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史上最強贅婿 第162章:震撼一幕!(1更)03-31

《史上最強贅婿》 第162章:震撼一幕!(1更)03-31

五個天道會長老中或許有人貪婪,或許卑劣,但是每一個人都絕對明睿智。

黃同幾乎不費任何口舌,就獲得了整個長老會的同意。

當他拿出這些玻璃鏡子的時候,五個長老的眼睛頓時亮了。

然後,他的開始抖戰栗。

甚至,表現得比黃同還要激

其中一個長老問道:“這鏡子本幾何?”

黃同道:“一個銀幣。”

頓時五個長老更是完全驚呆了,陷了振和狂喜。

“我天道會千載難逢的機會終於來了。”

“我天道會重新戰勝元會的機會終於來了。”

“我天道會占領全世界的機會,終於再一次來臨了。”

上一次天道會是靠什麼征服世界的?

將西方世界香料傳到東方世界,將綢和瓷傳到西方世界。

這奠定了他們的商界霸業。

但是後來做綢,瓷,香料生意的人越來越多。

不管是天道會還是元會,都失去了壟斷權。

於是他們開始轉型,從貿易商轉型為金融勢力。

也就是開始玩錢了。

投資產業,投資權力,投資戰爭,投資國家。

然而二十年前的那一場豪賭,讓天道會幾乎失去了一切。

薑離陛下大敗,大炎帝國大獲全勝,一統整個東方世界,炎帝拔劍四顧縱橫無敵,天下諸國無不俯首帖耳。

這不僅僅是軍事戰爭,也是金融戰爭。

元會投機功,大獲全勝,為了東方世界的商業霸主。

天道會從巔峰跌落。

若不是需要它權衡元會,早已經被打落塵埃了。

Advertisement

如今,他們終於再一次等到了一次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

壟斷的機會再一次來了。

之前是瓷綢,香料,而這一次是鏡子。

這些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它可以是奢侈品,也可以是必需品。

這筆生意可以做幾十上百年。

本就不是在賺錢,而是重獲戰略主

黃同道:“對方願意把鏡子的製造工藝全部給我們,要價一百萬金幣。”

“給,再多也給!”

黃同道:“對方要求十天之拿出這筆金幣,如今還剩下七天。”

一位天道會的大長老道:“給,直接在當地籌集金幣。”

黃同道:“鏡子所需的玻璃,需要向玄武伯爵府采購,每一麵玻璃的價格不得超過鏡子售價的百分之五。”

這個條件頓時讓長老們皺眉。

他們不是不舍得這筆錢,而是不願意被人卡脖子。

“這條要談,不過先給錢再談,表現出我們的誠意。”大長老道:“關於玻璃工藝,最好給一個期限,我們可以采購他家的玻璃,但是三年或者五年之,他要將玻璃工藝一起轉給我們,我們可以花錢買,也可以給份,總之不能被人卡脖子。”

黃同道:“是!”

“去吧,去籌錢吧,越快越好,別等到最後的期限才把錢送過去。能夠早一天是一天,能夠早一個時辰是一個時辰。”

“是!”

……

就這樣!

第九天的時候,幾百輛馬車進了玄武伯爵府。

運的是糧食!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全部都是糧食。

Advertisement

哪怕看車轍印也是糧食。

甚至有人故意派人去衝撞了其中一輛馬車,頓時糧食灑了一地,裏麵沒有藏任何東西。

玄武伯爵府買這麼多糧食做什麼?

理由很簡單啊!

因為他們馬上就要失去崖島了,馬上就要麵臨毀滅的結局了。

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糧食!

首先要確保吃飽肚子啊。

所以采購這些糧食,更加證明玄武伯爵府要完蛋了啊。

而且就算幾百車糧食也沒有多錢,充其量三千金幣都不到。

這些運糧的馬車進玄武伯爵府之後,所有的糧食都被卸下。

確實沒有藏任何金幣。

但是……

所有的金幣都藏在馬車的板壁,車底板

從外麵本是不可能看出來的,就算你讓馬車翻了,所有糧食灑滿一地也發現不了一枚金幣。

為了不加深車轍印,這一百萬金幣,總共七萬多斤的重量,分散在三百多輛馬車的板壁和車底之中。

每一輛馬車負重多出二百斤而已,本不會加深車轍。

所以,天道會這次運金幣既是明正大,又是神不知鬼不覺。

沈浪真是歎為觀止。

這天道會真是強大啊,不愧是統治東方世界貿易幾百年的超級組織啊。

時間如此迫的形下,竟然做得如此天

“總共七十萬金幣,外加兩萬三千斤的金塊。”

黃同拿出了一個金塊,大約一斤重,就如同一個坑坑窪窪的黃金石頭。

這就是傳說中的金腦袋了,天然狀態下的高純度金礦。

Advertisement

“三十萬金幣本是兩萬一千斤黃金,但是因為這些金疙瘩不純,所以換算二十三萬斤,絕不讓沈公子吃虧!”

看著這堆積如山的金幣,還有無數的金疙瘩。

真正的金山金海啊!

太震撼,太驚豔了!

沈浪心中無比震撼,也無比豪邁!

距離還債的時間還有四天!

到時候,他就要打臉元會,打臉全世界了。

…………

注:第一更送上,我去睡幾個小時,起來後繼續拚命碼字。劇爽不停,大家支援不要停呀!

謝謝看星星曬太,兔子chi蘿卜的萬幣打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