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白無故地,皇后爲什麼要宣進宮?
文怡腦中閃過一個念頭:莫非是方纔在尚書府說的那番話涉及姚家之,皇后娘娘要尋晦氣?
但馬上就否定了這個猜測。事才發生不過半個時辰,便是有耳報神,皇后娘娘也不可能這麼快就知道消息了,再說,柳二叔生母雖然確是姚家的兒,但與皇后只是同出一族,關係未必有多,平日裡說起,固然是可以借後族的名頭讓人高看柳家幾分,但進京半年多,也沒見皇后對柳家格外青睞,想來皇后對那位已故的族姑的正室地位並不怎麼放在心上。
想想也是,當年之事不過是差錯,對姚家來說也稱得上是無妄之災,好好的兒,三六聘出了嫁,卻了側室,他們既未將兒帶回,也未令柳老太爺休妻另娶,就是默認兒份爲妾的意思了。皇后自然也是明白這點的,爲了孃家臉面,頂多是不在人前提起,卻不會顛倒黑白。說實話,皇家要是對這件事到不滿,當初東平王娶正妃時,就不會任由柳家把兒記在容氏太夫人名下了。皇家娶媳,可是要追溯父母祖宗八代家的
這麼一想,心裡便鎮定下來,進了家門,來到上房,盧老夫人與趙嬤嬤已經等在這裡了。忙上前行了禮,方纔問:“祖母,聽門上說皇后娘娘有召,不知是怎麼回事?”
盧老夫人拉坐下,道:“早上你去尚書府,才走了不到一個時辰,就來了一行人,爲首的是個四十來歲宮裝打扮的婦人,乃是皇后宮中執事的典言,前來宣皇后口諭,命你明日辰時宮晉見。前腳剛走不久,你便回來了。”
文怡再問:“那位典言可曾說皇后娘娘是爲什麼緣故宣孫兒?”
盧老夫人搖搖頭:“祖母也曾稍加打探,並未,但瞧神,不象是壞事,對待祖母也十分恭敬,祖母只說了自己的份,並未誥命,就已經知道了。”頓了頓,“會不會……是太子妃跟皇后娘娘說了什麼?我記得太子妃宮前與你是認得的。”
文怡想了想,搖頭道:“太子妃不會這麼做。”尤其是在派了小檗前來警告自己之後。
趙嬤嬤在旁道:“老夫人,小姐,你們先別慌,皇后娘娘應該不只是宣一個人進宮而已。我問過門上的王嫂子了,說宮使是從西邊街口過來的,出門後,又往東南邊的桐花巷去了。還說,西邊街口和桐花巷,都有與姑爺相識的人家,當初姑爺娶小姐過門時,這兩家的爺都來做過迎親伴當呢”
文怡腦中靈一閃,忙問:“嬤嬤,這是真的麼?你真的記清楚了,王嬤嬤是這麼說的?”
趙嬤嬤有些茫然地點點頭:“是呀,王嫂子還問我,要不要派人去那兩戶人家打聽打聽消息呢。便是宮使不曾去過他們家,至,也曾在他們家門前經過,或許能探聽到些什麼。”
文怡深吸一口氣,有些激地對盧老夫人道:“皇后娘娘極有可能還宣召了其他出徵將士的家眷孫兒此前從未見過皇后娘娘,婚後也一直安坐家中,閉門戶,直到今日纔出了一趟門。宮中宣召,若不是因我自,那就一定是與相公有關他已出發一個月了,莫非是北疆來了軍報?”
盧老夫人神一凜,眉間有幾分擔憂:“會是什麼消息?”
文怡卻比鎮定許多:“祖母莫怕,若是壞消息,宮使到咱們家裡來的時候,就會直接說了,不會特地宣孫進宮去,方纔。若北疆果然來了軍報,一定是喜訊”
盧老夫人聞言轉憂爲喜:“說得也是,是祖母一時糊塗了。”文怡便命丫頭們:“快去請舒總管過來”
舒伯前腳才進門檻,舒嬤嬤隨後跌跌撞撞地跑進來了,帶著哭聲問:“可是有大爺的消息了?”
文怡見狀,倒把往日對的嫌惡去了幾分,笑道:“嬤嬤莫慌,應該是好消息,只是詳還要請舒伯派人去打聽。附近可是有相公識的同袍家人?快打發人去問一問,還有羅家那頭,請舒平跑一趟,問問我乾孃可有北疆軍的消息。”
舒嬤嬤聽了,大大鬆了口氣,幾乎倒在丈夫上。舒伯放下憂,勉強扶住斥道:“好好的嚇自己做什麼?大爺必定會平安康泰,否極泰來,偏你白心”又向文怡賠了罪,便急急攙著出門打發人打聽消息去了。
到了傍晚,舒平從羅四太太那裡帶回了喜訊。
上個月初出發前往北疆的朝廷大軍,早在十天前抵達了邊境的北城,還未安頓接完畢,便遇上了敵軍的第一波大規模突襲。小阮將軍領著部下兵擋住了敵人正面的攻勢,卻不料敵軍兵分三路,正路大軍牽制朝廷大軍,左右兩路,卻從北城兩側山坳包抄過來,意圖襲隨朝廷大軍押抵而尚未完全城的輜重糧草。當時,京南大營有部分兵正好未城,與敵軍迎頭撞上,戰了一場,把敵軍打了個落花流水,保住了輜重,接著,又立時投到對敵軍正路大軍的戰鬥中。這些兵裡頭就有柳東行與好幾個年輕軍,其中又以柳東行的功勞最大,因爲他生擒了敵軍西路的領隊,據說是蠻族一個年輕的王族子弟。
這是我朝與蠻族今年的第一場大戰,如此突如其來,恰好就在大軍剛剛抵達北,城門大開,軍士疲憊,守軍也因援軍的到來而鬆一口氣的時候,幾乎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但結果卻不能說這不是一場勝仗。守軍與朝廷援軍合力,不但打退了敵方大軍,還讓前來襲的兩隊敵軍的首領一死一被擒,保住了輜重糧草,雖然己方死傷也有三千餘人。
敵軍計失敗後,又不甘心就此退卻,接連狠攻了北城三天三夜,連火炮都用上了,北城被轟蹋了兩城樓,但還是抵擋住了敵軍的侵襲,還能分出兵力,從小路反包抄到敵軍後方,燒了他們的糧草,得蠻族不得不退兵。
戰後,小阮將軍與上將軍清算了戰果,一邊將北城的防加固,糧草庫,再重新分配各兵力,一邊將戰況寫奏摺,快馬急送京城。宮裡與兵部尚書最先知道消息,接著是滬國公府等一干軍方名將,羅四太太則是從鎮守淮西的丈夫的家書知道的,比朝上還要晚了一日。
文怡聽著舒平報上來的消息,心裡是七上八下的,見他說完了,便急急問:“乾孃可說相公是否了傷?”
舒平了一口氣,方纔答道:“羅四太太並未這樣說,爲防小的說不明白,已經把經過寫了一封信,小的帶給大罷將信掏出奉上。蓮心忙上前將信接過,轉呈文怡。
文怡一把搶過信,抖著手將它打開。雖然早就猜到東行在北疆有了好消息,但事到臨頭,還是忍不住要擔心他的安危。
信裡提到的與柳東行有關的事不多,羅四老爺本非北守將,也是從軍士間聽到了消息,方纔寫信報回來的。柳東行甫一抵達北疆,便立下了大功,加上上將軍對他本就很是欣賞,立時就將他提拔到邊,頂替一位了重傷的副將,負責城中重要據點的守衛。羅四老爺還說,若是戰事平歇下去,等淮西與北之間有文書來往的時候,他就派人去看柳東行,若是況允許,還可以讓柳東行捎封家書回來。
文怡閉上雙眼,努力平息心中的激,但略有幾分抖的聲音還是出賣了心的緒:“這就好,大爺平安無事,還立了大功。今晚給家裡人加菜,好好慶賀一番,只是不許吃酒。”
舒平臉上也滿是笑容,忙應了,便要告退。他還要把好消息告訴擔心已久的父母呢。
下人們纔出了屋子,文怡便忍不住落下淚來,轉撲到盧老夫人懷中,哽咽道:“祖母,他沒事……他沒事”
盧老夫人憐地輕頭髮,嘆道:“方纔瞧你一臉鎮定的模樣,還知道要安祖母,其實你自己也擔心得吧?”
文怡含淚笑著搖了搖頭,低頭拭去淚水,笑道:“孫兒沒事,頭一回……有些太過激了……”深吸一口氣,淡笑道:“明兒就要宮去了,這禮數該當如何,還要祖母再教一教我。”
盧老夫人微微一笑:“我也是幾十年前進過宮一回,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你明日辰時宮,這時辰還早呢,估計會有人來教你們禮儀,等你們學會了,皇后娘娘纔會接見。既是許多人一起去,你看著別人如何行事,也照做就是了。這樣的場合,很不用你一個小輩出頭。”
文怡點頭應了,想了想,還是將今日在尚書府的經歷告訴了祖母。
盧老夫人聽了以後,皺起眉頭,冷笑一聲:“你三姑母如今是越發不象話了既然不給孃家臉面,你也用不著顧的臉面橫豎外頭人見了的行事,要笑話顧家不會教兒,在見了你以後,也會明白那不過是一人有病,與顧家的家教不相干明兒你進宮之後,我就往侍郎府走一遭,問問你大伯祖母,閨在婆家撒潑,丟人丟到族人與小輩面前了,怎麼也不管管?”
文怡見氣,忙安了一番,盧老夫人消了氣,又開始教訓起孫:“你那七嬸孃,說話雖然有些不客氣,但也是爲了你好。雖然明眼人都知道是你三姑母不著調,但事傳出去,也難免有那刁鑽小人會斥責你對長輩不恭敬。”
文怡抿抿:“便是真有人這樣非議孫兒,孫兒也不後悔當時三姑母居然咒相公有去無回,孫兒若是這樣都忍了,將來也沒臉見相公去若是下一回,三姑母還說這樣的話,孫兒照樣諷刺回去他們立不正,倒也好意思說我不敬長輩?怎麼不見他們對長輩恭敬一點?”
被人這般欺到頭上,便是再生的菩薩,也要惱了,何況只是一介凡人?文怡覺得過去自己顧慮太多,結果反了許多冤枉氣。不打算繼續忍讓下去,也不甘心只是在皮功夫上小勝二房一籌。有什麼法子,能讓二房真正收斂氣焰呢?。.。
更多到,地址
章節報錯
戰功赫赫的太子妃重生成廢柴醜女,精分世子強寵不成反被虐。
鬼醫毒九一朝醒來,成了深崖底下被拋尸體的廢物,“哦?廢物?”她冷笑,丹爐開,金針出,服百藥,死人都能起死回生,這破病就不信治不了了。然而低頭一看,還是廢物。“……”…
辛柚天生一雙異瞳,能偶爾看到他人將要發生的倒霉事。這是她的煩惱,亦是她的底氣。京城吃瓜群眾突然發現:少卿府那個寄人籬下的表姑娘硬氣起來了!
溫柔聰慧名門嫡女vs高嶺之花貴公子謝宜笑穿成女主的惡毒表妹,一連做了幾夜被男主丟出去喂狗的噩夢之后,瑟瑟發抖。“容國公府九公子,先前聽說命不好,在寺中修行,此次國公夫人看中了你,欲為九公子聘娶你為妻”謝宜笑想起書中容國公府繁花錦簇,自己身后的長寧侯府因為男女主之間的愛情,死的死瘋的瘋,一咬牙嫁了。還是保命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