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穿書后,佛系貴妃又劇透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詩詩生辰,演戲給皇帝看

《穿書后,佛系貴妃又劇透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詩詩生辰,演戲給皇帝看

一秒記住【小說網】,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最近二哥也給介紹了二嫂的表妹,說是趁著秀大選前,讓他們提前認識認識。

可他覺得人太麻煩了,他每日管理生意就已經夠忙的了,哪里還有時間應付難纏的人?

沒想到,二哥那邊還沒應付完,蔣良娣居然也想把表妹介紹給他!

唉,只怪他過分優秀,讓那些鶯鶯燕燕給盯上了。

“......”面對如此自信且自的七王爺,蔣詩詩頗為無語,“你想哪去了,我不是給你搭紅線,而是給你搭生意線的。”

“我表妹家是在江南開織造坊的,們專門生產各類布料和絨花,之前我聽說你剛好有這方面的需求,所以就把帶來了。”

你以為就你一個人只想掙錢,人家林芝瑤還擔心男人會影響賺錢的速度呢!

“啊?”七王爺還有點不信,“真的只是和我談生意的?”

在這之前,二哥知道他一門心思撲在生意上,就讓二嫂的表妹以合作生意為借口,與他相

結果還沒聊上幾句就餡了,暴出想嫁給他的真面目。

“真的只是談生意!”蔣詩詩看了看客房的林芝瑤,“不信你現在進去和聊聊就知道了。”

七王爺沒立馬進去,而是和蔣詩詩說:“你先別急著進去,我跟你說,最近咱新做的秋、鞋子、眼鏡生意,一個比一個賣得火。”

“尤其是那個秋,修又保暖,當朝子以瘦為,都特別喜歡那些秋,伙計們都快趕制不過來了。”說話時,他將一沓賬本和一個大信封遞給蔣詩詩,“囔,這是上個月的賬本,還有你分得的盈利。”

來這之前,七王爺知道蔣良娣在,早把賬本和銀票都準備好了。

Advertisement

如今見到蔣良娣,就把賬本和銀票到了蔣良娣手上。

蔣詩詩早知道會是這種結果,倒是沒有很意外,很淡然地接下了賬本和信封。

說完悄悄話,七王爺才重新進了客房,同林芝瑤隨意寒暄了幾句,“聽說你家是開織造坊的?”

林芝瑤:“對,從織線到染,再到織布等工序,我們都是自己做,另外,我們還有個絨花坊。”

接著,七王爺問了林芝瑤一些生意上的況,林芝瑤都對答如流。

據林芝瑤的回答,七王爺才相信林芝瑤真的是來和他談生意的。

蔣詩詩見時候不早了,便同七王爺說:“七王爺,時候不早了,我和太子殿下要回宮了,至于我表妹家的生意,你可不能太占人便宜啊。”

“既然是你表妹,我肯定會商量出合適的價格,另外,也不用說那麼多了,本王這就與直接合作吧。”七王爺爽快的很。

人家林芝瑤卻不同意了,“王爺,您還沒看過我家的布料和絨花,怎就直接同意合作了呢?”

說話時,林芝瑤讓丫鬟把帶來布料和絨花,拿給七王爺看。

七王爺是個識貨的,見那布料好,絨花也做得致,便多問了些況。

林芝瑤:“這些絨花,我們專門請了一些手藝好的師傅,選取天然蠶,再用黃銅鉤條造型,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最終型完工的......”

蔣詩詩見七王爺和林芝瑤在談生意,囑咐了七王爺好好關照林芝瑤,就和太子回宮了。

至于七王爺和林芝瑤,一聊就聊到了傍晚時分。

本來吧,他是看在蔣良娣的面子上,這才關照一下林芝瑤。

沒想到林芝瑤很認真的跟他介紹布料和絨花,還拿出各種樣品給看。

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做生意如此認真且真誠的小姑娘,倒是讓他刮目相看。

Advertisement

加之他確實看上了林家的布料和絨花,兩人當天就談好了價格,接下來準備合作。

一晃到了臘月。

年底了,東梁國各部員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

年底的時候,各部頂頭上峰會員們的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評定甲乙丙丁四個等次。

超過三個甲的,沒有丙丁,予以嘉獎。

五個甲,提拔升

超過三個丁,降級。

五個丁,罷黜。

這一日,裴玄凌把宋福到了禮部書房,遞給宋福一本冊子,“孤據禮部員這一年的表現,給他們評了級。”

宋福接過冊子,也遞了一本冊子給太子,“本也列了一本員評級的冊子,還請殿下過目。”

于是,裴玄凌和宋福就開始看對方列的名單。

宋福看完后,笑說:“殿下,我發現咱倆列的名單大致相同,且您這份比我這份更全面一些,一會我便召集禮部所有員,就按照您的這份議事吧。”

裴玄凌點頭,淡淡“嗯”了一聲。

然后,他又遞了一封信給宋福。

宋福接下信時,看到信封上寫著“辭表”二字,神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他立馬打開信封,仔細看了看容。

看完后,他一臉震驚地看著太子,“殿下,您居然要自請解除掌管禮部?將禮部轉給六王爺?要扔下禮部不管了?怎麼,您以為禮部是您想管就管,您不想管就不管的嗎?”

裴玄凌沒想到宋福反應如此大,“宋大人不是一直欽佩才華橫溢的六王爺,多次請求皇上讓六王爺接管禮部?這不正如宋大人的意?”

“殿下,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宋福急著解釋:“是,我一開始確實欽佩六王爺,從而打心底里排斥您,可那是因為我不夠了解您。”

Advertisement

“如今您掌管禮部這一年來,我被您的才干,您的那些治國方策,以及您的擔當所臣服......”

說到這,宋福朝太子行了跪禮,并叩首在地,“殿下,下懇請您繼續掌管禮部!”

之前有好幾次,他被能謀善斷的太子殿下所驚到,并暗暗欣賞太子。

直到上次皇上生辰,出了那樣大的事,太子都被皇上撤掉了掌管禮部的權利,在皇上要嚴懲禮部時,太子憑一己之力擔下了此事,他便徹底臣服于太子了!

對于宋福突如其來的投誠,裴玄凌到有些意外。

因為在這之前,宋福從未在他面前表過這些。

“孤也不想離開禮部,只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暫時放手。”裴玄凌試著說服宋福,“老六是自己人,禮部給他打理,孤很放心,若是禮部有什麼大事,他也會告訴孤的。”

目前他掌管工部和禮部,確實有點打眼了。

上回父皇把工部、戶部、兵部分別給他和穆王、康王,結果轉頭就留了一手,來了個最終決定權歸父皇所有。

如今六部有兩個部門在他手上,父皇肯定不會放心。

與其等到父皇采取措施,不如他退位讓賢。

反正六弟是自己人,水不流外人田。

若是等到父皇把禮部給別人掌管,那才是一大損失。

宋福能當上禮部尚書這個位置,也是個老巨猾的人

雖然太子沒有明說,但他還是從太子的話里聽出了一不對勁。

太子不想離開禮部,卻形勢所迫,不得不離開禮部,當朝能給太子力的,除了皇上還能有誰?

思及此,他試著問太子:“殿下,我想再跟您確認一下,您確定不是真的不管禮部,而是將禮部給六王爺,您會繼續暗暗關注禮部的,是吧?”

Advertisement

裴玄凌點點頭,表示是這個意思。

聞言,宋福放心了,“既如此,下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說到這,宋福走到太子面前,同太子說起了悄悄話。

沒多久,書房就傳出太子與宋福爭吵的聲音,把一眾禮部員都聽呆了。

最后,兩人還鬧到了建元帝的龍淵殿。

此刻,建元帝坐在龍淵殿的書房,太子和宋福站在他面前,各說各有理。

“皇上,太子以權謀私,專門提拔為他所用的員,對于那些不肯依附他的,他就降職!”宋福義憤填膺地將此事稟奏建元帝。

這邊,裴玄凌也說了:“父皇,兒臣不過是提拔幾個真才實干的員,宋大人就說兒臣以權謀私,可那些員在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皆是甲,何來以權謀私一說?”

宋福:“既然沒有以權謀私,那您平日里為何對他們多有關照?”

裴玄凌:“誰不喜歡有真才實干的下屬?”

宋福:“那些不肯依附您的員呢,您針對他們,又怎麼說?”

裴玄凌:“他們本就背公向私,居諂詐,孤當然不待見他們了!”

“......”

太子和宋福吵他們的,建元帝看他想看的。

他看了眼太子對于禮部員的評級,發現太子要提拔的人,確實都是些優秀的員。

至于被太子降職的人,為作風也確實不行。

不過,他并沒有說出來,只是由著宋福和太子繼續吵下去。

甭管皇子與皇子吵架,還是員與員吵架,亦或者,員和皇子吵架,建元帝都是喜聞樂見的。

這說明他的權衡之起作用了,當初他之所以把禮部給太子,就是知道宋福不服太子。

如此一來,即便太子管著禮部,那禮部也不會為太子的。

否則臣子們要是和氣一團,就會想著如何對付他了。

宋福:“皇上,打從太子掌管禮部起,臣就一直不喜歡太子的所作所為,經過一年的共事,臣與太子之間的矛盾日漸加深,是以,臣懇請皇上撤掉太子掌管禮部的權利,否則這禮部有我沒太子,有太子沒我!”

說到最后,宋福咬牙切齒,面紅耳赤,一看就氣得不輕。

裴玄凌也沉著臉說:“父皇,兒臣也忍宋大人已久,我不過是按照規矩給禮部員評級,他就在這推三阻四,抹黑兒臣。”

“正好兒臣最近剛接手工部,一時無法兼顧兩個部門,宋大人不是一直欣賞老六,不肯配合兒臣掌管禮部麼,父皇找老六來管禮部也好,找別人來管禮部也罷,反正這禮部,孤也早不想管了!”

“哼。”宋福冷哼一聲,“太子殿下還別說,興許啊,六王爺還真就比您更適合掌管禮部!”

建元帝見太子和宋福吵得面紅耳赤,這才出聲道:“既然你倆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還是不要一起共事的好。”

“這樣吧,宋卿繼續當你的禮部尚書,太子掌管著工部,暫時也無法好好兼管禮部,那便由老六掌管禮部吧。”

其實,即便太子和宋福沒鬧到這個地步,他也打算尋個由頭收回太子手里的禮部。

如今太子和宋福不合,也省得他尋由頭了,正好借著此事撤了太子手頭上的禮部。

就目前來說,除了老六,他暫時也想不到讓誰來接管禮部。

雖然宋福欣賞老六,而老六也是太子黨,可一旦沾染上了權利,什麼兄弟父子都不好說了......

對此,裴玄凌應了聲“是”。

宋福:“那真是太好了!”

當天,太子和禮部尚書大吵一架,兩人吵到無法共事,皇上把禮部給六王爺掌管的消息,就在京城傳開了。

穆王黨和康王黨得知后,甭提有多幸災樂禍了。

接下來的日子,諸位王爺忙著各自部門的年終總結。

太子把禮部給六王爺后,便一門心思掌管工部。

工部掌山澤、屯田、工匠、諸司公廨紙筆墨之事。

像興造各種工,修建城池堤壩,繕葺宮殿衙門等事,都是工部負責。

還有畋獵,取伐木石、薪炭、藥,及金、銀、銅、鐵、鉛、錫收采等事,也歸工部管。

太子的年終總結早就寫好了,已經琢磨著明年的打算了。

聽說邊關軍餉吃,想著年底到了,現在下令屯田,明年初邊關就可以開始春耕了。

至于東宮的蔣詩詩,除了看賬本,就是食,鍛煉,再就是給側妃們請安。

臘月十六,是蔣詩詩的生辰。

這一日,除了春杏早早的給下了一碗長壽面,其余的跟平時沒啥區別。

下午時,蔣詩詩捧著湯婆子,坐在室看七王爺給的賬本。

現如今,已經是個小富婆了。

蔣詩詩是樂得數錢,一旁的春杏卻在想,年底了,太子殿下很忙,已經很久沒來看過小主了,也不知小主生辰,殿下會不會來?

一般況下,只有東宮兩位側妃過生辰,太子殿下才會上心,派人賞賜生辰禮,或是讓們侍寢的。

像小主這樣的良娣,估計殿下都不記得小主生辰。

到了黃昏時分,蔣詩詩見外頭天已暗,便吩咐奴才,“春杏,差不多可以去膳房了吧?”

“奴婢正打算去膳房。”春杏試著問:“今兒是您生辰,要不要花銀子多添幾個菜?”

蔣詩詩:“添多了我一人也吃不完,你讓他們熬個蓮藕燉大骨湯吧,再弄個椒鹽大蝦就行了。”

冬天太冷,就喜歡喝點湯湯水水暖胃。

春杏應了后,就提著食盒準備去膳房。

剛走出院子,就見黃得昌挽著拂塵進來了。

“奴才祝蔣良娣芳辰喜樂,平安健康。”一進屋,黃得昌就給蔣良娣行了大禮。

蔣詩詩放下手中的賬本,了起。

黃得昌起來后,才笑著說:“蔣良娣,殿下知道今兒是您的生辰,特讓奴才請您去前院一敘。”

------題外話------

建元帝:就喜歡看他們吵架,否則臣子們要是和氣一團,就會想著如何對付朕了。

裴玄凌&宋福:我們吵架就是為了對付皇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