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奸臣,勞駕死透一點 第276章 逼宮的法子

《奸臣,勞駕死透一點》 第276章 逼宮的法子

 蘇時寒的聲音不輕不重,卻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衛恒心上,震得衛恒渾,險些站不穩。

 整個書房陷冷肅寂靜,甚至連書房外面下人的聲音衛恒都完全聽不見了,只剩下自己狂無比的心跳,和蘇時寒那樣冷冽平靜的臉。

 蘇時寒剛剛那句話,顛覆了衛恒這三十五年來堅持的全部信念。

 趙琛是正統的太子,十歲就被冊封,由丞相和太傅親自傳授課業,衛家嫡子衛恒作為伴讀。

 整個昭陵的人都知道,趙震珩殯天以后,當由趙琛繼位,但趙玄呢?他如今也是昭陵名正言順的皇長孫,趙琛若是出了什麼事,趙玄不也名正言順的應該繼位嗎?

 為伴讀,衛恒比誰都更清楚,趙琛格急躁易怒,沒有一個明君該有的氣度、耐心、智謀,而為皇長孫的老師,衛恒知道這個孩子的天資有多聰穎,他年紀還小,格端方,沒有從趙琛傳到任何不好的病。

 有那麼一瞬間,衛恒甚至覺得輔佐趙玄繼位,比輔佐趙琛要好多了!

 就像蘇時寒所說,趙玄是名正言順的皇長孫,上也流著司家的脈,卻比趙琛要好控制許多。

 但這個念頭只冒了個芽就被衛恒一下子掐斷碾滅,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有野心的權臣才會做的事,衛家永遠都不會有這樣的人!

 衛恒想著眉宇變得堅定,蘇時寒卻再度開口,聲音變得飄忽蠱:“昭陵的天,注定要變,之前的統總會變得不統,時局大之時,衛大人可知自己要匡扶的正義到底是以什麼為準繩的嗎?”

 以什麼為準繩?

 以皇室流傳下來的規矩為準繩?以贏面最大的強者為準繩還是以黎民百姓為準繩?

Advertisement

 要怎麼選,才能忠義兩全?

 時間太迫,衛恒想不出好的答案,只能遵從本心回答:“只要昭陵一天沒,做臣子的,都要做好自己的分之事,我現在的分之事,就是盡自己的所能,查出幕后搗的人,讓昭陵恢復寧靜。”

 蘇時寒剛剛說的都只是假設,在沒有真之前,都不到他們做臣子的來做假設。

 蘇時寒挑眉,對衛恒這個回答沒有意外也沒有贊同,他能對衛恒說的只有這麼多了,剩下的只能讓衛恒自己去看去判斷。

 把那份簿子放進懷里,蘇時寒拿了一張圖紙出來,圖紙是羊皮卷的,攤開以后,整個皇城躍然眼前。

 所有主刑律的員手里都會有這麼一份圖紙,方便悉皇城,捉拿案犯。

 蘇時寒這份卻并不是測繪監統一繪制的,上面還有很多不同的標記,還有各種箭頭,衛恒低頭仔細去看,看了一會兒后背突然驚出一冷汗,這圖紙上的箭頭分明是進攻皇城的幾個線路圖!

 “你是從哪兒得到這個的?”

 衛恒抓住蘇時寒的手,后背一寸寸爬上寒意,未曾消散,想到趙琛之前態度強的質問自己如何能夠確定蘇時寒沒有問題。

 在看見這份圖以后,衛恒突然就不那麼確定了。

 一個對君王忠心耿耿的人,怎麼會隨帶著這麼一份足以誅九族的圖?

 蘇時寒掙開衛恒的手慢悠悠的著自己的手腕:“在京都待了這麼久,衛大人難道推演不出這張圖?”

 “……”

 衛恒抿沒有吭聲。

 蘇時寒標注的路線圖有三條,一條是直接從城門進來,沿神武大道直奔宮門,這是一條直線,路程最短,但城中守軍離神武大道不遠,若是明目張膽的從這里攻進來,很有可能半路就被守軍阻殺。

Advertisement

 第二條路是進城后向南走,從護城河直接進宮,從這里走,可以避開宮門的重重阻隔,直接進皇宮,但現在天氣這麼冷,河邊又布守著大量弓箭手,從這里進宮死傷會很慘重。

 第三條路是進城后朝黑市走,這條路是距離最遠的,但也最安全,因為黑市的存在,周圍的兵力部署比較,這里面一直是個三不管灰地帶,如果真的有叛軍要從這里借道,靜應該是最小的。

 這三條路線的確是叛軍最有可能進攻的,衛恒看了一會兒開口:“我可以跟太子殿下商量,在這三個地方可以加強巡衛。”

 話音剛落,蘇時寒卻抓著那幅圖,毫不猶豫的丟到地上:“這個,現在已經沒用了!”

 “什麼意思?”

 “這圖,是在有人明目張膽大舉攻進皇城的時候做防用的,不是防止人宮用的。”衛恒眉頭擰,不大明白蘇時寒的話,蘇時寒也沒繞彎子:“皇城城門高四丈,是用上好的松木做的,外包鐵皮鑿銅釘,昭陵建國第五十七年政變,臣賊子試圖用火攻、車馬撞擊均未能攻破,衛大人覺得這背后之人,會采取什麼方法攻城?”

 這個問題衛恒沒有想過,他看過兵書,這會兒思緒混,一時竟也想不起什麼好的法子,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若是有人不自量力要舉兵攻城,大多數叛軍都會死在城下,本攻不到宮門口。

 “若我是要謀權篡位之人,辛苦謀劃這麼多年,絕不會用這麼蠢的方式暴自己。”

 蘇時寒做了個假設,可他眉宇之間邪,全然不似衛恒之前認識那個蘇廷尉,倒是與他口中要謀權篡位的人一模一樣。

 “如果是你,你當如何?”

Advertisement

 衛恒低聲問,開口聲音喑啞艱夾帶著腥味。

 說了這麼多話,蘇時寒有些了,抬手給自己倒了一杯冷茶喝完,將茶杯扣在桌案上:“有兩個方法,一是讓負責守城的兵自愿給我開門,里應外合,二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把人運到城里來。”

 “不可能!”衛恒想也沒想直接反駁,“自蘇問春潛京都以后,全城便一直在戒嚴,以防路橫州或者蘇灼帶兵叛國,這麼多人要進城,不可能不被發現!”

 “誰說要這段時間進城?”

 蘇時寒反問,衛恒瞳孔震,張了張,沒能阻止蘇時寒說完后面的話。

 “這十三年間,那麼多武被送到西陵,朝中不是也沒有一個人發現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