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我們采辦了盔甲戰馬,好不容易把家伙事兒都弄齊了,這才去追趕大人的嗎?”
“您行個方便,下回到京師去,老哥哥請你吃酒!”說著花爺笑嘻嘻的一拉那位守將的手,一塊核桃大小的金錠就順勢塞到了那家伙的手里。
只見那位將領接過了東西之后,覺得掌心十分沉重,順著自己手指一瞥,就見里面金閃爍,于是笑呵呵地點了點頭。
在這之后前后關門開放,統帥沈淵和五百近衛軍直接放行!
一路穿過了山海關再向東而行,沈淵見周圍山巒起伏,都是遼西一帶特有的丘陵地貌,他不由得慨地嘆了口氣。
在后世這里是天遼地寧的遼寧省,而在此時的大明,這里卻是一片兵兇戰危之地!
……
來到遼西之后到了寧遠城,有關遼東的第一批報才送到沈淵的手上。
那是因為沈淵雖然在布置報網絡的時候,遼東地區一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在這個時代,傳遞報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在遼東地區的報員,因為很難真正滲真人的系中,因此在遼寧大地上行并不輕松。
真人是以部落和家族為單位聚集在一起的,因此想要冒充真人十分困難,而在真人控制的區域,漢人也很難隨意走,所以信息傳遞主要就靠信鴿。
而沈淵行進在半路上的時候,又本不可能收到信鴿。所以他一直到了寧遠城,才得到了寧遠信鴿站匯聚來的遼東報。
等沈淵審閱過了沈中衛傳遞而來的報之后,他隨即暗自長嘆了一聲。
后世在他閱讀明朝歷史的時候,覺得朝廷將進攻的大軍兵分四路,實在是愚蠢至極的行為。而到了現在他才明白,原來這并非出于愚蠢,大部分是因為傲慢和輕敵所致。
沈中衛所的遼東經略楊鎬,之所以做出兵分四路的決定,那是因為他本沒考慮這一仗會不會輸……而是怕努爾哈赤跑了!
沒錯,在楊鎬看來,這次朝廷派遣了二十萬的兵力,同時加上葉赫部和朝鮮軍隊,號稱四十七萬大軍,打敗那些真兵應該是毫沒有問題。
所以他戰略的核心中就沒考慮勝敗的問題,而是一心想著要全殲敵軍。生怕努爾哈赤一頭鉆進吉林的深山老林里,再也不出來了。
要真那樣可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朝廷如今財政極其張,這幾十萬大軍出遼東,每天要支出的軍餉軍糧,都是一個朝廷難以負擔的數字。
所以在大明朝廷那邊,每天都在催促著楊鎬盡快出兵,平定遼東局勢。
而楊鎬也錯誤地估計了敵軍的實力,覺得自己這一仗是吊打兒園小朋友,反手正手,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因此他才來了這麼一手四面夾擊,由總兵杜松帶領最大的一路正面攻擊。
杜松軍從順關出兵,渡渾河直撲赫圖阿拉,另外兩路軍劉鋌和馬林則是封死一左一右,斷絕真兵的左右騰挪余地。
至于第四路李如柏,則是干脆去包抄赫圖阿拉后方,斷絕努爾哈赤的后路。
由此就可以看得出來,楊鎬這四路合圍,實際上重心全都放在讓敵軍無法逃竄這上面了。
……
而此時的沈淵心中卻是怒火升騰,這份報非但不能說明楊鎬這麼做有可原,恰恰證明了他的愚蠢。
在戰爭還沒開始之前就輕敵冒進,怎麼想怎麼覺得自己必勝無疑,這樣的統帥帶兵打仗還能好得了?
楊鎬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帶領的大明軍隊,如今戰斗力都已經衰退什麼樣了?他也不想想努爾哈赤能悍然起兵,會預料不到朝廷大軍來遼東向他發起攻擊?
因此努爾哈赤是早有準備,料敵明確,而楊鎬卻是稀里糊涂,狂妄自負。
其實從子上來說,朝廷任命楊鎬作為遼東經略,原本就是個錯誤的決定,那是大明朝以文抑武的思路造的。
說起這個楊鎬,當年在明軍抗倭之戰時,就曾經率領軍隊在朝鮮作戰。
然后當他率領的明軍在朝鮮蔚山,被倭寇打得大敗,楊鎬卻故意瞞戰敗的消息不往上報。而且還膽大包天的把事實顛倒過來,說是自己戰勝了倭寇,謊報了一回軍功!
結果楊鎬謊報戰局的事敗,隨即就被罷職,所以這家伙從上說不但打仗不行,而且人品也很問題。
沒想到北方戰事危急,朝廷居然又再次啟用了這個家伙,而楊鎬也是依然不負眾,發揮得十分穩定。他這一次來到沈中衛之后,居然又干了一件缺心眼兒到極點的事。
這家伙制定了四路進發的戰略之后,居然給努爾哈赤寫了封信,告訴他趕投降,免得大明軍隊出發之日,真人隨即就被消滅得干干凈凈。
在這封信里,楊鎬不但把自己出兵的日期寫得清清楚楚,而且甚至把四路大軍走哪條線路,該怎麼進攻真人的戰略都代得明明白白!
有這樣的傻子嗎你說?這楊鎬如果是真人那邊的間諜,那可真是個優秀的諜報人員。他這封給努爾哈赤的信里就差畫一張地圖,把軍機說得再清楚一點了!
面對真人這樣的強軍,參戰的卻是這幫打起仗來趴趴的明軍,然后再上楊鎬這麼個二貨統帥!
你說這薩爾滸之戰,打這樣有什麼稀奇的?這個楊鎬簡直是不把自己人坑得死了,他都不肯甘心啊!
沈淵看完了所有的報之后,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看來除了時間上滯后了兩年之外,遼東之戰的發展和結局,都已經注定了和歷史上相差不遠。
而這時沈淵也開始暗暗計算起報上所說的,大明四路軍隊出發的時間,預測戰事的進展況了。
同時還有小七爺在蓋州衛的登陸部隊,和朱常津的陸軍料理完了京師的事之后,在遼東一帶會合的時間。
那些大明軍隊要是潰敗得稍稍慢一點,說不定這邊自己全力以赴的趕上去,還能有救!
陳通最近加入了一個奇怪的聊天羣。動不動就聊歷史大事,起的名字也很中二。大秦真龍,雖遠必誅,千古李二,人妻之友,基建狂魔,反神先鋒,幻海之心等等一系列中二的網名。千古李二:陳通,唐太宗應該算是千古一帝吧?陳通:你怕不是誤解了千古兩字?比起殷紂王這種蓋世雄主來說,他都差得遠,頂多算是個盛世明君。“什麼?紂王也能算是聖賢之君?”“紂王你瞭解嗎?隋煬帝你懂嗎?不懂請不要黑。”“誰第一個向神權發起抗爭?”“誰真正做到了依法治國?”“誰才真正使得南北貫通,打破階層固化?”“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歷史嗎?誰纔是在皇帝這個職業中的頂級大佬嗎》?”“始夏,烈商,禮周,霸秦,強漢,弱晉,雄隋,盛唐,婦(富)宋,猛元,硬明....瞭解下。”顛覆你心中的千古一帝。大秦真龍:“知寡人者,陳通也,不裝了,攤牌了,........把寡人的太阿劍給陳通砸核桃吃吧!”
大明初年風雲激蕩,注定要身敗名裂、被活活燒死的王,必須要走上叛天之路。恩怨愛恨,功過成敗,一切將會如何重演?
人生百年一場夢,爭名逐利紅塵中。誰人笑看風雲淡?唯我金牌小書童!
公元1213年,金國漸顯虛弱,南宋依舊衰頹;西夏、大理、高麗、日本,更不足道。空前強大的力量在高原崛起,將用億萬人的鮮血灌溉歐亞大陸。浩劫當前,一個年輕人握緊弓刀,想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蘇辰穿越平行世界的自己身上,沒想到開局遭遇巨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