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318章 再謁東宮

《生於望族》 第318章 再謁東宮

一夜過去,文怡與柳東行彷彿忘了那一點小風波似的,仍舊如往日般恩,但誰也沒再提起太子與朱景深這兩個人。文怡本有心再勸一勸柳東行,不要對太子生出心結,但看到柳東行的態度,又忍住了想要說的話。

接著,柳東行忽然忙碌起來,每日都要出門去,而且常常去拜訪鄰居朱家。兩家本就住在一條衚衕裡,外人看不出來,家裡人卻是清楚的,見柳東行去得勤,有時候一天去三四次,不免覺得怪異。

連文慧都看出來了,還跟文怡說笑:“你男人這是怎麼了?難道是跟你拌了,跑鄰居家躲難去了?”

文怡橫了一眼:“胡說八道!天天唸叨著要出家的人管別人的家事!”

文慧撇撇,不理了。

那句話還真是中了文怡的心事,心裡不由得多想。鄰居朱家是通政司的員,從前跟柳東行也打過道,難不柳東行過去是要找通政司打聽些什麼消息嗎?

朱太太仍舊三天兩頭地過來陪盧老夫人閒話。以前礙著丈夫的份,極與別家眷來往,如今搬到羊肝兒衚衕裡,盧老夫人與文怡在通政司的人眼中也算是半個自家人的家眷,因此了許多顧忌,只要有空,必要過來的。文怡便尋了個空子,旁敲側擊地向打聽柳東行每日去朱家的目的,不料卻說:“也沒什麼事,我們家老爺以前跟他過面,脾氣合得來的,兩人無事說說閒話罷了。”

文怡怎會相信,卻也沒法子,到了晚上,柳東行回來了,這一回甚至連晚飯都是在外頭吃的。文怡有些生氣了。

朱景深會記恨柳東行。確實是導致的,可又做錯了什麼呢?可是從議婚起,就一直認定了柳東行這個人,哪怕明知道他有可能死在戰場上,或是傷致殘破相,也依然堅持要在他出徵前嫁給他。自問沒有任何對不起他的地方。他若覺得委屈。稍稍發點脾氣,也就認了。可是表面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實際上卻在有意無意地冷淡可不依!文怡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小鵪鶉般的子了,清楚地知道,有時候若是自覺退讓了,以後就可能要不停地退讓,別人卻不放在心上。

Advertisement

於是文怡遣走了丫環,在柳東行換過家常裳,坐在暖閣的羅漢牀上喝茶休息的時候。走過去在他對面坐下,冷冷地道:“相公可是因前兒那件事惱了我了?若你心裡真有什麼不爽快的,還是照直說的好,別憋在心裡,憋出病來!祖母與六姐姐眼看著就要起程了,再過不久。我們也要出發,要收拾的行李和置的產業還有許多沒料理完呢,還有送回恆安老家的信,也還沒寫。這種種大事,相公不在,我找誰商量去?耽誤了行程,可不是玩兒的。若相公不願看到我在跟前晃悠。我到祖母那兒打發時間去,如何?!”

柳東行聽得一愣:“這是怎麼說的?我哪裡有生氣?”

文怡眼圈一紅:“你不生氣,不生氣你天天出門做什麼?朱家有什麼吸引你麼?你大清早就出門,天黑了纔回來,在鄰居家裡一待就是一天,鬧得朱太太只能避到我們家來找祖母說話打發時間。如今連六姐姐都看出來不對頭了,祖母不好說什麼,便讓趙嬤嬤悄悄兒來問我,我都不知該怎麼回答。你乾脆給我一個痛快好了!”說罷便忍不住委屈地想掉眼淚。

柳東行忙放下茶碗,拉起的手道:“我何曾有惱過你來?那天晚上聽你說了那件事後,我起初也有幾分生氣,但想一想,這本是那深世子任胡鬧,與你什麼相干?況且我生完一場氣後,便不再惦記著這件事了,又怎會因爲惱你,便天天避出門去?實在是因爲有事。”

文怡一把掉眼淚,雙眼一瞪:“什麼事?”

柳東行稍一遲疑,才道:“朱家的長子名朱漢進,早年離家出走,便再沒了他的消息。最近我聽說了有他的下落了,朱大人已經派人去找,我是過去陪著出出主意的。說起來,朱家的長子當年原是因爲朱大人長年出外差,不能陪伴在家人左右,連父母亡故都未能回家送葬,故此憤然離家。朱大人一直爲此事傷心,多年來從未放棄尋找,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消息,自然是激非常,可惜沒人可以聽他傾述心事。我算是半個知人,從前也曾經過他的提點,只好著頭皮陪他了。”

Advertisement

文怡聽得奇怪:“原來如此,那朱太太爲什麼還會每天過來陪祖母說話呢?”

柳東行笑了笑:“朱大人這位長子乃是元配所出,如今這位朱太太卻是填房。”又摟過文怡哄道:“我真的沒有惱你,好娘子,別生氣,最近是我疏忽了,以後再也不敢了。”

文怡挑挑眉,面上出相信的微笑,私底下卻把這個疑問悄悄埋在了心底。

第二天,柳東行吃了早飯,打了招呼:“今兒我要出一趟門,小傅說好了要請我們一幫兄弟吃酒,爲當日他去李家求親時,我們爲他押陣道謝的,晚上我會回來吃飯。”

文怡應了,送他出了二門,便過一個小丫頭跟上去,確認他是直接出了衚衕口,方纔罷了。不料上午朱太太過來時,已經換了說法:“這幾日,爲著我們家早些年出走的漢哥兒,勞煩柳將軍辛苦了幾日,實在是不好意思。人已經找到了,只是在外地,我們老爺正要打發人去接呢。”

文怡心中狐疑,不由得想起當日鍾離太太到了朱家,似乎並不是走羊肝兒衚衕來的,莫非朱家在別還有後門或角門?昨天朱太太分明不是這個說法,怎麼才一晚上,就改了口?

盧老夫人正在問朱太太:“你們家的漢哥兒,可是你上回跟我提的,元配留下來的那個?”

朱太太點點頭:“就是他,他年紀尚小就沒了母親,我們老爺又忙於公事。無法照看他,我進門後,本來也是把他當親生兒子一般疼的,可他不知何故就是沒法與我親近,只得養在我婆婆邊。後來我婆婆去了,他在家待了不到半年。便自個兒出走了。老爺爲了找他,真是碎了心。還辭了外差,回京裡做閒職,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人也老了,只好退下來。”

Advertisement

文怡心下一,想起了羅明敏的差事,心中不由得暗歎,做通政司的差事,真是不容易啊。象羅明敏這樣,爲了公事推遲婚期,已經算是好的了,朱大人年輕時,居然因爲要出外差而無法照顧父母妻兒,又能找誰說理去呢?想到這裡。對柳東行那幾分疑心也淡了,真心希朱家真的是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兒子。無論柳東行是不是真的有事瞞著,至,他是在邊的。

從此文怡又恢復了對柳東行的溫帖,見他出門,也不多問,反而勸他多穿兩件裳免得著涼。又或是帶點方便的小點心和茶水預備充飢。柳東行心中熨帖之餘,也有幾分疑,總覺得妻子有事瞞著自己。

不日,東宮又來人了。這一回是太子妃召見文怡。文怡早就聽柳東行提過,有所準備,倒也不慌不忙的,換了大裳,跟東行與祖母等人說一聲,便坐上東宮派來的轎子去了。

太子妃杜淵如懷有孕,此時小腹已經微微隆起了,材似乎有些許發福,越發圓潤了,氣倒是極好,整個人顯得容煥發。文怡行過大禮,落座後小心地打量了幾眼,見這樣,心裡也爲高興,忙又說了好些好話。

杜淵如心極好,笑著謝過了,又道:“我都聽說了,恭喜柳將軍再次高升,只可惜你們夫妻要去上任,要再見面,至也要等到三年後。從前認識的朋友,又走了一個,我真是捨不得。”

文怡恭謹地笑道:“謝太子妃殿下擡舉了,我也捨不得殿下呢,只是朝廷有令,自然是以公事爲先。不過請殿下放心,即便我等離得遠了,也會時時向上天祈求,保佑殿下母子安康的。”

Advertisement

杜淵如笑了,擡頭吩咐侍立一旁的宮人:“昨兒母后賞的那匣子燕窩糕收在什麼地方了?拿出來吧,我與柳恭人一道用。”

那宮人猶豫了一下,方纔應聲下去,文怡忙道:“既是皇后娘娘賞的,殿下留著自用就好。”

“不妨事。”杜淵如笑道,“太后、母后與後宮的娘娘們每天都送糕點湯水過來,我一個人哪裡吃得完?本是要請太子殿下幫忙的,殿下卻嫌那都是子食用的東西,不肯答應。這燕窩糕味兒不錯,最是滋補養的,卻耐不住天天吃,我都吃膩了,你就幫我一把吧。”文怡只好答應了。

這時,小檗進來了,沉默著向杜淵如行了一禮,點了點頭。杜淵如彷彿鬆了口氣般,笑著想要對文怡說什麼,卻又猶豫了。

文怡看出的爲難,不由得奇怪:“殿下可是有什麼吩咐?”

杜淵如仍舊在猶豫,神有幾分心虛,卻沒說什麼,小檗回頭看了一眼,迅速走到文怡邊,低聲音道:“柳恭人,前些天柳將軍來過東宮,臨走時在宮門附近遇上前康王世子了,你知道吧?”

文怡一愣,忙道:“知道的,相公回家後提過。”

“世子對柳將軍看不順眼,只是柳將軍似乎對世子的怨恨並不知?”

文怡低下頭:“他原本不知道,但我現在已經告訴他了。”

小檗似乎神一鬆,看向杜淵如:“殿下,奴婢早就說過了,柳恭人是個聰明人。”杜淵如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文怡被們弄得糊塗了:“殿下,小檗姑娘,你們在打什麼啞謎呀?”

杜淵如低了聲音道:“一定要記住,柳將軍和你夫妻二人,對康王府一系都是沒有好的。不但是康王府一脈,無論是東平王府,還是別的王府,也同樣如此!”

文怡心下一驚,正要再問清楚些,方纔那宮人卻已經捧著糕點回來了,似乎對小檗出現在這屋裡有些吃驚,特地多瞧了幾眼。

小檗不,恭敬地向杜淵如回話:“已經照殿下的意思準備好了,都是柳恭人從前喜歡的花款式。”

杜淵如笑道:“那就好。顧妹妹,你千萬別跟我客氣,這是程儀。你哪怕是留著當個念想也好。”

文怡雖然不知道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卻也明白這是有意揹著那宮人行事,便笑著接話:“既如此,我就不客氣地收下了,多謝殿下賞賜。”

杜淵如笑著,雖然吩咐宮人給文怡上糕點,卻沒說勸進食的話,反而提起了阮家姐妹等人:“們上回進宮來看我,都在抱怨呢,說是自從你嫁人後,便沒再跟們見過面了,怪你待人冷淡。”

文怡不由得大爲愧疚,還有幾分心虛:“都是我的不是。本來我還跟蔣家姐姐商量著,要在重節辦一次賞會,請衆位小姐來樂上一日的,沒想到蔣姐姐忽然去了父親任上,我一個人不好意思,事就不了了之了。”小心地看了杜淵如一眼:“這都是我的錯,總是顧慮這個,顧慮那個,卻辜負了朋友間的誼。幾位小姐都幫過我的忙呢,我卻……”

杜淵如笑著搖搖頭:“罷了,其實若非偶然遇上我,你跟們本就不是一路人。們雖怪你冷淡,卻也明白,子嫁人後,便不如未嫁時自在了。況且你又爲們引介了李統領家的小姐,們幾個倒是玩得極好,就算有幾分惱你,有李小姐在,也不過是一時之氣罷了。們只是因李小姐訂了親,年下就要出閣,又了一位玩伴,因此氣惱。不過們幾個,也都快到嫁人的時候了,到了那一日,哪裡還理得了這麼多呀?”

文怡小心地賠著笑,心裡卻暗暗嘆息:跟那幾位小姐,終究是不了真正的朋友。想到這裡,又記起柳東行提過太子對滬國公一系將領的忌憚,不由得更愧疚了,擡頭看看杜淵如,想要提醒一句,但看到對方的肚子,又有些猶豫,不由得瞥了小檗一眼。

小檗發現了,略一思索,便微微點頭,然後對杜淵如道:“殿下,時候不早了,太醫快要過來了吧?您要不要先到正殿那裡候著?”

杜淵如想了想,道:“也罷,殿下今日也有事要問太醫,我就先過去吧。”又不好意思地朝文怡笑笑:“好妹妹,你稍等一會兒,我很快就回來了,還有話要跟你說呢。”

文怡笑著應了,起恭送出門。小檗扶著杜淵如出去,回頭給文怡遞了一個眼,文怡心領神會,便乖乖留在屋裡等候。

不一會兒,來了一個陌生的宮人,瞧打扮,地位應該不亞於方纔在杜淵如面前侍候的那位。笑著對文怡道:“可是柳恭人?太子妃殿下請您過去。”

文怡一愣:“這……方便麼?”

“方便的,您放心,請這邊走。”

文怡只得跟著離開了偏殿,只是不知爲何,並沒有往正殿方向去,反而拐進了殿後的小路。文怡忽然心生警惕,停下了腳步:“你要帶我去哪裡?!”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