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十一章 河流

《紹宋》 第十一章 河流

 王世雄當即沉默。

 “應該是后方部隊未到,不得已如此。”不止何時轉過來的解元忽然出現在不遠。“哨騎說,南邊并列的兩個萬戶,加一起也不過展開四五里路。”

 “這就是戰機了。”韓世忠再度失笑。“我早就說了,王夜叉是個好漢,這必然是他在石橋那里突擊額外扯住了原本要往這邊并行的一個萬戶……這是戰機!”

 言到最后,笑容已經變獰笑了,而言語一停,這位秦王殿下便直接掛上了銅制面甲。

 解元以下,所有人一起掛上面甲,然后俱皆肅然無聲,等候軍令。

 “沒什麼可說的!”韓世忠以手指點。“背嵬軍隨我來,以騎制騎,正面突過去,毀他拐子馬一角,剩余全軍予解元統攬,卻只有一個專們的要求,那就是務必隨后遣軍頂住這邊破掉的側翼,讓他不能再展出來!”

 “喏。”銅面后的解元平靜做答。

 “對了。”就在韓世忠勒馬啟了兩步之后,卻又忽然回頭叮囑。“蒙古輕騎將渡,但我信不過他們……讓他們去最南邊,讓李世輔的黨項輕騎為我后援!”

 “五個放心。”解元依然冷靜。

 片刻后,剛剛渡河,尚未匯集齊全的營左軍背嵬軍便直接沿河發突襲,目標正是突合速為了控制戰線而過分延的右翼拐子馬。

 正所謂,橋上之人看風景,卻不知自己也是他人風景,就在韓世忠盯著突合速的陣勢,迅速確立了戰的同時,突合速當然也注意到了那面大纛。

 而且,從第一時間,他便有些慌了。

 無他,迷信也好,戰績也罷,沒有人可以忽視那面‘天下無雙’的大纛,也沒有人可以忽視韓世忠的營左軍以及他的背嵬軍……橋山戰敗后,突合速再也不覺得自己比誰更強……但是問題在于,他除了這麼做又能如何?

Advertisement

 下著雨,側翼開,面對著兵力遠于自己的呼延通一部,他有什麼理由不把陣型鋪開以防萬一?

 但是,韓世忠來的這麼快,行的那麼果決,他又能如何呢?難道這時候再把側翼收攏過來?出空當讓韓世忠直接突?

 說到底,打起來突合速才意識到,從王德到呼延通,再到韓世忠全軍……這一戰,宋軍氣勢洶洶,其勢宛如必得!

 “萬戶。”就在韓世忠大纛開始緩緩提速的時候,那名漢軍猛安氣靠了過來。“怎麼辦?”

 “宋軍渡河太快了,事到如今不可能再指著推進向前了,我去右邊騎步結合,你去左邊騎步結合。”突合速回過神來,勉力平靜以對。“各司其職,保住陣地為上……”

 “這便能攔得住韓王突破咱們右翼拐子馬?”漢軍猛安還是完全不安。

 “右翼本就是給仆散背魯那廝的……”突合速只覺得自己腳面得厲害。“自有他從后面攔住韓世忠,咱們自己守住陣地不退,便對得起所有人了!”

 漢軍猛安這才無話,只是匆匆往左翼騎步結合而去。

 片刻之后,突合速剛剛抵達右翼騎步結合,便看到那面大纛領著數千銅面鐵騎從自己更右側,幾乎是臨河的部位,直接沖鋒而來。

 相較于區區一翼的拐子馬一角,這支鐵騎,明顯數量更多、甲胄更全、士氣更盛、戰力更強。

 兩軍相,突合速幾乎是強迫自己去看臨河戰地段。

 但是毫無懸念,那面大纛一如既往的宛如尖刀一般,撕裂當面之眾,直接突破了過去……只能說作為敵人,你永遠不要懷疑韓世忠。

 當然,這種近乎于推慨馬上就消失不見了,因為另一支營左軍下屬部隊即刻涌上,幾乎是尾隨著背嵬軍頂到了他的右翼空當,呼延通也如什麼魂不散的東西一般,直接隨著他的將旗偏轉,轉向此

Advertisement

 這讓突合速意識到,所謂各司其職的時候到了。

 然而,暫且不提韓世忠因為王德隔空掩護功大舉渡河,并發全線進攻,只說石橋,王德卻已經陷到了徹底的苦戰之中。

 這是沒辦法的事,王德只率本部四千眾孤軍渡河,雖然一開始便先聲奪人,可一旦其部整過河失去后援,自然乏力。與此同時,當面金軍卻可以源源不斷獲得支援。

 甚至不用那些支援,阿里部本騎步戰兵就有八千有余,是王德部的兩倍。

 隔著微微變的牛細雨,遠遠去,王德的旗幟雖然還在往來不停,但明顯已經緩慢遲鈍了許多,其部一開始的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也因為兵力上的制漸漸難顯。

 “王子華(王德字)國家大將,不可輕失。”獲鹿城大寨側前方,龍纛旁,一個以雜、木料、泥土匆匆堆砌起來的人造‘臺’上,被人攙扶著的呂頤浩扭頭與后坐在那里的趙家進言,毫不顧早間在軍議中正是他嚴厲宣告,任何人都不要指援兵,哪部都可以全軍覆沒。“若有可能,家還是應該盡量救上一救。”

 狹窄而凌的人造臺上,擺著一副孤零零幾案,案上正是那壺藍橋風月與那個孤零零的杯子,杯子尚有半杯殘余,卻不知是雨水還是酒水,已經換上甲胄的趙玖正盤坐在幾案之后,此時聞言微微蹙眉。

 他當然也想救下王德,以防士氣損傷,但問題在于,拿什麼去救?

 在上游六萬部隊全渡并發起攻擊之前,提前出兵是不可能的,這將直接打當面主力部隊的進軍計劃,之前軍議時的嚴厲要求也將為笑話。

 可若是放任戰事這麼下去,或許王德部的部屬是能夠按照原計劃等到預定的大進軍的……畢竟,這種滿是重甲的戰場之上,只要不陷崩潰和混,想大規模減員都難……而且還足以倚仗一開始的推進換取不吃虧的敵軍減員。但這樣,王德父子三人就很危險了,因為很明顯就能從將旗的移軌跡上看到,他們父子三人一直在最前線往來沖殺不斷。

Advertisement

 這種況下,一旦疲憊下來,稍不小心,被金軍當做首要目標的他們便會殺仁。

 而這,也是自古以來先登之士與陷陣之士在軍中被尊重的本緣由——先登陷陣之勇固然豪氣,可背后是淋淋的巨大死亡風險。

 疑難之中,趙玖只能轉向側侍立的劉晏,稍作詢問:“平甫,能不能讓李彥仙集中一些弓弩手隔河制,劃出一片安全區來?”

 后者猶豫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好讓家知道,雨水越來越,而雨水對弓弩最大的影響便是讓弓弦,弓弦一旦發程便會大大減,這般隔河拋,將弩機,怕是不過三矢便要被打,屆時不足以遮蔽我軍不說,反而容易因為程變短、度不再而誤傷。”

 “派些許銳從石橋支援呢?”一旁的首席學士范宗尹忽然

 “太不足以制金軍,便沒有太大意義;太多的話便很可能引來當面高地上的金軍主力,弄巧拙。”劉晏平靜以對。

 趙玖終于沉默,呂頤浩也一聲不吭。

 “家……”就在這時,一旁侍立的梅櫟忽然開口。“可否用潑喜軍一試?潑喜軍用的小弩炮可以在油布木架下作,程比弩還要遠一點,而且拳大的石頭足以殺傷重甲,制金軍。”

 趙玖當即一怔,復又看向劉晏。

 劉晏稍作思索,即刻頷首:“可以一試,而且潑喜軍的駱駝有高度,不必隔河制,完全可以從石橋渡河,到對岸軍陣中做支援!”

 趙玖毫不猶豫,迅速點頭:“讓嵬名云哥出戰!”

 話說,嵬名云哥從此次北伐一開始便一直跟隨駕,并在進攻雀鼠谷過程中稍立功勛,但其部特殊的編制,也就是駱駝加小型扭力弩機的設計,很難通過休整迅速補充,所以部隊雖然沒有遭遇敗績,卻也從出發時的五百匹/人一路淪落到不足三百匹/人的編制,此時被喝令渡河出戰,也是一時驚疑。

Advertisement

 但軍令既下,便無思考余地,其人當即引本部兩百余駱駝扭力弩轉向石橋。而與此同時,一百余匹騾馬牲畜也在黨項輔兵的驅趕下,馱著打磨好的、充當彈藥的拳頭大石頭尾隨前行。

 大約兩刻鐘后,昔日發明出來專門應對宋軍重甲步卒的潑喜軍便靠著駱駝的強大機渡河就位,然后立即起到了奇效。

 拳石如雨,集布陣的金軍甲士,無論步騎全都被打的抬不起頭來。

 王德部的力瞬間大大減,最前方的王德父子似乎也能稍作息。

 如此奇效,便是嵬名云哥都沒想到,要知道,自己這種偏門的、很難補充的兵種,早有斥退之論,如果不是因為他去年上書說潑喜軍可以發火藥包的話,早就被解散了。

 王德稍得息,阿里部一時挫,石橋前的小坡戰場上一時有些逆轉傾向。

 但高地上,手握四個萬戶的完奔睹一聲不吭,甚至看都沒看高地正前方的戰場,與此同時,高地側后方的營寨,全都被打卻只是著自己頭頂那面五捧日旗的拔離速,當然也沒有任何反應。

 拔離速側,有一木質臺,魏王兀不顧份,此時正親自攀登臺眺局勢,卻也不是在看高地正面方向,而是在向高地西面,所謂太平河上游地界力眺……毫不顧雨水之中本看不清任何況。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前方哨騎接連匯報,先是韓世忠部背嵬軍突破臨河拐子馬一角,與仆散背魯的萬戶正式戰,然后便是數量驚人的輕騎紛紛渡河,涌了上來。

 這個時候,高地西側的太平河上游才是真正的戰場,彼雙方戰部隊很可能已經達到七八之眾,而且還在往十萬之眾的戰規模無限制近……這種況下,誰還在乎正面的小坡戰場,尤其是此時看來,王德部的突襲更像是在給韓世忠作掩護。

 轉向上游,早已經全線戰的戰場上,帶著金冠的忽兒札胡思汗率領部分西蒙古部眾率先渡河,本直接順河進軍,尾隨韓世忠部進發,卻得到了解元代傳的秦王軍令,要求他們自宋軍背后繞行,準備去高地側后方進攻,嘗試金軍戰線最南端與營寨的隙,然后從高地后方洼地對高地的包圍。

 當然,包圍什麼未免高看這一萬多蒙古輕騎了,本質上還是要他們起到遏制、擾的作用。

 實際上,繞過宋軍部隊后,忽兒札胡思便赫然發現,前方已經有金軍騎步在此布置妥當,依然還是步兵居中,騎步分兩翼的典型‘拐子馬’戰,而且已經功連接南面營寨外的壕,封死了道路。

 見此形,早就知道厲害的忽兒札胡思倒吸一口冷氣,但想到今日早間趙宋家的戰利品許諾,卻還是咬起牙關,回用草原語言呼喊激勵起來:

 “我的安答們!我的鷹狗勇士們!中國天子的許諾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是個公道的賞賜!現在該我們拿勇氣兌換承諾了!”

 “不要懼怕敵人,也不要懼怕這場雨水,我知道雨水很快就會將我們的弓弦沾,將我們的箭羽弄!但是只要聽著我忽兒札胡思的號令,我指向哪里,便將箭到哪里,一刻不停,在箭羽掉之前,在弓弦掉之前,把兩筒箭全都出去,真人便會像兔子一樣逃竄,勝利就是我們的!”

 “現在,把弓全都拿在手上,把箭搭在弓上,隨我來!”

 言罷,穿著重甲、戴著金冠的忽兒札胡思調轉馬頭,一馬當先,彎弓便朝金軍陣地力一箭,而幾十名全副漢軍制式重甲的克烈部貴族隨其后,紛紛持弓追上,向著真軍陣發弓箭。

 見到汗王這般先士卒,西蒙古軍士氣大振,當即遵從命令,也都紛紛仿效,以典型的輕騎戰展開陣型,然后在廣闊的陣地上嘗試以弓箭制金軍……一時間,這位西蒙古王后箭矢如雨,而且雨落不斷。

 但是,不敢親自出了兩箭而已,剛剛還在陣前揮舞大弓,鼓舞士氣的忽兒札胡思汗一聲不吭,直接從馬上栽倒,再不能起

 西蒙古部眾一時不明所以,陣腳大,剛剛鼓舞起來的士氣更是跌倒谷地。

 就在自己父親后七八步外的里同樣目瞪口呆,說實話,他是做好了戰后將親父移給趙家準備的,但這次真不是他。

 實際上,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可能是他。

 忽兒札胡思汗的幾位安答以及幾位西蒙古小部落頭人一起下馬,將直接沒了氣息的忽兒札胡思汗從地上抱起,而里這個時候匆匆下馬去看,方才隔著面罩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不是什麼謀,真不是什麼謀,就是一個意外,一支傳統的蒙古羽箭正中因為帶了王冠而沒戴頭盔的汗王后頸。

 而羽箭的一側已經被雨水打,這種況下,沒人能控制箭矢走向。

 這就是一場戰場上常見的誤傷,只不過這一次被誤傷致死是堂堂西蒙古汗王而已,而且是在戰事剛剛要趨于激烈化、全面化的時候,忽然死掉。

 一札甲的里立在自己親父后,目瞪口呆,一時慌到了極致,后部隊更是散一時……要知道,西蒙古軍才剛剛接戰,甚至連后部隊都還沒匯集妥當。而原本因為大蒙古騎軍抵達而陷張的金軍似乎也意識到了發生了什麼事,開始有部分鐵騎越眾而出,嘗試偵查。

 在這個要關頭,鬼使神差一般,被周邊克烈部貴族所注視著的里居然將目集中到了自己父親腦袋上的那個王冠之上……那個小小的玩意,剛剛害死了一個汗王,卻似乎有什麼魔力一般……里幾乎想立即拿掉自己的頭盔,戴上這個東西。

 不過,隨著雨水從兜鍪上滲到臉上,跟著趙側見識了很多的里很快便回過神來,繼而在恍惚中意識到,在眼下這個地點,這個狀況下,這個王冠并不是自己戴了便算數的——而是趙家、側這些克烈部核心貴族武士、以及后部眾全都同意才算數。

 他必須要做出一些事來向那位在河對岸弄乾坤的家,向后克烈部的貴族與部眾,向戰場上尚未匯集起來的西蒙古的零散部落證明自己可以戴上這個王冠。

 這是前所未有的危險,但也是機會。

 下一刻,在周圍克烈部核心人的矚目之下,這名忽兒札胡思的長子忽然向前,然后不管不顧,直接將王冠從自己父親上取下,卻又翻上馬,拿匕首割斷了自己的弓弦,并用弓弦將自己父親的王冠系在了自己的長矛之上。

 一名稍顯年輕的克烈部貴族意識到了什麼,迅速將忽兒札胡思脖頸上的箭矢折斷,然后其余貴族也都反應過來,立即將忽兒札胡思汗的尸抬上一匹戰馬,然后只是將戰馬向后方自軍陣中稍作驅趕,便也紛紛轉回自己馬上。

 “真人殺了我的父親!”

 里搶先一步,舉著長矛回馳向明顯搖的西蒙古軍陣,力大喊,后便是托著自己父親尸首的戰馬,以及數十名克烈部貴族,而矚目的王冠則在細雨中搖晃不停,以至于與長矛相作響,那個聲音聽起來,似乎與里做赤心騎時戰馬脖子下的鈴鐺聲沒什麼不同。

 “真人殺了我的父親,你們的汗王!”

 在數十名克烈部貴族的簇擁下,全副札甲的里舉著長矛在西蒙古軍陣前與自己父親尸首間往來不斷,以蒙古高原上的古老語言嘶吼不停。“你們還記得我父親的恩惠嗎?你們還記得對我父親的誓言嗎?你們還記得我父親剛剛下的的軍令嗎?”

 “現在,還愿意認為自己是蒙古人的,都隨我里一起過來!我里依然許諾你們我父親曾經許諾的東西,但你們要為我和我的父汗作戰,為我和我的父汗復仇!要履行剛剛的軍令,要將自己的箭矢在真人的頭上傾灑干凈,要在大宋天子面前為我和我的父汗證明我們的榮耀!否則,長生天是不會饒恕你們的!”

 言罷,里再度調轉馬頭,然后高舉長矛,搖皇冠,指向金軍。

 周圍部眾,從克烈部的貴族開始,忽然炸裂,然后整個軍陣一如之前那般,向金軍力拋灑箭雨!而且比之前還要迅速,還要激烈。

 甚至有不披甲貴族涌之下直接嘗試率眾沖陣。

 當面金軍目瞪口呆,一時措手不及。

 PS:

 三個事

 1、謝水長東大佬的白銀盟!也謝adrian_fufu大佬和sjhunter大佬的又一萌!還要謝書友160125133718474大佬和農民科學家大佬為新萌,也就是本書第204萌和205萌。

 2、例行獻祭新書《歷史系之狼》,作者歷史系之狼。

 3、紹宋專題活上線了……大家可以去活中看看……順便無限恩安總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