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生於望族 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

《生於望族》 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

文嫺坐在牀邊,長了脖子看向艙門外,心神不定,不一會兒,終於看到悉的影返回,立時出了期盼的喜:“怎麼樣?”

侍琴爲難地笑了笑,低頭道:“大爺說,他要留在太太那裡陪太太用飯,不過來了。”

文嫺掩不住滿面的失,重重坐落在牀,眼圈一紅,便要掉下淚來:“他怎能這樣對我呢?我那日不過是咋聞噩耗,心下慌,一時沒顧得上婆婆罷了,我又怎知道婆婆會在那時候昏倒?自打公公辭了,婆婆整天不是哭鬧拌,就是回孃家去,我不得已接手家務,不讓白姨娘手攬過大權,不都是爲了他麼?我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他爲何一味說我攬權,不敬婆母?我怎會是那樣的人?!”

侍琴忙道:“的苦心,大爺總有一天會明白的,眼下他不過是聽信了那些狐子的讒言,纔會誤會罷了。”

“你別說了。”文嫺哽咽,“我以前總是以爲他跟妙,結果他將妙嫁給別人,留在京城了,我想可能真的是誤會了他,你再說這話,讓他聽到了,又要跟我吵……”

侍琴有些尷尬,以前真的以爲柳東寧會把妙收房的,卻沒想到他會讓妙嫁給好友的長隨,說的話全了笑話,但此時此刻,怎能退?若是引起了文嫺的疑就有可能不再寵了。於是忙道:“奴婢知道從前是誤會了妙,誰總是在大爺面前晃呢?又仗著侍候大爺的時日長,對不恭不敬的,也難怪別人會這麼想。但如今可不一樣,,如今在大爺跟前晃的是阿碧!是您的陪嫁!可是懷著私心去的!您難道忘了老太太囑咐的話了?”

Advertisement

侍琴不說尤可,一說這話,文嫺便頓時悲從中來。丈夫冷落。又不得婆母歡喜,這個事實終於在離京前祖母知道了,祖母勸說,既然沒法留住男人的心,就索邊的人去邀寵!無論如何,也要保住自己的地位。祖母說了。此番柳家致仕回鄉,顧家還要留在京城爲。原先的尊卑關係就扭轉過來了,柳家是不會怠慢的,讓有眼些,大度一點,喝飛醋,多多照應婆婆兼姑母,爭取早日生下子嗣,到時候們婆媳二人在柳家的地位就無人可以搖了!

道理懂,可是。那阿碧是個心懷鬼胎的,祖母怎能讓那種人去勾引東寧呢?!

文嫺淚水漣漣,侍琴連忙又是遞帕子,又是說好話,好不容易將下來,忽然瞥見外頭有人影閃過。瞧著似乎是個丫頭,立時大喝:“外面的是誰?!鬼鬼祟祟的,還不滾進來?!”

文嫺嚇了一跳,連忙背過臉上的淚痕,免得下人看見了說閒話。

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阿碧,恭敬地行禮問安。文嫺與侍琴見是。都警惕起來,前者質問:“你在外頭做什麼?!”

阿碧賠笑道:“奴婢去廚房給太太和大爺拿飯菜。”侍琴劈頭就罵:“胡說!太太和大爺邊就沒人侍候了?要你去拿飯菜?你分明是故意上趕著結呢!連自個兒的主子是誰都忘了!”

阿碧一聽這話,就惱了,板起臉道:“姐姐這話我就聽不懂了,大爺吩咐的事,我一個丫頭還能說不幹不?大又沒說不讓我去侍候太太和大爺,姐姐著什麼急要攔我呀?!”

文嫺咬咬脣,忿恨地瞪著。這丫頭怎可對自己如此無禮?!

Advertisement

侍琴幫罵道:“你是的丫頭,自然是以的差使爲先了。還沒吃飯呢,你倒好,先湊到大爺跟前侍候了,只怕拿飯菜是假,存心勾引是真吧?!下流黑心的小娼婦,也不打盆水看看自己長什麼樣,就結上去了?!”

阿碧黑了臉,呸了侍琴一口:“誰是下流黑心的小娼婦,你自個兒心裡明白,編排人!”又不鹹不淡地對文嫺說:“大,您別聽這小蹄子胡說八道,心裡的小九九多著呢,仗著您的信任便在暗地裡挑撥離間,若不是出的餿主意,大爺能生您的氣?您可要認清楚誰是好人呀!老太太的話,您難道忘了?自打離京,您就只顧著窩在自個兒房裡,也不到太太跟前討討歡心,大爺見了又怎會歡喜?這會子已經是吃飯的時間了,您還是趕過去侍候著吧,不然就算您是太太的親侄也要惱您的!”

文嫺一陣氣急,暈船暈得沒法出門,又不是故意懶,而且一出現在婆婆面前,對方就沒個好臉,難道還要上趕著讓自己罪不?!婆婆是親姑母,不幫說話就算了,還與丈夫一起糟踐,讓如何甘心?!

想到這裡,便冷冷地道:“我的事我自有分寸,用不著你教我。你也給我認清楚自己的本分,不該肖想的東西,休要去肖想!看在你曾經侍候過祖母的份上,我就不追究你的無禮之舉了,出去給我在門口跪上一個時辰,時間不到,不許起!”

阿碧目瞪口呆地看著,覺得這位姑真是一日笨過一日了,自己上領了差使,卻要自己在門口罰跪?!

冷笑一聲,阿碧挑挑眉:“奴婢遵命。”扭出去跪了,卻給走廊拐角探頭張的小丫頭使了個眼,那小丫頭飛快地跑了。阿碧得意地瞥了艙房裡一眼。不要怪不聽從小主人的話,是顧家的陪嫁丫頭,肩顧家老太太付的重任,總不能看著小主人胡鬧吧?

Advertisement

文嫺在艙房裡,還不知道自己被陪嫁丫頭給算計了,繼續低低地泣,爲自己得不到婆婆與丈夫的尊重與理解而傷心。侍琴安了一會兒,見仍舊鬱郁不歡,只得勸道:“,依奴婢的主意,這些事急不來,還是那句老話。日久見人心,時日長了,大爺就會知道的好了。眼下最要的,是穩住您在柳家的地位!”

文嫺哽咽道:“相公這般待我,婆婆又沒有好臉,家裡人都知道我不得寵。哪裡還有什麼地位?就算有,也不過是虛名罷了。能頂什麼用?”

侍琴忙道:“怎能這樣說呢?如今大老爺在京裡做高,柳家斷不可能不給您臉面的,等回到恆安,拜過祠堂,上了族譜,您再拉攏拉攏柳家的族人,就沒人能搖您的地位了!就算大爺一時糊塗,也不能對您如何。您忘了麼?當年的容氏太夫人不得老太爺的寵,可因爲在族裡有威。那正室的地位是穩如泰山!後來老太爺知道了的好,對多好啊!若不是沒福氣,今日哪裡還有老爺什麼事?相比之下,姚氏太夫人雖得寵,又生了兒子,孃家還有勢力。卻因爲在族裡不看重,就只能一輩子被人踩低一頭,最後還失寵了!若不是老爺爭氣,哪裡有今天的好景?您見了們的際遇,還不明白該怎麼做麼?!”

文嫺漸漸停下哭泣聲,若有所思,只是才明白。艙房外已經傳來東寧重重的腳步聲了。

且不說柳東寧與文嫺在回鄉的路上又發生了什麼口角,他們一家要回來的消息傳到恆安,柳氏族人都不已,但最早帶來這個消息的柳東行,卻氣定神閒地繼續理自己的事務,彷彿沒聽到外頭的傳言似的。

Advertisement

文怡也跟柳東行商量好了,每日行事,仍舊象之前那般從容,只是命人加快了小院的打掃修補工作,以防萬一。有人問起,便說是擔心天氣繼續冷下去,不利於房屋修繕工作,因此要趕在下雪之前完工。

柳氏族人見他們夫妻這般淡定,先耐不住了,柳七太爺率先找上門來,問柳東行:“行哥兒呀,你先前說你二叔辭了,要回老家來了,是不是真的呀?”

柳東行聽得好笑:“七爺爺,我沒事哄你們做什麼?自然是真的了。你們不是已經聽到信了麼?他們已經快到泰城了,算算日子,再有六七天就到了。管家都已經開始收拾房子了,您沒聽說嗎?”

柳七太爺乾笑兩聲,猶豫了一下,又問:“既然你二叔要回來了,再怎麼說,他也是一族之長,你看……你說要修墳的事……是不是暫時放一放?”見柳東行睜大了眼看過來,他忙辯解:“我也沒有別的意思,你二叔既要回來,辭那麼大的事,就算不祭祖,也是要跟老祖宗們說一說的。而且他那麼多年沒回來了,總要掃掃墓吧?既如此,不如一起辦了,也省事些。”

柳東行笑了笑:“七爺爺,你別擔心,我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的。”

柳七老爺訕訕地:“七爺爺真的沒那個意思……”

“我明白。”柳東行有些意興闌珊,“您是擔心我做了什麼事,會讓二叔回來後見了生氣,教訓我一頓,因此纔好意提醒我罷了。您老放心吧,我不會做違禮之舉,二叔回來了,也不會教訓我的。”

柳七老爺有些遲疑:“可是……掃墓就算了,那改碑文的事……他怎會不生氣呢?”

柳東行冷笑一聲:“聖上親自下旨爲祖母正了名,我做孫子的,把墓碑上頭的不實之言改掉也是理所當然的,二叔有什麼好生氣的?若他真的惱了,只管他來跟我說。我不會在他回來前溜走的!”

柳東行已經是了,又在戰場上歷練過,殺伐決斷,威凜然,已經不是從前那個青後生可比的了,柳七老爺被他神懾住,再也沒敢冒出一個“但是”來,乖乖地回去了。

柳東行的臉卻十分難看。他忽然發現,哪怕是自己,而柳復丟了,族人心裡也仍舊以後者爲尊,哪怕是一向與二叔柳復不和的幾位族老,也僅僅在口頭上說要教訓柳復而已,真要他們做出得罪柳復的事,就不自地遲疑了。

他們從前確實維護過自己,沒讓二嬸打罵自己,或是在錢財食上剋扣太過,也堅持不讓二叔二嬸修改族譜,將自己的存在抹去,他說要去康城讀書,二嬸不放,也是這幾位老人幫著說話,二嬸才鬆了口。但除此之外,他仍舊是那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若不是他憑著一心氣拼搏至今,又得了知好友羅明敏的幫助,哪裡會有今日的鮮?

想一想,妻子文怡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也勸過自己別太在意。事實上他以前還真沒想過這種事,直到此時,才真正在意了。罷了,就象文怡說的,這幾位老人也有自己的子孫妻兒,也有自己的家業,他們不敢得罪二叔太過,也是人之常。看在他們過去對自己的護份上,他又何必斤斤計較呢?

兩日後,柳東行帶著文怡出城爲先人上墳,夫妻倆又親手整理了墳墓周圍的雜草等,接著,又將事先命人刻好的新墓碑換了上去。不但柳家老太爺的墓碑上增添了新的誥命與東行的職,容氏太夫人的份也重新標明瞭元配嫡妻的份,賜的封號、因柳東行升而來的誥命,一字一句都刻得清清楚楚。柳東行父母的墓碑,同樣添上了誥命。

姚氏太夫人的墓碑也重新刻了。柳東行特意讓人以填房繼室的規格移的墓碑位置,讓位於容氏太夫人之下,只是不曾的墳。

文怡還是頭一次見柳東行命人新刻的墓碑,倒有些詫異,從前柳東行一向是將姚氏稱爲庶妾的,沒想到居然會承認的繼室份。看向柳東行,目中帶著疑

柳東行察覺到了,沒說什麼,只是衝笑了笑,便蹲下,往容氏太夫人墓前上三支香,輕聲道:“祖母,您老人家向來是個不與人相爭的,因爲,才吃了這麼多的苦。記得小時候父親曾爲您不平,您卻說,爭與不爭,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的心。既然如此,今日孫兒就聽從自己的心行事,結束這場長年累月的爭鬥,把先輩們的種種恩怨仇都放下了,您……不會怪孫兒吧?”

墓碑自然不會回答他,只是忽然間不知打哪裡吹來了一陣風,吹得墓碑上著的紙錢嘩嘩作響,墓前的香一閃一閃地發出微弱的火。柳東行盯著那香,半晌沒說話。文怡有些擔心地上前問他:“你怎麼了?只是發呆。”

柳東行回頭展一笑:“沒什麼,祖母似乎很歡喜呢。來,娘子,咱們給祖父、祖母、父親和母親倒酒,說說咱們這一年裡遇到的好事。”說話間,他眉宇之際的鬱之氣不知幾時消散無蹤了。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