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294章 班師回朝

《生於望族》 第294章 班師回朝

文怡手一,差點兒沒拿住信,忙抓住了信紙,定了定心神,才接著看下去。

信裡並沒有詳細說,只是提到從北疆傳回來的軍報中,提到十天前那一場大戰,是北城兩路人馬聯手,趁夜出兵攻打敵軍大營,將敵軍主力一網打盡,淮西、河東兩地的軍隊則分頭截住敵軍西面與北面的去路,務求全殲其殘部。柳東行與另一名年輕小將各領三千人馬,分別走小路包抄敵軍後營,斷其後路,其中柳東行未能到達約定的會合地點,卻在半路設圈套困住敵軍派來伏擊的兩名大將,用火攻滅其親部,還把其中一人燒死,另一人重傷,僅帶著幾員親兵逃去,共剿敵兩千有餘。由於火勢太大,火直衝雲霄,另一名年輕小將及時發現了敵人埋伏的人馬,將其打退。而火勢蔓延到敵軍後營,不但斷了敵人撤退的後路,還燒掉了大部分僅剩的糧草。不過柳東行本人在戰鬥中手與頭臉均了傷,還被火頭燎了一下,並無生命危險,眼下已經返回北城養傷了。

文怡看到這裡,整個人放鬆下來,幾乎倒在椅子上,只覺得額頭都是冷汗。過了一會兒,方纔緩過來,慢慢直起,晃了晃腦袋,重新把信再看了一次。

既然蠻族落敗至此,想必是無力再戰了吧?眼下已是七月了,朝廷大軍用不了多久就要班師回朝了吧?柳東行了傷……手傷在了哪裡?頭臉又傷在了哪裡?還有燒傷得厲不厲害?信裡只說他並無生命危險,可到底傷到了什麼程度呢?

文怡想起前世關於柳東行傷勢的謠言,說是他有殘疾,又破了相,莫非是真的?!猛地站起來,往外走了幾步,又忽然停下來,泄了氣。北疆離京城千里之遙。就算再焦急,也沒法立刻趕過去親眼見一見丈夫的。

Advertisement

文怡在原地轉了兩圈,想去找祖母說一說,但走到門邊又停了下來。連準信都沒有,何必惹得老人家擔憂?若是要解釋手上這封信的由來,豈不是把羅明敏的事也泄出去了?

文怡滿腔憂愁。卻無可訴,只能將信收起。想著要找機會見一見鍾離太太,問個清楚。可惜羅明敏此去青州,不知要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想要打聽得詳細些,就只能厚著臉皮去找不甚悉的鐘離太太了。若是別的事,可能拉不下這個臉,但在此時此地,也顧不得許多了。

所幸沒等多久,左鄰家裡的眷便送了帖子過來。請去吃茶。

無論是盧老夫人,還是家中的僕傭,都以爲是文怡昨日命舒平送去的“帖子”得到了迴音,對方是禮尚往來,不但早上送了信來問好,下午還直接請人去做客了。盧老夫人還囑咐孫。萬萬不要失禮,可以探聽一下對方的份來歷,若是家風清正的人家,往後大可常來常往。

文怡對實心知肚明,只能苦笑著應下,只帶了秋果一人,來到左鄰家的宅子裡。

這家姓朱。主人是個四五十歲、長相平平卻十分和氣的婦人,見了文怡,寒暄幾句,略提了提家老爺是通政司的經歷,因爲年紀太大,已經快要告老了,能在京城中覓得一清靜宅子養老,實在是意外之喜,希以後能跟左鄰右舍常來常往,融洽相

還提到,對面那所宅子,也有人買下了,但不知是誰家會搬來。

文怡起初還懷疑過,通政司怎會這樣大手筆,爲了在短短幾日之方便與蔣瑤聯繫,便買下了羊肝兒衚衕裡的兩所宅院,但如今看來,似乎也是順勢而爲,並不完全是爲了柳蔣兩家,心裡倒安心了些,猜想著右鄰會是什麼人。

Advertisement

朱太太請文怡進屋奉茶,但客人坐下了,自個兒卻離開了,看得文怡一陣發愣,接著便聽到腳步聲,從正屋後方的大屏風後轉出一個人來,正是鍾離太太。文怡吃了一驚,忙站起:“您怎會在這裡?”

鍾離太太笑著指了指屋後方向:“那邊是後門,我是從那裡進來的。以後我要在這裡見柳宜人,也可掩人耳目呢。”

文怡驚歎,但很快就反應過來,道:“那封信……”

鍾離太太笑說:“羅兄弟臨行前曾待過,若有小柳將軍的消息,便給你送來。我們在北疆也有人,不過並不是只盯著小柳將軍的,那信上的消息,是我綜合了幾人手的回報,纔打探出來,沒法更詳細些了。不過可以肯定,小柳將軍命無礙,請柳宜人寬心。”

文怡臉微微一紅,鄭重向行禮致謝:“多謝鍾離太太相告,能得到拙夫的音訊,已是意外之喜了,不敢爲私心佔公,只是……”

“哪裡到這個地步?”鍾離太太笑著擺擺手,“朝廷的軍報只會提到大致的戰,但我們通政司的軍報,卻向來要說得詳細些的,不是指戰況,而是指都有什麼人蔘戰,誰領兵,誰爲先鋒,什麼人戰死了,什麼人傷了,擒獲了什麼人,敵軍又有什麼人戰死或傷,等等。只要是數得上名頭的大小將領,都要報上來的。因此小柳將軍傷一事,本就在公文裡頭提到了,我不過是順水人。柳宜人放心,我們朝廷的將領,凡是了傷的,都分輕傷重傷來說明。小柳將軍並不在重傷一列,可見並無大礙。”

文怡只覺得懸在半空中的心,稍稍放下了一半。既然只是輕傷,無礙命,想必也不會致人殘疾,除了心疼柳東行外,更多的是鬆一口氣。至於面目損,做妻子的都不嫌棄,別人就不必理會了。不過北城遠不如京城舒適,只盼著柳東行的傷勢能得到妥當的照顧纔好。

Advertisement

嘆了口氣,勉強笑著問鍾離太太:“我瞧了那信上的話,敵軍主力似乎被剿得差不多了,想必朝廷班師之日不遠?”

鍾離太太笑道:“確實如此。柳宜人就安心坐等好消息吧,用不了多久,小柳將軍就要回來了!”

文怡從此就真的安坐家中等起了消息,只是這一等。便是兩個月。金秋九月,京城的天氣已經冷下來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做冬、備火炭。就在這時,朝廷上傳來了消息,大軍班師回朝,再有幾日便要到達京城了。

文怡早就從鍾離太太那裡得到了消息。立時便指揮著家中衆人收拾起院落屋舍來。正屋倒罷了,柳東行用的書房、兵房。都清清冷冷地,需要重新整理;而柳東行要穿的秋冬裳,也都備好了,全都拿出來放在熏籠上熱了又熱,務求他一回家,便能穿上暖烘烘的新;文怡還命人重新修剪了院中的花木,刷洗了全宅的地板,連門窗廊柱也重新上了一層清漆;家下人等都分了半匹新布與兩斤棉花做裳,面的丫頭婆子還賞了首飾。

柳家宅子整理一新。人人臉上都帶了歡喜,就等男主人回來了。

文怡每日都派人去打聽大軍的日程與到京的時日,心裡又是歡喜,又是焦急,還有三分憂慮,生怕柳東行的傷真有個好歹。但更多的是安心,至,他是回來了,不會再孤遠離千里之外,日日冒命之險。

看到孫坐立不安,盧老夫人忍不住了,特地過去:“大軍都班師了。只不過還未到京城罷了,東行一切安好,你在這裡擔心些什麼呀?還不好好歇息了,等他回來時,看到你的好氣,心裡也歡喜。”

Advertisement

文怡不好說柳東行曾經過傷,只能垂頭應了。盧老夫人恨鐵不鋼地數落了一頓,方纔讓回去。

趙嬤嬤私下來找文怡,安道:“小姐別把老夫人的話放在心上,這是爲你著急!這兩個多月裡,你總是憂心忡忡的,老夫人生怕是姑爺那裡出了事,你存心瞞著,還讓嬤嬤悄悄兒去找表姑太太與羅四太太打聽呢,知道殉國的將士裡頭並無姑爺的名字,方纔安下心來,幾次勸小姐,小姐上應了,背過仍舊是那樣。老夫人見了,真怕你是有事瞞著。如今姑爺分明是要平安歸來了,大軍離京城也就只有三天的路了,小姐你還是這樣,到底是在怕什麼呢?”

文怡這才知道祖母曾經揹著自己做了這麼多,心下,便道:“其實也不是怕什麼,相公要回來,我心裡真的十分歡喜。只是先前……曾有人跟我提過,他了點傷,我怕他傷得厲害,又不知詳,因此心中不安。他雖然寫過家信回來,但信裡提都沒提過這件事,我就知道他是有心瞞著。若是真的不打,他瞞我做什麼?!這件事嬤嬤別告訴祖母知道,我一個人擔心就罷了,不敢讓老人家也跟著擔憂。”

趙嬤嬤唬了一跳,忙道:“真的?不要吧?是誰告訴小姐的?那人說的是真話麼?”忽然想起一個人,“難道是羅公子打聽到的?”

文怡點點頭:“是真話,不過不是羅大哥。嬤嬤忘了?他兩個月前出京後,便至今未歸。我便是要找他,也沒找去。”

趙嬤嬤想了想,便低聲音道:“不怕,嬤嬤有法子。住在咱家隔壁的朱家,他家老爺聽說是通政司裡的人。小姐可知道通政司?從前真是聽也沒聽過!這兩個月裡,他家太太時常過來陪老夫人說話,老夫人心裡記住了,找了表姑太太打聽,才知道那通政司是幹什麼的,真真天底下就沒事能瞞得過他們!朱太太與老夫人極的,人又和氣,若是小姐真個心急,想知道姑爺到底傷得如何,不如請幫忙問問?”

文怡啞然,頓了頓才道:“不必了,再過三天便能見著人,何必再去煩朱家?”

趙嬤嬤眨了眨眼,不置可否。第二天,朱太太又請文怡過去吃茶,文怡再見了鍾離太太一回。後者笑著安道:“小柳將軍一切平安,柳宜人不必擔憂。”文怡心中懷疑是趙嬤嬤跟朱太太說了什麼,心下一暖,向鍾離太太道了謝。

大軍到京這一日,全京城都轟了。因此戰打了半年,得了幾次大捷,蠻族又被打得元氣大傷,連統兵的大將都被小阮將軍一刀砍了,幾個王族子弟殞戰場,只有幾隊殘部逃回蠻族王廷,怕是幾年都沒法形氣候了。消息傳回來,舉國歡騰,因此有無數的人涌上街頭去目睹勝利之師的風采。

文怡沒法安心在家等消息,一聽說大軍已經回了營,小阮將軍與上將軍正要率部朝晉見,軍中凡是有品級的將士都會隨行,便立時吩咐家人,宰殺豬打酒做飯,預備柳東行回家後慶賀,然後前去向祖母請求,要到街上去迎接柳東行。

盧老夫人拗不過,只得讓去了,囑咐多帶幾個人,坐了車過去,省得被人了。文怡應了一聲便快步離開,盧老夫人看著的背影,苦笑著搖了搖頭,趙嬤嬤在旁邊笑道:“老夫人別怪,他們小夫妻新婚就分離,如今人都要到家了,小姐心急也是常理。”盧老夫人道:“我哪裡不明白這個?只是也太急切了些,外人看見了,要笑話呢。”

文怡不知道祖母與趙嬤嬤的這番對話,此時此刻,哪裡還顧得上別人會不會笑話?一上馬車,便讓王小二往京城正門方向駛去,到了地方時,正趕上人山人海,只有城門正對著的一條大道是空出來的,預備讓將士們城,大道兩旁,全是前來相迎的百姓,其中就有不是坐了馬車過來的大戶人家眷。還有百姓在人羣中大聲嚷嚷,他家兒子就在大軍裡頭,馬上就要進城了,云云。

文怡的馬車因來得晚,被到一衚衕口。隨行前來的舒平到前面去探了一探,滿頭大汗地回報說:“大,過不去了,就在這裡吧,前頭實在得厲害,連針兒都不進去!”

文怡正要說話,忽然聽得前方一陣喧譁,有人大喊“來了!來了”,也顧不上了,掀了車簾去瞧,便看到有數位武將騎著高頭大馬,在整齊的軍士簇擁下進城而來,排在第二位的,儼然便是曾見過一面的上將軍。在他旁邊的那位大將,年紀三十來歲,容貌與阮二小姐有幾分相象。

民衆們都在歡呼,文怡卻將視線投向隊伍後方,那是幾位年青些的將領,當中便有有曾經擔當過柳東行迎親的伴當。文怡盯著那一羣將領,努力想要認出柳東行來,但眼睛越睜,視線就越模糊,拿手一抹,才知道是流淚了,不由得暗罵自己,人還未找到,怎能哭呢?

忽然間,心裡生出一種奇異的覺,好象有人在看自己,擡頭循著那種去,只見一個剛剛騎馬走進城門的青年武將遠遠地了過來,臉上長了一團鬍鬚,眉目間卻十分眼,目中,滿是,衝著自己微微一笑。

文怡再也忍不住,淚流滿面,角卻出了安心的微笑。

(第四卷完)(未完待續,)

ps:

(今日教師節呢,祝各位老師們節日快樂~~~)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