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高岳對皇帝的回答,卻有點怨氣在,「陛下,臣岳居於中書門下,實不知洺州刺史元誼和魏博田緒間,竟然有此舉。陛下又讓臣岳提出看法,倉促間答覆哪能有條理?」
這說得皇帝默然,高岳說的是實話,因盧杞死後,皇帝沒有真正信任過任何位宰相,哪怕是李泌和陸贄,賈耽呢雖然安保相位,可更多也就是備位而已。
所以天下的報,皇帝完全是通過大明宮的中集團,及其下線機構巡城監掌握的,許多況宰相不知道,當在意料之中。
不過現在,皇帝還是願意信任高岳的。
為了掩飾,皇帝便乾咳兩下,當著衛次公的面,對高岳保證:「朕的想法,在詔里都已說清楚,馬上對太行山東臨洺的戎機,高郎便在金鑾殿中和朕一起掌控各路奏文牒,絕不會對高郎有任何遮掩的。」
還沒等高岳回答,衛次公就舉手,慷慨激昂,「請汲公於金鑾殿偏殿勾當文書,東學士院、外樞使而後皆歸汲公統制,並請汲公每五日當值一夜,與陛下畫戎機。」
「為了早日平定昭義軍訌,臣岳自然領,然則政事堂那邊?」高岳意思是,我若留在金鑾殿,那外朝中樞怎麼辦呢。
皇帝揮袖,說高郎看如何辦,朕便如何辦。
於是高岳思忖會兒,就提出個方案:「朝中現在就任執政的共是一位中書侍郎,兩位門下侍郎,和一位尚書僕。如臣岳在殿中和陛下畫征伐,那麼其餘三位執政便分押六部,維繫國政國計便好。」
沒錯,現在高岳已對宰相班子的流秉筆制度不滿意了,他覺得是和幾位宰相談什麼「民主集中」已不行,你想要當話事人,想要真正擺扯皮,很簡單,那就是用皇帝的信任,讓自己真正擁有當國主政的權力,其他的三位宰相,擔當常務工作就行了。
對此皇帝認可,「以陸贄押吏部、戶部,如何?」
其實皇帝還是非常信任陸九的,便想把最要的兩個南省衙署給他來。
但高岳卻從大局出發,善意提醒皇帝說:「陸贄素來與戶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齡惡,臣恐其押戶部的話,國計軍費會因此延誤,不妨以陸贄分押吏部、禮部,定朝的陟罰升降及貢舉。戶部和刑部,由門下侍郎杜黃裳分押,掌管國計財賦和刑法。至於賈耽則是兵部、工部。六部里的尚書左右丞,為三位執政的佐貳,此外政事堂議事,則繼續由三位執政流秉筆,若有所不決,則給陛下仲裁。」
對此皇帝很快表示了贊同。
既然皇帝服,願意讓高岳借「載筆金鑾殿」的名目獨秉國鈞,高岳也退讓一步,答應皇帝,征伐臨洺時他願伴在李適邊,理樞機和戎機。
就這樣,君臣間初步達了愉快的共識。
下一步,話題正式轉移到了國庫和庫方面。
不過高岳是很明的,他不會像陸贄那樣用長篇宏論,洋洋灑灑,來企圖改變皇帝的心思。
因為他知道,雖然陸贄一直在指責皇帝設置庫之舉,可在客觀規律上,國庫和庫的分離,乃至互相爭鬥,是不可能避免的事,與其搞東風倒西風的那一套,不如將其涇渭分明開來,以求互相補益。
故而高岳不直接談這方面的話題,而是向皇帝索要權力:「征討臨洺期間,臣請暫領判三司的權力。」
畢竟出軍時,財務必須要整齊劃一。
聽到這話,皇帝在心中冷笑聲。
高岳將李適看作需要馴服的貍奴。
李適又何嘗不將高岳目為口是心非的魚虎?
兩人心中都暗,都認為自己是主人,對方是理應聽話的寵。
「高郎之前曾說過,執政為論道決策之,不應雜以庶務,然如今為何又求檢閱賬簿、核查錢穀的判三司之權?」皇帝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奚落。
誰想高岳神卻很認真:「臣岳既從陛下手中取得閣衡樞的大權,且詔載筆金鑾殿,判東學士院、外樞院事,主持征討元誼的大局,此一時彼一時,軍事、錢穀又豈能不過問——待到元誼伏誅后,臣自當將諸般包括判三司的權力回來。」
「適才戲言耳,高郎無需在意。」皇帝明白,高岳絕非貪權的人(迫真)。
接著高岳便借勢而上,提出判度支裴延齡,先前在國庫增設別庫,巧立名目,將國庫里的錢帛充當羨餘,塞陛下的庫里,以娛聖意,可有此事?
「是有,不過這也不值得高郎大驚小怪,朕大盈瓊林兩庫,哪次沒有拿出大批錢財來周濟軍需?既有用途,又何必問其途徑,朕不宣索,地方不進奉,國庫也未必能盈,也未必能發揮效用,拿朕的庫說事,朕心中不服!」果然,皇帝一聽到高岳的言語指向庫,頓時有些炸。
李泌這樣,陸九這樣,朕不想高三你也這樣。
「陛下,大盈瓊林兩庫自然不可廢除,播遷奉天的教訓不可忘記!」
誰想到,高岳接著這句話,讓他渾像通電般,慄個不休。
殿中,皇帝回頭看著高岳,眼中滿是被理解的激,幾乎都要落淚。
不過高岳補充說,然則這兩庫聚財的名目,卻有點不行,請允許臣為陛下言之,加以革新。
這下皇帝放鬆了戒備,就許可高岳,「為朕道來。」
高岳便先提議,天下各道方鎮,實則分為四種,一種如魏博天雄軍、汴宋宣武軍這樣的,不管它們對中央態度如何,都不曾將賦稅上供,即所謂的「征賦所,盡留贍軍,貫緡尺帛,不王府」,不過它們也或多或給朝廷減輕邊防力,如魏博、盧龍一直在防北地蠻夷,而宣武也始終在保護漕運,故而朝廷收不上來錢,倒也不曾錢;還有第二種,那便是韋皋的劍南,和臣先前鎮守的興元翔,雖然田土富庶,因邊防重要,所以一面要納兩稅,一面也要留下大批錢財用於養軍;第三種,即東南、江淮的各鎮,又富庶,人戶數量又足,承擔養軍的力相對也小,向來是朝廷財賦的主要來源地;第四種,即河隴地新設的神策軍鎮,因新復的免稅政策,所以它們是不可能給朝廷上供賦稅的,反倒要朝廷財政補。
然後高岳就說,針對四種方鎮不同模式,陛下的庫也應設置不同的模式,爭取讓弄來的錢合合理。
穿越到《我是特種兵》的世界,得到輔助引擎的支援,他逐步成為所有士兵的王,特種兵,通訊兵,飛行員等等,在每一個兵種的領域他都做到了極致,成為當之無愧所有士兵的王!
一個平凡普通的公務員,機緣巧合回到了民國二十五年,被迫加入軍統,尋找地下組織,追查日本間諜,在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中為祖國,為民族的解放與複興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開始了他傳奇的諜海生涯。
携系统穿越大唐的赵辰本想做个咸鱼。 没事的时候,种种地、钓钓鱼。 哪想有日,一自称老李的中年男人突然跑过来,说要带赵辰回宫当太子。 赵辰:“当太子什么的没意思,不如我出技术你出钱,咱先在家打打铁!” 老李头大手一挥:“打铁好啊,锻炼身体,要钱管够。” 赵辰:“不如咱挖运河,造福百姓。” 老李头:“好,给钱。” 赵辰“不如咱铺路……” 老李头:“给钱。” 赵辰:“不如……” 老李头:“给……啥,国库空了?” 看到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了十年的国库,现在竟然连老鼠都饿死几只,老李头气的大骂赵辰败家。 却不想第二天,老李头便见万国来朝,说要朝见太子殿下……
穿越十年,寧修只想當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但他隨手畫的馬蹄鐵被錦衣衛偷走,震驚了皇上。扔出墻頭的廢紙被大儒當成了寶貝,非要拜他為師。尚書夫人嫌棄他的出身,尚書之女卻哭著大喊娘親我要嫁給他。當朝公主橫插一刀,說著快點決定,你不嫁我就嫁了。安靜的美男子唯有一聲苦笑,我真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啊。
公元1213年,金國漸顯虛弱,南宋依舊衰頹;西夏、大理、高麗、日本,更不足道。空前強大的力量在高原崛起,將用億萬人的鮮血灌溉歐亞大陸。浩劫當前,一個年輕人握緊弓刀,想要扼住命運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