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官 11.江漢鄂洗商

《大唐官》 11.江漢鄂洗商

隨著俞大娘一聲令下,九千石載重的座頭艦上,船工們齊齊吹響了海螺,敲響了銅鼓,自遠聽來,便好像海水裡的巨鯨長嘯一般。

船首旗下,數名長隨俞大娘船隊的僧人坐定,雙手合十,念念有詞,接著船工們焚燒火紙,飛灰滿天,高聲祭告「婆」,庇佑此行一路平安奏凱。

「必須要平安,此一行,有淮西無我俞大娘,有我俞大娘便無淮西!」明懷義親眼看到,俞大娘言畢,用匕首割破手指,和心目里的神靈婆為盟。

而所謂的婆,便是傳說里的風神孟婆,最為長江上討生活的眾生所信仰。

「三月以來呵,有鳥信呵......

五月以來呵,有麥信呵......

七月八月呵,有上信呵!」

隨著這一聲聲獷的號子,俞大娘座船上的長楫,每支都有數位強力壯的船工搖,像蜈蚣的足般在江水波浪里劃起來,接著野狐帆開始靈巧轉,船開了。

接著整個興元府、襄城還有荊南江陵的各路船隊,千帆競發,百舸爭流,開始於西荊水與漢水的彙集口,合而為一,鼓聲喧天,開始往下一站,鄂州城出發。

同時,宜城往西南,通往江陵府的陸路,出現了一支山南東道的騎兵,他們風塵僕僕,因這條道路是連接江陵和襄兩大樞紐城池的,故而民居旅店也特別繁盛,當騎兵下了馬,立在井水前時,就有店主家的兒趕上前,為兒郎們奉上飯食酒水,騎兵們啖足后,便催戰馬,繼續火速往江陵府趕,目的就是向樊澤遞送消息!

這消息,是長安大明宮和中書門下聯合發出的,自商到襄,再從襄到江陵府。

很快,荊南節度使、江陵尹樊澤接到指令,飛出文牒:「出各州團結子弟,赴荊門捕拿淮西來的鹽商,搜查籍沒其儲在邸舍堆棧的貨,不得有誤!」

Advertisement

幾乎在軍船隊自漢水長江,進抵鄂州城下時,鄂岳都團練使、武昌軍節度使李兼也已同樣得到消息,便把得赦返鎮的楊憑、柳鎮給喚來,「朝廷有急令,捕拿漢鎮所有的鹽商。」

楊憑、柳鎮已經察覺,便請示說:「這真的是?」

「然也,以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不能了。」李兼說,「原本山南東道、荊南、鄂岳、湖南、江南西道數鎮不產鹽,都是江淮東南之人,來此販售海鹽。自從吳誠割據以來,航運屢遭劫殺,那麼每年還能來荊門、漢、宜城等賣鹽的商賈,其實份不難猜測。」

是不難猜測,因為他們都和淮西鎮有勾連:所得的利潤,是要繳納部分給吳誠的,此外還會替吳在這裡方鎮購置些資,如絹布、藥材、木材、糧食等。

「現在朝廷復河隴,度支司已統合河中、河東、朔方、隴右、三川及夔的鹽,中書侍郎高岳、門下侍郎陸贄先前奏聖主,便要以西鹽返濟荊襄鄂岳地,來斬斷吳誠向這裡出的手腳。」

「那此後?」

「沒錯,度支司認可的西鹽有統一的布囊包裝,且有準可販售的貨引憑證,若無的鹽商、鹽乃至堆鹽的邸舍貨棧,統統目為里通淮西的逆產,加以罰沒!」李兼的話語充滿了不容懷疑的分。

於是楊憑和柳鎮便迅速領命,接著便引鄂州城武昌軍的牙兵,騎著馬向漢鎮奔去。

迅速地,漢這個天下數得著的繁華商鎮,到都是捕拿搜查的軍卒,有的商人在住宅里被拖出,有的則是準備乘小船逃跑時被鎖住,接著就是捕牢獄里拷掠,哭喊不已,「我們先前都給過李散騎......」

可話還未說完,劈頭蓋臉的鞭子就招呼過來了。

Advertisement

絕大部分人確實與吳誠、李師古他們有往來,但原本這也都屬正常的生意,可誰想朝廷和李兼說翻臉就翻臉!

一時間,宜城、荊門到漢,這三江漢地區最重要的商鎮,絕大部分鹽商都遭遇到了滅頂之災,人被拘拷不說,貨和邸舍堆棧也被悉數沒收。

取而代之的,是從興元、西川、東川、夔府乘船過來的鹽商,他們全都是誠實合法經營,有度支司頒發的憑證、鹽引,他們運來的鹽不但有統一的布囊包裝,有合法的標識,質量也特別好,尤其是朔方靈、鹽的青鹽、白鹽,比之東南海鹽味道猶勝。

在數鎮節度使的武裝暴力支持下,西面鹽商們迅速席捲佔領長江中游地區,而淮西在幕後支持的商賈集團,正如高岳所說的那般,一下子被打了「半不遂」,人財和商脈盡失。

幾位僥倖的商賈逃出來,狼狽地藏匿在了鄂州岸邊的荒野中,然後趁著夜,就如兔子般向淮西南門,安陸城的方向奔竄。

安陸城,正坐落於無邊無際的雲夢澤當中,水巷、沼澤、湖泊和草木荒原不計其數,而這裡也正是淮西劫江賊們蔽的淵藪所在,無數的小船和巢窟羅列其間:江賊們在外,於水陸劫殺船隻車馬,所得財貨便送回到這數百里的雲夢澤中來,給淮西土著或商賈「銷贓洗貨」。

逃來的商賈們進安陸城后,當地的淮西鎮將便急忙把消息往蔡州遞送。

但吳誠反應過來前,俞大娘、伊慎、張熙、王鍔的龐大船隊,已在鄂州城補給完畢后,開始闖最危險的「江賊區」,蘄黃地帶。

,江流兩岸,皆是參天的赭紅或赤黃的石崖,其上怪木林立,江賊前哨所居住的土壘、草棚若若現,不過但他們伏藏在秋草后,看到這綿延無際的強大船隊,還是嚇得倒吸涼氣,本不敢點火報信,因為隨便哪江賊出來,都無法攔截住此軍船隊的步伐:

Advertisement

俞大娘家,三艘八九千石的樓船昂然居前,兩翼全是千斛船,如眾星拱月;

王鍔的飛船,在兩側監護興元、劍南輸送資、旗杖的船隻,居於中段;

而伊慎的戰船,則居在後側,擔當掩護的職責。

三段船隊,首尾數十里,在日暮時分,船桅上全都懸掛著油火,恰若在星河裡進軍一般的璀璨浩大!

船首,俞大娘取出枚笛子來,此笛乃煙竹制就,堅如鐵石,而後吹,嘹亮逸發,響徹江上雲表,以此笛聲為指引,船隻所到,蛟龍鱷魚等害,無不逃避。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