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穿書后,佛系貴妃又劇透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直男禮物,太子才能,蔣重錦升官

《穿書后,佛系貴妃又劇透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直男禮物,太子才能,蔣重錦升官

一秒記住【小說網】,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蔣詩詩打開盒子一看。

頓時,盒子里面釋放出一道道金

以及...一道道五芒,差點閃瞎了的眼睛!

絢麗的芒讓蔣詩詩覺得刺眼,條件反地閉了一下眼睛。

然后再睜開眼睛,細細看了看盒子里的禮

只見盒子里有一對赤金手鐲。

那手鐲有兩指寬,上面鑲嵌著五的寶石。

其中有祖母綠翡翠和帝王綠翡翠各一顆。

一顆湛藍帶幽的藍寶石,一顆紅的紅寶石,還有一顆玉和一塊和田玉,以及好幾顆彩鮮艷的碧璽。

即便是夜里,屋里只點了微弱的燈,仍能看出那些寶石通純正,上等。

而且,每一顆都是鴿子蛋大小!

隨隨便便拿一顆出來,估計都能在京中買下一宅子了。

只是這混搭,蔣詩詩實在有點欣賞不來。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鋼鐵直男禮

裴玄凌見人臉上除了震驚,沒有一喜悅之,還不如之前看到一桌子飯菜高興,不由得問:“怎麼,不喜歡?”

“這樣好的禮,妾怎會不喜歡?”蔣詩詩假裝收到禮很開心,“只是這禮太過貴重,驚到妾了。”

太子把所有珍貴的寶石,他認為最好的東西,都鑲嵌在這對赤金手鐲上送給,說明他既花了銀子,還花了心思的。

只是每個人審不一樣,要接且包容所有不同。

直男審也是一種審,這并不是太子的錯。

裴玄凌拉過人手腕,“孤幫你戴上。”

那手鐲大,戴起來一點都不費勁。

沒一會,兩只手鐲就戴在蔣詩詩兩個手腕上。

蔣詩詩盯著手上兩個寬大的金手鐲,他們在燈下閃閃發亮。

Advertisement

嗯,寶石真好看。

除此之外,覺自己像個暴發戶一樣。

看了一會,就把兩個手鐲取下,準備放回禮盒里。

裴玄凌:“既然喜歡,那就天天戴著。”

“......”蔣詩詩微微一怔,難為地回:“還是不了吧...如此貴重的禮,妾得好好珍藏起來,否則要是被人盯上了,那還得了。”

將手鐲收好后,抬頭問太子,“對了殿下,這手鐲上的寶石,妾可以用來做戒指或項鏈嗎?”

裴玄凌:“孤既然送給了你,它就是你的了,決定權在你。”

“那妾想用紅寶石做戒指,戴起來顯得手白。”

“還有那個藍寶石,妾用它做吊墜,戴起來肯定既優雅又高貴。”

“那幾顆碧璽、玉、和田玉,我讓人串手串,夏日里戴著肯定很好看。”

“至于那祖母綠翡翠和帝王綠翡翠嘛...嗯...還是先把戒指、吊墜、手串做出來再說吧......”

翡翠那一個十幾歲的子真的駕馭不住啊。

裴玄凌:“......”他應該直接送一堆寶石的。

這樣還省得工匠們花心思鑲嵌到手鐲上,或是在手鐲上雕花了。

雖然裴玄凌打算讓西部開展屯田,但屯田得利用士兵在駐扎的地區種地,或是招募農民種地,就必須跟兵部打聲招呼。

于是,臘月二十這一日的早朝,裴玄凌提出了這個想法。

此刻,大臣們雙手捧著朝板,站在保和殿下首。

建元帝坐在龍椅上,服下了一顆銀丹,看似漫不經心地聽著員們的稟奏。

裴玄凌:“父皇,兒臣聽聞西部邊關不地方遭到了西夏國的燒殺搶掠,許多地主鄉紳大批逃亡,或已死亡,他們名下的大片土地為無主之田,有些地方的百姓甚至到了十不存一的地步。”

Advertisement

“就連當地員都跑到荒郊野外采野菜為生,將士們在軍營里也是吃的野菜,野果,或是蛤螺為生,最近幾次的戰事,明明已經勝利在即,卻因為糧食困難中途退兵。”

“因此,兒臣建議西部士兵在當地種地,或是招募農民種地,生產糧食,反正那些都是經過多年耕耘的沃農田,可以直接耕種并取得收,以緩解將士們糧食困難的況。”

“不,我不同意!”康王第一個反對,“將士們打仗已經夠辛苦的了,到頭來吃不飽也就算了,居然還要種地,如何兼顧得過來?”

“另外,現在西部戰火連天,老百姓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誰愿意在當地種田,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還不如從各地征收軍餉,向西部運輸軍糧!”

裴玄凌:“長途運輸太過消耗糧食,去年從各地運往西部的軍糧,每運一石糧食,車馬人力就要消耗六石左右的糧食,一些偏遠的地方,最高消耗十石糧食,最后到軍隊手里的糧食之又。”

“而屯田可以避免長途運輸帶來的巨大消耗,朝廷可以在水草茂的地區修建城堡,作為百姓移民地點,給他們提供房子,種子,農,大夫等,并免收糧稅,讓他們的安全和各方面都有保障,自然就有人愿意種地了......”

說到這,裴玄凌轉而朝上首的建元帝說:“父皇,秦人以急農并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定國之,在于強兵足食!”

“兒臣懇請您下令西部邊關屯田,任命一部分將士為典農校尉、屯田都尉等職,讓他們全面負責西部周邊的屯田事務!”

此話一出,不大臣用欣賞的眼神看著太子。

宋福看著太子,也流出贊賞之

Advertisement

他果然沒看錯人,太子殿下每次提出的治國方略都利國利民。

只可惜,太子現在不執掌禮部,轉而執掌工部了。

果然,是金子到哪都會發

唉,曾經有一次可以和太子好好共事的機會擺在他眼前,而他卻沒有好好珍惜啊。

直到現在,后悔莫及。

上首,建元帝微微頜首,“西部軍糧困難,此事刻不容緩,太子的提議不錯......”

說到這,他看向康王,“老二,朕命你即刻下令到西部軍營,讓邊關將士盡快展開屯田事宜!”

“是!”康王低頭垂眸,上應得爽快,心中卻不怎麼樂意。

他打心底里不愿意邊關屯田,既要種地又要打仗,這只會影響將士們打仗的速度,于兵部一點好都沒有。

最后,反而有利于太子的工部。

若是軍糧有了,戶部不用撥款派送軍糧,省下大筆銀子,還有利于戶部。

可父皇都下令了,他也不敢耽擱。

見皇帝同意西部邊關屯田,裴玄凌又說了農的事,“父皇,近日工部改進了一些農,能節省人力和畜力,讓百姓們種地時事半功倍。”

“所以,兒臣想申請一批銀子,讓工部大量制造農,送一批農去西部邊關,其余的,送去各州、府普及新制的農。”

在他說這些時,已經有工部大臣將農圖稿呈給了建元帝看。

建元帝看過圖稿后,頗為震驚地問:“太子,那些農當真有圖稿上畫的這樣好?”

裴玄凌:“當初得到圖稿時,兒臣也不敢相信,這段時間,兒臣特意讓工部趕制了一批出來,讓大臣們試用過了,這才稟報給您。”

雖然他一開始就覺得那些工可行,可是要想讓戶部撥款,讓工部信服,就得用試驗結果說話。

Advertisement

工部大臣一:“皇上,經過臣等試用,那掠兒確實是割麥子的好工,比普通鐮刀割麥快上五六倍。”

工部大臣二:“還有那個曲轅犁,那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的犁盤,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于調頭和轉彎,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工部大臣三:“更令人驚喜的,是那個龍骨水車,它有三種構造,可以分別利用水力、人力或畜力、風力轉水車灌溉田地!”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便是兵力和農業,如今聽說工部研究出如此厲害的農,這對于本朝農業發展特別有利,建元帝當即爽快下令,讓戶部撥款給工部,大批量生產新農

下令戶部后,建元帝就問:“對了,太子,剛才你說這圖稿是你得到的,你從何得到的?”

“回父皇的話,是兒臣無意間看到蔣重錦畫了這樣的圖稿,兒臣見那圖稿有利于老百姓耕種,便讓工部做了些農出來。”

“皇兄,你可拉倒吧,蔣重錦不是玄門子弟麼,居然還會畫農圖稿?”康王可不信太子的鬼話。

倒是建元帝說:“蔣重錦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時科舉時,他寫的治國方策就特別好,沒想到他居然還會改進農,簡直是個奇才!讓他當個四品監都有點屈才了......”

于是乎,建元帝一個高興,就把蔣重錦晉升為三品司天監!

不僅如此,還賞賜了大量財寶,讓人送去蔣府。

聽說皇帝晉升蔣重錦的職,康王不滿地咬了咬牙。

太子現在只管著一個工部,關鍵才接管工部多久,這便出盡了風頭,又是屯田,又是改進農的。

又是讓兵部配合他,還得讓戶部給他撥款。

咋那麼能呢?

他嚴重懷疑太子最近是不是什麼高人指點了,等他下次約見蔣家母,得好好問一問才是!

工部的事商議好了,建元帝說起了年終總結的事

在這之前,各部員都向建元帝呈上了年終總結,建元帝花時間早都看完了。

這會子,建元帝據大臣們的總結,他也做了個總結。

做完總結,他俯視著下首的臣子,“關于諸位卿寫的年終總結,朕已經看完了,大部分人都寫的不錯,只個別人寫得極為差勁!”

說話時,建元帝眼神凌厲地瞪著康王。

對上建元帝不滿的眼神,康王暗不好。

果然,只聽建元帝厲聲道:“康王寫的兵部總結,虛詞失實、巧文真,朕甚厭之,現罰一月俸祿,取消年終饋歲!”

前幾日看大臣們的年終總結,人家都是寫的幾百上千字,最多幾千字就了不起了。

他這個二兒子,直接寫了將近兩萬字,給他看的頭昏眼花,怒從心頭起!

關鍵明明一句話就能寫好的事,康王非得長篇大論。

若是人人都像康王這般廢話連篇,他如何看得過來?

康王嚇得立馬跪下了,“兒臣頭一回寫總結,沒寫好,還請父皇息怒。”

他這不是新上任三把火,頭一回寫年終總結麼。

加之他在文學方面有缺失,便找了幾個文學好的,幫他出謀劃策。

最后東拼西湊,洋洋灑灑寫了將近兩萬字。

本以為父皇會滿意的,誰知居然被父皇當眾怒斥。

這還沒完,建元帝還讓太監當眾念康王的年終總結,聽得大臣們那是昏昏睡。

本來康王覺得自個寫的好,被建元帝一通訓斥,如今還被太監當眾念出來,他自個聽了都覺得恥。

等到太監將兩萬字念完后,建元帝就說了:“明明幾百字就能說清楚的事,非要長篇大論,從今日起,不管你們寫什麼奏折,都要簡潔明了,聽明白沒!”

眾大臣:“是,臣等明白。”

都說得差不多了,建元帝就讓大臣們去殿外領取年終饋歲。

都是按照籍發放銀子、銅錢、牛羊豬、大米等......

別小看這年終饋歲,一些職高的大臣,年終饋歲比俸祿還高。

看著大臣們領取年終饋歲,康王心里頭不是滋味。

他被罰了俸祿,還沒了年終饋歲,回去只怕不好跟王妃代啊。

就在康王失離開時,七王爺就快步跟上康王,哥倆好地攬著康王肩膀,“二哥,別悶悶不樂了,這樣吧,我把我的月俸和年終饋歲都給你,你就不用擔心沒法和二嫂代了。”

康王擺手拒絕,“那是你的月俸和年終饋歲,我怎能要你的?”

七王爺:“咱哥倆誰跟誰,反正我又沒有媳婦,不怕媳婦和我鬧,再說了,我有那麼多生意,過年也不愁銀子花,倒是你,想好怎麼跟二嫂代了嗎?”

最近他和蔣良娣合作的那幾個新買賣,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

那些銀子建立在背叛二哥上,他必須得對二哥做出補償。

一想到家里的王妃,康王也就沒有再推辭,“那行,等我之后發月俸了,再慢慢還你。”

“二哥,我既然給你了,就沒想過讓你還......”七王爺頗為壕氣!

當天下午,朝廷的圣旨送到蔣家時,蔣家正圍坐在前院堂間,琢磨著置辦年貨的事兒。

蔣懷哲要準備三年后的科舉,整天不是在家看書寫文章,就是在京城與才子們談天。

因此,除了他和蔣家的小孩,其余人都在。

馮氏噼里啪啦說了一堆要求,“這過年了,我和姐兒里里外外得置辦兩套新裳。”

“再就是新的頭面,我看那些貴不是戴一套赤金的頭面,就是戴一套玉飾頭面,我不要求高了,你給我置辦一套純銀的頭面就。”

“......”

諸如此類的新年要求,馮氏提了一籮筐。

陶氏只記了幾條能辦到的,至于辦不到的,便直說了,“馮姨娘,如今錦郎雖是京,咱家的日子也還算過得去,但比起京中那些富貴人家,還是差了許多的,你說的那些頭面,我們本置辦不了。”

“另外,今年過年,我除了給兩個孩子置辦新,便是我和錦郎自個,都是穿的舊過年......”

生怕新沒了著落,馮氏趕勸道:“人靠裝,屆時過年了,咱們不了要和家夫人打道,若是穿著打扮太過寒酸,容易被人家瞧不起,會抬不起頭來的。”

馮氏:“錦郎是司天監,爹是通州縣令,同咱們打道的,無非都是一個層次的員,大家俸祿差不多,穿著打扮也都一樣,怎會被人瞧不起?”

每次參加宴會,都是和錦郎的同僚,或是一些投緣的人打道。

大家家庭況都差不多,打道也不會累,更不會有力。

馮姨娘就不一樣了,每次都和一些京中貴攀談。

哪怕人家對馮姨娘答不理,馮姨娘也能熱臉人家冷屁

“我這不是想著結識一些家室好的,對錦郎和老爺有利嘛。”馮氏主要是想結識一些家室好的,看能不能為親家。

陶氏:“馮姨娘,看在您是長輩的份上,我與錦郎便給您和爹各做一套新,至于姐兒和哲哥兒的服,這不由我們負責。”

馮氏一聽,立馬就不高興了,“都是孩子,你怎的只給你自個的小孩置辦新,卻不給我的姐兒和哲哥兒置辦新?”

“南南和初初還小,長得快,許多去年的服都穿不下了。”陶氏實話實說,“另外,父母給兒置辦新,那是天經地義,UU看書 www.uukanshu.com馮姨娘若是心疼兒過年沒新穿,您也可以幫們置辦新的。”

胡氏也附和道:“這個月勇郎從邊關寄了些銀子回來,我也打算給孩子們置辦一套新。”

聽到這話,蔣高達和馮氏臉上臊得慌。

蔣高達:“罷了,馮氏,姐兒和哲哥兒的新,便由我們做父母的置辦吧。”

一旁的蔣懷也說:“娘,不就是置辦新和頭面麼,大嫂置辦不起,我這個當兒的幫你置辦!”

最近懷王寵,賞了銀子。

之前說給娘買首飾,娘不要。

如今卻低聲下氣找大嫂要首飾,何必看人臉呢?

“你個姑娘家家的,在這打腫臉充胖子,只要你有這份心意,為娘的就知足了!”馮氏知道蔣懷手頭上有銀錢。

未免旁人懷疑,立馬把話圓回來了。

如今姐兒只是個未出閣的閨秀,突然有錢了,難免遭人多疑。

就在一大家子鬧得不太愉快時,一名仆人就進來了,“大爺,宮里頭的太監來了,說是讓您出去接旨,我已經將他們迎到前廳了!”

“接旨?接什麼旨?”馮姨娘起看向外頭,一臉驚慌,第一反應是問:“錦哥兒,你該不會在司天監犯什麼事兒了吧?”

看來,蔣重錦在司天監才當差幾個月,總不可能是升的圣旨。

要是兒那麼好升,老爺就不會為多年,仍是個小小縣令了。

既不是升,那皇上下的自然是罰蔣重錦的圣旨。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得想辦法和蔣重錦分家!

可不能讓他連累了姐兒和哲哥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