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不明白呢?這枚真文囊括的道,以及蘊含的法則,如果用的好,即使天下之大,海外仙真紛紛世,也可以讓葉知秋橫著走了。
靈真天自一,自從三足蟾蜍躍上天空,化太補齊日月循環,晝夜往複替,與天外面的天地差相仿佛,毫無二致了。
葉知秋所在的巖山,下面就是方圓畝許的窪地,山澗溪水分流而來,匯聚碧波漾的淺塘,一陣微風吹來,落幾片枯黃的葉子,在水面打著旋飄到塘邊。
葉知秋忍不住手戟指:“定!”
髓海靈池浮沉的真文頓時大放明,金閃閃,八角垂芒,隨後就有一說不清道不明的靈韻放出,罩住巖山下的窪地淺塘。
葉知秋看見那片枯黃葉子停住不再旋轉,塘面被風吹皺的水紋也跟著凝固形,最後連無形無影的微風也靜滯住。
若不是風中卷起的碎葉、塵沙清晰可見,縷縷若似水紋,葉知秋肯定還會有些疑,如今事實擺在眼前,他對這枚特殊的真文威力再無猶疑。
與此同時,為了定住這一方淺塘,葉知秋的靈池法力也在飛快地消耗著,池面以眼睛可見的速度下降,顯然這不是普通的道。
葉知秋立即停止法力的消耗,接著巖山下的窪地淺塘瞬間恢複正常。
枯黃葉子停在塘邊,隨著波紋上下起伏不定,微風卷走碎葉細沙,繼續向前方飄去。此細小的變化,對於天循環來說,本沒有多大的影響,反倒是葉知秋消耗了法力,使得許靈氣回歸天。
試探地演法後,葉知秋不僅清楚這枚特殊真文的特,還掌握了一種堪稱“仙”的道法,心裡自然是暗爽竊喜,覺就像炎炎夏日吃了一大桶冰鎮糕,滋滋地痛快極了。
天一角發生的異常狀況,五毒中只有“妖仙”百眼神君略微有所察覺,不過即便是他也看不分明,以為道脈傳人甫神真人,接到大道本源,嘗試掌握獨特的法則,只是看了一眼就沒有分心旁顧,繼續建造通自家巢的門戶。
葉知秋同樣有所發現,很快收起紛的心,暗忖:“既然我已汲取雷霆之機,蛻變神真人,還需要時日打磨純化,憑藉這座靈真天的支持,徹底轉駐世仙真。只是函穀關被白骨真人徐甲強占,阻住義軍去路,否則西征討伐不臣的西涼軍,迎回漢室和朝廷……嘿!大漢天下,地方上豪強當道,自耕農不足二。朝中世家門閥林立,高顯貴至也有四五,寒門子弟幾無立足之地。這樣的朝廷,階層固化如此嚴峻,還是放在西涼軍眼皮底下為好。”
葉知秋悠然想起強占函穀關的白骨真人徐甲,他那一手“無中生有”的本領極為罕見,尋常仙真能有一柄仙劍神兵護,也算是不錯了,誰能想象徐甲抬抬手就是千上萬的仙劍,而且還能運地如臂使指,形劍刃風暴的“大招”,三千銳西涼軍眨眼間死了個,連完整的首都拼湊不起來。
葉知秋暗中推演自己與白骨真人徐甲一戰,發現自己用盡所會的常規手段都無法占據上風,無奈之下只能用靈池真文。
片刻過後,葉知秋竟然大獲全勝,忍不住驚訝出聲:“萬萬沒想到,我還是徐甲的克星。這樣就好辦多了!”
就在這時,百眼神君一鼓作氣,將通往巢的門戶建造功,悄然打開後,就有十幾條靈魂飄進來。
葉知秋瞇著眼睛仔細一看,發現百眼神君手戟指,指尖從未見過的金紅神力如花綻放,只是稍微轉,就將這些凡人靈魂轉無暇靈,繼而如同在世的凡夫俗子,再度擁有溫暖的,而且容貌多是十八歲上下,正是人的一生中,力能於巔峰的黃金時期。
葉知秋畢竟是兩世為人,無論見識還是閱曆都極為不凡,約看出百眼神君在做什麼。
“不愧是以神仙之道就妖仙之位的佼佼者,收集香火信力凝聚神軀,攢夠登仙的資糧,一舉功的典範。現在剛剛駐靈真天,就迫不及待地將屬於自己的領地轉神國,接納信奉自己的信徒靈魂。果然是一飲一啄皆為前定!以百眼神君如今的境界修為,也不得不遵守人神之約,照料這些虔誠信徒死後的靈魂!與神同在……不,或許應該稱為與神同行,為神的一部分,也是某種意義上的不朽了!”
葉知秋切關注著,注意到這些從獲新生的凡人,在百眼神君的安排下開始新的生活。
摶土澆水,踩泥漿,疊石為基,壘此作牆;拔草曝曬,編織席,其一蓋頂,其二作床。
一座座泥牆茅草房,接連拔地而起,速度之快超過葉知秋的預想,突然靈機一,他參照百眼神君的作為,為自己找到一個新的突破方向。
“對啊!汲取香火信力,通過神仙之道提煉出神力,再投靈池轉法力,遠遠勝過只知道整天打坐,吸取天地靈氣的普通仙真。難怪神仙之道可以與地仙之道相提並論,我差點忘記這茬了!”
葉知秋的道分,如今通過法域和大陣掌握著偌大的城,只要其中半居民轉信徒,每日匯聚而來的香火信力就相當可觀了。
“不如先在五毒道兵中推行,獲得功後積累經驗,再連帶上他們的家屬。一步一步慢慢來,循序漸進最穩妥。一口吃不胖子!我可不能得意忘形。”
葉知秋及時發現自己心的躁,立即勸誡自己要保持冷靜。自從蛻變升華神真人後,他的視野變得更加寬廣,盡管以天地之大,足以容納其心,不過隨之而來的各種,也在不斷地分散葉知秋的注意力,令他無法專注,甚至出現偏離本心的跡象。
“京城算是我的基本盤,下一個目標是玄德公劉備,他的麾下大軍編制極為,不過並非沒有機會手。”
葉知秋暗中推演,確定自己並非通軍略,擅長運籌帷幄的謀士,以兩世為人的經曆看,頂多就是一個彈幕護的鍵盤俠,別說熱戰,冷兵戰爭也屬於紙上談兵的程度。
他將自己的標簽上的謀士摘走,注意到幾場戰鬥,斬將奪旗的功勞,難免被人看做猛將。
可是,劉備軍中沖鋒陷陣有關羽、張飛兩員大將,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的猛人,自己的定位更偏重與鬥法的道將!
“我在劉備軍中的位置,還是司職道將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