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一百五十五章 溜得好快啊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一百五十五章 溜得好快啊

夜已深。

燈火依舊通明,搖曳的燈下,劉琦踱步於堂中,年輕的臉上時時現著焦慮。

腳步聲響起,門外似有人來。

劉琦神,幾步迎向門外,正與那羽忘綸巾年輕人撞上。

“孔明,你可算來了。”劉琦喜出外,攜著諸葛亮的手回往堂中。

大門關上,劉琦神嚴肅的坐下,凝著眉頭道:“孔明,當真是讓你說對了,蔡瑁一出戰,水軍便良全殲,現下襄了這副模樣,真是不知該如何收場。”

說話時,劉琦連連歎息不休,一副愁眉苦臉之狀。

良匹夫竟然能想出浮橋之計,這一點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諸葛亮輕搖羽扇,一臉雲淡風輕。

劉琦道:“敢在浮水上架浮橋,必得對漢水流勢和兩岸的地形極為悉,也不知是誰向那廝獻的計。”

“莫非是他……”

諸葛亮眼眸忽然一,口中喃喃自語道。

“是誰?”劉琦好奇道。

“不提也罷,是誰已經不重要。”諸葛亮將話題移開,卻是問道:“眼下敗局已定,不知劉公有何打算。”

劉琦歎了一聲,麵上流著無奈,便將劉表打算據城死守,以待援軍的戰略道來。

“劉公麾下的這些大族們,隻為著守眼前的利益,全然不顧現實。江陵的兵馬戰鬥力低下,就算調來了,還不是等於往火坑裏送,焉能解襄之圍。”

諸葛亮的一番話,把劉琦聽得心驚膽戰,原本就沒什麽信心的他,更加的張不安。

驚恐之下,劉琦忙問道:“那依孔明兄之見,又當如何?”

諸葛亮淡淡道:“為今之計,自然是盡早棄城而去,將治所遷往江陵,養蓄銳,以待來日收複失地。”

劉琦思索半天,深以為然。

“可是父親為龐蔡等人所,隻能選擇堅守襄,現在就算是去勸他,也無濟於事。”

Advertisement

劉琦歎息道,顯得很是無力。

諸葛亮沉半晌,搖扇說道:“為今之計,公子當以去江陵搬救兵為名,離開這是非之地,隻要公子在外,縱使襄有變,公子也可……”

諸葛亮角掠起一笑意,卻並未明言。

劉琦也不是愚人,自然聽得懂諸葛亮的意思。

劉氏一族若皆死守襄,一旦城破,整個荊州就要陷群龍無首的境地。

而若他劉琦在外,縱使父親劉表有所不測,他以大公子的份,也可名正言順的繼承父業,繼續統領荊州文武。

“可是,父親在危地,我這做兒子的卻置於外,是否有違孝道。”劉琦猶豫道。

諸葛亮淡淡一笑,“大公子所為,乃是為了劉家的基業,此乃大孝之舉,大公子又何必顧慮。”

經得諸葛亮這麽一開解,劉琦恍然大悟,原本焦慮不安的臉上,終於出一釋然之笑。

之下,劉琦又道:“孔明兄既已看出襄不可守,何不與我一道南下江陵。”

諸葛亮拱手笑道:“其實不瞞大公子,亮此來正是順道向大公子辭行,明天一早,亮就要起程避往江陵。”

劉琦擔憂道:“襄被圍,孔明兄獨自南下未免危險,不若稍等幾天,與我率軍一同殺出城去。”

諸葛亮卻是毫沒有擔憂,隻搖扇自信而笑。

良留下南門不圍,就是等著讓我們棄城而去,亮由南門而出,自沒什麽好擔心的。大公子到時也可大搖大擺的出城南下,料想那良必然不會派兵阻擋。”

聽得諸葛亮一席話,劉琦如醍醐灌頂一般,猛然間省悟。

當他正待讚歎時,諸葛亮已起拱手:“大公子,那亮就先行一步,咱們江陵再會。”

說罷,諸葛亮搖著羽扇,轉揚長而去。

Advertisement

######

城北,軍大營。

中軍帳,諸將齊集,良剛剛向他們下達了最新的作戰命令。

明日午後,以甘寧率五千步軍從北門發起進攻,以文醜率五千步軍佯攻西門,留東南二門不攻。

良自將五千騎兵,佯作陣支援。

將令布下,主張強攻的諸將們,自然是掌,躍躍試,然而,眾將卻尚有一

“兄長,以愚弟近日的觀察,襄東門似乎要薄弱一些,為何不以東門作主攻方向?”文醜進言道。

角流過一詭笑,也不答,卻將那一道帛書遞給了他。

滿臉疑的文醜接過帛書來,低頭掃了一遍,神一變,刀疤臉上,瞬息湧上幾分興

“兄長,這個魏延說要裏應外合,助我們奪取城門,這小子當真信得過嗎?”

文醜興中又有幾分懷疑。

良未答,卻將目轉向了徐庶,笑問道:“元直先生,你久居於襄,自稱對襄一兵一卒都了如指掌,你覺得這個魏文長是真降還是假降。”

徐庶捋著短須,略略思索了片刻,似乎在搜索著關於魏延的記憶。

半晌後,徐庶道:“據庶所知,魏延此人雖出寒微,但武藝卻頗為了得,隻是因為出的原因,一直不劉表重用。前番因為蔡和之死,還被牽連貶職,諸般種種,庶以為此人對劉表必心懷怨意,他的反叛,當有七可信。”

良微微點頭,臉上泛現幾分讚識。

徐庶不愧是徐庶,對劉表陣營是無所不知,連魏延這樣的小人也能了解這麽,這個人,簡直就是老天為自己事先在劉表底下安的臥底。

歎之下,良淡淡道:“本將對這個魏文長也賞識已久,如今他既然來歸,此乃天助本將破襄,爾等無需再有懷疑,隻管依計行事便是。”

Advertisement

良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文醜等將便再無疑,隻慨然遵令。

諸將遵令而退時,周倉再,拱手道:“稟將軍,末將派兵去隆中時,那諸葛亮人已不見,據鄉中人說,這個諸葛亮早在我軍南渡漢水前,就把家人全部遷去了江陵。”

聽得周倉此言,良原本從容的臉上,不添了幾分厭惡。

諸葛亮有奇才,如此一名曠世奇才,就算不能為己所用,也不能容他去給別人效力。

良南渡漢水前就有打算,管你三七二十一,先把諸葛亮抓起來再說,如果你不歸順老子,老子就把你一直到老死為止,反正就是不能放你這禍胎出去惹事。

所以他大軍一過浮橋時,便派一隊親軍去隆中抓捕諸葛亮。

但眼下周倉帶來的消息,卻似這諸葛亮早有防範,竟是先一步就連帶家人一塊避走,而且連襄城都沒去,還直接避往了江陵。

“元直,你的這位朋友開溜得還真是快,本將又不會吃了他。”

良目轉向徐庶,語氣中有幾分諷意。

徐庶幹咳了幾聲,苦笑道:“孔明此人深不可測,縱使是庶也難以猜他心中所想。”

徐庶的言語中,約有幾分對諸葛亮自歎不如的味道。

良卻冷笑了一聲,“諸葛亮既然這麽厲害,他這麽一溜,倒是送了本將一件禮。”

徐庶一時茫然,不知良言外之意。

“諸葛亮既然選擇了開溜,而且還一溜就到溜到了江陵,那就說明他對劉表守住襄本沒有信心,這也就是說,你的這位深不可測的朋友,也料定本將會奪取襄,這樣的話,本將豈非更可放心大膽的用兵。”

從容自信的一席話,卻令徐庶恍然大悟。

“我原以為孔明這件事,會讓將軍惱火不堪,卻沒想到他竟從中看出了積極的一麵,將軍的這份自信,當真是非同常人啊……”

Advertisement

徐庶眼中流出讚服,良的目卻已投向南麵。

“先把襄拿下再說,至於諸葛亮,你要是真想跟我良作對,那老子我就跟你好好玩玩,讓我瞧瞧你這妖孽究竟到底有幾分本事。”

######

城,東門。

城頭上,那一員年輕小將,正提著長刀,默默的巡視在城牆一線。

腳步聲響起,一隊人馬走得城頭,當先那一員將,正是新上任的校尉蒯褀。

“怎麽才這幾個人,其他人都哪裏去了?”

巡視至此的蒯褀,指指點點,不滿的大聲喝斥著。

魏延眉頭暗皺,迎上前去,拱手道:“軍司馬魏延,見過蒯校尉。”

蒯褀瞥了魏延一眼,也不正眼相看,馬鞭指著他道:“本將有令,城頭值守,當五步一人,你這裏為何不按本將命令行事。”

“屬下兵馬有限,若是五步一哨,這一夜將士們一個都不能睡,倘若敵軍來攻,介時將士們心疲憊,本無力迎敵,且屬下私以為,以現在這種哨位分布,也足以警戒,所以就弟兄們換著來值守。”

蒯褀神越來越難看,未等魏延說完,便瞪眼斥道:“本將用兵,豈容得你私自更改,限你一炷香的時間裏,馬上恢複原來的值守計劃,若不然,本將定治你個違抗軍令之罪。”

魏延被喝斥一通,心中不滿,待再言時,話到邊卻又咽了回去,卻隻閉口不言。

蒯褀以為魏延被喝服,冷哼一聲,拂袖揚長而去。

看著蒯褀走遠,魏延冷冷道:“不知兵的廢,不就是仗著蒯家的勢力,才能騎到老子頭上的麽,哼,老子看你還能囂張多久。”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