓陛下放心為貴君調養的,只有顧太醫一個。
顧太醫確實是他見過的最有天賦的醫者,若不是因為昔才,他當初也不會破例讓顧太醫進太醫院,現在也不會破例想將自己的位置傳給他。
按照太醫院記載的脈象,貴君的況屬實算不上好,就算是讓他出手調理,估計也不會有現在的效果。
“吳太醫請坐,不必拘束。”沈郁讓宮人給吳太醫搬來椅子。
他和商君凜本來在院子里下棋,聽到吳太醫過來直接在院子里見人,既然不是什麼正式場合,也不必太過拘禮。
吳太醫坐下后,說了太醫院的準備,和一些接事項。
“臣暫時將太醫院給顧崇打理,陛下放心,該安排的事臣都安排好了,臣離開后,太醫院運作一切照常,不會出子。”
“朕知道了,有什麼需要你盡管提,這次去肅北,是替朕辦事,朕不會虧待你們。”商君凜道。
“陛下嚴重了,就算陛下不下令,臣也想親自去一趟的,臣當年就是因為救疫有功坐上這個位置,這些年陛下治下未出現新疫,也沒臣的用武之地,陛下也請放心,有臣在,臣定不會讓肅北出現任何問題!”
這樣的保證,除了吳太醫,沒有任何人敢下。
“有你在,朕很放心,此去途中,吳太醫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商君凜對吳太醫的醫還是很信任的。
“謝陛下關懷。”為臣子,最希的便是得到君王賞識,能得到商君凜今日的一番話,吳太醫覺得一切都值了。
“還有一些事,之前給你們的醫用酒,除了可以減傷口染,還能用來消毒,再有就是,如果真的發生了疫,還吳太醫能細心觀察一下,這次的疫和你之前見過的是不是有什麼不同之或者相同之,我這里列了一些東西,如果到時候況能對上,希吳太醫能早日將消息報給方大人。”
沈郁招招手,“慕汐,將東西拿來。”
慕汐呈上一封封好的信,到吳太醫手里。
“里面的東西,吳太醫自己看了記住就好。”商君凜開口。
“臣遵旨。”
“阿郁為何要寫那些東西給吳太醫?”吳太醫離開后,商君凜問,“之前阿郁問起‘緋夢’,是懷疑肅北若產生疫會和‘緋夢’有關嗎?”
不得不說,商君凜是一個對事很敏銳的人,輕易就能在一個人的作里抓住最關鍵的信息,然后整合,得到無限接近真相的結論。
“算是吧,”沈郁現在對商君凜不怎麼瞞,“不過也只是我的個人猜想,是不是這樣,還要看吳太醫的驗證。”
沈郁在信里寫了人為疫產生的現象和一些發病者的癥狀,還據前世記憶寫了一些應對方法,他所知道的那場人為瘟疫并不是發生在現在,因此他也不確定對方會不會手。
“阿郁不必擔心,我們這次做了這麼充分的準備,不會有事的。”商君凜握住沈郁的手安。
第一批賑災資整理好后,由各地統一運往肅北。
商君凜下了死命令,捐贈所得的每筆錢款、資都要對外公開,等資到了肅北,如何用也會傳回各地,讓百姓全程參與。
沈郁之前和商君凜提議在各個地方建造的單獨通訊渠道第一次派上用場,關于賑災的最新信息,會通過這一渠道以最快的速度發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