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武俠仙俠 道法致勝 第一百九十二章 仙葫(下)

《道法致勝》 第一百九十二章 仙葫(下)

就在葉知秋仙的時候,遠在揚州廬江郡的廬山靈真天,驀地響起悅耳的風鈴聲,悠揚清越,仿佛一行黃鸝上青天。

百眼神君原本閉目養神,耳朵微微一,立即明白道脈傳人得道仙,天若有應,自行生出異象,以為祝賀,心裡忍不住暗歎。

“真是沒想到,他離開天也沒過幾天,就從神真人晉升為仙,未免順利地太過!大福之後是大禍,恐怕我得出一趟遠門了。”

除了太三足金蟾,其餘五毒道脈的源流,都沒有察覺百眼神君的向,或許已經知道,不過礙於五毒彼此之間的默契,故此沒有大肆聲張。

話說回來,隨著南蠻的信徒源源不斷到來,靈真天部墾荒開辟良田的作越來越大,沉寂多年的靈氣被接連喚醒,參與並推此方“天地”的循環往複,一活潑靈的生機,在緩緩修複天的損傷,逐漸將其推到全盛時期。

葉知秋在靈真天部,實驗的推他所知的“桑基魚塘”,利用堆、綠等天然料,努力提高單位畝產,同時還開始繁育魚蝦水產以及鴨鵝等禽類。

異常厚的果,讓百眼神君的神國信徒樂不可支,由於他們積極參與耕作養,有資格分其中的一部分收獲。

或許是部的靈氣濃度更高的緣故,無論魚蝦水產還是禽蛋類,味道都遠勝外面同類。唯一可惜的是,重新賦予的信徒,連練氣的天賦都沒有,無論吃下多蘊含靈氣的食,都會流散出外,回歸到此方天地,被天本回收,其中的過程也是一種循環。

這一切有益於靈真天的改變,都在冥冥之中增益反哺給葉知秋,令他的基變得更加厚實,不會像某些幸進之輩驟登大位後,基不穩而早早墜落下來。

Advertisement

與此同時,小葫蘆從昆侖山麒麟崖走後,變化蒼白的三尺子,沒了龍氣法的限制,駕起遁瞬息千裡,已經順利抵達戒備森嚴的函穀關。

千餘五行道兵依著關城,以及葉知秋煉的五行旗為陣眼,布置出五方五行混元大陣,保護大軍本陣的同時,以此陣汲取形的軍氣,凝聚出五頭神境界的“神”。

分別為北方蛇一的玄武,能控制冰、水,掀起類似子午寒的極寒凍氣;西門匍匐著背雙翅的有翼白虎,能控制五金打造的武,號令所有兵;南向熾焰熊熊燃燒的朱雀,能控制火、炎,融鐵為水,融巖為漿;東城青意盎然的蛟龍,能控制森林、狂風,將年歲已久的樹木喚醒起,變巨靈大巫似的魁梧樹人,憑空卷起狂風,勢如利刃切割萬

至於中央位置的騰蛇,慣能吞雲吐霧,又是大地神,只要到地面,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力氣,到的傷害可以轉移給大地,即便冠以最強的神稱號也恰到好

葫蘆子剛剛抵達函穀關,俯視著籠罩關城的五方五行混元大陣,頓時覺有些棘手,擔心自己的小兄弟,落在一位旁門左道的宗師手中。

“此人的出腳似是陣法修士,若是得了六弟之力,吞吐靈氣化為天地玄黃氣,恐怕實力會提升到難以想象的地步。這樣一來,想要將其擊殺,拯救六弟離掌控,就得耗費一番手腳了。”

小葫蘆經玉虛元始之手,曾經距離道僅一步之遙,盡管煉制失敗退化下來,實在是闡教三代弟子中的翹楚,即便有幾位功行不夠深厚的二代弟子,還未必及得上它。

因此耳濡目染之下,葫蘆子在道業修為上,由於獨特的天賦稟,領悟出獨一無二的仙法。

Advertisement

普通的道人,能練外分、第二元神,就算是了不起的就,不過對於葫蘆子來說,分,而且還是有真實不虛實力的分,真的不要太簡單!

只見他撤去法雲,悄然站立在山頭上,調勻氣息,搬運法力,後突然波粼粼,接著幻化出一截葫蘆仙藤,上面懸著七個大小不一的葫蘆,不過除了第三個掌大的小葫蘆,其餘的六個葫蘆都是介乎於虛幻和真實之間。

“幻化!”

葫蘆子攤開雙手,掌心浮現出兩個古篆大字,分別是左手的“幻”,右手的“化”,雙掌猛地合攏在一起,他的就有一道靈浮現,驀然分六分,飛快地流淌到其它葫蘆裡。

一瞬間,紫白金青赤黃黑七相輝映,葫蘆薄地近乎明,其中的靈胎飛快孕育,過程更是清晰可見。

接著,葫蘆仙藤陡然震,七個葫蘆接連掉落在地上,幾個小娃子或是從葫蘆裡一躍而出,或是雙手雙往左右側推,破開葫蘆直接現,或是化作煙雲從葫蘆裡流淌而出,重新聚子的形,前後總共有七個小娃子,

葫蘆仙藤瑟瑟發抖,掉下許多青翠滴的葉子,落在七個葫蘆娃子的上,轉眼間便為他們披上三葉甲,葉脈馬甲,一葉項鏈,膛袒,空手赤足,雙眼或是靈、狡黠、樸實,顯然格不一。

小葫蘆所化的正,悄然沉山頭的巖石裡,七個葫蘆娃子以居中的白葫蘆為首,據函穀關城的位置,分別站在不同的方位,是為玉虛宮所出的北鬥七星法陣。

頭頂結著發髻,別著一顆三寸長青玉葫蘆的小娃子,率先開口,笑道:“兄弟們,此關城被五行法陣籠罩,南門守將為火象神朱雀,左右不過是神境道人的修為,便由我打頭陣,先破了此門,制住五行法陣的運轉。”

Advertisement

其它六個葫蘆娃子自然毫無意見,都是笑著點頭同意了,他們都知道小青的天賦控水能力,以水滅火足以攻破此門。

接著,青葫蘆娃子張開作勢吞吸,附近的黃河水道,波浪起伏不定的水面,頓時被無形巨力攪,驀地騰起一條合抱的水龍卷,過不算短的距離,逕自投向青葫蘆娃子的口中。

他的肚子就像無底深淵,不管吞下多混濁的河水,肚皮都沒有毫變化,怪不得青葫蘆娃子有“海眼”之稱。

這一口悠長的大氣,他吞下海量河水,導致附近三裡長、三裡寬的河段,黃河水面天高三尺,總計有一百一十一萬噸河水。

青葫蘆娃子打了個飽嗝,用手背角的水跡,又平坦的肚皮:“差不多了!”

隨後,他環視左右,看到六位懷絕技的兄弟,笑道:“這道人拿住我們的小弟弟,真是氣焰囂張,不給他一點瞧瞧,怎見我們的本事。”

說完,青葫蘆娃子張開,猛地吐出一道白水線,起初還是拳頭細,隨後就是雙手合攏都抱不住,待飛流直下三千尺後,落在函穀關南門時,已是銀河落九天的空前盛況,毫不下於廬山瀑布。

五方五行混元大陣的南方守將,火象神朱雀抬起頭,神不變地看著從天而降的瀑布洪流,組的熾焰猛地熊熊燃燒起來,後翎羽依次發高漲,仿佛升起日珥冕環,極力撐起一座火焰護罩。

“轟……隆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