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結婚吧。」
侯衛東心中閃出了這個念頭,就如蔓草一樣的生長,他仔細想了一會,就給小佳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里,小佳顯然很意外,衝口道:「怎麼突然就想到結婚了?」
「沒有理由,我覺得應該結婚了。」
小佳想了想,道:「這樣也好,調起來理由更加充足。」
侯衛東笑道:「小佳,這麼好的時刻,你怎麼想到調,把這些俗事拋在一邊,我們來談,你準備給你買一顆鑽戒,你喜歡哪一種?」
小佳道:「在我的心中,你早就是我的老公,不需要那一張紙來證明,也不需要其他人來承認,至於鑽戒,是外之,我們的不需要鑽戒來證明。」
侯衛東被小佳的表白弄得很是幸福,打完電話,就坐在辦公桌前傻笑,綜治辦主任付江帶著一名略有些禿頂的矮小漢子走了進來,付江連了兩聲,侯衛東都沒有回過神來。
付江用手指頭敲了敲桌面,大聲地道:「侯鎮,遇到了什麼喜事,高興這樣。」
侯衛東這才回過神來,忙道:「付主任,晏書記,請坐。」
這位矮小漢子便是興平村有名的難纏人,在下青林各村中頗有名氣的支部書記晏道理,他坐下以後,接過侯衛東遞過來的香煙,黑著一張臉,自顧自地了起來。
付江對侯衛東道:「侯鎮,去年的提留統籌,興平村還有一半沒有,鎮里催得很,今天晏書記過來,我們商量一下個解決辦法。」
侯衛東暗自思忖:「看晏道理的模樣,也是一個老巨的人,一定要想辦法收服他,否則,駐村工作難上加難。」他不聲地道:「晏書記,況你介紹一個。」
「興平村,是下青林的一個大村,全村有二千八百二十六人,六個生產隊,也是最偏僻的村,至今沒有通公路,因此也是最窮的村。」
晏道理口才不錯,對村裏的況掌握得也楚,將村介紹一番以後,又道:「由於村裏窮,所以提留統籌、農業稅都沒有齊,是歷年來欠款最多的一個村,剛才趙書記找我談了話,說是將興平村定為落後支部,派侯鎮來摘帽子,我代表村兩委表示歡迎,侯鎮是大學生,人年輕,點子多,肯定能想辦法讓興平村平致富。」
付江深知興平村工作難做,他心道:「看來趙永勝是給侯衛東難題,我真***冤枉,跟著罪,就看侯衛東如何接招。」
付江原來是駐場鎮附近的興隆村,興隆村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距離場鎮近,社員一般比較富裕,提留統籌、農業稅等應款項都拖欠得,而且他與村社幹部已經混得很,村裏的事一般不用他來心,如今調到了興平村,下村不僅要走一個多小時,而且長期完不任務,在大會小會上難免要多批評。
對於這個調整,付江也是有意見的。
這兩年,侯衛東長期都在上青林,對下青林各村並不悉,他從來沒有到過興平村,也對這村沒有的印象,就道:「既然鎮黨委安排我和付主任來駐興平村,我們兩人對興平村就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興平村被定位落後支部,只是暫時的,我沒有掌握況,也不想說大話,只是希村兩委和我們兩人切配合,儘快將這個落後黨支部的帽子扔掉。」
晏道理對侯衛江的表態不以為然,瞇著眼,著煙。
侯衛東加重語氣道:「還是那句老話,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清楚了,還在是將來的工作中見分曉。」
晏道理完煙,道:「侯鎮說得好,我們就不談工作了,以後有的是時間,我們等一會一起出去吃午飯,劉主任和其他幾個村幹部也要來。」
侯衛東點頭道:「也好,大家在一起聚一聚,想互認識一下。」他對付江道:「綜治辦有沒有經費,既然到了鎮裏面,這頓飯就由我和付江來請。」
綜治辦在鎮政府序列中,是一個麻煩事不,卻基本沒有經費的部門,付江這個綜治辦主任,比起社事辦、計生辦、國土辦等部門,由於手中無錢,底氣也就不足。
晏道理是老江湖,自然知道綜治辦的況,他看了付江一眼,道:「興平村雖然窮,這頓飯還是吃得起。」
付江想說什麼,被侯衛東用眼神制止了,他對付江道:「既然這樣,我們也不客氣,先和大家見個面。。」
到了午餐時間,侯衛東就到一樓,上付江和綜治辦的方勁,一起來到張家館子。
村委會劉勇主任、文書老唐、婦主任秦梅已經在張家館子等著,侯衛東一到,劉勇解釋道:「晏書記有事耽誤一下,馬上就過來。」婦主任秦梅連忙給侯衛東倒下茶水,道:「侯鎮長,歡迎你來駐我
我姐夫就到獨石村,是三社的社長,他經常跟我擺你陣。」
三社長曾昭勇和曾憲強是遠房親戚,輩份也排得起,侯衛東也認識他,笑道:「秦梅,你就是曾昭勇的姨妹,我聽他說起過你。」劉勇是個乎乎的中年人,他就笑道:「姨妹姨妹,姐夫來睡。」
秦梅也有三十歲左右,格很開郎,聽到劉勇開玩笑,也沒有生氣,就道:「劉主任,你有三個姨妹,是不是都睡過,我要去問問嫂子。」
開著玩笑,氣氛就輕鬆起來。
幾分鐘以後,晏道理走了進來,副書記劉坤就跟在他的後,他見到侯衛東也坐在裏面,就扭頭對晏書記道:「晏書記,你不是說只有興平村的人嗎?」
晏道理知道選舉時的況,當劉坤一問這話,他立刻就印證了劉坤與侯衛東不和的傳言,故意裝傻道:「侯鎮是聯繫興平村的領導,付主任和方勁老弟是駐村幹部,他們當然都是興平村的人。」93b303
新班子立以後,劉坤數次想按照父親的意見,化解選舉時積累的怨氣,但是,他試了許多次,卻很難平靜地面對侯衛東,兩人形了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的格局。現在,被晏道理請到了張家館子,劉坤就不好離開。
在這一桌里,以他和侯衛東級別最高,他們兩人就並排坐在了上首。支書晏道理和村主任劉勇就分做兩邊。
菜上得很快,還有兩斤青林鎮老白乾,這是酒廠自釀的烈酒,度數極高,超過了六十度,但是據說吃醉以後不上頭,侯衛東雖然酒量好,卻有些怕吃這種酒,他聞到濃烈的酒味,心裏也暗自發怵。劉坤酒量不行,現在已經到了談酒變的地步,他被晏道理堵著,本沒有落荒而逃的機會。
張家館子裏平時有兩種酒杯,一種是半錢左右的小杯子,另外就是接近一兩的大杯子,青林場鎮俗稱良種杯子,桌上擺著了良種杯子。
晏道理親自倒酒,每人一杯,他舉起酒杯,道:「興平村作為後進黨支部,能請到劉書記和侯鎮長,你們兩位領導給了天大的興平村面子,喝了今天這頓酒,我們興平村就開始為期一年的摘帽子工作,如果一年摘不掉帽子,我晏字倒起寫,大家舉杯,喝了。」
他話說得好聽,口氣卻不佳,侯衛東心道:「看到興平村被定為後進黨支部,這個晏道理心懷不滿。」由於他對晏道理的格不了解,也就沒有多說話,端起酒杯就痛快地喝了,一**辣的覺從小嚨直撲到小腹,他不住道:「好辣的酒。」
晏道理盯著劉坤道:「劉書記,你是黨的書記,酒風看作風,你要把這杯酒喝了。」
劉坤用手掌捂住了酒杯,道:「晏書記,我不會喝酒,而且下午要開會。」
晏道理不依不撓地道:「興平村是後進村,劉書記是管黨務的副書記,為了讓興平村掉後進的帽子,你一定要喝這一杯,不喝,就是瞧不起興平這個落後黨支部。」
讓自己於弱勢地位,用話對方副死角,讓其礙於面子,不得不喝酒,這是勸酒的最常用招式之一,晏道理深悟此道,一上來就將了劉坤一軍。
對於這種無賴行為,劉坤深惡痛絕,由於上一次選舉給了他深刻的教訓,可是他又不能真的拉下面子拒絕晏道理,他無可奈何地苦笑道:「今天我最多喝一杯酒,要不然下午就只得去睡覺,酒量淺,沒有辦法,請大家原諒。」
晏道理看著劉坤喝了下去,給劉坤舀了一碗湯,道:「侯鎮是新來的掛村領導,也就是我們興平村的幹部,劉書記,你一定要和侯鎮喝一杯,有了你們兩位的支持,我們興平村才能順利地倒後進的帽子。」
說到這裏,晏道理就朝著侯衛東眨了眨眼睛,侯衛東明白他的心思,他心道:「與劉坤同是班子員,長期抬頭不見低見,天天苦著臉,也讓人不愉快。」他知道劉坤酒量確實不行,道:「晏書記,換一個小杯子來喝,可以多整兩杯。」93b303
晏道理不斷搖頭道:「新一年新氣象,怎麼還能用小杯子,侯鎮是鎮領導,不能這樣小氣,興平村窮雖然窮點,但是這點酒錢還是有。」
晏道理在青林鎮的村幹部中,是出了名的胡攬蠻纏,侯衛東總算領教一二,他笑道:「好,今天我來興平村報到,就聽晏書韻安排,但是我在這裏說好,下一次就要聽我安排了。」
他站起,真誠地對劉坤道:「劉書記,我們兩同學還是一杯,同學四年,如今又在一起工作,也是緣分,不容易的,這一杯酒,我敬你,以後多多關照興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