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地當了半個多月的副鎮長,侯衛東最大的收穫,是基本弄清楚自已管著些什麼事。
96年51日,沙州市推進殯葬改革臨的第一個考驗。
29日上午,青林鎮下政府召開了黨政聯席會,專題研
粟明是行政一把的和,首先發言道:「我昨天和侯鎮到縣政府開了殯葬改革工作會,縣裡已經發了文件,從今年51日起,實>革,沙州全市都是火葬區,益楊當然就更沒有土葬區。」
「至於殯葬改革破除喪葬陋習、節約土地等意義我在這裡就不講了,如何推進這項工作,就由分管領導來說。」
殯葬改革是嶺西全省統一布置的工作,沙州市在嶺西省是中等發達地區,全市都被列了火葬區,新的殯葬方式要在五月起開始實施,侯衛東分管社會事務工作,這一項困難大、矛盾突出的工作,就自然地落在了他的頭上。
在益楊縣裡接了殯葬改革任務以後,粟明與侯衛東商量了多次,兩人基本上達了共識,粟明又與趙永勝談過此事,基本達了共識,然後。就由分管領導侯衛東在黨政聯席會上提出將正式方案。
經過這件事,侯衛東敏地意識到:「在青林鎮,任何大地決策,其實都是事先徵得趙永勝和粟明同意,才能拿到黨政聯席會上來研究,這是一條潛規則。」
侯衛東早已將殯葬改革相關容在頭腦里過了幾遍,很悉況了,他先簡約地講了講殯葬改革會議的基本況。然後再講青林鎮的工作思路。
「按照縣裡的統一部署,殯葬改革從五月一日起執行,從現在到五月,不足三個月的時間,任務重、時間、矛盾深、難度大。」侯衛東特意地編了幾句整齊的短句,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
「要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必須要看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宣傳發,二是實施,三是保障措施。」
「殯葬改革是改革千年地喪葬習慣,土為安是深人心的喪葬傳統,要在短時間改變,難度可想而知,但是,縣政府的命令我們一定要完。所以,我認為必須要有鋪天蓋地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才能將矛盾減至最小。」
「宣傳工作分為四個部分。一是開會宣傳,我建議鎮里在二月中旬召開鎮、村、社三級幹部會。在會上把殯葬改革工作講徹底,只要統一了村幹部的思想,事就功了一半;二是通過現有的廣播系統,反覆地播放益楊縣政府地相關文件,實行強制宣傳;三是在趕場開散發宣傳單,還可以搞些諮詢活;四是用石灰在公路兩刷標語,弄出聲勢來。」
趙永勝點了點頭,道:「宣傳工作如果做到這種程度。效果肯定不錯。」
侯衛東到了鼓勵,道:「五月一日起。全鎮就要全面實現火葬,我認為前三板斧最關鍵,如果前面幾斧頭沒有砍好,以後事就困難重重,要砍好前三板斧,靠社事辦幾個同志肯定不行,必須要全鎮員,所有的機關幹部就參與到這事中來,我建議立一個殯葬改革領導小組,由趙書記來當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社事辦劉亞軍任辦公室主任。」
趙永勝就笑道:「這個組長我不當,還是由粟鎮長來擔任。」
粟明還是想讓趙永勝為當組長,道:「趙書記,這事一定要你出馬。」
趙永勝笑著擺手道:「粟鎮長任組長最合適不過,我跟著你跑路。」
兩位主要領導說定以後,侯衛東繼續道:「最後是保障措施,要搞好異常複雜的殯葬改革,必須要發各村共同參加,真正提高他們積極,讓他們由被變為主,我建議年底從收取的土地佔用費用提出獎勵給村幹部,做為他們的工作經費。」
「這是我對殯葬改革的初步方案,由兩位主要領導及各位領導提出意見以後,再做方案。」
這個方案是粟明和侯衛東共同商議的,他自然沒有意見,只是補釋道:「縣裡對各鎮都下發了火化指標,指標是依據各鎮每年的自然死亡率而設定,我鎮在今年必須完二百的火化任務,只要能夠完這二百火化任務,其他的土葬則可以且必須收取土地佔用費,費用為每在四千到一萬元,我地想法是訂在五千元。」
由於是班子員會,粟明也就沒有講大道理,直接就奔向主題,「我鎮每年死人在二百四十到三百人,如果佔地費收到每五千元,按收四十人來算,就可以收到二十萬,縣政府表了態,殯葬改革的土地佔用費縣,財政一分錢不要,全部留在鄉鎮。」
粟明眼睛發地道:「青林政府財政吃,有了這筆錢,可以辦好多大事,從這個角度來說,殯葬改革工作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地抓好,抓好了此項工作,既有利於國家社會和子孫後代,又能為鎮里收取足額費用,是皆大歡喜地好事。」
「殯葬改革工作,我們必須要依靠村幹部,我昨天晚上反覆在思考,如果給村幹部考慮10%的工作經費,按照剛才地演算法,每年大約就是2元,青林鎮十二個村,每個村就一千多一點,數額偏,沒有太大吸引力,我建議給村幹部考慮20%的工作經
樣每個村每年有個二千多塊到五千塊錢,能夠更加有他們的積極。」
最後,由趙永勝來拍板:「殯葬改革是全鎮的一件大事,一定要穩步推進,搞不好就要出大子,搞得好就能增加收,我原則上同意侯鎮和粟鎮的意見,下面,我說三點意見。」
「宣傳工作就由劉坤書記來抓,散會以後,劉書記和侯鎮長兩人好好商量一下工作,爭取在青林鎮造起宣傳熱,為五月份的殯葬改革做好鋪墊。」
「至於每一收多土地佔用費,是五千還是六千,我們先不要定,了鎮里不劃算,多了社員又恐怕不起,侯鎮你要與周圍鄉鎮聯繫一下,看他們收多,我們就取平均數,不要多也不能。」
「我同意20%的返還比例,村幹部不出力,村民將死人往山上一埋,我們本不知道,20%是必須的。」
散了會,侯衛東就想與劉坤通。
自從侯衛東和劉坤同時任職以來,除了開會,兩人基本上沒談過,這一次,兩人在殯葬改革中分工合作,必須得有面對面接,侯衛東也想趁機改善關係。
劉坤回到了辦公室以後,坐在桌前隨意翻了翻今天的報紙,又給段英打了一個傳呼,正在等傳呼的時候,侯衛東出現在門口。
「劉書記。我們商量一下殯葬改革地事。」侯衛東也沒有理睬劉坤的臉,一屁坐在劉坤對面,將手中資料遞了過去,道:「殯葬改革在五月初就要執行,前期宣傳工作很重要,這個星期五要開殯葬改革專題會,宣傳提綱和宣傳標語必須要會上發下去。。」
看著侯衛東的臉,劉坤心裡就窩火。他不冷不熱地道:「請把資料放在這,我有時間再看。」
侯衛東不願意和劉坤搞得水火不融,笑道:「劉坤,中午有空沒有,我請你吃飯,我們兩同學還是要聊一聊。」
劉坤的父親再三給劉坤打招呼:讓他與侯衛東搞好關係。互表面上不能有矛盾,
劉坤最開始並不想與侯衛東和解,可是兩人如今都是班子員,辦公室亦相隔不遠,,抬頭不見低頭見,天天死僵著臉也難,他見侯衛東一張笑臉,就轉緩了口氣道:「算了,我也不和你計較了。中午還是我請你吃飯。」
這時電話猛地響了起來,劉坤就對侯衛東做了一個等一等的手勢。接過電話,就親熱地道:「喂。你怎麼才回傳呼?今天晚上我爭取回來,你到家裡來吃飯。」
電話傳來段英的聲音:「我在你家笑一笑都不行,我不去。」劉坤陪著小心道:「段英,你不要太小氣,我媽是無心之言,刀子,豆腐心,就這樣說定了。我晚上來接你。」
侯衛東回想著白煞的神,心道:「白煞一幅太太脾氣。只怕這婆媳關係很難好。」
劉坤剛放下電話,電話又響了起來,劉坤原本是漫不經心的神態,聽到聲音,臉上立刻就出了恭敬地神態,他站起道:「好,好,趙書記,我馬上下來。」
劉坤對侯衛東道:「不好意思了,改天再約,趙書記讓我陪他到縣委去。」他說這話,神有些自得。
侯衛東回到自己辦公室,站在窗口,就見到趙永勝和劉坤上了桑塔納,桑塔納一溜煙出了大院,帶起了一片灰塵。初到青林鎮的時候,滿街的垃圾以及漫天的灰塵,給侯衛東留下深刻印象,他暗道:「改造青林老場鎮,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就算不能將老場鎮徹底變樣,最起碼可以將老場鎮的環境衛生和容貌搞好。」
這個念頭僅僅一閃而過,現在關鍵地是要將眼前棘手的殯葬改革順利推開。
個子矮小的社會事務辦主任蘇亞軍出現在院門,侯衛東拉開窗戶,喊道:「蘇主任,等一會。」
社事辦由侯衛東直管,可是直到侯衛東到鎮里上班第三天,蘇亞軍才到辦公室談了一次工作,這種四十老歲的老闆凳,工作經驗富,人脈又廣,加上到年齡限制,進步無,就了最不好指揮的部屬。
侯衛東目前是在拉攏他,免得他在底下使絆子。
社事辦主任蘇亞軍對於突然崛起的侯衛東,還有幾分保留,等到侯衛東來到邊,他臉平靜道:「侯鎮,什麼事?」
侯衛東「呵、呵」笑道:「沒事,走,我請客,社事辦全參加,你說在哪一家館子。」
蘇亞軍正準備出去吃飯,聽說侯衛東要請客,想了想,道:「鎮里的館子不行,乾脆我們到河口村去,劉衛彬家裡開了一個農家樂,環境不錯,可以釣魚,打牌,味道也馬虎。」
「今天就算是到河口村調研殯葬改革工作,殯葬改革是一件大難事,要先與村幹部通,看看有什麼難,或是有什麼好建議。」
蘇亞軍看了看錶,道:「走,我去打個傳呼,讓曾強他們幾個人都回來。」蘇亞軍就準備朝辦公室走,侯衛東擺了擺手,道:「不用到辦公室,用我的手機。」此時手機在青林鎮還是稀罕,除了趙永勝和粟明各有一部外,就只有侯衛東在用手機,當然,趙、粟二人是公款消費,侯衛東純屬私人消費。
蘇亞軍額頭上出現幾條皺紋,他笑道:「侯鎮,你這些洋玩意我不會用,還是去辦公室打電話。」
在等傳呼的時候,蘇亞軍開始苦道:「侯鎮,我們社事辦管著廣播站、民政辦,點多面廣,特別是殯
以來,任務更重,我建議還是買一輛麵包車,不超過衛東是副職,本不敢表這個態,道:「這事要由趙書記和粟鎮長才能定下來,我去跟他們說說。」
蘇亞軍當然知道其中關節,他只是出難題考考侯衛東。
幾分鐘之後,在社事辦辦公室坐了十分鐘,曾強、楊川閩、王蓉以及程義琳就陸續到了辦公室,社事辦一共五人,主任蘇亞軍四十來歲,副主任曾強三十來歲,其他都是二十歲左右,聽說侯衛東請大家到河口村釣魚,都笑逐開。
一行人就來到鎮外,在公路邊等了二十多分鐘,才來了一輛破客車,搖擺著到了河口村的劉書記家裡,已是一點鐘了。
河口村的支部書記書記劉衛彬,三十來歲,他是下青林村幹部中出名的明人,前幾年做花木生意,經常到廣東、福建一帶跑,見多識廣,很有些經濟頭腦,這兩年就在家裡搞了一個苗圃,專門從福建花木批發市場進高檔的小花木,移栽幾年以後,再賣到益楊和沙州。
苗圃旁邊就是一個四畝大的池塘,他在塘里放了許多土鯽魚,搞起了釣魚、賞花、吃飯一的農家樂,這也是從沿海地區搬過來的經驗,在益楊縣還是頭一份,每到星期天,許多益楊人就過來玩,生意就好得很。
由於是周三。劉衛彬地花園裡就只有一桌客人,他正提著水壺侍弄著花草,他與侯衛東並不悉,只見過一面,所以第一眼並沒有認出侯衛東,就招呼蘇亞軍道:「蘇主任,今天怎麼這麼晚才過來,也不打個電話。」
蘇亞軍道:「今天是侯鎮請客。把菜弄好點。」
劉衛彬這才認出侯衛東,道:「侯鎮是稀客,第一次到我們河口村,我去把楊主任過來,這一頓就算是我的。」
侯衛東笑著道:「我好不容易才逮著請客的機會,誰也別和我爭。」
曾強取過一支簡易釣魚桿。道:「你們慢慢聊,我去釣魚去了。」
侯衛東看著蕭瑟的池塘,道:「這大冬天的,釣魚真是罪。」
劉衛彬從半新不舊的西裝口袋裡出來一包紅塔山,道:「侯鎮,煙。」又道:「我這塘子喂得有老窩子,好釣得很,縣裡不客人都喜歡來釣魚,組織部肖部長來了好多回。」
侯衛東笑道:「我在縣裡也有不朋友,三月份。我帶他們下來玩。」劉衛彬笑道:「侯鎮帶的人,我一律八折優惠。」侯衛東開玩笑道:「八折了。打七折。」
村主任楊文武也過來了,說了幾句話以後。侯衛東就道:「拿兩幅撲克來,我們四人打雙扣。」
蘇亞軍一直在觀察著侯衛東,見他鄉隨俗,很快就與劉衛彬說得投機,暗道:「難怪上青林幾個村幹部天跟著侯衛東跑,果然有些道行。」
打了幾把,侯衛東隨意地道:「劉書記、楊主任,今年沙州全市都要搞殯葬改革。你們聽說過沒有?」
劉衛彬道:「從電視里看到此事,青林鎮在山區。和一般的鎮不一樣,到都可以埋人,殯葬改革難度太大,這事本不可能搞起來。」
蘇亞軍只顧打牌,不說話,他要看看侯衛東如何與村幹部說這事。
侯衛東先講大道理:「殯葬改革地目的是移風易俗,節約土地資源,減人們的喪葬費用,現在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不青山都開始白化,黨和國家已經重視這個問題。」
兩個村幹部都沉默地聽著。
「農村實行火葬是大勢所趨,目前、嶺西全省只有量的土葬區,沙州全市都是火化區,益楊縣政府已經發了文件,要求在五月一是日全縣一律不準土葬,必須火化,火化一民政局要給予補。」
楊文武以前當過民辦教師,後為嫌工資,就競爭當了村委會主任,他深知此事的艱巨,把頭搖得如撥郎鼓一樣,道:「殯葬改革比計劃生育還要難,真要執行下去,不知要出打多架,扯多皮,村裡要想開展工作,本不敢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