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霖心想你這就是想當然了,若是缺勞力的人家,節約個勞力出來自然是好事,問題是需要大量勞力的人家并不多,而且紡紗這樁事多數并不占用白天的勞時間, 大多是晚上的副業。
農家從事紡織多半是作為“副業”來做得,和城市里的專業機工賴以生存整日織造不同,他們的工作時間會隨著時節變化而變。農閑的時候做得多些,農忙就些甚至不做。
如果換舊時空的時髦語,這都屬于“碎片化”時間。
陳霖沒有表示異議,雖然這實習小組在社會經驗上略顯欠缺, 但是技上是目前紡織廠的主要核心, 不便當面違拗他們的話。
至于收棉花的事,自己再做打算就是。好在自家在廣州府各縣有現的收蠶繭的網絡,也可以設法委托他們去收棉……
正在思考對策,陳小兵卻笑嘻嘻的拿來了一封信:“你的信!”
信不是新立的“大宋郵局”寄來得,是“起威專送”。這種專送速度快,安全好,但是價格十分昂貴,多是商家之間寄送契約合同憑證等要函件小品之用。
陳霖拿過信封,看見上面蓋了個紅,信是從廣州來的。
“今天早上到的,大約是廣州的某位元老發給你的。”
“我在廣州沒有認識的元老啊。”陳霖嘀咕道,“應該是吳老爺的。”
打開一看,里頭是一封請柬和一封信件。
展開請柬,這是“廣州萬國紡織品市場開業典禮邀請函”,邀請他參加典禮。再展開信,果然是表叔吳毅駿寫來得。原來這封請柬就是他們去臨高參觀的時候負責對口接待的黎山黎元老發來得,
“紡織品市場”這個詞匯看起來即陌生又悉,雖然屬于“新話”的范圍, 但是大概意思還是明白的,前面再加了一個“萬國”,大概是外國商人也可以來買賣貨的吧?
雖然不太明白元老院在廣州開設這麼一個市場的用意何在,但是元老的邀請他無論如何也不敢怠慢。當下收拾行李,準備前往廣州。實習小組因為棉紡織廠的一期建設已經完,也需要回去做匯報,幾人便搭伴同行。
經過兩天的航程,黎山也來到了廣州城了。廣州復之初他就來過,不過當時的目的是考察大世界的況--那時候他就已經在考慮用大世界開設一個市場了。
但是看了大世界的況之后他覺得這地方不太妥當。因為大世界更傾向于零售業態,而他要搞的實際上是面對工廠、批發商和供應商的“易市場”。這種市場不但要通便捷,還需要大型的倉儲設施,不是只有門面就能運營的。
當時廣州百廢待興,他這個輕紡市場的項目自然無人問津。直到一年多前,這個項目才通過廣州市的立項審核,開始興建。
輕紡市場雖然本質上屬于“政府搭臺,招商唱戲”的質。但是元老院的理念是能不花錢的事就盡量不花錢,所以輕紡市場實際上是混合份制的。廣州市城市資產公司是最大東,本地的富商縉紳們多多都有投資。
黎山一下船,便直奔大世界。臨高并不是理想的紡織基地, 作為“紡織人”, 工作的重心未來將逐步轉移到廣州來。
當然,廣州作為未來的大都市, 寸土寸金,用來搞生產未免浪費了,但是作貿易卻有著天然的優勢。趁著現在地價便宜趕圈地就了黎、鄒二人的首要目標了。所以鄒標早早地就在大世界里搞了一個辦公室,用來安置自己的班底。
黎山一進鄒標的辦公室,就看到這位伙伴悶悶不樂,打趣道:
“伱又不欠我錢,我也不欠你錢。干嘛整天擺著個苦瓜臉。”
鄒標長嘆一聲:“你說的氣流紡技預研計劃,又給企劃院打回來了。”
黎山過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別太難過了,氣流紡在舊時空也算相對高端的了,企劃院不通過我覺得正常。”
“聽你說氣流紡后,我又去找了找圖紙和技資料,發現并不算非常難做。要知道在舊時空我們國家1958年從原理研究開始,1967年就開始應用于工業生產了。整上而言氣流紡也是大方向。”
在臨高,雖然技越舊越容易復刻,但是有些技并不是越舊越適合仿制。就像珍妮機和走錠機,實際上并不適合臨高環境。
氣流紡也轉杯紡,同等耗能下氣流紡有產量高、卷裝大、工序短、紡織范圍廣:可紡棉麻且紡低級棉和廢落棉有良好的適紡的特點,很明顯是臨高條件下,多快好省的典范。
如果紡20S棉紗,氣流紡的產量為60~85kg/千錠時,是環錠紡產量的1~2倍,部分況下甚至有3~4倍。飛花外流,占地面積低,還徹底解決了環錠紡紗過程中鋼領和鋼圈磨損和燒毀問題。需要的工人是環錠紡的30%,占地面積減25%。而舊時空只能用于中低支紡織且紗的缺點放在臨高那妥妥的優點,織出來的布蓬松、耐磨、保暖好。而且風帆一般都是低支多,可預見的將來風帆需求量也會很大。
現在元老院的棉花供應張,且都是品質比較差的短纖棉花,氣流紡很顯然是最合適元老院自織需求的工藝。鄒標也不是不能復刻一個出來,要知道1937年轉杯紡就被發明出來了,再加上舊時空已經基本上掌握了這種技,鄒標說自己有信心三年造出可以用于工業生產的氣流紡生產線。
“瞧你說得,現在我們要有1958年的工業能力,那還不得橫掃全世界。”黎山說,“別得不說,全電驅,你這設備別說在廣州安裝不了,到臨高都安裝不了。”
“沒錯,企劃院也是這麼回答我的,說我要條小型的生產線作為技儲備預研他們支持,全面量產沒門。”
“那不就行了!好歹還批你搞預研了。還能上產線。”
“可是這產線只能放在臨高了。”
“這個也不說不定哦,等你三年后搞出了設備,說不定廣州也有電了。”
“唉……”鄒標又嘆了口氣。
“好了,你就別一天到晚急著吃胖子了。咱們就這點底子,還能怎麼的。舊技先用著唄。”黎山無所謂的說道,他想起了南沙的棉紡廠,“示范廠……”
“進展還算順利。”鄒標說,“最近已經試生產了,運行平穩。”
“這太好了!”黎山神大振,“可惜只能紡!二期得抓時間上馬。”
“上馬容易,棉花不好找。”鄒標說,“實話說,我對這個紡織市場寄予如此大的希,也是期能把紡織原料的貨源吸引到了這里……”
“搞棉花易所!”黎山來了勁頭。
“對,不僅是棉花,所有的紡織品和紡織原料!”鄒標別看是個機械工程師,對市場這塊也有著濃厚的興趣,“羊、蠶,呢絨、綢……哼哼,既然已經開始搞債券和票,以后我們也可以搞搞期貨嘛。”
黎山卻沒有他這麼樂觀,四種主要紡織材料里,蠶和羊是最容易解決。不但貨源來源廣泛,而且供應穩定。紡織品的市場的前景也不錯。
麻料本地原料不缺,而且市場有限。以元老院目前的工藝水平來說,做不出高級的紡亞麻料。所以現階段能生產的麻布在穿著上沒有棉布那麼舒適,麻料多拿去做風帆以及繩索。
最大的問題是棉花的供應,各地外派站發回來的消息不容樂觀,北面的棉花能否穩定供應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松江手工棉紡業發達,但是凈棉中很大比例需要從外輸,場地大多是山東、河北等地。不過產業發達就意味著盤踞其中的既得勢力很強大,從原棉到紡紗到各類紡織包買都由各家壟斷。元老院要從他們手中搶食顯得有些困難,在垮松江布之前,很難形穩定的棉花來源,但是沒有穩定的棉花來源,又難以擊潰松江布,這就形了一個矛盾。
廣東的本地棉分布倒是相當廣泛,但是很有規模種植,且限于氣候,產量也很人。
至于舊時空國外的幾個棉花主要產區,無論是國、埃及還是土耳其,在本時空還都沒有開始棉花種植業。能稱得上有規模棉花種植業的只有印度了。
當然也有另外的途徑,化纖如果弄出來就能降低對棉花的量的需求,做66%或33%的混紡棉布。不過這個也就想想罷了,石化工業各部門都破頭了需要,什麼時候到輕紡業還不清楚呢,更何況化纖出來了又不是不需要棉花了,說不定還會因為市場因素又把需求漲一漲。
黎山把牛皮吹出去了,要取穩定的棉花還是為了他目前最擔心。畢竟他到蠱別人機,若是無棉可織,不但自己,連帶著元老院的信用都會大跌。
(本章完)
閱讀臨高啟明最新章節 請關注()
作爲社區工作者的楊得成因爲盡職盡責的工作而意外回到古代,成爲丁家最不受待見的私生子,丁浩.無權無財,爲同父異母弟弟當車伕的丁浩也因此有了夢想,就是在這萬惡的社會下成爲一個逍遙闊少,平平安安度過一生 夢想雖然有些遙遠,但是丁浩卻不以爲然,憑藉著自己做社區工作積累下來的社會經驗,丁浩應對世人、世事八面玲瓏,聰明的抓住身邊每一個機會,脫出樊籠,去爭取自己想要擁有的一切. 宋廷的明爭暗戰,南唐李煜的悲歡離合,北國蕭綽的抱負,金匱之盟的秘密,斧影搖紅的迷蹤,陳摶一局玲瓏取華山,高梁河千古憾事…江山如畫,美人如詩,娑婆世界,步步生蓮.
大二學生一穿越就成了主宰八百里海域的少主,隨口一個命令發出,就有無數魔法師與劍師躬身聽令,不管這個命令是何等的缺德; 但他真的願意做這個人見人恨、鳥見鳥昏、美女見了躲進泥坑的超級大混蛋嗎? 魔法在他身上註定會不同凡響,初級魔法都能秒殺強敵,一旦高級魔法練成,別人還活不活了?美女還有沒有別人的份了?
生活,有吃,便有了延續;有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便有了意趣;再略有家財,功名利祿,便有了豪氣。 顧正言穿越了,誤打誤撞獲得詩會大賽魁首,還娶個了侯府千金做娘子,結果二人被暴怒的侯爺趕了出來。 顧正言帶著娘子回到家徒四壁的老家,感覺涼涼,他還發現,這個娘子好像很不一般,她實在太有才太...傲嬌了,於是,他們多樣的生活,開始了。 洛書瑤:“顧正言!不許打斷我說的話,我問的問題你一定要回答,不許敷衍,不許假裝,不許浮躁...” 顧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