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326章 軒然大波

《生於望族》 第326章 軒然大波

大學士柳復請辭的事在京中引起了軒然大*。

即使他在離開尚書位置之後,便已經有傳言說皇帝不再寵信他,而接下來皇帝不再召見他的事實也從旁證明了這一點,但他在京城場沉浮多年,威與資歷還是有的,加上史盯著禮部幾個月,參倒了幾個,卻始終未能撼他一分,衆人便明白這是皇帝有意保他的結果。有皇帝護著,以柳復的歲數,至還能在場再混十年,早早告老,實在是出人意料。有人開始懷疑,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不同尋常的意味。

不過皇帝對這件事的反應倒是很平靜,沒有多加挽留,便接了柳復的請辭,還在寢宮親自召見他。君臣二人回憶了年輕時的過往,嘆一番,都唏噓不已。臨走前,柳復含淚辭別皇帝,皇帝也非常親切地他多保重,還讓太子送他出宮。太子雖然一向與柳復不算親近,但也和和氣氣地一路相送,還與他拉了半天家常。當時在宮門附近的文武員與軍將士們,都清清楚楚地看見太子彬彬有禮地送別柳復的形。

這個場面又再次引起了衆人的猜測。無論最近這一年多來,皇帝對柳復是什麼態度,後者乃今上親信老臣這一點,人人都是清楚的。從皇帝與太子的態度來看,柳復並不是因爲失去君王恩寵或是得罪了儲君而被迫辭職,反而有可能是主爲之。再結合皇帝久病,政事幾乎盡託太子的事實,有人不由得猜想,莫非這是朝廷新老替的徵兆?柳復只是明白了皇帝的心意,方纔主求退,好暗示其他老臣退位讓賢?一時間,不在朝數十年的老臣都被驚了,而一些年輕的後起之秀、東宮部屬或是鄭家一脈的員則蠢蠢起來。

Advertisement

就在這一片紛雜中,柳東行再次到了東宮的傳召。不過這一回,他很平靜地去了,回來後也表現得非常平靜。文怡雖然不知道太子殿下都跟他說了些什麼話,但前者似乎很滿意,因爲當天傍晚,東宮便賞下了許多珠寶、綢緞與藥材,還有專門賜給武將的特製軍刀。

這種軍刀可不是隨便賞人的,年輕一輩的武將中,本來也就只有傅仲寅得了一把,如今北疆大戰結束那麼久了,封賞也都頒完了,東宮平白無故地再賞了一把軍刀給柳東行,便讓柳東行一下爲了衆人矚目的焦點,人人都知道,他必是要大用了。

接下來的兩三天裡,柳東行被煩得不行。只要他一出現在兵部,便有無數人圍上來,打探消息的,結討好的,試探拉攏的,冷嘲熱諷的,數之不盡。他要是逃到營裡去,又被兄弟們起鬨要他請客,還要圍觀那把軍刀。好不容易,回家的路上還會遇上許多莫名其妙的人,好象很絡地上來與他搭話。他只好躲在家裡不出門,但柳家或顧家長房派來送東西問話的家人,又他泄氣。最後他只好藉口出門,其實是躲到鄰居朱家去了。

文怡見他頭疼的樣子,起初也曾擔心過,但後來卻覺得好笑,一邊安,一邊替他打發那些上門來的人,同時加快置要手的產業,準備行李,安排船隻。

幸好,這種日子並未延續太長時間。兩日後傅仲寅也得到了升遷,被任命爲從四品信武將軍,升任京南大營副統領。雖然與柳東行品階相同,但職位卻比一個區區駐軍所駐將要重要多了。朝野的目又立時轉到他上。因傅仲寅是將門世家出,久負盛名,在軍中人脈極廣,未婚妻子還是軍統領的千金,顯然比柳東行更重用,他很快就取代柳東行,爲衆人眼中儲君要提拔重用的頭號心腹重臣。

Advertisement

柳東行與傅仲寅私下過頭,覺得這種形實在是人哭笑不得,很有可能是東宮有意爲之,但他們是打仗的人,只需要聽命行事就好,便約定各自都不表態,只當沒聽懂那些人的話,除了皇帝與太子的命令,別的事都管。

文怡、盧老夫人與李太太、李春熙見面商議後,也覺得這樣做最好。皇帝顯然有意將朝廷大權漸漸轉到太子手中,太子日後登基爲帝,自然需要有自己的人手,既然他無意老臣,平日行事也還算平和,那就順著他的意思,做個純臣又有什麼不好呢?

不過李春熙倒是忍不住向文怡抱怨了兩句:“這拐彎抹角的事真讓人心煩什麼時候老傅也能象你家的那樣,到外頭去做個駐將呀?我還想輕鬆幾年,遊山玩水見見世面呢”

文怡撲哧一聲笑了,李太太恨鐵不鋼地兒的額角:“你這丫頭仲寅能有今日的就,實在不易,你還要說這樣的話,真真是在福中不知福”

盧老夫人笑道:“在邊城長大,自在慣了,哪裡得了這些拘束?你就讓抱怨兩聲吧,橫豎到了外人跟前,不用我們囑咐就能把事做得很好了。”

李太太嘆了口氣:“姑姑不知道,我現在心裡實在是擔心,都快要出閣了,還跟孩子似的,連怡丫頭都比穩重將來嫁了人,也要當家作主了,還不知道會出什麼子呢”

李春煕不服氣了:“娘,你說什麼呢?我有這麼沒用麼?該做的事我一樣沒做,只不過是看不慣那些人咋咋呼呼的。老傅不過是做了個副統領,怡妹妹家的也不過是得了把刀,既不是封侯拜相,也不是了天下兵馬大元帥,也值得他們這般不安?”

Advertisement

盧老夫人笑說:“別的地方便罷了,京城這地兒,乃是天下兒最多、權貴也最多的地方,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憑著一點蛛螞跡,便去揣貴人的心意,好爲自己謀利益。你待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習慣,不管他們做什麼,最要的是自己要穩住本心,不可被一時的權勢榮華矇蔽了雙眼。只要守住了自己,等到風波過去,朝廷自會看到你的好,到時候自有你的造化。若是把持不住自己,自高自大,總會有出乖醜的時候,到那時,便是你真有本事,朝廷也看不上了。”

文怡與李春熙聽了,忙起肅立,恭敬地應道:“謝祖母(姑祖母)教導。”李太太也跟著起道:“謝姑姑教導。”盧老夫人擺擺手:“自己人客氣什麼?快坐下。這些是外頭男人的事,我們不必多管了,還是趕來瞧瞧我跟九丫頭給春姐兒備的東西,可還中你們的意?”

文怡與李春熙對視一眼,後者抿地笑了笑。文怡便笑著拉起的手,一起去瞧自己與祖母爲添妝的首飾了。李太太也高高興興地陪盧老夫人說起話來。

辭別過李家,盧老夫人便定下了回鄉的日程。文慧並沒有改變主意的意思,仍舊要與一同回平。文怡見狀便給蔣氏送了信,告訴船出發的日期,無論如何,總得讓們母在臨行前見上幾面。

蔣氏回信說必會來的,只是一直到盧老夫人與文慧離開那日,都不見蹤影。盧老夫人與文怡不知其中原因,倒也不好說什麼了,文慧神黯然間,倒是非常冷靜:“母親不來也好,省得家裡又要向叔祖母和九妹妹開口提什麼要求。前兒老太太還派了人來九妹妹過去呢,也不想想你們家近來有多忙,只管隨自己心意,想見就見,過去了又拐彎抹角地說半天廢話”

Advertisement

盧老夫人輕咳一聲,道:“既如此,我們就走吧,天已經不早了。”

文怡忙接過石楠遞來的斗篷,替圍上,囑咐道:“如今已經了十月,有些地方都開始下雪了,此去雖說一路往南,比北邊暖和些,但越是接近年下,天兒便會越冷。您老人家可千萬別逞強,一路上務必要小心,可不能病了。”

“知道了。”盧老夫人無奈地笑道,“你一天囑咐我四五十回,也不嫌煩,我老婆子又不是孩子,哪能不懂這些?”

文怡嗔了一眼,又再囑咐了石楠與水葒半日。們一一應下,趙嬤嬤卻一邊在笑,對盧老夫人道:“這是小姐的孝心呢,老夫人有福氣”盧老夫人輕輕打了的手一下:“你不也一樣有福氣麼?小輩們對你也孝順。”趙嬤嬤樂得呵呵直笑。趙大一家人此行會隨他們一起回平,以後也有親人照顧了,再不是孤家寡人。

文慧在旁看著們和樂融融的模樣,默然扭開了頭。這樣的場景對而言,曾經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但如今都已化了泡影。

衆人上了馬車,柳東行親自帶了家中的男僕與小廝護送他們前往碼頭。文怡便鑽進祖母車裡,想要在臨別前再與盧老夫人說說話。盧老夫人罵道:“這麼大的人了,不過是分開一兩個月,這般膩歪是做什麼?也不怕人看了笑話”

文怡卻不聽,只是抱著的手臂再次囑咐了一籮筐的話。

到了碼頭,船已經準備妥當了,只等起錨出發。文怡在船上四轉了一圈,親自看著僕人們把行李都安置好了,又查看過祖母的房間,確定牀鋪等還算舒適,丫頭婆子也能在近前起居,方便侍候,方纔放下了心。

柳東行笑道:“這是羅家載客的船,出了名的舒服周到,我早說了的,你看,果然不用擔心吧?”

文怡嗔他一眼,又去找冬葵。這次冬葵隨盧老夫人回平,卻是奉了文怡之命的,文怡自然要仔細吩咐幾句:“到了康城,你先去找上回我們見過的趙掌櫃,他雖是長房的人,但請他幫忙留意一下城裡的事,還是不問題的。你就專找那些地方清靜,鄰居又淳厚的宅子,不用太大,有兩三進就夠了,最好是離書院近一些的。若遇上合適的,就拿我給你的銀子去下訂,然後立時回報家裡,讓仲叔去辦後面的事。若要收拾房子,你可以把你家裡人過去。這事兒不必著急,只要在明年開春前辦好就行。到了年下,我也要過去的。”

冬葵抿了抿脣,鄭重點頭:“小姐把這麼重要的事給奴婢,就是信得過奴婢的意思,奴婢一定會辦好的”

文怡笑著點了點頭,又再回頭去與盧老夫人和文慧說話,眼看著時間不早了,柳東行來催:“趕起程吧,再晚就趕不上宿頭了。”文怡方纔依依不捨地離船登岸。

就在船工打算起錨之際,忽然從遠傳來一聲喚:“船家且慢”文怡聽得是文安的聲音,不由得驚訝地回過頭,果然看到文安騎著馬奔跑過來,到了碼頭上便翻下馬,跑過來道:“先別走我母親過來了”

文慧聞言立即跑出了船艙,只見碼頭外搖搖晃晃地來了兩三頂轎子,都是外頭僱來的,因爲走得急,頗有些狼狽,後頭還跟著幾個婆子,手裡全都是大包小包的行李。轎子還未停穩,蔣氏已經從轎中衝出來了,哭著撲向船頭:“我的慧兒啊”

文慧眼圈一紅,卻遲遲沒有邁腳步,任由母親抱住自己,好一會兒才道:“娘哭什麼呢?兒這是去躲避禍事的,從今往後,自能和平喜樂,娘應該爲兒高興纔是。”

蔣氏泣著乾淚水,頻頻點頭。文怡趕上前勸道:“還好大伯母趕上了,侄兒真怕您來不及送六姐姐。”

蔣氏卻搖頭道:“我不是來送的。”

文怡一愣,這是什麼意思?

這時文安對柳東行道:“船上還有地方吧?我母親的行李並不多,倒是隨行的婆子丫頭還有幾個,能得下麼?”

文怡驚訝地回頭,與柳東行對了一眼,忍不住愕然:“大伯母是要……跟們一起上路?”

蔣氏重重地了一把臉,鄭重地點點頭,看著兒驚訝又喜極而泣的模樣,不由得一陣心痛,神卻更加堅定了:“對我不能再任由他們擺佈了我的兒,我的骨,憑什麼他們隨意糟踐?”。.。

更多到,地址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