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懸疑推理 九滴水·屍案調查科系列 十一

《九滴水·屍案調查科系列》 十一

最後在臺長的訓斥下,李金只好刪除報道,又了一份同樣字數的保證書。

這就是到頭來他為「真實報道」付出的代價。

再拿昨天食藥局的行來說,如果過分地披,帶來的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要說中國有沒有絕對安全的食,我估計這個問題,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就拿咱們過年常吃的鹹魚臘來說,哪一樣不是強致癌?還有街邊的啤酒燒烤,快餐店中的各種小吃,哪一樣沒有非法添加劑?可一旦將這些曝,除了能帶來社會恐慌,李金實在想不出這樣的報道會有什麼實際意義。就算在短時間可能會起到一點兒作用,但時間一過,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

面對袁姍姍的質問,李金不想過多地解釋什麼,因為很多真相對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來說太過殘酷;一旦把什麼東西都如實相告,可能就會因此放棄初衷,甚至會一蹶不振。

在李金看來,社會是個大學堂,有很多東西只能靠袁姍姍慢慢地去領悟,只有頭撞南牆,覺到疼時,才會深刻地認識到,有些事兒,不是自己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

李金曾沉迷於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電視劇不能自拔,其中有一段和珅和紀曉嵐的對話,完全改變了他的三觀,他甚至還把這段對話手抄了一份,夾在了自己的辦公桌上,每每讀來,都會讓自己有所

這段話源自紀曉嵐與和珅在監牢中的促膝長談:

紀:燕城這幫貪啊,把人吃的糧食換了牲口吃的麩糠和草料,這件事兒和大人可知道?

Advertisement

和:我知道。

紀:那和大人不覺得慚愧嗎?

和:我倍覺欣

紀:為什麼?

和:紀先生有所不知啊,這一斤口糧可以換三斤麩糠。這就等於原本能救活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可以救活三個人了!

紀:可麩糠是給牲口吃的啊,不是給人吃的!

和:哎呀,災民還算人嗎?

紀:你說什麼?

和:哎呀,你不要把眼睛瞪那麼大!你知道不知道,行將死的人已經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能活著,還什麼麩糠啊!那是好東西!草、樹皮、泥土都可以吃。

紀:此話出自堂堂和大人之口,真是令人震驚!

和:你當然到震驚,你是一介書生。你只會在書齋里,手捧聖賢書,罵罵當朝者而已。

紀:當朝者不公,自當抨擊。

…………

和:紀先生,你見過吃觀音土活活脹死的人嗎?

紀:什麼是觀音土啊?

和:你看看,你不知道。我再問你,你見過這千里平原,所有樹木的樹皮都被啃形嗎?

紀:哦?

和:易子而食,你當然聽說過,那是史書上的四個字而已。我是親眼見過的呀,這換孩子吃啊,呵呵,那就是鍋里的一堆啊!

紀:你?

和:你以為我毫無人,是不是?你以為我只知道貪錢斂財,是不是?我親自到災區去過,到那兒一看我心都涼了。我這才知道,不管朝廷發下多救災的糧食,永遠也不夠!如果我不設法變通一下,那你在災區看到的就不是災民,而是白骨嘍!

紀:這,賑災的糧款不夠,可以向朝廷再請求撥放嘛!

Advertisement

和:朝廷?你知道國庫還剩多銀子?你不知道,你本就不知道。征大小金川,平準噶爾部,眼下國庫就是個空殼子了,你知道不知道啊?

紀:可朝廷還是發了賑災糧款呀,我看了他們的賬本,所有的賑災糧款全都進了這個薛大老闆的錢莊。

和:可不能這麼說啊,薛大老闆可是個神通廣大的人,一文錢進去二文錢出來,我這才有足夠的錢去救濟災民哪!

紀:我看了他們的賬本,大大小小的員全都在侵吞這救災的糧款。

和:救民先救都活不了,還救什麼民?

紀:荒唐!

和:這是事實!千千萬萬的災民哪,誰去發給他們賑災糧款?是你發,還是我發?還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員?啊?餵飽了他們,他們才肯給我去賣命!

紀:哼,真乃曠古之謬論!貪污賄居然還有了大道理?

和:這是幾十年宦生涯換來的大道理,這是千千萬萬淋淋的事實換來的金道理呀,紀先生!你怎麼就不懂呢你?

紀:食君俸,為君分憂。點點滴滴,皆是民脂民膏哪,和大人。你怎麼忍心在這民口中去扣出一粒糧食呢?

和:……字怎麼寫?上下兩個口,先要餵飽上面一個口,才能再去喂下面一個口。

紀:宋有包公,明有海瑞,康熙朝有施公,代代清,愧殺大人也!

和:對對對,清的確令人敬!可清也令人畏呀!

紀:和大人,您就是無敬無畏,所以才無法無天了!

和:那我問你,古往今來多,多

Advertisement

紀:清麟角,貪如黃河之沙。

和:對呀,那我不依靠他們,我依靠誰呀?

…………

李金每次讀完這段對話,心裏都久久不能平靜。雖然紀曉嵐是清,一直努力張正義,但在遇到現實問題時,卻發現好像只有貪和珅的邏輯才行得通。也許這就是現實的無奈吧。

想到這兒,李金不想起了10年前的自己,當年的他就如同紀曉嵐一樣疾惡如仇,可10年之後,他卻覺得自己變了和珅。產生這種變化的源,他用了一句話去歸結:「理想很滿,現實很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