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武俠仙俠 道法致勝 第二百五十九章 應誓

《道法致勝》 第二百五十九章 應誓

百丈巨劍驟然落下,渾厚無鋒的劍刃,蘊含著斬殺一切,摧毀所有的恐怖之意。

狼族最後的一點餘氣,憑著剛剛死去的數百王族、英雄的怨氣,驀地凝聚出一頭首尾十丈長,狼頭龍的“貪狼”,憑著一同歸於盡的氣度,狠狠地向斬龍劍撞去。

葉知秋看見這一幕,忍不住眼眉輕挑:“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狼族族氣還有這點偽龍氣相,真真是不可思議。”

轉念一想,葉知秋暗自慶幸不已:“好在此戰徹底掘斷了草原龍氣的基,族各部離心離德,再也不能崛起了。”

先有冠軍侯封狼居胥,狼族族氣收割過一次,積蓄三百年才有複興的機會。如今葉知秋再來一波,便徹底斷了它們的念想。

與此同時,草原龍氣“貪狼”迎著百丈斬龍劍沖去,渾鱗片如洪水流過,泛起青黑的粼粼波,旋即片片龍鱗豎起,率先發起一波進攻。

百上千的龍鱗,盡是方才死去的狼族諸王、英雄的怨靈,被仇恨填滿的猙獰面目徹底扭曲變形,令海碗大的鱗片泛起危險的金屬澤,看上去就像是羽族弩車發的月刃。

龍有逆鱗,之既死!

草原偽龍氣“貪狼”早已不複當年全盛時的煊赫,竟然將剛剛死去的族人靈魂,化唯一可以攻擊的武,向斬龍劍急速去,試圖阻止滅亡的命運,挽回傾頹崩潰的敗局。

可惜的是,由神兵九子母魂劍構的斬龍劍,實質是葉知秋的仙法無中生有變化出來,都是他的仙人法力。

因此凡人的怨靈再是恐怖,也無法撼斬龍劍的分毫,一片片龍鱗狠狠地撞在上面,只會在及的瞬間,鱗片當場崩裂瓦解,蘊含其中的狼族諸王、英雄,連投冥土的機會都沒有,直接灰飛煙滅了事。

Advertisement

“貪狼”至此已經技窮,出所有鱗片,不僅暴出傷痕累累的真相,同時也元氣大傷,再也無力抵抗斬龍劍的鋒芒。

於是,首尾十丈長的草原偽龍氣,被代表漢室龍氣的葉知秋,以無上威嚴的斬龍劍攔腰斬兩截。

狼族所餘子民所剩無幾,地簡直能屈指可數,自然維持不住“貪狼”的真形,於是灰黑的狼頭,就像吹足氣的豬尿泡當場炸裂,另外半截龍,則化散開來,分十幾,往不同的方向散落,回歸各自所屬的人部落。

斬龍劍落勢不減,筆直朝下海嘉爾山,將狼居胥山的主峰,近乎完地切兩半,令這座在草原族的心目中,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山形象徹底崩潰。

接著,狼居胥山仿佛發生了八級地震,開始劇烈地晃起來,原本松脆的巖石當場裂解開來,不斷地翻滾掉下,沿途不知道砸爛了多,簡直就是一架架犁鏵,在這片農田上,耕出深深的田埂壕

統領僵數目最多的咒道士李雷,忍不住上前進言:“老師,為何不阻止山石崩塌?眼睜睜看著兵損失慘重。”

葉知秋看了他一眼:“三十六萬僵,實質上是冥土積蓄多年的怨氣,被本道妙手引導,故意宣泄出世,否則太滅絕神咒何來如此威力,能夠控數十萬兵。”

“現如今,草原族攻伐一役已畢,這些兵便沒了用,不如全部葬,築起大京觀彰顯我族武功。另外,梵教勢力收避讓,遲早還會卷土重來,這些兵就是本道放下的香餌,也是一個圈套、陷阱,就等它們主跳進去。”

道士李雷這才明白過來,忍不住暗忖:“自從知秋道人先後拿下天雲宗、咒道,招募道人修士北上,攻伐草原人部族,以傳神咒使我等大興刀兵,乃至合兵一,攻破狼居胥山,如此種種作為,一環扣一環,竟然早就有了定計。我等不過是區區棋子,被知秋道人持之縱橫棋盤。”

Advertisement

想到此中的緣由,咒道士李雷不住打了個哆嗦,這才明白過來,仙人的視野和謀略,不是還在塵世中打滾的修士可以隨意揣測。

“換言之,知秋道人在與何人下棋?在草原傳教的梵教尊者,又或者是傳聞中的域外魔神?又或許是玄門三教的魁首?”

道士李雷約知道闡教二代弟子,以廣子為首的七位仙真下山,是為鏟除草原梵教修士而來,戰果不可謂不厚,可惜對於族的打擊並未痛下殺手,不像知秋道人這般,將狼族連拔起,甚至徹底滅族。

稍過片刻,斬龍劍漸漸淡化消失,返本歸原恢複為仙道法力,有如倦鳥歸林回到葉知秋的髓海。狼居胥山主峰崩塌殆盡,幾十萬噸的山石滾滾而下,碾死砸爛僵無數。

一團淡黃族氣憑空出現,大漢真龍昂首,在其中浮沉遊走。葉知秋抬頭去,發現緣由竟然是之前自己的誓言,滅殺草原部族的獎勵,如今應誓而來,立即手一指,將其中大部分招引納,其餘小部分則分潤給麾下的咒道士、天雲宗門人。

紅水掌旗使阮茽約有所察覺,不妨龍氣,將其正式收納為道將,其餘人等同樣有所發現,不過並不清楚此中的變化。

與此同時,葉知秋得了大漢族氣,又有真龍之氣垂眷,皆為昔日誓言之故,頓時去了心頭的塊壘,不覺神清氣爽至極,有一梵教修士行事無所顧忌,言必稱“念頭通達”的覺。

隨後,葉知秋察覺到自己的境界得此之助,已然突破半步天仙,下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天界”,唯一欠缺的就是鐘靈毓秀的名山大川,或許需要一整條山脈,估計至需要方圓千裡。

Advertisement

葉知秋掐指心算:“方圓千裡的地界,相當於直徑五百公裡,至二十萬平方公裡,一個河北省那麼大。簡直是在此方天地上挖!”

想到這裡,葉知秋忍不住搖了搖頭,代價未免也太大了,肯定會傷害到天地本源,被順勢而為的大能,代行天意施展天譴神罰一擊。

“我明白了!難怪玄門三教的教主都止步於此,便是有救世大功,也不能提升境界。天地部自取已不足取,只能在外部著手。”

就在這時,葉知秋突然靈閃現,明白妖族大聖為何出虛空,提前在天外天布局下子,無非是用了“開源節流”中的開源二字。

自己在其中橫一手,引導天外天轟擊截教蓬萊五島,盡管兩廂便宜,不過最大得利者還是媧娘娘,不僅清償了昔年的罪孽,還鞏固了聖人位格,令妖族的氣數大漲,獲得了再次複興崛起的機會。

“聖人之謀,功在千秋!我為人族鏟除人威脅,未見功德下降,只有人道氣運垂眷。照這樣看來,本道並不適合功德道,最後還是得以力證道才。”

聲勢浩大的草原戰役就此告一段落,盡管中原九州諸位諸侯並不清楚,可是三山五嶽的旁門左道,無不清楚駐世仙真葉知秋的偉業,就連妖族大聖都刮目相看。

唯一態度並不明朗的只有玄門三教教主,現如今命運迷霧消散部分,當年阻礙者的份已無法藏,驀然發現可以隨手死的小小修士,已長為不得不正視的真仙。

再則,葉知秋並非孤家寡人,不僅和媧娘娘好,還有地仙之祖鎮元子的邀約,即便殺最重的通天道人,都不好貿然出手。

葉知秋眼看草原諸事已畢,當場遣散了麾下的道將,讓咒道士、天雲宗門人各歸各家。最後看了一眼族頭顱壘土築就的大京觀,占地面積接近方圓十裡的大塚,隨即頭也不回地駕起雲,向祁連山脈某,地仙之祖鎮元子的五莊觀飛去。

“半年期的人參果宴即將來臨,本道應約上門赴會,順便向鎮元子大仙討個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