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懸空的通風管出口,我們最後選擇的離開方式稍微有點另類。因爲我們到達這邊之後發現下面居然有好些人正在忙著搬運資,所以本就沒辦法落地,只能從天花板上走。不過下面的人羣雖然讓我們無法直接落地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至忙碌的人羣產生了非常大的噪音,而這噪音恰好掩蓋了我們的聲音。就這樣,我們一個個的直接順著天花板倒掛著爬到了倉庫另外一側的牆壁邊上。
在這一側牆壁上有一條懸空架設在牆壁上的金屬走廊,因爲這個走廊距離地面還有四五米高,所以我們在這裡被發現的概率非常低,而且因爲下面的噪音,就連我們本來最難以掩蓋的聲音都不再構威脅了。
很順利的降落走廊之後我們便順著金屬扶梯走到了盡頭的一道帶電子鎖的小門前面。我們這邊正打算去開門,沒想到那門居然冷不丁的自己開了,門裡面是兩個穿著工作服的工人,看到我們明顯就是一愣,不過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我和凌就各自出手指點中一人的眉心位置,那倆被點中的人立刻就了下去。我和凌迅速跳門各自接住一個緩緩放到地上,然後便頭往裡面看。還好,後面沒有其他人存在了。
招呼其他人進,讓玲玲接替凌和我一起向前搜索前進。這地方和下面可是不一樣,這邊只有狹窄的通道,事業並不開闊,這種地方對我們反而是最有利的,因爲我們的比一般人要強很多,所以可以提前發現敵人,而一般人類是沒有我們的應範圍大的,因此只要在這種障礙較多的地方我們就可以隨意藏起來人而不用擔心被發現。
那倆工人在我和凌的手指點上他們眉心的時候就已經被電流燒掉了腦子,雖然他們現在的樣子看起來好像是睡著了一樣,但如果開顱檢查的話就會發現他們的大腦已經完全了。將兩個人的塞進旁邊的一堆管道後面,確定不容易被發現之後我們繼續向前推進。
因爲有地圖的原因,所以我們不用去一點點探索那些通道,而是隻要順著地圖上的線路直接朝著目標移就好了。不過據地圖顯示,我們要進到飛船部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但是意外的是這一路上卻是異常的簡單,除了之前到的那倆工人之外我們就只遇到了一個落單的技人員。照樣輕鬆搞定將藏起來,然後我們就一路暢通無阻的到達了飛船的連接通道外面。
到這邊開始況就變的複雜了起來,因爲飛船是立在一片空曠的發井之中的,周圍的視線範圍太大。雖然我們利用電子蜈蚣侵了安保系統,但我們沒辦法控制那些守衛的眼睛,而在這種空曠的地方,大家的可視範圍都超級大,這對我們來說實在不是個好事。
雖然悄悄潛非常困難,但我們卻非做不可。當然,闖顯然是不合適的,我們還是需要想點別的辦法。
在腦中的電子地圖上仔細檢查搜索了一番之後我們還真的找到了一個安全的通道。這個所謂的安全通道其實也不安全,因爲它不是給人走的通道,而是冷卻輸送管道。這個管道之中使用的冷卻會在管道中吸收熱量導致力上升,所以爲了安全,在這個輸送管道的外面還有一圈更大的套管。這個套管的口徑足夠我們進去,但問題是套管是封的,而其中的冷卻輸送管溫度超低,這就導致套管的溫度降降低到一個非常極端的狀態。這種極端低溫足以殺死地球上已知的絕大部分生,包括企鵝和北極熊。但是要進去的話除了這條路貌似也沒啥好地方可以選擇了。
迅速返回基地通道,然後繞了一圈便到達了那個冷卻輸送管所在的位置。這個地方有兩名工作人員值守,而且還有監控,當然現在監控是沒用的,因爲電子蜈蚣的侵會自將畫面中我們的影像剔除,所以我們需要解決的唯一問題就是那倆工作人員了。
因爲冷卻輸送管早就接好了,現在這倆人本就沒啥事,就在那裡坐著聊天,本就沒有注意門口這邊。以我們的能力當然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定了這倆人,但關鍵問題不是控制他們,而是防止別人發現問題。對此我們也沒啥好辦法,只能祈禱運氣好沒有人找這倆傢伙了,畢竟我們能做的唯一事就是藏,但有人要找他們的話肯定很快就會發現這倆人不在崗位上,之後必然就會發現問題,而這對我們來說基本是無解的,只能靠運氣。好在這個位置一般也不會有什麼人來就是了。
藏好之後我們就迅速來到了輸送管附近。中央的冷卻輸送管有兩條,大概和消防水管差不多細,材質完全看不到,因爲外面已經被一層厚厚的白霜給蓋滿了。事實上不是冷卻輸送管,就連外面那個巨大的套管部都是一層厚厚的白霜,而且出口位置還在往外噴白霧,不用靠近就能覺到陣陣寒氣撲面而來。
“我靠,這溫度沒問題嗎?”看著管道里的白霜斯哥特問道。
霜雪立刻站了出來說道:“我走前面,你們跟著我就行了。我有辦法保護大家不被凍傷。”
“那就靠你了。”
霜雪本就是以控制溫度爲特長的,所以說有辦法還是比較靠譜的。本來大家都在猜霜雪會用什麼方法來防凍,但是霜雪卻使用了一種大家完全沒想到的方法。使用的居然是冷凍法。很多人可能會奇怪,管道本就是極端低溫狀態,冷凍不是會讓溫度更低嗎?
事實上這只是一種思維慣導致的錯誤想象,只要仔細腦子就能明白,即便是冰層也是可以隔熱的。霜雪使用的方法就是用冷凍法在管道上面鋪設兩層冰層,這兩層冰層之間有一段很小的間隙,而間隙之中有支撐用的冰錐承載重量,這就形了一段中空的隔離帶。冰本的導熱其實並不好,所以當上下兩層冰面分開之後就形了隔熱層,中間連接的小冰錐因爲截面積小,加上冰層本導熱很差,所以不會在我們和管道之間快速傳遞熱量,這兩我們的溫度損失就不去太快,也就起到了防凍的作用。
雖然剛開始覺得有點神奇,想通了卻會發現其實原理很簡單。當然,要做出這種帶空心夾層的冰層可不是簡單工作,沒有確的控制力是做不到的。再說人類本也是沒有我們這種近乎超能力一般的能力的。
儘管霜雪方法非常好用,但管道的溫度本也不算高,所以我們這一路爬過去還是凍得夠嗆。冰層僅僅是保護我們不會被凍傷而已,套管之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溫依然讓我們覺上非常的冷,畢竟我們上就只有一層複合護甲而已,隔熱保溫能力絕對不咋地。原本這地方氣溫就很高,我們也沒想到需要爬冷卻管啊!
通過二十米長的管道我們很順利的進到了飛船上的對接口之中。我從管道里出來的時候就看到管道口兩邊站著倆冰雕,這應該是這邊的工作人員。霜雪要從這邊出來當然不能留著他們,所以直接縱低溫將兩人給凍了起來。
理這倆倒黴蛋就簡單多了,直接塞進我們剛出來的套管就行了,零下二十度的低溫絕對可以保證他們不可能掙上的冰層。
進這個工作艙之後我們迅速的掏出武開始佈防,然後再次覈對地圖,確認目標和我們的相對位置之後改由斯哥特和夜月負責開路。推開工作室的加門之後立刻就看到了一條垂直井。這個垂直井其實是一條從船頭延到船尾的主通道,不過因爲飛船現在是豎在發臺上的,所以這條通道就變了垂直井。不過通道的四個方向都有扶梯,即便是豎著也能讓人通過這些垂直扶梯移,只不過稍微費勁一點而已。當然,以我們的力這本就不是問題。
直接抓住大門兩邊的兩條旋梯,我們本就不是一級級的往上爬,而是好像猴子一樣直接一層一層的往上蹦。抓住旋梯手腳並用的輕輕一躍就可以跳起來七八米高,而這還不是我們的極限,而是爲了儘量不發出聲音可以低了作幅度的結果。否則的話以我們的能估計一步飛起來二十幾米也是沒問題的。當然,雖然我們每次跳躍距離都不大,但是我們的速度非常快,幾乎是剛一到扶梯就立刻再次起跳。從旁邊看就好像我們是在往上飛一樣,眨眼之間就上升了幾十米。
向下面打了個手勢,我直接在了一艙門口位置。這個門和一般的門不一樣,它的側面有一個碼輸裝置,而且上面還有檢測掌紋和虹的裝置,可謂是檢查嚴。當然,我們並未打算去和這個識別裝置較勁。
“小純。”
“來了。”
小純一個縱躍就從下面跳了上來,然後單手掛在門邊,接著用另外一隻手在門上的那個掌紋識別上面。識別表面立刻亮起了綠的芒,似乎是在檢查掌紋。但是芒剛剛亮起就突然閃爍了起來,接著忽然整個識別都亮起了紅,我們甚至聽到了“嘟”的一聲警告音,接著大門突然就“哧”的一聲自己劃開了。
在大門打開的瞬間小純就對我們說道:“快,我只能控制這玩意幾分鐘。”
其實本不用小純提醒我們已經在行了。我直接一手,斯哥特從下面將一個黑的大包扔了上來。接住這個包之後我立刻鑽了大門部,接著就看到了一大片縱橫錯的金屬框架,在這些框架上麻麻的滿了電路板和磁盤陣列,另外還能看到幾隻機械臂懸停在我左側的牆壁上。那應該是天花板,不過因爲現在飛船是豎著的,所以變了左面的牆壁。
這些直接在外面的電路板和磁盤陣列並不是中央理,而是分離艙使用的管理電路,飛船起飛之後這些東西會被轉到資倉庫作爲主電腦的備件儲存起來,但是起飛的時候因爲計算量較大,所以這些東西需要參與工作,配合主電腦一起完飛行控制。
我們要找的當然不是這些東西,而是那個核心位置的主電腦。將大包背在背上,我就好像人猿泰山一樣踩著鋼架一路連蹦帶跳的跑到了這個房間的中央位置。在這裡有一個造型炫酷無比的巨大裝置。如果將其旋轉九十度放在地面上的話你就會發現它很像是一個躺在地面上的齒。它的中央是一底面直徑達三米多,高約五米的圓柱,而在這個圓柱周圍則是呈放狀排布的八個好像豎起來的集裝箱那麼大的東西。當然,這玩意並非集裝箱那麼糙的玩意,而是一種相當炫酷的玩意。它的表面是一種黑的啞材料,起來無比,簡直像塗了油一樣。在這八個玩意的頂端各有一圈藍的導線條,此時線條上正在不斷的閃爍著,看起來就好像有藍的發在裡面流一樣。
當然,以上是這個東西放在地上的外形,而現在它卻是被豎著釘在了我側面的牆壁上。事實上那面牆壁應該是飛船的地板,不過還是那個原因,因爲飛船是豎著的,所以地板也了牆壁。
這個巨大的黑裝置就是這艘移民船的核心——量子計算中心。外面這八個好像集裝箱一樣大的玩意其實就是八臺量子計算機,中央那個巨大的圓柱則是人工智能核心與數據換。那些藍的導條並非裝飾燈,也不是指示,而是量子通信。這八臺大傢伙和中央的人工智能核心都是量子計算機,它們的計算速度太快,傳統的纖和電纜都無法滿足它們的數據通訊需求,因此需要安裝專用的量子通訊,用量子束進行直接通訊,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傳輸延遲。
看到這個東西之後我立刻就興的蹦了過去,結果跳上去才發現這玩意外面太了,完全站不住人,我纔剛落在中央那個圓柱的側面就了下來,好在跟上來的夜月反應迅速的扔了條繩子給我將我盪到了這邊的鋼架上。
吸取了教訓,這次我先用繩鉤槍在上面的鋼架上做了固定,然後用繩鉤槍把自己一點點的放到了中央的那個圓柱的頂部。當然,現在這其實是它的側面,不過按照飛船的方向這就應該是頂部。
在這個圓柱的頂部並非一馬平川,而是有很多外接裝置,而在正中央的位置則有一個正八邊形的突出,在這個突出的中央位置還有一個三角形的槽。我迅速的將脖子後面的萬用接口拽了出來,然後直接這個槽。覺全一陣麻,電子腦自連接信號,然後我面前的這個八邊形的突出忽然伴隨著“哧”的一聲排氣聲緩緩的出來一劫。
這個升起來的裝置有八個面,上面有大量指示燈閃爍個沒完,此外還能看到很多數據接口,這是專門用於檢修的連接端口。只要用理直連方式連接這個端口就可以獲得初級管理員權限,畢竟這是檢修通道口,而且需要用專用電子鑰打開,所以正常來說是不需要特別保護的。
當然,現在是不正常狀態。
看到這個東西出來之後我立刻將揹包拿到了前面,然後從揹包裡面拽出來一個銀白的乍看起來好像沒封裝的核彈一樣的玩意。將這個東西直接對準那個出來的裝置的其中一個面用力一,咔噠一聲裝置自鎖死,接著我扔掉揹包又從斯哥特那邊結果第二個揹包繼續那個突出的一個側面。
很快這玩意的八個面上就分別了一個這種裝置,而這八個裝置則是在全部安裝到位之後突然整齊的打開了尾部的蓋子從其中出一天線,天線的尖端還有一個紅的小燈。八天線出來之後立刻開始替閃爍了起來,而這個房間之中的所有計算機突然一下都發出了一陣越來越清晰的轟鳴聲。
其實電腦本是不會發出聲音的,我們聽到的聲音實際上是冷卻裝置加速運轉產生的噪音,而冷卻裝置加速的原因則是因爲計算機本的功耗在上升,換句話就是說計算機目前於忙碌狀態。只有在所有部件都進了滿負荷狀態計算機的冷卻裝置纔會這麼瘋狂的運轉,因爲它不這樣就控制不住計算機的溫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