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臨高啟明 第93節 焚樓(8)

《臨高啟明》 第93節 焚樓(8)

“要是能給我們搞些三四式就好了,誰TMD要三六式這個改裝玩藝!”午木看著訓練場上的境,頗為不快。

訓練主任在旁不敢接話,他知道這事在元老院部有很大的爭論。

手槍的問題,其實政保和警務部門都頗有煩言。較之于伏波軍和國民軍,他們經常接和使用的是左槍。但是幾年的實戰檢驗,1630版左槍的效用被普遍質疑。這些質疑集中于手槍的威力上,甚至有報告稱近距離命中數發也未能擊倒穿厚棉的敵兵。完全達不到武研究小組宣稱的20米穿普通鎧甲的效果。

不過問題卻被拖了下來,顯而易見的一個原因就是手槍這種東西并不是軍械部門的急務。直至1634年發生太傘專案,事后檢討時國家警察、政保局及軍方批評了現有的軍警裝備,特別對30式手槍提出諸多不滿,認為其不僅彈藥殺傷力弱,更為致命的缺點是換彈速度慢,致使行人員傷亡慘重,幾乎導致抓捕行失敗。

迫于元老院的洶洶力,手槍改進項目迅速在企劃院獲得通過。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決定由兩個小組平行展開設計工作。

最終的結果就是產生兩種型號,分別是1630改--也就是現在他們剛剛領取到的所謂1636式和徹底胎換骨的1634式。

1636式的設計理念依然是基于企劃院式的“廢利用”。實際上1636式和1630式并無多大變化。只是在彈藥規格和機械機構上做了改變。大部分該款手槍就是將過去生產1630式進行回收改裝而的。完全是不榨干剩余價值不罷休的態度。

至于第二兵小組設計的則更為先進,因為它一開始就是基于全金屬彈殼設計的,雖然未能擺黑火藥,至在彈藥安全和彈道能上有了全面的提升。

Advertisement

1634式實際是參考S&W NO.3手槍為藍本,配備了更可靠的保險機構,優化人機工設計。其撅開式框架和自退殼桿的設計極大地提高了換彈裝填的速度,使用非常便利,原型槍很快進試驗階段,年底定型為1634年式左手槍,簡稱“三四式手槍”。

三四式手槍彈的藍本同樣是0.44Russian(11X25mmR)彈。保證停止作用的同時,兼顧后坐力在可承范圍,兼之全槍重較大,1634式手槍擊可控頗值得稱道。其中還發生了一段曲:企劃院提出為節省銅材,在沿用彈藥固有規格的基礎上,采用類似1636式的紙殼槍彈。但海軍和海兵隊激烈反對這項建議,指出紙殼彈貯存于手槍彈巢時,在海上作業環境下較易。且防自燃問題和裝填速度依舊沒得到解決。再列裝一種左槍又有什麼意義?

最終企劃院考慮到壟斷對日貿易后銅材供應的況已大為緩解,繼續使用過去的老舊設計對該槍的服役壽命也會造影響,所以三四式0.44口徑手槍彈最終采用全銅彈殼,博克塞式底火以便于槍彈復裝。

可想而知,三四式由于本的關系,并未得到廣泛的配備。第一批獲得裝備的是伏波軍偵察總局和元老院護衛總局,其后又配備了海軍和海兵隊的軍及華南軍的部分軍。至于國家警察和政保局這兩個部門,得到的便是這改頭換面的三六式了。

歸化民干部們一般不敢吐槽元老院的決定,但是元老們之間的吐槽是毫不避諱的。訓練主任自己參加過特偵隊承辦的多次輕武擊和戰訓練,見識過很多真正的“澳洲貨”,對三六式這種改裝亦有腹誹。看到上司嫌棄的面孔,自然明白他的心理活

Advertisement

一名辦事員快步走來,對午木道:“午主任,楊長在您辦公室等您,有況向您匯報。”午木點了點頭,快步向辦公室走去。

的一聲,午木推門而,屋中的楊草和徐桐早已等候,見他進來略一欠,似乎要站起,午木手向下了一示意他們坐下,隨后落座問道:“什麼況?”

楊草說:“城采購那批東西送走了。”

午木立刻來了神:“哦?誰接的貨?”

楊草道:“是外雇的車和人,在離城二十里的一莊子卸車,停放兩天后被人接走。”

午木道:“查到去向了嗎?”

楊草道:“很難,接貨人中有本地的疍戶,對本地的河道港灣非常悉。我們的人對本地的河流況所知有限,沒法跟住。為避免暴,也為了安全起見人撤了回來,不過有重大發現。”

午木道:“講一下。”

楊草道:“接貨的人里有天兵。”

午木詫異道:“天兵?”

從這個名稱他大概已經知道這是會道門組織。政保局在對當地的社的了解中大概了解到一些此類組織,但是會道門組織自古在兩廣并不興盛,遠不如北方同道那麼實力雄厚。因為本地宗族勢力很強,會道門難以通過“互助”這個手段來爭取底層百姓,因此不氣候。

楊草說:“是本地道門,天門道神會,何時興起已不可考,自古存于鄉間,流傳甚廣。員自稱天兵。作戰時候頭扎紅巾、刀裹紅帶、矛攢紅纓,披寫著‘道神弟子天地庇佑’的土布條。員多是客家、租種沙田的疍戶和沒有田地的雇工、工匠等等。初始有團結自保質的質。炮打廣州后盜匪蜂起,天門道神會以‘守土拒匪’為名乘勢做大,先后打掉一塘風、撲山虎、過龍背三幾十人的土匪,聚嘯一方,名聲大噪,吸引大量人員加,是本地勢力手中一支地主武裝。這些人平日里都在鄉間居住耕作,和普通百姓無異。有事才會聚集。所以平日里難以識別。”

Advertisement

午木已經開始頭疼了,因為這類組織并不是簡單的土匪,結構松散又非常的“民眾化”,很難分辨,如果沒什麼犯罪行為,也不太好直接采取強制手段。

“……我們占領廣東之后,他們并未與元老院進行過對抗,也配合我們的地方工作。所以平日里的工作中也沒有及他們的組織活。”

午木擺擺手:“有的架構和組織方面的報嗎?”

“這是相關的報。”楊草把準備好的卷宗遞了過來。午木翻看著,關于該會道門的介紹容非常簡略。

“……會首稱天門元帥,部稱座帥,又稱掌舵,舵主。副職稱為正印,又稱協舵的,協領各方會眾。會首以下分八門,功門為各門之長,兼領人事升降;刑門掌門規戒律;糧門掌財;執門掌庶務;禮門掌儀式;風門掌探報;兵門掌殺伐。有一定的組織,但整較為松散。各村的會首基本各行其是,有很強的迷信彩,靠神鬼愚弄百姓。會中要職基本均為當地勢力重要人擔任。富戶和士紳為求平安或者擴充實力多門充任會首。執掌各門的大弟子稱為授業門生,要清盤底、過大禮才能正式擔任會中職務。”

從材料看,這個組織并沒有什麼嚴重的罪行,連此類組織一貫的“斂財”規模也不算大。要說最大問題便是經常卷地方械斗。而地方械斗又和本地的宗族矛盾、土客矛盾織在一起。也很難說誰對誰錯。

這麼個明顯底層化的會道門怎麼會和梁存厚這個道地的本地縉紳勾結起來還真是一樁奇怪的事

“梁存厚很可能通過武底在地方外圍結一些地方實力派,而他們手中掌握的這些會道門便是他覬覦的武裝力量。我們在兩廣地區推行治安整肅以來,經過連續兩期整肅,珠三角地區的土匪海盜集團基本全部被肅清。再想通過接匪類這種傳統做法來構筑武裝力量已經行不通了。所以梁存厚才會把腦筋放到他們上。本來他們反朝廷的彩也比較弱,骨子里還是認為大明是正統。”

Advertisement

楊草頓一頓道:“但總來說,他們的組織不很嚴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很多殷實富戶只想組織丁壯守衛鄉土,怕別的勢力足本地增加負擔,也不愿蹚反宋這灘渾水,這讓我們有了很大的余地開展爭取工作。在鄉間有部分士紳及時向我們靠攏,主表態愿意充當我們的耳目,其中不乏有天門道的授業門生。讓我們可以獲取一些有價值的報,這是東莞老李圍的李百頃昨天提供給我們的。”說完遞給午木一封信札。

午木接過仔細看了一下,那是一張8寸長4寸寬的紙帖子,上書:公盟寶札,中書:

上告天帝

召將出兵

……

天地為證

鬼神為憑

下書有:x年x月x日x地相會共商大計,天門道神會座帥:薛合揖拜迎以待眾家兄弟。

午木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這是他們部集會帖子?”

楊草道:“是,而且是正式的盟約公帖,非常見,除非有重大事宜否則不會輕出,這次各縣大會首都接到了公帖。這個薛圖就是目前天道門的總舵主。”

給自己的新書打個廣告,《臨高啟明海外揚帆》已在起點上架。請書友們多多點擊收藏。謝謝!

(本章完)

閱讀臨高啟明最新章節 請關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