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速戰速決,鎮守嶺南多年的杜佑也深表贊同,他先前不能如願,還是因軍事才能和兵力有限,加上這嶺南該死的瘴癘所致,現在高岳領戰兵、輔兵(武毅軍兩萬,鎮海軍船隊七千)和水兵(白水郎船隊一萬餘)近四萬來此,當然可以施展拳腳了。
「隨即請杜公親自趕赴容管督戰,務求將黃蠻的主力釘死在郁林州附近,我自合浦上岸后,將迂迴長驅,直取失陷的邕管經略府,如此即能將西原和郁林州間水陸道路割斷,大殲西原黃蠻。」
然後高岳就問杜佑說,從廣州到廉、欽,沿路該如何招納忠於朝廷的俚帥酋長?
在此作戰,高岳深知僕從軍的重要。
杜佑便介紹:一兩百年前,自廣州府往西行,最有實力的俚帥有兩支,一支是高州良德(今廣東茂名)的馮氏和冼氏,最出名的便是馮寶和譙國夫人冼氏(當然現在高州和電白都在激烈爭這對夫妻的歸屬權);還有一支便是居廉、欽的寧氏,最出名的是隋朝所封的欽州刺史寧猛力。
不過現在這兩支都較為衰落,只能說是當地的豪酋,但已全無隋唐之時那種雄踞數州、叱吒一方的力量。究其原因,還是隋唐朝廷在羈縻嶺南的同時,也在孜孜不倦地推展「蠻漢轉化」,以求加強王朝統治。一方面馮、寧等俚帥都攀附中原族譜,都稱自己是華夏士族移居來的後裔,表達對中央的認同和歸附;另外一方面,朝廷在對馮、冼、寧等家族加刺史、持節乃至儀同三司的榮譽頭銜時,卻始終堅持派遣漢刺史在當地實際主政(是的,也就是名為自治,但大權還是握在漢手裡,酋帥不過空有個銜罷了),意圖削奪俚帥大族們在嶺南當地的權力。
然後杜佑又說,比如欽州的寧猛力,是西溪蠻的領袖,隋文帝時就希讓他帶著兵馬,朝參覲,但寧猛力沒來得及行就去世,隋文帝就讓他兒子寧長真來,其後寧長真始終追隨隋朝,南征林邑(越南南部政權),北討遼東。唐朝建立后,寧長真和其同族寧道明、寧純仍然以隋朝舊臣自居,聯合其他俚帥發叛,后被鎮,隨後唐朝派遣漢來治理廉、欽地,此後寧氏家族只能在外地擔任縣令、主簿、司馬之類的職,但寧氏在欽州當地還是頗有實力的,直到唐中宗時期,發生了件驚天地的大事。
有個韋玄貞的員,被貶黜到欽州來,不久便死去。
只剩下韋玄貞的妻子崔氏,還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兒相守度日。
然而欽州寧氏的寧承基看上了韋玄貞的兒,要強婚姻。
崔氏堅決不幹,寧承基居然仗著自家在欽州的權力,把崔氏和四個兒子韋洵、韋浩、韋、韋泚全都殺了,兩個兒僥倖逃走。
不曉得寧承基是真的不知還是假的不知:
韋玄貞,是唐中宗的岳父。
雖然當時唐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韋玄貞也遭流放,但畢竟是皇親國戚,要知道武則天廢中宗一個重要借口,就是中宗要自己岳父當侍中,還宣揚說「朕就算把整個天下都給岳父,又有何不可?」
這寧承基公然殺國丈的妻,殺人子,奪人,足見無法無天到何種程度。
二十四年後,唐中宗復辟......他妻子也同樣復為韋皇后......
廣州都督周仁軌足足領了兩萬大軍,殺到欽州來,將寧氏殺掠殆盡,以報韋后的喪母之仇,寧承基雖逃竄海,還是被周仁軌窮追索得,斬首祭於崔氏的墓前。
不過寧氏家族的喪敗,卻間接導致唐王朝對西原的失控。
原本西原,也是在寧氏的控制範圍的,此後天寶年間西原的黃蠻(也即是唐人所言的黃家)趁寧氏一蹶不振時崛起,和韋氏、周氏、儂氏等聯合,佔據西原十餘州,並大肆侵掠欽州地區;隨後黃家一家獨大,又把韋氏和周氏等驅趕走,不僅割據西原,且開始往北威脅桂管以致湖南。
這真的是除一寇,生一寇。
如此,高岳便掌握了嶺南的態勢,隨即他便請求杜佑,將平波軍船隊借與他,當作橫渡崖州峽口的嚮導。
杜佑當然應允。
十日後,欽州龍門山,海灣兩側高聳的山崗上,排排的「干欄樓」上,俚人們在得到警報后,紛紛躍下,他們背著弓箭,提著利斧,全都湧上了臨海的巖石邊,遠方看去:
原本聚集在欽州龍門江各墩避風的蕃舶,這時早已像驚的鹿群那般,紛紛啟碇,往著安南的海域而去,像是在躲避什麼猛般。
海面上的朝,絢麗,燦爛,此刻還沒有完全升騰起來,就像金黃的傘蓋,被不知名的巨手給緩緩擎起,照亮四面一大片的海濤和雲霞,隨即在此下,便是許許多多的讓人驚懼的黑斑點,是日斑嗎?不,是無數的大小海船,帆槳齊用,拖出千萬條白的浪跡,正從浩浩的珠母海,往龍門江而來,直迫欽州城所在。
自龍門江海灣,至州城大約是六十里的海路。
黃蠻從天寶年間反覆作,唐家在欽、廉一帶的治理已名存實亡,此地已化為俚僚部族的樂園。
可始終有「都老」們預言,早晚有一天,還是會有像伏波將軍那般的中原英豪,乘大船履浪而來,重新收歸這個地區。
現在這個預言彷彿實現了......
傍晚時分,這支龐大的船隊,以嶺南的平波軍輕船為嚮導,已來到欽州城下。
平波軍輕船上,有個虞侯張舟,駕船是又快又穩,特別被高岳所青睞。
而和張舟相伴的,是鎮海軍的一艘海鵠船,其上立著張熙和張保高兩位,也是毫不示弱,追隨。
麗的夕下,欽州瀕海的陸地上,小一些的海船捲起帆蓬,直接沖了上來,大些的平底船和樓船,則陸續下碇,士兵們乘小船用繩索牽拉,拴在大石或巨樹上,防止夜後被海風給吹走。海岸相連,背著布囊、棉被、武、旗幟的武毅軍士兵們,自各路涉水而登。
昨日他們船隊還在廉州的合浦口宿留,今日便直接殺到欽州的龍門江來。
四周的俚僚紛紛遁逃,以觀高岳軍團的態勢,再做順逆之計。
至尊歸來,本想安穩過日子的他,卻處處被人瞧不起,結婚當日,他振臂一呼,九大戰神奔來,跪喊師父…
穿越三國,陳揚繼承了一個在許都無人問津的小酒館。有一個叫做老曹的顧客,經常來光顧這家酒館。也許是陳揚經常吹噓自己有多厲害,老曹每一次到來,都喜歡問這個問那個。“天下之大,何人能稱之為英雄?”“陳掌櫃,這下邳城如何能破?”“劉備以仁義為劍,站在道德頂峰,該如何殺?”……麵對這些問題,陳揚隨口閒扯,卻不知道,他這些話,在逐漸改變整個三國的格局……
那是英雄輩出,美女如雲的年代,主人公為了百姓的安康,大漢民族的複興,在北方大草原率領一群熱血漢子浴血奮戰、金戈鐵馬,譜寫著光輝的篇章。
重生東漢末年,成為最不受曹操寵愛的兒子曹茂,覺醒暴君系統。“叮,宿主斬殺張繡,平定宛城之亂,獲得霸王之勇!”“叮,宿主強納呂布之女,獎勵天龍破城戟!”“叮,宿主用黑死病屠戮烏桓,獲得火炮圖紙!”“世人都言曹阿瞞殘暴,吾觀其子曹茂更盛之。”且看一代暴君曹茂,如何平定三國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