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閨寧 第293章 汪的報恩

《閨寧》 第293章 汪的報恩

屋外漫天飛雪,天寒日短,冷風不止。

這天,是愈發的冷了。冬偶爾從厚厚的雲層后出半張臉來,沒等晴上一會,便又躲了回去,天便只能繼續著。

國公府里的臘梅盡數開遍時,汪仁已進了惠州城。

從吩咐小潤子去他的行蹤,將肅方帝伺候妥當休要尋他,到策馬離開京都,他只花了半個時辰。自京都到惠州,快馬加鞭亦要五日景,他這一回,卻是將路上所需的時間又給短了一半,生生跑死了兩匹馬。

上等的西域馬,可日行千里。

一匹可換西越本地的馬數十匹,卻在這趟行程中,累得癱倒在地,再無力平治。

由此可知,馬背上的人,亦是倦極。

汪仁一行人城之際,已是夜半時分,城門已閉,守門的兵拄著長槍昏昏睡。

他勒馬停步,算了算時辰,眉頭微蹙,吩咐隨行的扈從上前去叩門。

他等不到明日天明之後開了城門再城去,今天夜裏,他就必須進城。

天上月明星稀,黑沉沉的雲層低低浮在頭頂上方,地上卻沒有雪。惠州比京都天暖,終年也見不到一兩場大雪,何況如今尚還不是隆冬之時。但夜裏的風呼嘯而來,仍凍人的很。

汪仁穿著灰鼠皮的大氅,坐在高高的馬背上,迎著夜風眉頭忍不住蹙得更了些。

他遠目去,耳旁忽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響。

高牆之上,有人在說話。

他攥著韁繩,依舊未

過得片刻,兩扇厚重的門扇自緩緩被打開來,出中間恰好可容納一馬通行的寬度。

汪仁揚手,朝後比了個走的走勢,隨即子往下一伏,揚鞭策馬,一陣風似地掠過了城門,進了惠州城。

另有兩匹馬在他後,相隨。

Advertisement

駿馬揚塵而去,倏忽間便沒黑暗不見影。

城門重新閉門,守門的兵一邊一個,心驚膽戰地悄聲談起來:「方才那個,是誰?關了的城門,竟也能大人說開便開?」另一人也是一頭霧水,只悄悄指了指城樓上的上司,低了聲音道:「那貪財鬼興許是收了銀子也說不準,見了錢連娘老子也不認的人,開個城門又能如何。」

然而誰也不知,此刻城樓上的人,正著牆戰戰兢兢地哆嗦著,連舌頭都麻了。

——東廠的督主,竟親自來了惠州城!

貪財之輩,向來最是明白如何觀看風向,這會,他明明白白覺到,惠州城的天要變了。

一路策馬自京都而來的東廠督主,渾猶自帶著北地的風雪,刺骨冰冷的寒意,一直將惠州城裏的水流,都凍到了一塊。

臨近子時,多年不曾落過雪的惠州城,竟慢慢飄起了雪花。

謝宅正房裏,謝元茂正在發脾氣摔了茶盞,斥罵丫鬟:「沒用的東西,連盞茶也不會泡,這般燙,是想燙死我不?」

碎瓷片飛濺而起,不偏不倚扎在了丫鬟的手上,當著謝元茂的面不敢哭強忍著討饒告罪。

謝元茂卻看也不看一眼,立即便揚聲讓人進來,要拉下去責打。

大半夜的,謝宅角落裏哀哀響著嗚咽聲,像有隻野貓在凄厲地喚著。

丫鬟被布堵住了,挨了一頓打,被丟進了柴房去。

人人都道,六爺傷著了,今後再不能好,知曉自己殘了廢了,太太又被賊人擄了去,心中鬱郁難消,脾氣就變得壞了。

眾人就都並不覺得他太壞,反而還對他頗多了幾分同

這事若遠在京都的謝姝寧知道了,只怕是要氣得吐

好在眼下並不知。

Advertisement

那日汪仁離京,是親自送到城外的。

在東廠地牢裏,汪仁告訴,他要親自去一趟惠州。謝姝寧並不當真,汪仁的份,豈是說離京就可以隨隨便便離京的,所以打從一開始,就只是盼著汪仁能提供一星半點的線索,至多也不過是派幾個人襄助一把。

誰曾想,汪仁竟是真的要親自去。

謝姝寧這才有些被震住,面對著汪仁久久不知如何言語。

母親不過是昔年救了他一次,且時日久遠,母親早已忘得一乾二淨,汪仁,竟能為母親做到這般地步!

謝姝寧很激,極其激。

汪仁卻只是勸,不必多想,也不必隨他一道出發,路上時間張,不住的,只在家中打點準備起來,靜候他們歸來便可。

他說話時的語氣溫沉穩,說的話細緻妥帖,謝姝寧聽著,莫名就覺得自己腔里那顆慌的心沉靜了下來。

曾幾何時,見了汪仁便慌,如今見了他,卻覺得安心。

謝姝寧亦有自知之明,知曉自己跟著去惠州只會給他們添麻煩,故而從未過這個心思。舒硯那倒是已收拾妥當,也準備南下惠州去。汪仁未允,人多事雜,倒不如他輕裝上陣,只帶兩名心腹手下早去早回。

舒硯同他不,並不敢輕信於他,仍執拗地要一道同行。

可汪仁是何許人?他焉會看不出舒硯的心思。

他只同謝姝寧道:「你們信不信我都無妨,信也好不信也罷,我依舊還是會南下去將你娘帶回京都來。可你若是信我,想必這幾日心中也能好些,不至終日惶惶擔心怕。一直以來,我可以欠旁人的,旁人卻不可以去欠我的,但你娘,是個例外。當年風雪漫天之時,朝我出了援手,今時便是也該到我了。我欠你娘一條命。」

Advertisement

彼時天已經暗了,雪沫玉屑似地在空中旋舞。

披著灰鼠皮大氅的汪仁牽著馬站在天之下,面上從容。

這一瞬間,似乎萬籟俱寂。

白茫茫的冬雪裏,謝姝寧覺得自己彷彿看到了一塊石頭,打磨后仍頑固地殘留著一角棱的石頭。

這塊石頭是黑的,可他卻彷彿是這漫天冬寒里,卻溫暖的一抹

六道迴,老天爺自有其安排。

謝姝寧送他上馬,站在邊上仰頭看他,喚了一聲「印公」,道:「我信您!」

莫名地信了他,從沒有哪一刻如同此刻這般,如此地信任一個人。

真的,信他。

只因他那句——「當年風雪漫天之時,朝我出了援手,今時便是也該到我了」,便無法不信他。

汪仁聞言微怔,坐在馬上回首看,忽而彎眉微笑,頷首后揚鞭遠去。

這一去,便是幾日。

惠州城中夜正濃,更夫敲著梆子行走在大街小巷。

三匹駿馬疾馳過長街,消失於街尾的拐角

更夫三步兩步跑到牆揚著脖子看了會,拍下大,駭然道:「這怎麼就沒影了?莫不是撞見了兵借道?」

他怕極,聲音都了,匆匆跑遠。

最近惠州城裏不大太平,人人都知曉,他這夜間做活的更夫,就更不會不知道。

天上細雪紛飛,似漸漸有變大的趨勢。

人說瑞雪兆年,更夫卻覺得,這雪下得不大妙。

你瞧,好好的天,驟然變得這般冷,哪像什麼好兆頭?沒得今年冬上,還得凍死個把人。

到那時,這城裏夜間遊盪的魂,只怕就更多了……

街上雖有巡視的兵,更夫仍覺得自己方才無意中撞見的那一幕,人心驚跳。

鐵掌踏在地上,在暗夜裏發出清脆又響亮的「噠噠」聲。

Advertisement

馬其實已經跑得累,前行的速度亦比往常慢上了很多,馬背上的人也是如此。

饒是汪仁,面依舊也不大好看。

不分晝夜,不分雨雪晴天,一路疾行,任憑誰,都會不住。

但汪仁的眼神還是清醒的,行至十字路口,他掏出地圖,就著火摺子上的微亮線,仔細看了起來。

惠州城說來並不大,但恰恰也正是如此,惠州的角角落落,皆能藏得很深。

他收了地圖,直接往北而去。

小五是西廠的探子,這回接了他的命令南下來找宋氏。宋氏不在府呢,他自然也就不會在謝宅附近多加逗留。

汪仁心中倒期盼著,傷了謝元茂帶走宋氏的人,正是小五。

然而眼下還沒有證據……

很快,汪仁一行人到了一宅子近旁。

這間宅院,赫然便是謝元茂在惠州的住所。

小五齣西廠,所用聯絡手法,皆有規矩,若是出了意外,他一定在附近留下了堪用的線索。

汪仁打馬而行,四,忽然下了馬,大步往一棵樹而去。

到了樹下,他一個縱躍上樹,手往枝椏間一掏,竟拔出一把寒熠熠的飛刀來。刀柄上刻著一個五字。

刀尖扎著一塊布,攤開來,上頭沒有字,卻畫著一條魚。

汪仁一看這圖便知,定然出自小五的手。

小五是個很特別的探子,他不寫字,只畫畫。

因而汪仁才會特地派了他來惠州,為的是能從小五的畫上看到宋氏的音容笑貌。

他從樹上跳了下來,落地之時悄無聲息,將從樹上找到的東西擱好,上馬吩咐道:「走!」

與此同時,寂寂黑夜下的小漁村裏,小五正守在宋氏門外捧著一把糙米一粒粒往手邊碗中丟,口中道:「來了,沒來,來了,沒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