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順也好,哥舒翰也好,如果換在李隆基獨秉大權的時候,哪怕留他們一條命,也一定會把他們打發到山窮水惡之地,當個縣尉之類的小,自生自滅。可是,現在的大唐已經不是他這個天子金口玉言決斷一切的時候了。
所以,當杜士儀親自上書,言辭誠懇地爲哥舒翰求,說哥舒翰雖有失律以及誣陷安思順之罪,然則如今是對叛軍用兵的要關頭,不若發去西域,以白效力軍前,戴罪立功,李隆基竟是隻能著鼻子認了下來。然而,對於杜士儀上書提及重新啓用王忠嗣之事,他卻裝起了糊塗。可這時候重新派出使者前往利州益昌郡也來不及,他唯有希那邊沒出痕跡來。
而高力士的百般規勸也起到了作用,李隆基想到如果東邊的安祿山叛軍還沒解決,西邊的隴右兵馬也來上一場叛,後果不堪設想,他竟只能針對隴右軍民的聯名奏疏,以造叛賊書信的罪名,將哥舒翰發落到安西大都護府軍前效力,然後又復安思順爲隴右節度使,以河西節度判高適知河西節度事,抗擊吐蕃進犯。而與此同時,杜士儀和裴寬爲將卒請功的奏疏,李隆基也不得不一一準奏。
一邊是真正展現出了全部實力的杜系,一邊是死自己寵妃,又殺了宰相的北門四軍,李隆基竟發現自己沒有可以信賴的人!而北門四軍直到現在還沒有回到長安,聽說此前那些逃兵竟然禍害鄉里,杜士儀已經命僕固懷恩親自帶兵,一面搜捕逃兵,一面安鄉里。與此同時,杜麟則正在招募飛龍騎,據說長安民應者如雲,其中招收的幾乎都是此前守城有功的勇士。他知道沒辦法反對,思來想去,只能想辦法給高力士安了一個兼知飛龍廄以及左羽林大將軍的職銜。
哪怕只是萬分之一的可能,他也希通過和杜家關係良好的高力士,設法掌控這樣一支新生的軍,同時加強對未來北門四軍的控制。
事已至此,對於空缺出來的兩個相位,李隆基也就不糾結了,在一路把叛軍趕出關中的郭子儀風塵僕僕從潼關趕回來之後,他便支撐著病出現在了勤政務本樓的大朝上,授杜士儀爲右相,裴寬爲左相。然而,對於朝中公議設立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他卻沒有立刻表態,回到宮中更是大其火。
宗室當中,人高的已經凋零殆盡,他如果設一個天下兵馬大元帥,那是不是相當於皇位也可以拱手讓人了?以杜士儀如今展現出來的那鋒利獠牙,掌控的這一支支銳平叛兵馬,又怎會真的俯首聽命?而姜度和竇鍔這兩個貨真價實的皇親國戚不但把控宮門,姜度更把兩宮都給清洗了一遍,他竟不知道誰能用誰不能用!
當這場大朝會結束之後,杜士儀和裴寬郭子儀並肩出宮的時候,全都是百集。裴寬已經年紀一大把了,他雖然因爲篤信禪佛而被不人譏嘲,但素來是衆所歸,李林甫對他一直忌憚非常,故而沒在背後捅刀子,幸而一直得到各方援助,還有弟弟裴寧幫忙,總算一路逢兇化吉,如今終於熬倒了李林甫和楊國忠,一舉登上相位,他回首來路崎嶇,自然唏噓不已。
“君禮,雖說出徵之事尚未定下,但長安這邊千頭萬緒的事務自有我在,你到時候就放心和子儀去平叛吧。”
“多謝裴兄。”杜士儀笑著對裴寬一拱手,見人已經匆匆前往政事堂了,他也無意去和那些繁瑣的政務打道,衝著郭子儀一頷首道,“子儀,我們去春明門城樓看一看?想當初,這是長安守衛一戰中激戰最烈之地。”
“好。”
杜士儀和郭子儀登長安東城春明門城樓,到底說了些什麼,除了當事者兩人之外,其餘人不得而知。別人只知道,郭子儀只是回家和妻兒團聚了一晚上之後,便立刻迴歸潼關。而杜士儀也沒有去等那些迤邐數裡的皇族宗室迴歸長安,而是次日便上書請將兵前往河。李隆基還想用政務繁忙,留著杜士儀,只派僕固懷恩前往平叛,可裴寬卻進宮百般陳,差點把這位天子又氣得吐。
如若杜士儀麾下大將各自建功,回頭只要一個個加進爵,他們自系之後,就會離杜士儀的掌控,可現如今杜士儀要親自前往河督戰!即便他到現在都咬牙就是不給杜士儀一個正式的名義,但只憑右相這一份,再加上在朔方安北兩路大軍之中的聲,杜士儀便有號令三軍的本錢!
臨行前夕,杜士儀卻並不在宣坊杜宅,而是在平康坊崔宅。儘管長安已經解圍好幾日了,但他連日來東奔西跑,連杜麟也只是那天在苑中耳提面命了一次,其餘家人就更加沒工夫見面說話了。所以,抱了抱宋錦溪送過來的,自己的第二個孫子,又抱了抱外孫,他只覺得一顆心不知不覺了幾分,連說話的聲音也溫和了下來。可對於曾經最悉兄長的杜十三娘來說,杜士儀的每一句話彷彿都帶著幾分鏗鏘之音。
“子儀懷恩全都是大將,奇駿亦是能夠合兵馬的人才,再加上都播那一路兵馬,即便我不去,此次平叛也應該不會出紕。但我若是不出面,陛下即便素來忌憚皇子皇孫,也一定會在宗室中矮子裡拔高子,派一個人到前方去充當大元帥。只要這樣一個人有半點私心,又或者行事猶豫不決,就會給將士們平添無數掣肘,所以我一定要親臨前線。來日萬一有這樣一個人派下來,也只有我能得住他,我敢得住他!”
杜士儀把話說得如此骨,在場衆人誰能聽不懂?旁聽的嗣趙國公崔承訓心驚跳,臉都有些發白了,可想想自己的伯父崔泰之,父親崔諤之當年同樣是提著頭去誅二張,除韋后,他又不由得苦笑自己到底生在承平年間,沒有父輩的魄力,此前除卻答應崔五娘和崔九娘,派出所有家丁,他也只是出了些小力,沒想到也因此居衛尉卿,將作大匠。可看著嫡親侄兒崔朋站在杜士儀面前,年紀輕輕便已經居一方主司,他又生出了崔家後繼有人的驕傲。
萬年令居正五品上,那可是真正稱得上天下第一令!
一一叮囑過家人之後,杜士儀見崔儉玄的長兄崔承訓站在一旁始終沒吭聲,便緩步走到了他面前,鄭重其事地拱了拱手。崔承訓立刻回過神來,趕還禮不迭。可他一聲相國剛剛出口,杜士儀卻搖了搖頭。
“崔杜不但是姻親,而且相已有三十餘年,崔兄不用和我客氣。接下來朝中多事,裴相國一個人獨木難支。我此次是來不及了,希你替我去拜訪一下王詰,請他出來爲生民百姓做些事。然後替我轉告夏卿,太子殿下、廣平王和建寧王枉死在前,請他仔細想一想,這樣的無之木是不是值得依靠。”
崔承訓聽到杜士儀是要自己去當說客,而且對王家兄弟二人的說辭完全不同,他不爲之大訝。尤其是對自己的妹夫王縉,杜士儀這話裡話外,彷彿竟是暗示王縉曾經和太子李亨有關係,他只覺得一寒氣直衝腦際。等到杜十三娘帶著崔家和杜家小一輩們送了杜士儀出來,他幾次想要追問什麼,可話到邊卻不知道如何出口。就這麼一肚子胡思想到了儀門,他突然發現寡居多年的崔五娘和崔九娘姊妹倚門而立,頓時想起了當年母親的聯姻之意來。
實在可惜了,不管五娘還是九娘,倘若能夠嫁給杜士儀,如今又豈會一個寡居寂寞,一個則是婚後不幾年便常常鬧脾氣回孃家?
“杜相國這是就要走了?真是大忙人,連我們都沒工夫見。”崔九娘今天正好回孃家,這才從阿姊口中得知杜士儀來了,本待去杜十三孃的寢堂找人,卻被崔五娘拉了回來,卻仍是不罷休,乾脆在這裡直接堵人了。此時此刻,見杜士儀微微一笑,不閃不避地徑直朝自己走了過來,也揚了揚下,一如當年那樣驕傲。
“多年不見,九娘子還是老樣子。”杜士儀想起當初崔九娘假扮崔儉玄戲耍自己的景,只覺得猶在昨日,可時卻已經翩然過去了三十餘載,當年那個渾是刺扎人的,現如今也已經爲人妻爲人母多年了。深諳崔九娘的他沒有給繼續張牙舞爪的機會,認認真真地說道,“我確實是忙得沒工夫登門拜訪,正好有幾句話託了令兄轉告夏卿,回頭你見到他的時候,替我轉達一聲問候,我這就走了。”
崔九娘還想說話,可看到杜士儀越過自己,竟是往崔五娘那走去了,只能惱火地閉上了,沒好氣地腹誹了一句。我本來就是回孃家散心的,誰要特意再回去給你帶話給王縉!
wωω✿ttκǎ n✿Сo
“五娘子。”站在崔五娘跟前,杜士儀沉默了好一會兒,方纔開口說道,“麟和蕙娘阿朋畢竟閱歷不足,十三娘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今後還請你代我多多照拂提點他們!我不在這段日子,長安城中恐怕還會有一陣鬧騰和子,也請你多保重。”
“長安城中再危險也比不上戰陣上刀劍無眼,你也務必多多保重。”
崔五娘想到袖中的平安符,最終還是沒有拿出來,就這麼看著杜士儀一揖之後轉大步離去。那一刻,想起剛剛看到他那斑白的雙鬢,心裡默默嘆息了一聲。
如今長安城中誰人不津津樂道於杜士儀這一場驚天地的逆轉,可誰曾想到,他這麼多年來長安朝堂之外默默耕耘的辛勞?都說歲月催人老,可分明是那些沉重的責任和力,方纔讓他鬢髮如霜!
(非傳統修仙文,想看傳統修仙文的請繞路,不要在評論區打差評,謝謝) 女主許桃意外穿進一本修仙小說裡,成了青嵐宗太上長老的獨生愛女。 除了有個牛逼到不行的親爹,她的師父還是青嵐宗最年輕的化神修士。 這樣的出身,怎麼樣也得是個女主配置吧? 可惜並不是! 許桃知道在她築基成功這天,師父會帶回一名清純得有如白蓮花一般的小師妹。 小師妹會奪走她所有的機緣,會害她眾叛親離,最終她還會死於痴戀小師妹的眾多男配手中,不得善終。 回憶著書中自己的悲慘下場,許桃堅定的撕掉了手上的砲灰劇本。 只見許桃冷冷一笑,想讓她做炮灰,問過她爹了嗎!問過她男人了嗎! 她爹是誰?修仙界戰力天花板了解一下! 至於她男人是誰,許桃得意一笑,就是那個書裡面那個小師妹求而不得的白月光啊~
開局穿到逃荒文里,成了作天作地的惡毒女配。 原主不僅賣兒換糧,還丟下夫君跑路,想要翻身簡直是地獄難度。 江棠棠索性擺爛:你把我的命拿走吧!
齊繡婉是刺史千金。 本該錦衣玉食,高枕無憂一世的小姑娘,卻因爲偷聽到惡毒大嫂密謀害人的事情,所以被惡毒大嫂毒啞了嗓子和折斷了手,最後又被賣到了封閉的鄉野山村中。 小姑娘爲了爹孃不被惡毒嫂子加害,更爲了在爹孃的面前拆穿惡毒嫂子的真面目,她忍辱負重,不敢輕易尋死。 可逃離之日卻是遙遙無期,沒有任何的希望。 就在感到絕望之時,有一個沉默寡言,體魄強壯的男人在市集上用了三兩銀子把她買了下來。 開始的時候小姑娘怕這個男人怕得要死,巴不得男人離她遠遠的,可後來卻是男人讓她離得遠遠的,小姑娘卻反而越發的黏人。 【落難美人x沉默寡言身強體壯獵戶】
【強取豪奪+追妻火葬場+瘋狗男主】十六歲前,姜容音是嫡公主,受萬人敬仰,貴不可攀。十六歲后,姜容音是姜昀的掌中嬌雀,逃脫不了。世人稱贊太子殿下清風霽月,君子如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