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并沒有繼續看書,白日里不是在船上觀賞風景,就是找趙原聊天,或是在船艙里給秦玉虎跟小書龍小羽講故事。
知道小尋姑娘也在隔壁的艙室里聽著,沈淵怕聽不清楚,講故事的聲音也故意提高了一點。
于是那邊小尋姑娘的瓜子茶水熱手巾,也流水價一般送了上來。
后來在沈淵的挽留之下,小尋姑娘也在船艙中聽故事,這里畢竟還是暖和,而且也省得沈淵放開嗓門大聲說了。
小尋姑娘手里拿著針線,聽爺講著那個“哈里”的小男孩,在學院中學習各種妖法的故事,一時之間聽得了神。
手里的針線活兒是給爹做的棉棉襖,眼看著就要過春節了,托沈宇的福,現在他們全家人都能穿上新棉了。
沈淵在回來的時候,雖然如約沒有給他們船錢,卻給他們一家三口買了厚實的棉布料和棉花帶上了船。
這下一家三口不但有新棉穿,而且今年冬天的厚棉被都有了。
沈爺送來的這些料子厚重,棉花也是雪白簇新,就像溫暖的云朵一般,一家人不免都在心里激沈爺。
其實心腸好也就罷了,難得的是這位沈爺上背著那麼重的學業,還在他們一家人的上費心思,這倒是比送人銀錢更加心。
船艙里,沈淵此時正在講那只白的貓頭鷹海德薇。正在他繪聲繪地描述之際,忽然卻聽到了“咕咕”的一聲。
這一下,艙里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等大家抬頭一看,卻見龍小羽捂著自己的肚子……原來是快到飯點兒,這孩子的肚子了。
正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龍小羽現在正是瘋長的時候,自然容易得快。
沈淵笑著讓小尋姑娘告訴媽,以后做飯的時候多加點食,把這小子吃飽了好長高個,小尋姑娘也是笑著答應。
他們這次行船逆風不順水,有的地方還要雇人拉纖,正好走了整三天才回到揚州,告別的時候,大家卻是相互間悉了很多。
沈淵和趙原聊天時知道,他原本是軍中將領的后代,學得也是家傳的戰陣武藝,年時還跟父親學過兵法。
沒奈何他父親在遠征高麗時,不但在戰場上傷,還落了個“約期不至”的罪責,被人罷免了武的職,一氣之下去世了。
那時候趙原還不到二十歲,只得在江河上船,維持生計。
他們這些人不在士農工商之列,屬于賤籍,平日里要負擔的徭役極重。沈淵知道古代的賤籍之民,既不讓科考又不讓當,是最歧視的那部分人。
這里邊有浙江的惰民、山陜的樂籍、京師樂戶、廣東疍戶、浙江九姓漁船,還有天下所有的伴當、世仆、丐戶等等。
沒想到這趙原竟是當年的武之后,卻淪落到了這種程度。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若是有機會在戰場上十十決,為自己博取一個功名該有多好?
可惜了……沈淵把這件事暗暗記在心里,跟趙原約定好了,由沈淵給他辦理籍江都縣,以便讓自己的父親免去他們的徭役,這兩口子自然是千恩萬謝!
之后沈淵回到了自己家,眼看著轉過年來,他也要準備考試了。
……
到了來年的一月中旬,他們全家過了個熱鬧的春節,之后過了正月,沈淵考試的日期也漸漸來臨了。
這些天里,沈淵和沈玉臺叔侄兩人完全就是題海戰,每天是幾篇時文做下來,累得大家氣兒都不勻。
沈玉臺現在已經知道,自己的學業被沈淵越拉越遠了,甚至人家還是大儒陳眉公的室弟子。但是他這位大侄子卻非要拉著他一起讀書,死活都不肯放手!
沈玉臺雖然心智單純卻也知道,這是沈淵的一片真心,非要拉著他考過縣試不可,于是這沈玉臺學習的時候也發了狠。
他不但學做時文時毫不肯松懈,對于沈淵告訴他的話也句句牢記在心。可是畢竟限于天賦和思路局限,在短短的這一兩個月之,沈淵可以突飛猛進,對他而言卻是舉步維艱。
……
在他們的太平巷口,那位燕奪姨娘的兒子柳如青,也一樣在刻苦攻讀。
柳如青這個年輕人天沉穩好學,又是極其聰穎,說實話心里原本是有些傲氣的。
但是他也知道,人一到了考場,能不能考中可真是天曉得,所以他也在每天全力備考。而這時他的母親柳夫人卻在外面,把慶賀的鞭炮、打賞報喜的紅包都準備好了。
柳如青也攔不住他娘,只得任憑行事。想來自己兩年前就應該是個案首,偏偏因為眼病拖到了現在,所以柳如青也在心里憋足了勁兒,準備在考場上一鳴驚人。
……
看著考期將近,江都縣里報考的生名單,也放在了那個提調李云的案頭。
此時他正在輔學衙門自己的屋子里,卻見到房門一開,小舅子莫富著手笑嘻嘻地走了進來。
莫富把一張寫了字的紙,放到李云的案頭上,笑著說道:“我找到了!”
“那個不學無的無賴沈淵……這也就是他的筆跡!”
“竹外桃花三兩枝,宣城太守知不知。青天有月來幾時,江州司馬青衫……這什麼狗屁東西!”
等到李云念出了上面的字句,頓時就是然大怒!
“好好的四首詩,被他拆了個零碎又組合到了一起,這沈淵一看就是個輕薄無行之人!”
“對啊!姐夫你萬萬不可饒了他!”
莫富在旁邊笑著添油加醋,他臉上不出了一狠的笑容!
……
就這樣,學習的日子過去得飛快,沈淵的文采也是日漸進,考試的日子終于到了。
二月初六這一天,四更天時分沈淵就早早地起來梳洗換,母親親自給他下廚,烙了三塊豆沙餅帶上。
沈淵喜歡豆沙,要不然應該帶糖餅的。這三塊餅取得是“連中三元”之意,為得是討一個好兆頭。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
明末亂世,世人皆瘋。一個郡王,如何生存?別無他法,唯有比別人更瘋!我是瘋王我怕誰!不服?來。本王發個瘋,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