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我為國家修文物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拍賣會預展 (第一更)

《我為國家修文物》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拍賣會預展 (第一更)

 今天京城的天氣格外好,天空碧藍如洗,就好像清乾隆款天藍釉詩文雙耳扁瓶的釉一樣,散發著瑩潤的澤,純白的云朵,縷縷飄在半空之中,讓人心曠神怡。

 京城環球國際大酒店的門口,向南拎著背包,從一輛出租車里走了出來,一抬眼,就看到宋晴俏生生地站在門口,臉上出燦爛的笑容。

 “向大哥,你來了!”

 向南抬頭看了一眼,笑著問道:“嗯,你等好久了嗎?”

 “沒有,我也是剛到一會兒。”

 宋晴輕輕搖了搖頭,腦袋后面的馬尾也跟著一晃一晃的,一臉開心地說道,“拍賣會預展地點就在酒店的二樓,已經有不人進去了,咱們也走吧。”

 “好,去看看吧。”

 向南點了點頭,跟在宋晴的后邊,朝京城環球國際大酒店里面走去。

 今天是京城富春齋拍賣公司主辦的一場主題為“清宮珍”專場拍賣會的預展,即將在拍賣會上拍賣的藝品,基本上都會在預展里展示,以供有意向的拍賣者參觀品鑒。

 向南原本對這場拍賣會并沒有什麼興趣,自然也沒有前來參觀預展的意向,不過,就在昨天晚上的時候,宋晴忽然打來電話,請他一起到拍賣會預展來看一看。

 向南想起自己已經將那件金代耀州窯刻花吳牛嘯月紋碗修復好了,正好也可以趁此機會讓宋晴幫忙把這件古陶瓷送到花元香的手中,因此也就答應了下來。

 拍賣會預展地點位于酒店二樓的“翡翠廳”,向南和宋晴兩個人上了樓,走了進去,一抬眼就看到,“翡翠廳”里擺著一排排的玻璃展柜,不有意向參與拍賣的收藏家正俯站在玻璃展柜前面,仔細品鑒著自己心儀的藝品,有的人甚至還拿著手持放大鏡,隔著厚厚的玻璃展柜,往里面仔細看去,試圖看出個究竟來。

Advertisement

 向南掃了一圈,轉頭看了宋晴一眼,輕聲問道:“你看中了哪一件古董?”

 宋晴細長的眉一揚,笑地說道:“清雍正款斗彩缸杯!”

 “走,去看看品相怎麼樣?”

 向南笑了笑,就往展廳里面走去。

 宋晴見狀,也趕跟了上去。

 兩個人沒逛多久,就看到一件釉純白、紋飾致的缸杯靜靜地安置在玻璃展柜里。

 向南停了下來,俯湊近了一些,仔細端詳起來。

 缸杯是明朝化時期的窯所創新的造型,是一種用酒

 據文獻記載:“神宗時尚食,化彩缸杯一雙,值錢十萬。”由此可見,缸杯在當時就已經十分珍貴。缸杯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朝多有仿制,其中以康熙朝的仿制技最高,幾可真。

 展柜里的這件清雍正斗彩缸杯,造型及圖案都是仿制明化斗彩缸杯而,充分反映了清代宮廷對明代化年制斗彩缸杯的景仰,但在所施彩和畫工上都有所不同,可謂各有千秋。

 這件清雍正斗彩缸杯外壁上繪有兩組子母,一組是雄昂首,雄赳赳氣昂昂,四只小圍繞著母,母低頭啄蟲喂小,另一只母則仰;另一組圖案則是雄回頭張著正在給兩只小喂食的母,另外兩只小則在一旁嬉戲。

 兩組子母石月季花和石蘭花相隔,石玲瓏,月季艷,蘭花淡雅。

 俯細細地端詳了一陣,向南這才直起子來,淡淡地說道:

 “這件斗彩缸杯品相完,工藝湛,彩絢麗如新,通瑩潤,畫工細膩,應該稱得上是雍正窯的一件品古瓷。”

Advertisement

 “是嗎?其實我看著也喜歡的。”

 宋晴彎下腰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這件斗彩缸杯看了一會兒,笑著說道,“這件斗彩缸杯不便宜呢,拍賣公司的估價就高達600萬元。”

 向南略微一琢磨,微微點頭,笑道:“這個估價只能算中庸,等拍賣會的時候,一旦競拍的人多了,我估計600萬元還不一定拿得下。”

 “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嗎?藝品的市場價格,取決于收藏家愿意支付的價格。”

 宋晴扭頭看了向南一眼,眨了眨眼睛說道,“要是真有收藏家對它一見傾心,肯定會愿意為它支付超過600萬元的價格的。”

 “你說得對。”

 向南笑了起來,轉往展廳里面走去,“既然來了一趟,咱們就去看看其它古董吧。”

 宋晴“嗯”了一聲,快走了幾步,跟了上來。

 兩個人在展廳里走了沒多久,就看到一幅掛在墻上的設紙本古畫,簽條上寫著“新羅山人作竹鳥聲清妙跡”的字樣。

 新羅山人,是清代杰出繪畫大家、揚州畫派代表人之一華嵒的號。華嵒,字德嵩,更字秋岳,閩省上杭白砂里人,后寓居臨安。

 華嵒擅長繪畫人、山水、花鳥、草蟲,擅書法,能作詩,在當時被稱作“三絕”。

 他的這幅《竹鳥聲清》中,怪石嶙峋,石后一枝杈曲折指天,幾片枯黃的樹葉零零散散懸掛枝頭,一只黃雀佇立其上,仰頭朝天,微張,似發出鳥鳴,怪石前方,幾枝翠竹悄然立。

 這幅畫是華嵒七十五歲時所作,畫風已經極為老道,既有細節描寫的,又不失筆墨上的簡逸生,禽鳥羽細致蓬松,毫畢現。

Advertisement

 華嵒的花鳥畫風格,清新俊秀,率意疏容,對后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向大哥,這幅古畫的意境看起來很蕭索啊。”

 宋晴站在一旁,仰著小臉細細地看著面前的這幅古畫,渾然不覺自己已經出了一截白皙如玉的頸項。

 微皺著眉頭,低聲問道,“這個畫家很有名嗎?”

 “在畫壇里名聲不小的,他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之一。”

 向南笑了笑,有些復雜地解釋道,“這幅古畫,表現的就是秋冬時節的景象,是畫家在貧病迫的晚年創作出來的,大概也有用作品來表達心聲的意思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