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石郎中答應了,在圓凳上坐下,診脈舌,發現舌質微紅,苔白膩,脈浮虛,不愕然道:「這老人家似乎是太風相搏癥啊。」
「沒錯!」薛郎中捋著鬍鬚道,「《傷寒論》云:『傷寒八九日,風相搏,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脈浮虛而,桂枝附子湯主之。病患這證,不就是這種況嗎?本有風寒痹,關節痛楚,加上腰扭傷,你先前只治了腰扭傷,沒有治太風,自然不能止痛。這證並不難治,你為何治不好,累得人家深更半夜背著老母來求醫,原因何在?」
石郎中一臉愧:「徒兒沒能仔細診斷,僅憑主觀臆斷,就妄作結論……」
「不僅如此!」薛郎中猛然提高了聲音,厲聲道:「你缺的,是一顆把病人當親人的仁之心!沒有這種仁,你就不會用心去診病,就會誤診!耽誤你聲譽事小,耽誤病害人命,那才事大!」
石郎中額頭冷汗淋漓,垂首低頭,諾諾連聲。
「行了,你按桂枝附子湯開方抓藥,親自給老人家用上!」
「是!」
石郎中轉要走。又被薛郎中住了:「等等!桂枝的量加大一點,在原方上再加一兩,發散風寒,通化氣。」
「明白了。」
「嗯,附子也增加用量,嗯……」薛郎中轉了兩個圈,一咬牙,道:「就用原方的三枚好了!」
「三枚?」石郎中有些吃驚,猶豫片刻,道:「師父,原方是三枚,可一般人都用兩枚的,這三枚,會不會量太大?」
薛郎中捋著鬍鬚沉道:「本證風寒邪,痹阻於表,必須重用附子和桂枝!附子溫經逐寒止痛,助腎,立衛之基,若不是擔心炮製不得力,為師還打算用四枚呢!病患這病,三枚我都擔心難以克敵制勝啊。」
「可是……」
薛郎中擺擺手:「不要可是了,病人痛得厲害,趕用藥才行。你等一會拿葯的時候,注意揀那些炮製略過的附子用,同時,要注意觀察是否有中毒徵象。」
附子有大毒,必須經過炮製去毒才能使用,而能否去毒的同時保證藥效,炮製方法是關鍵。在現代科研技支持下,對附子的炮製方法已經十分科學,所以附子的用量也遠遠大於古代,比如中醫火神派醫者,一般用炮附子都是在百克左右,也就是六枚左右。像吳佩衡這樣的大家,用方附子經常用到二三百克的,也就是十多枚。
而在古代,用量就比這小得多。張仲景《傷寒論》中用炮附子,以枚為單位時最大量是三枚(生用則只是大附子一枚),據專門研究《傷寒論》的著名教授郝萬山的研究結果,一般的附子每枚重約十五克(大附子重二十至三十克),三枚普通的附子大約重四十五克。
但是,縱觀整個《傷寒論》可知,裏面的劑量都比現代使用的劑量大的多,因為漢代方劑寫法、服藥方法都與現代不同。如果照搬這個劑量使用,絕對會出醫療事故。所以看古方不能看他的絕對用量,而應該看它在方劑配伍中的比例,這才是有實踐指導意義的。
據《傷寒論》第一方「桂枝湯」的配伍比例可知,桂枝用量在《傷寒論》裏是三兩,據郝萬山教授的研究結果,東漢一兩約等於現代的十五克,三兩就是四十五克,而現代方劑書「桂枝湯」中桂枝的用量只有九克,是《傷寒論》的五分之一,按照這個比例折算,張仲景使用附子最大劑量四十五克,應該折算為九克。這才是一個正常劑量。
這是以附子一般個頭重量估算的,用量張仲景《傷寒論》中以兩為單位,使用附子以「烏梅丸」用量最重,用炮附子六兩,約為現代的九十克,但按照以上所述的原因,應當進行五分之一小折算,也就是十八克。也算正常用量了。
這是從方劑學角度對張仲景用附子量與現代習慣的折算理解,說明張仲景用附子量是正常的,並不大。但實際上,在古代用量中,附子的絕對用量還是很大的,但是,縱觀古代醫案用方便知,這種用量古代醫者很能達到的,實際用量遠小於這個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不掌握煎藥的時間,不知道附子必須先煎一個半小時左右,以達到去毒的目的,另一個,是因為炮製方法比較落後。
唐初之前使用的是火炮法,也就是在火邊煨或者在火上烤。這種方法不好把握炮製的度,很容易把藥材炮製烘烤不足或者過度,炮製過度,會損害藥的藥,損害藥用價值。如炮製不足,又容易去毒不足而引起中毒反應。張仲景《傷寒論》裏說的三枚炮附子那是達到了去毒要求的標準用量,而實際上,由於古代附子炮製方法比較落後,附子去毒達不到要求,劑量大了經常出事故,所以古代醫者對附子的使用都十分謹慎,儘管傷寒論要求三枚,平時也就用兩枚,大個的也就一枚。一些膽小的郎中用量更小,
象薛郎中這樣敢於直接用原方三枚的,還是比較罕見的,也算是藝高人膽大了。
石郎中忙答應了,趕去抓藥煎藥。唐初的人還不知道附子要先煎去毒,所以很快便煎熬了葯送來。親自給老婦服下。
不一會,董氏便口角流涎,並開始嘔吐,手在空中抓舞,手腳冰涼,接著出氣多進氣大小便失了!
一見老婦果然中毒,薛郎中和石郎中頓時慌了神,趕急煎甘草綠豆湯給老婦送服。可效果不佳,病患已經昏迷,又急忙調整用藥,原方又加生大黃、防風、黑小豆和蜂,手忙腳一直救到天亮,老婦這才轉危為安,悠悠醒轉。
先前聽薛郎中說得頭頭是道的,董氏的兒子和兒媳婦還信心滿滿的,沒想到藥用之後,竟然出現了中毒,氣得兒子怒目圓瞪,他是大戶人家做事的,也學得說話拿架子。沖著薛郎中和石郎中呵道:「搞什麼,你們行不行?不行我換地方治!」
對於醫館藥鋪來說,治不好病患,得病患轉到他求醫,是很沒面子的事,石郎中跟他們連連作揖道:「抱歉抱歉,不是我師父醫不行,而是這葯……,這附子琢磨不定,有的藥效強得很,有的又沒效果,讓人左右不是,剛才我們已經選了燒得最焦的葯了。沒想還是中毒了。」
「你們不會用點?」
「用效果不好啊。」
「現在效果好了,我娘差點死!這帳怎麼算啊?」
石郎中很是尷尬,扭頭向師父薛郎中。
出了中毒醫療事故,又是用藥過量導致的,這責任跑不掉,薛郎中也有些慚愧,拱手道:「實在抱歉,令慈這次在鄙診病所有費用,一律全免了,以表謝罪之意。」
「這還差不多!」男人撇著道,「那你們趕治啊,我娘都痛得快死了。」
「好的好的。」薛郎中背著手在屋裏來回踱步,想著該如何醫治。想來想去,這病還得用桂枝附子湯,沒別的更好的選擇。可是拉開藥,看看裏面的附子,花花綠綠的也不知道哪一個炮製效果好,用得上,不中毒。
連師父薛郎中都沒辦法,石郎中更沒主意,只能站在一旁乾瞪眼。
薛郎中正無計時,旁邊小葯道:「老爺,昨兒個恆昌藥行的來推銷他們的新炮製的葯,說他們那幾種新炮製的葯,不容易中毒,不會嘔吐啥的,其中好象就有附子。他們還留了一些藥材在這裏,要不要試試?」
薛郎中心中一,昨日恆昌藥行的的確來推銷新炮製的藥材,說每樣都免費奉送一包,用的好再去買。當時藥鋪里很忙,顧不上這件事,就讓他們把葯留下了。也沒注意有哪些葯。聽小葯提起,這才想起來,眼下正沒主意,用用這葯也好,反正恆昌藥行是老字號了,他們炮製的葯一向很不錯的。
薛郎中的仁壽藥鋪使用的藥材,大部分都是從他們藥行進的葯。雖然說了不會中毒啥的,但薛郎中自然知道這只是個宣傳手段,他行醫這麼多年,附子中毒的況見得多了,吃了有效同時又不會中毒的況很。不過現在無計可施,從心裏倒希他們說的是真的。
見薛郎中點頭了,小葯忙把恆昌藥行留下的葯拿了出來,裏面果然有一包是附子。包里另有一張小紙片,紙片上寫著:「注意:本附子葯,必須先煎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口微微麻舌方可。否則有可能引起中毒。」
先煎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薛郎中看著那紙條琢磨,這可從來沒聽說過,拿起一塊附子飲片,見這附片澤黃褐,略微鼓起,聞一聞,有一淡淡的香味,跟平時所見完全不同。
這就是什麼新法炮製的附片?薛郎中翻來覆去瞧。
————————————
PS:小郎中從新書月票排行榜第四名,一路滾爬后跌,今天終於被出了前十,一直在十一名前後晃,時而殺前十,時而又被踢了出去,真是憂心。
哪位書友行行好,給點力,讓小郎中再進榮榜啊。(未完待續,如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穿越到未來,以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玩遍各種高科技,看遍各種進化的花美男,結果……
靈氣復甦,修仙狂潮崛起!白羽穿越而來卻隻有廢柴係統,冇有超凡異能,也冇有修仙功法,隻能精通琴棋書畫,廚藝捕魚之類的鹹魚技能,索性開了個小店過著悠閒日子。十年過去了,院裡的麻雀成精了,狗都會說人話了,池塘養的龜脫胎換骨了,可白羽還是個普通人,某一天他發現,自己家成了修行聖地?小店門口排滿了人,武道院的院長,修仙大派的宗主,隱世家族族長,甚至至尊武神都來了?!他們都一臉崇拜的高呼白羽大佬,前輩,大師,哀求要抱大腿……白羽欲哭無淚:“我不就是個普通人嘛?”
穿越而來,沈珞言只想成為天下第一富,數錢數到手抽筋。 重生而來,北辰云熙只想當個小白臉,死死抓住上輩子抱而不得的大腿,再也不分離! 日常: 沈珞言:“你滾開,本姑娘愛財不愛色!” 北辰云熙:“不好意思,本王恰恰相反,愛色不愛財,不如……本王給你財,你給本王色?”
想催眠別人,卻被人反催眠,難道帥哥天生對催眠術有免疫力? 但是,催眠後這是個啥情況? 穿越還是做夢,爲啥這個帥哥變成了王爺? 孟漓禾:大哥妳是誰?我是不是在做夢? 宇文澈:今日妳我大婚,妳說本王是誰? 不過,這壹群腦洞突破天際的下人們都是什麽鬼? 誰能告訴她這是怎樣壹個崩壞的世界啊! 請允許我狗帶!...
千代田區是東京的華爾街,也是其行政和司法的中心! 被稱為東京的「一環。 穿越到日本泡沫經濟最後的繁華年代,身為一名銀行職員的羅傑毅然決定以之為跳板,不斷向上,朝著那張最高王座而奮進。 從系長到課長到行長,從大阪到東京到千代田。 權力、財富和女人! 在這個紙醉金迷的時代,他締造了全新的金融帝國,亦成為了令無數人敬畏的千代田之狼!
神級大魔女穿成廢物小胖妞。 面對不思進取,一手好牌被打的細碎的局面,曲霓凰笑了,她慢悠悠的召喚出了本命法器“武清扇”。 一扇在手,天下我有。 逆天妖獸:你就當我娘親好了! 曲霓凰:靈力借我用用,不然吃了你! 穆辰:你太胖你知道嘛? 曲霓凰不語,隨即下定決心減肥,十年之后,看著穆辰異樣的眼神,曲霓凰紅唇媚眼,昨天的我你愛答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