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284章 再傳喜訊

《生於望族》 第284章 再傳喜訊

文怡起初還當長房是有求於自己,每一次過府都會再三提防,小心說話,務求不留下話柄,也儘量不讓他們有機會說出要求,誰知去了幾回,長房都遲遲沒有提起這方面的事,只是一味與好,反倒不著頭腦了。

但時日一長,文怡也有些煩了。本無意與長房來往過多,可是長輩相召,又不好不應,更何況蔣氏對不薄,文娟與蔣瑤又與好。儘管如此,也經不住每次過府,都只能在於老夫人面前湊趣,無論是蔣氏,還是姐妹們,都沒機會私下見面說話。有好幾回都發現蔣瑤有話想私下跟自己說,無奈邊從未缺過人,有時候尋了空,悄悄問蔣瑤,蔣瑤都躊躇著不肯開口。

對於長房的盤算,盧老夫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對文怡說:“三天兩頭上門,也不是個事兒。你去顧家次數多了,若不去柳家,倒顯得不恭,可若你去柳家,又要你三姑母的氣,倒不如想個法子,把顧家的邀約都推了吧。”

文怡自然是同意的,等侍郎府再以蔣氏的名義送帖子來時,便推說生了病,不能去了,誰知於老夫人竟然段氏帶了大夫過來,其名日“關心晚輩”,一定要爲文怡診脈開方。文怡心下惱怒,也不管長房到底有什麼用意了,板著臉把人請走,從此不論長房請去做什麼,都一概不應,除了過節與長房諸人生日時送了禮過去外,竟是斷了兩家走了。

長房於老夫人見狀,心中也有些氣惱,對大兒子道:“果然人到高位,心便容易生變。昔年六房落魄時,我們家對他們可不薄,你六嬸子不好,我也沒送好藥過去。

Advertisement

如今九丫頭才嫁了個五品的武,便如此拿大起來,對我們家這般無禮!若不是想著跟太子妃還有些,我何至於如此低聲下氣?!”

顧大老爺心中無奈,只是勸道:“母親息怒,興許是那一回二弟妹帶著大夫過去,言語間了破綻,惹惱了六嬸孃與九丫頭,們纔會不肯再上門了吧?明兒我打發您媳婦過去一趟,把話說清楚就是了。”

於老夫人冷哼:“那一回分明是裝病不肯來,怎麼就了你弟妹的罪過?長輩相召,還要推三推四的,敢我們這些日子裡對下的功夫都打了水漂?哄著哄著,竟哄出個祖宗來了!”

顧大老爺知道母親自重份,當日若不是被自己嚇著了,也不會放下段去討好六房祖孫,若只是好六嬸孃一人,倒也罷了,偏偏自已心急,讓母親多對九侄說好話,母親當日雖照著做了,心裡卻仍舊有刺在,而這些天府中連番請九侄上門,九侄說話行事間竟滴水不,與長房上下也不見得親熱多,倒人拿沒辦法了。

儘管如此,他還是不忘提醒於老夫人:“母親只當是爲了骨著想。昨日禮部揭出前任多名員貪墨職的大案,柳妹夫雖然不在其中,卻也有人蔘他包庇下屬,朝中風向越發壞了。柳妹夫便是上書闡明自清白,也逃不過一個“失察”的罪名。若今上念著舊,大XXX個善終,若是今上惱了,只怕朝中就要羣起而攻之了。兒子剛剛得了信,史臺已經有人把主意打到兒子頭上了!”

於老夫人渾一震,落下淚來:“我的兒啊,我前世究竟是造了什麼孽!好好的,禍從天降,我都一把老骨頭了,還要向小輩低聲下氣地討好”

Advertisement

顧大老爺有些不忍,便低聲說:“要不您只跟六嬸孃說話?畢竟做了幾十年的妯娌,六嬸孃應該不會不念舊

於老夫人嘆了口氣,無力地揮了揮手,讓他離開了。

到了第二日,蔣氏奉了婆母之命,親自帶著禮到羊肝兒衚衕去了。

文怡看著蔣氏,心中無奈之極,低聲道:“大伯母,您這又是何苦?您都累得病了,還要走這一遭做甚?有什麼事,打發個丫頭來說就是了。”

蔣氏同樣無奈地笑笑:“罷了,在家也是不得閒的,出來走走反可以氣。我也不知道婆婆與老爺有什麼打算,他們我送東西來,我就送了,但他們卻沒囑咐我別的話。九丫頭,我雖然不知道你惱什麼,但一筆寫不出兩個顧字,無論他二位做了什麼事,你都忘了吧。”

文怡苦笑道:“大伯母,侄也是煩了,若大伯祖母與大伯父果真有所差遣,爲何不明說?天天過去做陪,又不說正事,我還有祖母要照顧,有家事要管呢,總不能丟下自家不理,天天跑到孃家長輩跟前侍奉吧?”

蔣氏嘆道:“我也聽說了,前些日子,因我病著,十天裡倒有七八天窩在房裡,你過府幾回,我也只匆匆見了你兩面。我雖覺得婆婆這般頻繁相召,多有不妥,卻也不好相勸,沒想到你的氣如此大”

文怡暗暗撇了撇,這時候,古楠過來道:“老夫人讓奴婢過來跟大太太說,你要來做客,咱們家自然是歡喜的,只是別再把走了,害一天到晚也見不到兩回。”

蔣氏啞然,文怡笑。這也是長輩的吩咐,蔣氏自然不能不應的。不過還是笑說:“我既然來了,就得向六嬸孃請個安,問侯幾句。六嬸孃想必不會小氣,連一頓飯都不招待我吃吧?”過來做客,本就沒有什麼目的,若是回去早了,反而會被婆婆召去問個不停,於是便索多留些時候。

Advertisement

文怡正在廂房陪著盧老夫人與蔣氏說話,蓮心悄悄走過來,對耳語幾句。皺了皺眉,便小聲吩咐:“讓舒平去招呼吧,問問有什麼事,再來回我。大伯母在這裡,我不好出去見他。”

蓮心領命去了,不一會兒便到了二門上,看見立在那裡的舒平,臉微微一熱,便撇開頭,小聲道:“大說,讓小舒管事去招呼羅二爺,問他有什麼事。顧家大太太在裡頭,大不得。”

舒平應了,眼睛盯著看了兩眼,方纔輕咳一聲,轉去了書房。

羅明敏正在書房裡候著,翻看著架上的書本,聽見腳步聲,便擡頭笑道:“這屋子重新收拾過?好些書都不見了。”

舒平笑道:“羅二爺若要找那些書,小的跟院說一聲,請人送過來吧?因大爺不在家,大爺喜歡的那些書冊,都搬到院的小書房去了。”

“這倒用不著。”羅明敏想到那些書裡有幾本書是自己私藏的好,不懷好意的笑了笑,心想若是文怡一本一本看過,等東行老弟回來了,還不知道要吃什麼掛落呢,便嘿嘿地笑出聲來。

舒平疑地看著羅明敏,後者驚覺自己失態,忙重重咳了兩聲,正問:“近來我在外頭聽說你家大跟顧侍郎府上來往頗多,十分親,我覺這傳言有些古怪,時機也不大對頭,纔想著過來問一聲的。是怎麼回事?”

舒平嘆了口氣。他是大管家之子,親妹又在文怡邊,對其中幕倒是知道一些:“您別提了,其實是侍郎府時時召大過去,但每次都不過是閒話家常。他們是長輩,大不好回絕,可去得多了,也十分煩惱,連料理家務的時間都沒了,還要被迫丟下祖母在家裡,祖孫倆都頗有怨言。先前侍郎府又下了子來,大推說病了,沒有去,不到半日,那顧家的二太太便帶了大夫親自登門來爲大把脈。大當時便惱了,從此再沒上過他家。這不,今日顧侍郎夫人親自來了,這會子正在院陪老太太與大說話呢。”

Advertisement

羅明敏眉頭一皺,輕笑著搖了搖頭:“這顧侍郎倒是個機靈人,可惜,已經太晚了。”又對舒平說:“我就是過來問一聲,回頭見了你們大,就跟說,那連再有子來,去就去,不去就別理會,用不著擔心太多。若實在想要推拒,正好我四嬸這些日子正打算到城外莊子上消暑,不召陪著老太太一道去吧。”

舒平哂道:“羅二爺,我們大近日也買了一個莊子,正人修整呢,若是能拿這個做理由,早就說了。可親家老夫人年紀大了,不,別說出城,就算是到京城親戚家走,都不耐煩了,不然也不會讓大一個人上侍郎府去。”

羅明敏想了想,便道:“那等我回去問問我四嬸有什麼主意,再來告訴吧。安心度日,還有,北疆又打了一次勝仗,你們大爺又立下了軍功了。這是我們家商隊從北邊帶回來的消息,估計這兩日就有準信了。”

舒平雙喜:“羅二爺這話當真?小的立時便報給大知道!”

文怡聽到這個好消息,自然是歡喜得,立時便跑到佛像前燒香叩拜了。盧老夫人也有些激:“好,好!北疆連番戰勝,想必大軍班師之日不遠了!”蔣氏也頻頻道賀,待回了侍郎府,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婆婆和丈夫。

於老夫人愣了很久,心裡又是酸,又是,不知是什麼滋味。顧大老爺卻止不住喜:“這是好事!行哥兒可是咱們顧家的婿!他風,便是我們顧家風!”又低了聲音對母親說:“從前咱們只想藉助九丫頭跟太子妃的,如今行哥兒如此爭氣,不論是我們顧家,還是柳家,都能跟著沾。”於老夫人心複雜,久久沒有迴應。

蔣氏立在一旁,有些驚訝地看著丈夫與婆婆,目一閃。

沒過兩天,蔣瑤便帶著丫頭,來到羊肝兒衚衕。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