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325章 夫妻反目

《生於望族》 第325章 夫妻反目

文怡坐在上房裡,端著一張笑臉陪柳顧氏與文嫺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話家常,心思卻早就飛到書房去了。不過柳顧氏自有心事,倒也沒察覺到的心不在焉。

倒是文嫺,本來只是安安靜靜地站立在柳顧氏邊侍候,見此形,心裡就開始不舒服了。可是姐姐,又是這個家未來的主母,爲什麼要站著,妹妹文怡卻可以安坐在側?

於是勉強出一個笑,彷彿無意間提起般:“九妹妹可都收拾好行李了?聽說你們快要起程了吧?是要帶著六叔祖母一塊回去麼?”不等文怡回答,便自顧自地說:“說得也是,老人家在京裡待得夠久了,再待下去,天兒轉冷,老人家未必經得住。便是祖母那邊,我也打算勸回老家去過冬呢。平可比京城暖和多了。”

文怡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照實答道:“祖母打算先走,相公和我南下途中還要轉去恆安老家祭祖掃墓,老人家怕路上顛簸,因此說好了要先坐船走。大伯祖母也要走麼?先前倒是不曾聽說。”還以爲於老夫人會一直待到顧二老爺得授職呢。

文嫺臉變了一變,不等開口,柳顧氏已先:“寧哥兒媳婦,你祖母並沒說要回去,這話是從哪兒說起呀?你父親的職還沒著落呢,再說,你幾個妹妹也都還未定下親事,怎能這麼快就回去?”

文嫺咬了咬脣,勉強笑道:“媳婦兒只是擔心祖母的,從前在平時,每逢冬天,祖母就總是無打采的,三天兩頭上不好,屋子都不敢出,今年來了京城,怕會更不住寒氣。至於父親的職,不是還有伯父在麼?妹妹們的婚事也可請伯母做主,或是索回平去找也行。十妹妹要在京裡說親,恐怕還不如在老家方便呢。”

Advertisement

文怡皺了皺眉,瞥了一眼:“十妹妹的婚事,前些日子二伯母曾找過我幫著打聽,我已經捎信過去了,倒是不曾聽說下文。若是照著二伯母的意思,十妹妹要在京裡說親,也不是什麼難事。”

文嫺有些不自在地道:“啊,是那件事啊?辛苦九妹妹了,不過那連家門第著實不高,太太雖然有意,但祖母和父親都是反對的,自然也就沒有下文了,聽說最近正給十妹妹另尋人家呢。”接著又問:“九妹妹與九妹夫還要回恆安麼?可我聽說朝廷有旨意,讓九妹夫儘快赴任的,會不會耽誤行程?祭祖之事,今日已經辦過了,族裡也有人照應先人墓地,九妹妹與九妹夫何需擔心?”文嫺一副苦口婆心的神:“朝廷將重責大任託到九妹夫手上,是對九妹夫的信任,你們萬不可因私忘公啊”

文怡聽得心中一陣膩歪,不由得微微冷笑:“二弟妹多慮了,相公與我已經算過日子,不會耽誤時日的。雖然今日在這府裡已經祭過祖母,但這裡的小祠堂不過是權宜之地,正經的柳家祠堂是恆安那座。相公自高中武舉之後,還不曾祭拜過先人呢,先前因爲有戰事,倒也罷了,如今有了空閒,還不向先人告祭,未免有不孝的嫌疑。更何況,我自嫁進柳家,也不曾拜過祠堂正名,柳氏一族的族規,不是二叔與族中長輩商議後定下的麼?我們做小輩的怎能公然違反呢?”說到這裡,歪頭看了文嫺一眼:“二弟與二弟妹不打算回恆安去拜祠堂麼?這恐怕不大好吧?”

文嫺臉上的表快要繃不住了,甚至有些失態:“你……你這是在暗示我什麼?別忘了,公公的族長是族人公推的,相公的宗子之位也是族人公認的就算你們如今風了,回去祭了祖,也搖不了我相公的地位”

Advertisement

文怡微微一笑:“二弟妹想到哪裡去了?子孫後人有了出息,便回老家祭拜先祖,爲先人掃墓,這不是名正言順的麼?那什麼族長宗子的,又與我們什麼相干?”

文嫺臉上閃過一意外之:“你……你是說你們不打算爭宗子之位?爲什麼?”那可是一族之嫡長若不是爲了爭這個,柳東行何必非要給自己的祖母與父母正名呢?

文怡角略帶嘲意:“二弟妹好糊塗,相公如今負重責,將要前往康南駐守,公務軍務忙個不停,哪裡還有功夫料理族務?再說了,這族長在外當,族務無人料理的壞,二弟妹本該最清楚不過纔是,明知道其中弊端,又爲何問我們不這麼做呢?”嘆了口氣:“二弟倒是難得的清閒,這族中的俗務,就請二弟二弟妹多費心吧,可別辜負了族人們的一片厚啊”

文嫺眼中幾乎是狂喜。只要柳東行不爭,柳東寧的地位便當真穩如泰山了

文怡看著的神,心中不由得暗暗搖頭。如果神都放到族務上去,柳東寧哪裡還有功夫去讀書科舉?只怕一輩子都出不了頭,還隨時有可能被庶弟踩在腳下。文嫺怎的連這個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難道是因爲長年看著繼母名不正言不順地料理著顧氏族務,所以心中對這族長宗子的名分便格外看重?

文怡又轉向柳顧氏,心裡覺得有幾分怪異。今日後者格外的安靜,除了先前說過幾句話外,便只是任由媳婦與,整個人彷彿無打采的,到底是怎麼了?

就在這時,柳復與柳東行一前一後地回來了。前者面蒼白,略帶憔悴,但是眼神卻很亮,倒不象是生氣的模樣,說話時偶爾回頭看柳東行,眼裡居然還帶著幾分慈激。倒是柳東行面無表,無論柳復如何親切,他都只是淡淡的,一句話也不願多說。

Advertisement

柳顧氏與文嫺見狀,神間都略有些不滿,但是柳復卻奇異地毫不在乎,仍舊笑得親切和藹,文怡心裡無比彆扭。

柳東行並未多說什麼,略寒暄幾句,便帶著文怡告辭了,臨走前又再看了柳復一眼:“二叔,事關重大,您心裡可千萬要穩住了,不可輕信他人,更不可搖擺不定。”

柳復神一肅,重重點了點頭:“放心吧,我知道輕重。”

文怡等人都對他們的話到茫然不解,還來不及多問,柳東行已經拉著妻子出門去了。柳復趕一路送他們出二門,還不停地囑咐許多瑣事,例如:“多帶點大裳,駐軍所在山裡,地方冷。”又或是“臨走前若有軍中同袍要請你吃酒,不要多吃,要小心。”末了還有一句:“家裡產業要置的不要賤賣了,若是一時無法出手,開個價賣給二叔,倒比賣給別人強些。”等等等等。

文怡想著回家後總能從丈夫得到答案,倒也不急,但柳顧氏與文嫺卻早已一頭霧水了,想不出柳東行到底說了什麼話,居然能令柳復態度轉變。等他一回來,柳顧氏已迫不及待地問:“那臭小子都說什麼了?你先前不是說有天大的好給他,他聽了以後包管再不敢對我們無禮麼?”

柳覆沒好氣地瞥了一眼,嘆了口氣,深覺柳東行所言有理。那法子雖然痛了些,至是免去不災禍。但他沒心力跟妻子多說,只是轉向兒媳:“去,回去跟寧哥兒說,趕收拾行李,儘快回恆安老家去。若有人問起,就說是要讓你們回去拜祠堂的。”

文嫺一愣:“公公,您這是……”柳顧氏也道:“拜什麼祠堂啊?那都是說給別人聽的。我們府裡本就有祠堂,哪裡還用得著回老家?不是都說好了麼?明年讓寧哥兒下場一試,這會兒回去了,一來一回,就得在路上耽擱一個月,太不值當了”

Advertisement

“我讓你們去就去,囉嗦什麼?”柳復板起臉。

柳顧氏也拉下臉來了:“若是別的事,我也就隨老爺的意思了。但關係到我們寧哥兒的前程,我可不能由得老爺胡來我們寧哥兒是要做狀元的,怎能爲著老爺隨心一句話,便壞了前程?”

“做什麼狀元?”柳復重重拍桌,“時勢一日不穩,寧哥兒就一日不許仕讀書在哪裡不能讀?回老家也是一樣的不但他們小兩口要回去,我們也要回過兩日大朝會,我就去向聖上請辭。這京裡的水深,金枝玉葉們也不省心,咱們家惹不起,還躲不起麼?”

咣噹——

柳顧氏大驚失,腳下後退一步,無意中撞掉了桌上的茶碗,但已經顧不得許多了,飛快地上前抓住丈夫:“老爺您在說什麼呀?好好的,爲什麼要辭?”文嫺目瞪口呆地看著柳復,也是滿臉的不可置信。

柳復不耐煩地拂開妻子的手:“跟你說不清楚,你只要照我的話去做就好。”頓了頓,忽然想起一件事,“不但要收拾寧哥兒兩口子的東西,俊哥兒和喬哥兒的,還有……茵姐兒和白姨娘的也一併收拾了,讓他們儘快回恆安。你帶著素姐兒,還有桂香,留下來陪我把府裡的事料理完了再走。最近外頭不太平,你就出門了,你母親家那邊也去幾回,免得節外生枝。”

柳顧氏尖聲高:“不行你要給我說明白了好好的爲什麼要辭?”

柳復飛快地看了門外一眼,便回頭瞪:“說了你也不明白,只管照我的話做就行了,囉嗦什麼?若不是你,哪裡有這許多麻煩?你若是要在這時候跟我賭氣,我也用不著你辦事了”說罷揚聲便:“去,把白姨娘來”

柳顧氏大一聲,彷彿瘋了似的,厲聲喝道:“你還有臉白姨娘?我堂堂世家嫡,嫁給你一個份不明不白的庶子,這麼多年來爲你生兒育,打理家務,了多冤枉氣?你還要寵妾滅妻?若不是爲了兒子,我早跟你翻臉了我告訴你,我絕不會讓你害了我兒子前程的”

柳復頓時氣得發抖:“你說什麼?你聽聽你說的那都是什麼話?”

“我說什麼了?”柳顧氏獰笑,“難道我說錯了?你就是個小娘養的上不得檯面的庶子”

柳復狠狠地甩了一個耳,眼中滿是狠厲之深深地出一句:“不許再說這種話否則,別怪我不顧多年的夫妻份休了你”說罷摔袖就走。

柳顧氏右臉紅腫,白眼一翻,一晃,便向後歪倒,正好讓聞訊趕到的柳東寧看見,忙大一聲“母親”,衝上來扶住,查看後知道只是暈過去了,暗暗鬆了口氣,回頭瞪向文嫺:“你沒看見母親暈過去了麼?怎麼不扶一扶?”

文嫺卻一臉驚惶茫然地看向他,半天沒反應過來。

羊肝兒衚衕,柳家後院。文怡聽完柳東行的話後,良久說不出一句話來。

柳東行笑著拉一把,摟著坐在自己膝上,輕笑問:“怎麼了?我這法子不好麼?”

文怡醒過神來,推了他一把:“你這話是……是哄二叔的?”

柳東行笑笑,挑了挑眉:“如何?哄得高明吧?不過也不算是真哄了他,至,他敢開口對我說那番話,一定是跟那邊真的勾搭上了,興許是這些日子的氣多了,便也歪了心腸。我雖哄了他,卻也救了他的命,說起來還是積德呢”

文怡聽得好笑,出手指輕輕他鼻頭:“你這傢伙,真真騙死人不償命哄得人家主辭去做了幾十年的,倒還說是救了人家”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個結果並不壞:“與其讓二叔留在京裡做,不知幾時闖出禍來,倒還真不如讓他請辭回鄉了。橫豎他如今並無罪名在,早早而去,那些史也不會再揪著他不放了吧?若是聖上想起多年份,興許還會給他點面。二叔安安穩穩地回鄉榮養,我們也能安心。否則,真讓他跟東平王府那邊繼續勾結,將來事發,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禍,要連累我們的”

柳東行點點頭:“其實他的做到如今這份上,已經升無可升了。聖上對他起了戒心,又久病多時,顯然是不可能再重用他了,太子卻又對他不大待見……說實話,他早年間未必就沒有攀附太子的意思,只是那時儲位不明,他又是姚家的外孫,算來是皇后那邊的人,太子殿下對他自然是親近不起來的。既然前頭已經無路可走,再死撐下去,也不過是熬日子罷了,何苦來呢?”

文怡想起前世,卻是因爲鄭麗君做了新帝的皇后,而文慧又順利嫁給了柳東寧,二並未翻臉,柳家才得以在新君登位後仍舊得厚職。這一世,事早已有了變化,柳家的依仗沒了,自然難免要黯然下臺。

笑了笑,轉頭去看柳東行:“相公,雖然知道這樣不好,但我心裡還是很歡喜的。今後我們就再不怕二叔二嬸對我們再指手劃腳了,是不是?”

柳東行一笑,把摟得更了。

| |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