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剔除煩惱,只剩下詩意,那麼這明聖湖畔、九曜山下的陳家塢簡直就是世外桃源,鳴犬吠,炊煙裊裊,瑯瑯的書聲更顯雪後山居的靜謐。
陳之叔侄三人又象以前一樣在一起讀書習字,宗之把這兩個多月積累下來的讀書疑難記在一捲紙本上,現在陳之一一為他解答,潤兒也在一邊聽。
冉盛在從吳郡回程時信心滿滿,《論語》上的字他已經全認得了,之小郎君教他的,他急在潤兒面前展示,回到陳家塢后的起先兩日,潤兒忙著玩陳之給買回來的玩,什麼九連環啊、白瓷口哨犬、陶制的小房子,玩得個不亦樂乎,沒顧得上考他,冉盛著急啊,到第三日,潤兒記起來了,讓他把《論語》從頭到尾讀一遍——
冉盛的讀書聲實在洪亮,整個塢堡都聽得見,而且越讀嗓門越大,不是讀書,簡直是在吼書,若是孔老夫子有他這嗓門,那真是能振聾發憒,只怕孔門就不止三千弟子了——
冉盛吼道:「子曰:『由,梅(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冉盛吼道:「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葯(樂)何!』林放問——」
……
潤兒提醒他:「小盛,聲音輕一點,你已經讀錯八個字了,會讓東樓、南樓北樓的叔伯們笑話的。」
冉盛臉頓時漲得通紅,「吭哧吭哧」讀不下去了。
小潤兒甜甜一笑,說道:「小盛,你已經很厲害了,才兩半月就把《論語》讀得這麼了,聲音輕點,讀給我聽,錯了哪些字我給你記著,等下教你。」
潤兒畢竟是當老師了,在冉盛面前不自稱「潤兒」,稱「我」了,但與祖母、丑叔、阿兄說話時還是「潤兒潤兒」的。
冉盛高興了,小聲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嗓門又逐漸加大——
……
臘月初九那場大雪後接連晴了五、六日,道路上的積雪漸漸的化了,陳之帶著冉盛、來德去了一趟寶石山,來德駕著牛車,車裡載著一些米面菜脯之類,送給初臺道院那兩個留守的道人當年貨。
兩個道人看到陳之也很高興,陳之是葛師弟子,是初道院半個主人,而且這天寒地凍的天氣送米麵食來,兩個道人著實激。
陳之把先前借去的《高士傳》、《新書》、《道德論》、《達莊論》共二十餘卷放回書架原,又找到《脈經》十卷、楊雄《法言》十三卷、王弼《周易略例》二卷,以及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一起帶回陳家塢抄錄研讀。
讀書習字之餘,陳之每日都要作畫,揣衛協留下的《衛氏六法》,回憶衛師和顧愷之作畫時的用筆和用墨方法,索學習。
宗之和潤兒看到丑叔去了一趟吳郡,就又學會畫畫了,佩服得不得了,丑叔作畫時,他兩個就一左一右站在邊上看,小不時「嘖」的一聲,表示驚嘆、讚。
陳之用了七天時間畫了一幅《山居雪景圖》,第一次採用多角度視角的全景構圖法作畫,畫后覺得這幅畫整構圖頗為生,和衛師的《桓伊贈笛圖》、顧愷之的《月夜搗圖》相比實在差得太遠,心想自己在構圖布局方面太弱,只畫一山一石、一花一木尚有可觀之,畫這樣的全景圖功力還不夠。
但宗之和潤兒高興壞了,去祖母來看、英姑來看,說這是丑叔畫的九曜山,畫得真象。
潤兒非常好學,央求道:「丑叔教我作畫吧?」
陳之笑道:「潤兒要做吳郡第一名媛——」
一語未畢,想起了陸葳蕤,那日在真慶道院後山,陸葳蕤說過想看看可的潤兒呢。
潤兒道:「丑叔是說潤兒要做吳郡第一名媛就要學畫畫對吧,那丑叔趕快教我吧。」
宗之自然不甘落後,也要學畫。
陳之道:「現在丑叔自己還沒怎麼學會作畫,教得了你們什麼?潤兒過了年才七歲,太小了,再練一年的字,把筆力練出來,八歲時丑叔開始教你作畫,宗之和潤兒同時學,兩個一起會更有興趣——」
說這話時,有個念頭在陳之腦海里一閃而過,心想:「讓陸葳蕤來教潤兒作畫豈不是好?」這個想法轉瞬即逝,沒有多想,在吳郡時,覺得陸葳蕤離他並不遠,探病搭脈時更是近在咫尺、呼吸相聞、指尖可,但如今回到了錢唐,空間的遠隔也凸顯出雙方地位的懸殊,就覺得人如花隔雲端,麗純真的陸葳蕤是遙不可及的。
陳之很去想這些,他現在就是每日勤學不輟,經學、玄學、書法、音樂、繪畫,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前世靈魂帶給他的是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和遠超同齡人的領悟能力,還有,讓他有明確清晰的努力方向。
陳母李氏聽兒子陳之吹奏《長短清》簫曲,每日晚餐后,陳之就到母親房裡吹奏一曲,母親便會說,以前你嫂子的箜篌也彈得好聽,現在潤兒常去撥弄那架箜篌玩耍,可惜無人教。
臘月二十日,陳家塢西樓熱鬧非凡,來福次子來震把黃佃戶的兒娶過門了,喜慶氣氛一直延續到過年,這期間劉尚值來訪過一次,相談甚歡,約定明年二月初六起程去吳郡。
臘月二十八,過年的前兩天,族長陳咸來找陳之,說六弟陳滿懇求讓其次子陳流重新回歸陳家塢,說臨近年關,陳流無宗無族,甚是凄涼,對以前的所作所為痛悔不已,只要能回到宗族,別的罰都甘心領——問陳之意下如何?
陳之心中一嘆:「四伯父真是過於厚道心了,剛逐出宗族的人又想收他回來!」想了想,說道:「四伯父,還是把六伯父和其他叔伯兄弟請到祖堂一起商議吧,有些事當面說清楚更好,畢竟把陳流逐出陳家塢是族人共議通過的,現在要納其還族也需要族人共同商議才行,我西樓陳氏需要的是齊心協力,我不想讓六伯父怨恨我。」
陳咸便即去召集族中十六歲以上的男丁以及族中長輩到祖堂議事,「有序堂」,東西南北四樓各據一席,西樓一席只有陳之和母親兩個人,看上去勢單力薄的樣子,但因為陳之即將獲得的六品人的免狀,西樓陳氏在族中可謂舉足輕重。
陳滿代子陳詞,老淚縱橫,「有序堂」的族人大都心生憐憫,想著陳流雖然有種種不是,但畢竟是陳氏裔,這大過年的無家可歸、無祖可祭,著實凄涼,現在既已翻然改悔,還應給他一個自新的機會,所以,一個個眼族長陳咸和陳之。
陳之知道眾意難違,他事先已與四伯父商議過,便道:「但憑族長決定。」
陳咸點點頭,說道:「陳流逐出宗族是一件大事,若倉促又收其歸宗,那就太兒戲,不足以懲戒頑劣,之不念舊惡,允其歸宗,是為了團結族人著想,我錢唐陳氏決不能兄弟鬩牆,我決定,視陳流明年的所作所為而定,若縣上風評轉佳,則許其認祖歸宗,若繼續為惡不悛,則永不許其回陳家塢!」
「有序堂」的族人都連連點頭,陳滿原擔心陳之不肯放過陳流,現在能有這樣的結果也滿意了,趕向族長道謝,又向陳母李氏道謝。
——————————————————
強推期間,繼續求推薦票支持,今天還有二更。
推薦一本強書,如蓮大大的《小地主》,書號:1323606,很不錯的種田文。
還沒來得及去實現整日無事生非、溜狗養鳥、調戲年輕婦女的舉人老爺夢想,林縛就因迷戀禍國傾城的江寧名妓蘇湄給捲入一場由當今名士、地方豪強、朝中權宦、割據梟雄、東海兇盜等諸多勢力參與的爭奪逐色的旋渦中去。 不甘心做太平犬,也不甘淪落爲離亂人,且看兩世爲人的林縛如何從權力金字塔的最底層開始翻雲覆雨,在“哪識羅裙裡、銷魂別有香”的香豔生涯中,完成從“治世之能臣”到“亂世之s梟雄”的華麗轉變。
“陛下,管管你女婿韋憨子吧,他又要在東門外單挑那幫大臣!”一個大臣跑到甘露殿對著李世民喊道。“這個韋憨子,簡直就是胡鬧,傳朕的口諭,不許在東門打架!”李世民一臉憤怒的喊道。········“走,去西門,東門不能打!”韋浩在東門對著那些大臣們喊道。
我本書生郎,錯生帝王家。 讀過許多書,識得萬千字,要是個太平年就教幾個蒙童,得閑聽聽曲,再找幾個狐朋狗友,偷看誰家姑娘好看。 仗劍天涯,太累;紙醉金迷,太吵;推杯回盞,太脹;回首瞧了幾眼,竟然混了個定天之王,大好的一顆頭顱價值萬金,還是太煩。 走的路遠,知道草海深處有一座積雪萬年不化的高山,那十萬山後有一道地龍遮天的天火,天下之大也不過是一張棋盤。有紅顏知己,有諸子百家,難得一刻清靜,那就湊熱鬧下上兩手閑棋,等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候,看看年少時埋在海棠樹下的那壇酒熟了沒有。
簡介:衛平穿越至硝煙彌漫的抗日戰場之上,憑借著高超的戰斗力和戰術素養,他訓練出一支號稱幽靈的特種部隊,背負著一個民族沉重的苦難和四萬萬人的悲憤,以眼還眼,以血還血。
《初唐攻略》相逢于亂世,相愛于戰場,相守與盛世,年華雖好,步步驚心。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戰亂四起!李建安穿越成為破軍戶,窮困潦倒。叮!系統來了!可以復制物資!“糧食X100袋!”“盔甲X100套!”“火槍X100把!”“大炮X100門!”哈哈哈,李建安徹底發了,富可敵國!“你一個小旗?有自己的騎兵?”“你一個百戶?敢和韃虜對陣?”“你一個千戶?有自己的艦隊?”崇禎皇帝哭了;“李哥,幫幫忙,借我點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