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張憲臺你認為賊會訌?」史可法驚訝問道。張大爺微微一笑,答道:「賊的糧草早就斷了,老弱婦孺又被我讓孫傳庭趕回了陝西,想吃人都沒得吃,高迎祥盤踞在興縣將近,也多多屯了一些田,現在秋收剛過,城裡多有一點糧食,王嘉胤那幫快死的賊頭還會不心?」
張大爺的烏向來就是一說就中,快要死的王嘉胤等賊頭敗軍遭到高迎祥無拒絕後,又發現屠奴軍停止了追擊,急之下果然向興縣發了進攻,高迎祥起還擊,與賊聯軍在屠奴軍虎視耽耽的況下訌起來。結果一夜的戰下來,人多勢眾的賊聯軍終於攻破城門,殺城中搶劫就糧,高迎祥寡不敵眾,被迫帶領敗軍和家眷逃往孟家峪,渡河逃回陝西。但賊聯軍城之後,還沒來得及高興,張大爺的屠奴軍就已經尾隨而來,連城都用不著攻,直接就從賊破壞的北門中城殺敵,賊聯軍無奈,只得帶著好不容易搶來的糧食棄城而逃,繼續被屠奴軍逃往南方。
………………
先不說張大爺親自追殺賊聯軍,單說孫承宗率領的陝甘軍隊主力日夜兼程的趕往府谷和神木布防,經過六天六夜的強行軍,孫承宗的軍隊終於抵達了神木縣境,可是迎接孫承宗的,卻是已經斷糧兩天的洪承疇軍隊,還有十幾萬面黃瘦的老弱婦孺。洪承疇苦笑著解釋道:「這些都是賊裹卷同行的陝西民,張好古派孫傳庭切斷了他們和賊主力的聯繫,又把他們大部分趕過了黃河,只有部分年輕人被留在宣大那邊——孫傳庭說,這些都是陝西的民,宣大貧苦養不活他們,只能替我們照顧一小部分,剩下的請我們陝西自己理。」
「那賊主力呢?」孫承宗忽然生出一種不好的預。洪承疇苦笑答道:「往山西的南方跑了,張好古正親自帶著他的屠奴軍追殺。」
「什麼?」孫承宗一晃,差點沒暈過去,半晌才吼道:「上大當了!張好古那個小頭,他把戰線回撤,騙賊渡河殲滅是假,真正目的是騙我們的主力北上布防!」
「張好古騙我們?」洪承疇一時沒有醒悟過來。孫承宗大吼道:「張好古那個小頭把賊主力往南邊趕,滿桂又從太原出兵接應,等到了臨縣一帶,兩支宣大軍隊會師,合力一打,賊主力要想不被殲滅,就只有西渡黃河返回陝西!我們的主力又被這個小頭騙到了神木,後方空虛無比,那還有力量阻止賊渡河?就算我們現在回去,也來不及了,賊已經衝進了陝西腹地,我們再想趕回宣大,又不知道得花多時間和心了!」
「還有!」孫承宗越說越是憤怒,白鬍子幾乎都立了起來,「還有盤踞在興縣的賊高迎祥,還有盤踞在臨縣的賊神一元兄弟,他們本來都已經準備在山西紮了,可這次也肯定要被波及到戰事之中,十有八九,不是王嘉胤這二十幾路賊頭要被小頭攆回陝西,高迎祥和神一元這些賊也會跟著跑回陝西了!」
瞠目結舌了許久后,洪承疇才跳起來大吼道:「好你個張好古小頭,完賊陝甘,搞了半天,你真正的目的還是想把所有賊趕回我們陝西啊!」
「鹿善繼啊,老夫不聽你的小人之計,張好古那會有這麼容易得逞。」孫承宗現在是後悔得腸子都青了,頓足嘆道:「老夫如果不要聽你的蠱來這隻,又怎麼會蝕這麼大的一把米?!」(未完待續,如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
明末亂世,世人皆瘋。一個郡王,如何生存?別無他法,唯有比別人更瘋!我是瘋王我怕誰!不服?來。本王發個瘋,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