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我為國家修文物 第二百章 貴得離譜 (為盟主篠雨婉楠加更2/3,今日更新完畢)

《我為國家修文物》 第二百章 貴得離譜 (為盟主篠雨婉楠加更2/3,今日更新完畢)

 “小魯啊,怎麼回事?”

 另外兩個負責考核的專家聽了一陣,好像聽出點味道來了,其中一個戴著眼鏡的專家便開口問道,“這小伙子,你認識?”

 “梁老、方老,我給你們介紹一下。”

 魯立軍笑著對兩位專家介紹道,“這位呀,就是咱們國最年輕的專家,古書畫修復專家向南,國寶《千里江山圖》就是他修復的。”

 隨后,他又指戴眼鏡的那位專家,對向南說道,“這位是梁民鍇梁老,是我們陜省文局的老領導,也是古陶瓷修復界的老專家了,還有這一位,是長安博館古陶瓷修復中心的老專家方啟華方老。”

 向南聽了,趕上前問好。

 梁民鍇抬起手來扶了扶眼鏡,笑呵呵地說道:“年輕人不錯,古書畫修復學好了,又來攻克古陶瓷修復,咱們國,不管是哪一個行業,都需要你這種有沖勁有想法的年輕人。”

 “說得沒錯。”

 另一位老專家方啟華也是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咱們國有這麼多文要修復,修復師又這麼,必須一個人當兩個人來用,要不然的話,幾輩子都修復不完哪!”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樂了起來。

 閑扯了幾句,梁民鍇便回歸了正題,指著那些小箱子,對向南說道:“向南,今天我們就來考考你的水平,你自己挑選一個吧。”

 向南想也沒想,開口就說道:“就1號箱子吧。”

 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博館工作人員立刻將1號箱子搬了起來,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向南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才緩緩退了回去。

 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好奇地多看了向南幾眼。

 在博館里,向南也算得上是年輕人們崇拜的對象了,跟他們一般年紀,甚至比他們還要小,就已經為了一個文類別中的專家,這妥妥的就是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啊!

Advertisement

 現在,他又看到向南來參加古陶瓷修復技藝大比,顯然是興不已,這可是大新聞,回去以后可有得說了。

 向南才沒心思去管工作人員在想什麼,此刻,他正將1號箱子打開,小心翼翼地將破損的古陶瓷從里面取了出來,輕輕地放在了桌面上。

 從的形態上來看,這是一件三足洗古陶瓷

 所謂洗,原先只是古代文人、雅士書畫之余,用來清洗筆用的皿。

 由于其用途廣泛,被制作各種形式不一的款式,有些當作一般的洗筆之用,有些造型古樸、別致,釉亮麗的,則被宮廷作為裝飾的陳設品而聞名。

 這件洗,腹部有三只短小的足部支撐,因此,一般稱之為“三足洗”。

 只可惜,這件三足洗也不知是出土不久,還是放置的時間太長久了,上面依舊滿是土銹,而且還裂了七塊大小不一的碎片,其中的一只短足,也已經斷掉了。

 向南拿著三足洗的各個碎片,細細地觀察了一遍,心中也有了大概的想法。

 他這邊剛剛在腦海中構思好了修復方案,那邊,評審專家梁民鍇便笑呵呵地問道:“小伙子,可以開始了嗎?”

 “可以了。”

 向南朝三位專家微笑點頭,隨后臉一整,開口說道,

 “該陶瓷為宋代汝窯三足洗,口徑約18厘米,底徑約18厘米,高約5厘米,整形較大,平底,三足較高,底面有五個支釘痕。”

 “腹口飾兩周暗弦紋,腹下近底有兩周暗弦紋。表釉因土蝕不均,從局部釉面觀察應為天青釉。”

 “七瓣,且大小不一,一足已斷裂,并未失。”

 頓了頓,向南繼續表述修復方案,“該陶瓷的修復步驟分別為清洗、拼對粘接、補配上……”

Advertisement

 “行了,行了!”

 向南還沒有開始展開敘述,另一位專家方啟華便打斷了他的話,他問道,“這些我們都懂,你就別說了,你就說說,你是怎麼判斷出這是宋代汝窯三足洗的?”

 向南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了,難怪之前那個中年人黑著臉說刁難人呢,果然是刁難人啊!

 這是古陶瓷修復理論知識考核,怎麼還要敘述怎麼判斷汝窯三足洗的?

 這又不是古陶瓷鑒定考核!

 不過,想歸想,他卻是沒有遲疑,立刻就口而出:“判斷這只三足洗是宋代汝窯瓷,是因為它同時滿足了汝窯瓷里面的‘香灰胎’、‘天青釉’、‘芝麻釘’和‘冰裂紋’四個特征。”

 汝、、哥、定、鈞窯,這“五大名窯”中,汝窯居首。

 作為皇家用珍品,汝窯燒造的陶瓷,在南宋的《清波雜志》中,就已有“近尤難得”的記載。

 在如今的收藏界中,更是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

 這是因為,汝窯瓷的釉是獨一無二的,其它的窯口本就燒不出來,一般稱之為“淡天青”。

 盡管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每一件汝窯瓷的釉都不完全一樣,但基本都是趨向于淡天青,這也是宋代汝窯瓷,之所以會到人們重的最關鍵的地方。

 天青釉的汝瓷,主要燒造于北宋宋徽宗時期,徽宗皇帝趙佶對藝十分通,他本就擅長書畫,汝窯瓷的淡天青正符合他的審趣味。

 香灰胎,這個就很好理解了,說的是宋代汝窯瓷的胎,就像香灰的一樣。

 這一點,從三足洗碎片的斷口,就可以看得出來。

 至于芝麻釘,就是這只三足洗底部的那五個釘痕了。

Advertisement

 實際上,除了瓶、盞托等數一些陶瓷,會采用墊餅墊燒,從而導致圈足底下無釉之外,汝窯瓷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采用“裹足支燒”。

 所謂“裹足支燒”,即是底部滿釉,這樣就不可能用墊餅來墊了,否則,燒跟墊餅粘在一起就拿不下來了,所以就采用小支釘支在底下的方式,來窯燒造。

 這也是宋代汝窯瓷的一大特,其他的窯口本無法仿造出來,就連仿得最好的乾隆窯,在仿造汝釉瓷時,也需要采用支釘加墊餅的方式來燒造。

 至于冰裂紋,也是汝窯瓷的一大特點,汝窯瓷的釉面之上,普遍都有開片,片紋不一。

 如果這只三足洗,只是出現了天青或者冰裂紋,又或者是香灰胎、芝麻釘四者中的一種,那還無法完全肯定這是宋代汝窯的三足洗。

 但現在這四個特征全都出現了,那向南當然可以一口咬定,這就是宋代汝窯的三足洗!

 而且,還是貴得離譜的那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