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侖,明宮殿,散仙陸悠悠醒轉,從甚深的定境中醒來,陡然發現天地靈氣洶湧如,隨即掐指一算,歎道原來如此,就起下了雲床。
就在此時,早些年在東西昆侖之間的葫蘆山,摘得一枚天產靈寶葫蘆,突然無風自晃起來,葫蘆的玉塞被一力推開,隨後一縷青煙從葫蘆裡嫋嫋升起。
陸見狀大喜,笑道:“這就了!辛苦采集西方庚金之,耗費水磨功夫煉制的斬仙飛刀,竟然在此時淬煉至大,果然大運在我!”
這位西昆侖有名的散仙,不歸玄門大教管轄,又不是三十六旁門七十二左道的修士,純是自我開道的無上大宗師,名頭不是很響亮,其人的出、腳卻大異常人。
葫蘆裡冒出的青煙,原本是若有若無之間,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凝聚團,也不四下散開。待青煙噴吐殆盡,不勞煩陸手,栲栳大的青煙驀地向塌,凝聚一線耀眼的豪。
這一線豪,高三尺有餘,頂部顯化出一,仿佛人形,從頭到腳長有七寸,若有眉目,頗為靈。
此本是庚金之,即便被人煉制法寶,依舊頗有靈,察覺到陸的本質,與自己相克有害,頓時眼睛一亮,出兩道白,罩住這位西昆侖散仙,竟然將他的泥丸宮定住。
任憑陸法力滔天,擅長五行遁,能元神出竅,旦夕之間遊遍九州四方,此時竟然彈不得。
“開!”
陸驚怒加之下,不得不現出離火之的本,散仙之瞬間消失,原地現出一只尺許長的朱紅小鳥,鳥喙尖長,澤金黃,三只爪子,漆黑如墨,卻占據天地人三才方位,鳥與別不同,純是熊熊燃燒的火焰。
離火之本就克制庚金之,更別說前者踏仙道,就清靜散仙之,穩穩地倒被煉制法寶的後者。
因此當陸出真後,親手所煉的法寶斬仙飛刀,不得不屈服,收回制仙人法力運轉變化的靈。
至此,陸才驚魂稍定,手一把抓住寶葫蘆,暗中掐決念咒,將法寶斬仙飛刀收回葫蘆裡繼續溫養。
“下界有同道中人念叨本名,憑空惹起一樁機緣。不如,我就此封閉明宮,下山走一遭。一來,可以做個了斷,免得耽誤道業仙途,二來,龍氣法崩潰,天地靈氣洶湧如,趁機可以劍個便宜。”
想到這裡,這位西昆侖散仙頓覺心頭暢快,立即知道自己決斷不會有差,手掐決,招來一寶水火花籃,將葫蘆放進籃裡。稍後,又有一副弓箭飛來,瞧著形制規格,像是孩玩鬧用的,不過能被陸看重,肯定也是不同尋常。
片刻過後,西昆侖明宮封閉,悄然山石之間,陸逕自獨行下山,不用任何遁,重走了一邊當年上山的路。
寶葫蘆出世,同是一仙藤所出的天產靈,都有輕微的震共鳴。先是玄都八景宮雲房丹室的紫金葫蘆,專門盛放太上老君親手所煉的仙丹靈藥。還有一個煉丹室裡坎離子持有,專門放火燒煉丹爐的紅葫蘆。
只是微微震,葫蘆噴出的六丁神火,就偏轉了兩分,差點壞了爐子裡煉制的神兵,好在六丁神火本偏於文火,坎離子發現後立即打了八八六十四手制,彌補了丹爐的火候,避免泄靈機,走了即將大出爐的神兵。
坎離子過巽位的風口,瞧著裡面的釘耙,漸漸長出九釘齒,潔白如玉仿佛象牙,怎麼看都像是凡人用的摟草農,如何用於仙人鬥法較量,他是完全不著頭緒。
再說昆侖玉虛宮,南極仙翁正在偏殿吐納天地靈氣,鳩頭寶杖懸掛的小葫蘆,驀地震共鳴,驚了仙翁的坐騎梅花鹿,揚蹄踹了寶杖一腳,竟然解掉系繩,使得小葫蘆自行落下。
得了自在後,小葫蘆在原地滴溜溜轉,幾圈過後,無風自起地躍出,咚咚兩聲,就滾下麒麟崖,穿雲霧地下界去了。
至於地仙之祖鎮元子的五莊觀,懸在人參果樹上的青葫蘆,卻是蹦躂兩下應和,被眼尖的道明月發現,只是一瞪眼,它就老實了,也沒鬧出什麼事端來。
西昆侖散仙陸練斬仙飛刀葫蘆,恰逢機緣,促使其封閉宮門下山,連帶使得幾只葫蘆都有出世的跡象。
除了被妖族大聖分一指,匿在東西昆侖地脈深的仙藤,和最後一只未出世的黑葫蘆,連自行走掉的那只紫葫蘆,都在的暗醒轉,不再安分守己,頗有躍躍試,與兄弟爭個高低的意圖。
它在地脈中潛行,行跡飄忽不定,函穀關發生的仙人鬥戰,引發天地靈氣嘯聚而至,紫葫蘆也不例外,竟然就近伏藏在關牆附近的地脈裡,默默地窺視著大漢都城方向盤旋而起的軍氣。
葉知秋一戰殺了白骨真人,盡奪其仙法道,順利打開了前往舊都長安的通道,馬上知會後方主持法域和大陣的道分,整軍待發的道兵以及最近招募的新軍,立即向函穀關進軍。
此時的道兵大肆擴招後,已破八千之數,按照不同道脈傳承,分為五毒道兵五千人,鬼道道兵二千人,五行道兵一千人,分別負責攻城掠地,偵查敵,就地結陣,防護本陣大軍。
畢竟他的麾下還有沒見過的大批新軍,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還沒有開始煉氣,踏上修道一途,貿然卷進煉氣士的戰鬥中,難保不會損失慘重。
葉知秋看重的是自行領悟的“軍氣元神”,一則可以憑借大軍,凝聚出幾頭神境的幫手,二來可以將道脈源流的分召請而至,對這些幕後的支持者進行反哺,以便提升停滯已久的境界實力,參與到日後更劇烈的戰鬥。
“畢竟玄門仙真徐甲都嶄頭角,不久前以一己之力服西涼軍,強行將函穀關占為己有,當日便是我也不得不退避三舍,不敢與其較一時長短。當然了,若不是白骨真人赫赫仙威,給我前所未有的強烈刺激,也不會南下廬山尋得天福地,一舉為神真人。”
葉知秋立即想起自己的駐世基,就親自喚出五毒道脈最強的百眼神君,將殺死白骨真人徐甲獲得的太本源,藉它之手還給廬山靈真天,以便解放出太神三足金蟾。
百眼神君分降臨函穀關後,瞧著道脈傳人,如今的神真人,右手虛握爪,反抓自己膛,竟然親手挖出一塊水瓢大的銀盤,上面月流淌,凝聚無數蝌蚪狀的古文,聚散不定地消失出現,立即點了點頭,上前接過銀盤納,借遁地返回廬山天。
有舍便有得!
靈真天補上太本源後,天部的日月循環趨於正常,由此生發出兩儀道韻,黑白雙流轉不停,天吞吐天地靈氣的本能,轉為主吸取沉澱,並開始有著渠道,積極地反饋回出力最大的恩主。
只是一瞬間,葉知秋的髓海靈池,幾乎見底的法力赤,以眼睛可見的速度恢複全滿,並往外擴張一尺有餘,別看增幅有限,面積卻擴張了一,由此可見其中的利害。
“我覺,距離神真人圓滿,轉化為正牌仙人的時日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