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330章 臨別餘波

《生於望族》 第330章 臨別餘波

文怡眨了眨眼:“你要怎麼手?雖然你沒跟我明說,但我也能猜到,太子派你去那兒,定是有重任相托,不僅是跟康王府有關吧?東平王府、鄭王府,是不是都有關係?你今兒在碼頭上遇見的那個同營的人,是不是也被捲進去了?”

柳東行鼻子,不過一瞬間,已經拿定了主意:“細節我不能告訴你,但總歸來說差不多就是那麼一回事。以往這三家王府要圖謀什麼,都是各幹各的,但如今他們似乎聯合起來了,這就有些麻煩。我們幾個被派往東江以南駐軍所的人,全都是太子細細挑選出來的,爲的就是將兵力連一線,以防萬一,但沒想到還是被鑽了空子。幸好發現得早,不然等到正式手的時候才發現有問題,可就晚了。”

文怡忙道:“這麼說,那人跟康王府有關係了?是他將雲妮他們母子三人送回康城去的?”

柳東行點點頭:“哪怕不是主謀,也是幫兇,他要往榮安赴任,提前送點什麼東西過去真是太容易不過了。”接著又冷笑,“事實上他們要帶走朱嘉逸,不過是爲了有個名頭罷了。原本大概是要找前康王世子朱景深的,誰知道他又出了事……”

文怡一怔:“出了什麼事?就是前些時候他在城外擾民那一回?”這不是很小的事麼?對他們這種份的貴公子來說,不過就是挨一頓責罵而已。

柳東西搖搖頭:“那事兒是上頭借題發揮而已。自打領了這項任命,太子殿下又發了話,我便上了心,沒去司裡查康王府的文檔,也知道了最近發生過的事。朱景深責那一次,事實上是出城見人去了,十有八九就是另兩家王府的人不過他們太狡猾,通政司的人沒能攔下來,沒有證據。但無論如何,朱景深的企圖已經很明顯了。既如此,上頭便索編個罪名,將他拘在府裡。至於王府那些人,大概是見他行限,皇后又賜了宮人與他爲妾,有夏氏在他邊,再繼續找他,萬一泄了風聲,連累的可不僅僅是康王府的人。因此康王府的舊人便轉而盯上了那個未得正名的小王爺,雖然沒有正經名份,但他的事很多人都知道,再說,他年紀還小,又不懂事,若真的大事得,他比朱景深更好掌控。”

Advertisement

文怡聽得厭煩:“果然這康王府的人都不是好東西難道我們到了康南後,就要天天跟這些人打道了麼?”原本還以爲去了那裡會有清靜日子過的。

柳東行笑了:“別擔心,他們雖討人厭,但也蹦躂不了多久了,今兒你告訴我的消息,又幫上了大忙,咱們加把勁兒,趕把那些人給滅囉,然後咱們就舒舒服服地過咱們的小日子去。”

文怡忙問:“那要是把他們解決了,雲妮兒會怎麼樣?”別人不關心,只是心疼雲妮。

柳東行皺皺眉:“這種事難說,雖沒有造反的心思,但娘是那樣的人,弟弟又是……若能幫上我們的忙,自然好說。”他正道:“娘子,這事兒不是尋常小事,我知道你心疼那姑娘,但事涉謀逆,你別心。若是能救,我會想辦法的,但若不能,你也彆強求。”

文怡張張,又閉上了,悶悶地點了點頭,但還是忍不住多說一句:“我到了康城後捎信去顧莊我孃家那裡,留下的新住址的,若是能幫上你們的忙,也算是立了功,什麼也不懂,不過是個被母親迫的可憐人,若是能保一命,你就保一命吧……”

柳東行點點頭:“放心。”

這天以後文怡就再沒問過這件事,柳東行也每天重複地早上出門、傍晚回來,不過現在他已經不再拿“去跟營裡的兄弟喝酒”來當作理由了,他什麼都沒說,文怡卻只需要他一個眼神,便都明白了,儘管夫妻相的時間變了,心裡卻更加甜

文怡加了收拾行李與理京城產業的進程。現在柳東行在京城周邊的田莊都已經被轉手了,幾樣不在明面上的產業,也都賣給了羅家商行,只留下幾樣在外地的產業。原先派出去的家人也都召回來了,有的要打發,有的要留在京裡看宅子,有的要帶著上任。

Advertisement

其中馬有財一家的境最爲尷尬,若是要留下來,文怡與東行都不放心,更不想帶著上路,便想把他們打發了,給幾兩遣散銀子讓他們自尋門路去,不轉賣給人伢子,便已經是主家厚道了。

但是馬有財不甘心。宦人家可不是隨便就能進的,他一家子在柳家從來就不愁吃穿,就算是從前一時不慎,錯聽原主人的命令,得罪了正經主人,也不願把這麼好的差事丟了。眼看著柳東行越做越大,家裡肯定會越過越好的,他怎麼甘心再回去窮呢?

可是他現在的靠山已經倒了,柳顧氏在柳家地位大不如前,連管家大權都到了兒媳婦文嫺手上,文嫺是不習慣用這種小人伎倆的,對馬有財自然沒好臉。更何況柳家也開始收拾行李準備打道回鄉了,正是要清理人手的時候,哪裡還會再添人手?

經馬有財夫妻倆再三磨纏,文怡終於不耐煩了,看在他們兒子大寶還算老實本份的面上,多給了十兩銀子,又許他們帶走自己的東西,再威脅若還要糾纏不休,就把他們給人伢子,快刀斬麻地在一天之把人都打發了。其他家人見狀,也都老實了,文怡怎麼安排,他們就怎麼聽,哪怕是被打發出去呢,好歹都是有點手藝的人,又慣在京城討生活,出去了也不會死,更別說還有十兩銀子揣。

最終留下來的家人並不多,舒家夫婦倆負責留京看宅子,每年五十兩銀子花費,隨他們做主,舒平與潤心要隨行,雙止和舒安留下陪父母;王家是說好了要籍的,打算隨他們一同南下,到了半路就直接分開,轉去歸海與兒子孫子團圓,柳東行在歸海還有一份小產業,足夠他們生活;院侍候的丫頭以及廚房的喜都要跟著主人上任,馬伕何大有不想離開京城,也留下來了,車伕王小二還有谷旺等幾個小廝則跟著走。

Advertisement

等人都安排好了,文怡再一看,家裡人了許多,也安靜了許多,不過夫妻倆過日子,有這麼多人侍候足夠了,再說,等柳東行上了任,任所也有雜役可以做活。

倒是舒伯夫婦留守京城這件事,文怡有幾分心虛,也聽說過舒嬤嬤私下裡向人哭訴的事,但還是不想把舒嬤嬤兩口子帶上。舒伯是很能幹很好,但他的本事一離了京城這個地方,就要大打折扣,而且舒嬤嬤又碎,總是念叨著柳東行,雖然對文怡的態度已經大爲改善,只是偶爾也會對柳東行抱怨幾句,不是說不會管家過日子,就是嫌太粘著孃家人,也有說不關心丈夫,不懂得時時刻刻噓寒問暖的。

這都是小事,文怡有時候對柳東行的行蹤不加過問,那是因爲清楚他在做什麼,可這種事要如何跟舒嬤嬤說呢?再這樣下去,朝夕相對,遲早要出岔子的。文怡仔細想過後,便索把舒家夫妻留下來看宅子了。晚上柳東行回來,便說:“雖然這麼做,你就要跟嬤嬤分開了,可是舒伯和嬤嬤在京城住了這麼多年,年紀又大了,搬到外地去,未必習慣得了。再說我們還要趕路呢,怎好讓他們二老辛苦?若是他們實在想你,等我們在康南安頓好了,局勢也穩定下來,再接他們過去也是一樣的。”

柳東行笑說:“這有什麼?嬤嬤就是碎,照你的意思辦吧,過兩年也用不著接他們去康南了,若是想家,就他們回恆安去,那裡纔是老家,人也多。我在恆安也有一份族田,有可靠的老家人幫我照管,我也放心些。嬤嬤那邊我去說,你就別管了。”他找了舒嬤嬤一回,後者果然沒再對人哭訴過這件事,反而天天笑臉迎人,好象遇到什麼好事似的。

Advertisement

出發的日子漸漸近了,一日,文賢與葛氏忽然過來了。柳東行請了文賢到外書房安坐,文怡便把葛氏領到了上房。

葛氏先是謝過了之前收留文慧以及將蔣氏送走之事,文怡擺手道:“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倒是大哥大嫂在家裡可曾委屈?大伯母走了,大伯祖母與大伯父一定很生氣吧?”

葛氏嘆了口氣,搖頭道:“生氣是必然的,但人都走了,他們又能怎麼辦呢?相公與我不過就是挨幾句罵。長輩們也不敢鬧大,對外只說是婆婆陪六妹妹回老家去了,不然實傳出去了,顧家臉上也無。還好七弟一直住在李家,家裡人不敢得罪李大人,只能由得他去,不然七弟一定要苦的。”

文怡心裡明白,文賢已經是了,葛氏又出書香名門,長房的長輩們頂多只能罵罵他們,卻不能下手打,相比之下,文安更危險,而現在他躲開了,這危險又小了。又問:“如今家務是誰在領著?還是二伯母麼?兩門親事都沒說,那大伯祖母和二伯父……”

葛氏苦笑:“太婆婆幾乎氣暈過去,還要公公派人去追呢。婆婆不在,什麼好親事都說不,二嬸又沒有誥命在,除了管家,什麼忙也幫不上,即便去了那種場合,人家知道二叔的名聲,也不想搭理。至於我,上頭還有婆婆,頂多就是出門際一二,真要決定什麼大事,卻是不管用的。饒是如此,相公也囑咐我了,等我們從這裡回去,我就要生病了。”

文怡無奈:“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麼?”

葛氏搖搖頭:“相公不想我出門際,更不想我天天到太婆婆面前立規矩氣。既如此,倒不如生病省事。我已經給家裡人送了信,等我‘病’了,他們會時不時派人來看我,那樣會輕鬆些。”頓了頓,看向文怡:“九妹妹和九妹夫快要走了吧?家裡人最近在猶豫,不知該不該趕在你們離開前再過來幾次,大概是想打聽什麼消息。婆婆走的那天,柳姑老爺過來了,跟公公說了半天話,應該不是什麼好消息,自打那天以後,公公就整天愁眉苦臉的,去跟太婆婆商量,太婆婆總是把人罵出來,公公就繼續自個兒犯愁。”

文怡想起了柳東行忽悠柳二叔的話,不知怎的生出幾分心慮:“大嫂子可知道我們家二叔跟大伯父都說了些什麼?”

葛氏搖搖頭:“詳我不清楚,問你大哥,他也不跟我說,不過我猜想,可能是跟柳姑老爺辭的事有關聯。不過柳姑老爺也就是來了那一回,太婆婆自那天以後,也是提起他就罵呢……”低了聲音,“……說他是個禍害,只會連累親友。相公要勸,就連相公也罵了,倒是對二叔越發看重。聽太婆婆屋裡的如意姑娘說,老人家悄悄兒給過二叔幾回銀子了,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

文怡皺了眉頭。

葛氏沒再說下去,只是揀些家常話說了一會兒,丫頭來報說文賢要走了,便向文怡告辭。送完客後,柳東行回到後院,文怡便問他:“二叔是不是跟我大伯父說什麼話了?難不大伯父跟著他一塊兒辭?”

柳東行冷笑一聲:“你家二伯父得罪他了,以我二叔的脾氣,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不過你放心,他心裡再恨,能做的也有限,斷不會爲了報復就把好不容易的自己重新陷回去的。其實顧大老爺辭了也沒什麼不好,他們家還有你大堂兄呢。倒是顧二老爺越來越不對勁了,他到底是攀上了什麼人,居然如此囂張?”

文怡一聽到他就沒好氣:“誰知道呢?總歸是旁門左道,只怕別人也是哄他銀子的,都拿他取樂呢我纔不信,他真能謀到個正經職”

把這件事拋開不管了,沒幾日,便到了出發的日子。夫妻倆帶著一衆僕役,挑著行李到了碼頭,待了舒伯夫妻無數的話,又聽舒伯夫妻待了無數的話,便登船預備走人了。

臨開船前,李冬瑞與文安到了,他們是特地來送行的。文安特地找到柳東行,避了人悄悄對他說:“我二叔可能要栽了。他跟幾個兒去喝花酒,結果正好史臺的人抓了個正著,全都下了獄,正等著上頭置呢。本朝律令,員不得嫖ji,一旦被抓到,就是丟的下場。我大哥說,已經找人去疏通了,只是上頭抓得嚴,看形,恐怕連功名都保不住了”

柳東行眉頭一皺,囑咐道:“回去跟你哥哥說,千萬別被捲進去,只是丟功名不要,把人保住就好。我這就要走了,幫不上你們什麼忙,你們千萬要小心。”

文安鄭重點了點頭。

更多到,地址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