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侯衛東依然起得很早,推開窗戶,踢腰,一掃昨天的勞累!
晏春平敲響了侯衛東房門。晏春平已經習慣了侯衛東的作息規律,作為書,他必須保證自己起在領導前面。
侯衛東打開房門。
「候市長,早飯吃什麼?」
侯衛東道:「咱們去小攤轉轉,吃兩碗豆花,吃完再沿著省道走走。」
侯衛東和晏春平順著中心街信步而行,小楊開著車跟在後面。
還沒到上班時間,街上人很。侯衛東和晏春平走了幾個小攤,都不太乾淨。侯衛東往街對面看了看,發現了一個還算乾淨的小店,於是招呼晏春平過街。
老闆是個三十多歲的人,乾淨利索,見侯衛東後跟著轎車,知道是貴客,熱招呼道:「三位,吃點什麼?」
晏春平道:「每人一碗豆花,一碗米飯。」
老闆娘很快端上了豆花和米飯,又拿來了自家炸的辣醬。
侯衛東舀了一大勺辣醬放在豆花里,然後大口吃了起來。晏春平和小楊看侯衛東吃得香甜,也如發炮製。不一會兒三人頭上都見了汗。侯衛東吃得高興,大聲道:「老闆娘,你的豆花不賴,每人再來一碗。」
不一會兒,三碗新上的豆花又吃凈了。侯衛東滿意地拍拍肚子,然後站了起來。
晏春平趕去付賬。
侯衛東一邊散步,一邊等著晏春平和小楊。這時三個稅務局的工作人員走進了小店。其中一個領頭的中年男人說道:「老闆娘,這個月的稅該了。」
老闆娘一看是稅務局的人,趕滿臉堆笑地道:「李科長,快做,還沒吃早飯吧,坐下吃兩碗豆花。」
李科長道:「飯就不吃了,你給我們三人裝三份,我們回去吃。」
老闆娘是聰明之人,忙道:「好,我這就去裝。」
不一會兒,老闆娘拿著裝好豆花和米飯的膠袋走了出來,遞給李科長。
李科長轉往外走。
後面跟著的男青年說道:「科長,不收了。」他剛參加工作,對這種工作方法還不習慣。
李科長道:「收還是要收的,只不過晚幾天,他們做的都生意,不容易,能緩就緩幾天。」
男青年道:「上回局長說了,各組必須完規定的稅收任務,否則會扣工資的。」
李科長無奈地道:「扣就扣吧,也不是第一回了,沒有大商場,也沒有大企業,到哪去收稅。」
三個人一邊說話,一邊上了一輛陳舊的麵包,走了。
侯衛東將他們的談話盡數收到耳里,暗道:「這鐵橋縣怎麼窮這樣?」進了小店,問老闆娘:「稅務局一個月收你多錢稅?」
老闆娘道:「一個月120,掙得這點錢都給稅務局了。」
侯衛東道:「稅務局怎麼總盯著你們這樣的小店,你們這沒有大企業嗎?」
老闆娘嘆了口氣:「以前有兩個國營企業,效益還行,我那口子就在裏面上班,後來企業黃了,縣裏沒了收稅的地方,就一門心思盯著我們這種小店。」
侯衛東道:「原先兩個國營企業是幹什麼的?地址在哪?」
老闆娘道:「一個是茶葉加工廠,另一個是木材廠,都在縣城東邊,順著這條街一直往東就到了。」
侯衛東對小楊道:「走,去廠。」
楊開車順著中心街一直往東,不久就看到了一大片圍牆圍著的廠房。大門敞開著,門旁木匾上寫著「鐵橋縣木材加工廠」幾個字。侯衛東三人走進大門,裏面是一排排的平房,門都開著,機設備已經沒有了,只剩下一堆堆的碎木頭。
侯衛東拿起一塊木頭看了看,發現是烏木,做傢的好材料。心裏嘆了口氣:「真是捧著金飯碗要飯吃。」他知道現在嶺西很多商場里,高檔傢供不應求。如果在鐵橋建一個高檔傢公司,一定是一筆巨大的收。他馬上給曾憲剛打電話徵求意見。
曾憲剛經營高檔傢多年,知道烏木傢的巨大價值和市場潛力,於是非常贊同地道:「如果能在鐵橋建一個高檔傢工廠,你就等著發財吧。」
侯衛東道:「憲剛,你建這個工廠怎麼樣,我一定給你優惠,前三年只一半的稅。」
曾憲剛笑道:「這還優惠,現在到哪投資建廠,不是第一年免稅啊。」不過他也知道,有侯衛東的關係,他無論是辦手續還是應付地方政府都會方便的多。
侯衛東道:「高檔傢利潤高,升值空間大,你好好考慮一下。」
曾憲剛也心了,說道:「那我考慮考慮。」他沒搞過高檔傢生產,所以一下子決定不了。
侯衛東道:「考慮好給我打電話。」
完木材廠,侯衛東三人又繼續向東,不久就到了茶廠。一樣的大門,一樣的豎匾。不同的是,茶廠還有個值班室,裏面有個老大爺在睡覺。
楊喊道:「老大爺,開開門。」
老大爺打開窗戶,問道:「什麼事?」
楊剛要說話,侯衛東搶先道:「老大爺,我聽說這生產鐵橋茶,想買點兒帶回家。」
老大爺道:「這不產了,想買可以去鄉下轉轉,那有小作坊產的。」
侯衛東問道:「大爺,這鐵橋茶廠效益不好嗎?怎麼不產了?」
老大爺嘆息著道:「十年前,這鐵橋茶別說在茂雲,就是在嶺西也很搶手,廠子效益也好,那時如果誰在茶廠工作,別人都會高看一眼,如果是年輕的小夥子,本不愁找對象。」
侯衛東又問道:「那怎麼黃了?是茶葉質量下降了嗎?」
老人接著說道:「後來,很多領導看廠子效益好,就把親屬送到廠子來,工人越來越多,廠子不堪重負,加上一些廠領導只想摟錢,無心生產,廠子這才黃的。」
侯衛東心裏想道:茶廠是改革開放后很多國有企業的一個影,其破產的本原因是沒有及時轉變思路,適應市場,如果市場打開了,效益好了,多幾個工人本沒什麼。至於廠領導是否摟錢,侯衛東不知道況,無法下斷言,但這同樣不是廠子倒掉的本原因,因為沒人會幹殺取卵的蠢事,最多不過是趁著廠子倒閉前撈點好。
老人接著道:「如果你真想買茶,就去王舍人鎮找李寶山,他是這場子老技工,炒的茶味道最正。」
侯衛東道:「謝謝老人家,我們這就去。」
車后,小楊問侯衛東:「侯市長,我們去王舍人鎮嗎?」
侯衛東道:「不了,找老技師的事就留給開茶廠的人吧,我們去西南方向轉轉,看還有沒有景優的地方。」
車離開鐵橋縣城,沿著省道向西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