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書 末世:仙妻橫行 二百二十三章 辭語

《末世:仙妻橫行》 二百二十三章 辭語

終於到了離開這雪山之巔的時候。盡管有人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有人顯然是白來了一趟,但在離開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

靈烏的倔強,再一次地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來。它還是堅決不搭載僵。於是,寧肖也懶得跟它費口舌,直接將小香爐拋了出來。

小香爐可沒有這方麵的忌諱。歡笑地擴充了自己的爐,讓剩下的所有家夥都能搭載上。然而,就在它準備起程時,神殿的祭師趕了過來。

“尊者,”祭師很是恭敬地來到了寧肖的跟前。“聖母請你過去一下。”

“哦,”顯然,這是寧肖所沒有料到的。但也不好拒絕,隻得回應著:“好的,我等會兒就過去。”

“諸位,”寧肖就轉對已經登了小香爐爐的大夥兒說。“我有點事,去去就來!”

“尊主請!”僵們是很禮貌地回應了一聲。

“姐,早點過來,別磨蹭!”這是寧季肖的催促。

“老四!”已經晉升到七級的寧叔肖先是瞪了寧季肖一眼,然後再對寧肖囑咐著:“姐,你去吧!我守在這兒,不會有事的!”

寧肖這才放心地轉而去。

祭師把寧肖帶到了一片崖石刻的區域,也不多說什麽,朝寧肖深鞠一躬,就離去了。

麵對眼前這一派麗而莊嚴的神聖世界,寧肖屏息觀。初始,呆在神殿,還奇怪崇尚聖教的殘魂,怎麽沒有把神聖遍布於整個神殿之中?原來,它是把神聖都鐫刻在了這裏的石頭之上。

此時,在寧肖的眼中,不再是大慈大悲的聖的形象,也不再是沉默冰冷的石頭。的心中已經無聖祖,也無菩薩的實相,而是一個個刻進去的生命,一個個有,有有義的東方神。

Advertisement

那微笑,那眼波,那安詳的姿,呈現出生命的智慧和麗。《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你就見到聖了。

聖是什麽?聖由心造,聖在心中。所見的諸相,不是實相,而是心中所想的非相。那麽,是不是見到了如來?

寧肖虔心凝,跌坐在白象上的普賢菩薩,麵容秀,如春曉之月;眉目低垂,寧靜而安詳,仿佛凝神沉思;角微微含笑,溫慈祥,典雅嫻靜。仿佛不是一尊聖,而是一位很麗的子,來到民間,度化蕓蕓眾生。

在轉,寧肖仰首觀,那是一尊手握經卷,騎著青獅的文殊菩薩,結跏跌坐於蓮座,神莊嚴,雙目平視遠方,出智慧的芒。

他頭戴方形寶冠,著褒博帶,前瓔珞巧細膩,麵貌圓潤,鼻梁高,雙眼細長半垂,手臂手指秀、靈巧,可譽為“東方男子”。

“文殊師利”是大乘聖教智慧的化,以智慧和普辯才第一,居各菩薩之首,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聖的左右脅待,合稱為“華嚴三聖”。

文殊菩薩,覺智慧從心中而生,仿佛產生了一強大的力量。他是來自八千世界,教化有眾生嗎?

“你對聖理的闡悟,遠在我之上,”就在這時,那位祭師手捧著那尊殘魂所棲的神像來到了寧肖的邊。“我的魂經你的一番折騰,損耗很大,需要閉關靜養。這神殿的事宜我想給你來掌管,如何?”

“再說了,你也是從這雪山深而出。這多年了,你也該回到這裏來,一下生命之源了。”

“嗬嗬,”寧肖轉過來,淡淡地一笑,在對那神像說。“我寧肖,不是公正。這兒是你的生命化,可不是我的化所在。”

Advertisement

“另外,”看了看一旁的祭師。“你的祭師已經把這神殿打理得好很,你的教民也遍布這兒的角角落落,你就好好去靜養吧,惹點一事,就不和一些煩惱!”

“我沒有惹事!”神像頓時嚷起來。“你才喜歡惹事呢?”

“哦,”寧肖懶得理睬它了,徑直觀看那跌坐於金剛座上的玉印觀音,,氣質安詳。

而慈的目,似乎穿越了上萬年,投向每一個人,仿佛心中無怨無恨,隻有和慈祥。觀音是聖教中普度眾生的的象征,而母親是人間善良無私的偉大

天下的母親都是觀音的化。在這裏,寧肖好像見母親親切地俯下來,關注著的心中便有了寧靜,有了溫暖的依靠,心靈的藉。

於是,分不清結跏趺座於蓮臺的是慈悲的觀音,還是慈的母親了。

“公正,啊不,寧肖,”那聖像也終於平和了下來。“你我還會有相見之期嗎?”

在觀音麵前,寧肖也變得順下來。不過,還是很誠實地回了一句:“不知道。這一切都得要看天命了!”

生活中有那麽多的不,偶爾還會使人們失去了前行的力和勇氣。所以,人們就必須尋找,以便生活得相對快樂和幸福。

此時的寧季肖,就於這種尋找之中。他好不容易修煉到了五級,離寧叔肖隻有一步之遙。結果,寧叔肖這一次又晉級了,而且還提升了兩級。七級的異能者,對於當世來說,已經算得上是麟角了。

尤其旁邊的這些高階僵,對寧叔肖那副尊敬的樣子,更讓他氣不打一來。然而,他卻不能大發脾氣。因為搭乘這小香爐的眾人當中,他的修為最低,盡管是五級。

Advertisement

“姐,”他是挨著寧肖的。所以,他隻得唉聲歎氣地低語著。“我現在覺眼前一片黑暗,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了!”

“噗哧!”寧肖一笑。很清楚他說這話的意思,就手戵戵他的額頭。“我曾看過一本登山專家寫的書,發現那裏麵記載的登山時間,有的在白天,有的卻在夜晚。”

“不會吧!夜晚登山?”寧季肖一聽,有些不太相信。他不由地低頭看向下那皚皚的雪山。“白天登雪山,都危險重重。如果晚上登這雪山,豈不是在找死?”

“錯了,”寧肖要把他糾正過來。“那本書上寫的是海拔超過8000米的雪山,他們的登頂行都是從黑夜開始的。”

“為什麽?”這下,寧季肖被徹底地吸引住了。“如果在白天攀登不是更輕鬆,更方便,便容易一些嗎?為什麽要選擇黑夜呢?那寫書的人是不是有病啊?”

“道理很簡單,”寧肖說這話的時候,搭載在小香爐上的眾人都豎起耳朵來聽。“一般小一點兒的山,海拔低的山峰,一個白天就夠了。”

“但是,如果路程遠的,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就必須在黑暗中出發,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明中登頂,在明中安全返回。”

“哦——”寧季肖這才恍然大悟。“也就是說,隻有從黑暗出發,才能在明中登頂!”

“是啊,登山如此,那麽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寧肖就借此開導著寧季肖。“那些出生不幸的人,那些在艱難困厄中的人,是不能驚慌和氣餒的。”

“因為人生也像攀登一座高高的雪山,從低出發,從黑暗中出發,一步步往前走,終將會迎來一個越來越明的前程!你一定要堅信這一點。”

Advertisement

“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解決人類與僵之間的最基本矛盾的辦法。但是,這就好比一道強,閃耀在世界的東方。可在這道強之下,如同線愈強,暗愈濃;影愈濃,黑暗也隨之產生並深厚一樣。”

“有的人在這芒裏到溫暖、明亮和好,有的人則因為天然的憂鬱、焦慮和不安,而到了芒下的影、寒涼和霧纏繞的灰暗。”

“要知道,黑暗不僅是時間、地點和事件,而且還是水、空氣、人、人心和人們最日常的存在和呼吸。”

“如果僅僅把黑暗當做前者,那就是巨大的狹隘。因為真正的幽深而無邊的黑暗,是所有的人都看得到的黑暗,卻反而說明了明亮而溫暖。”

“最大的黑暗,是人們對黑暗的適應;最可怕的黑暗,是人們在黑暗中對明的冷漠和淡忘。我們異能者就是要為躲在這明邊緣的灰暗之中,著世界,並從中找出亮來,從而給人類帶來希!”

“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亮,就應該讓人們看到,從而覺到黑暗的存在,讓他們可以更加有效地躲開黑暗與苦難。”

“姐,”寧季肖到了汗。“我隨口說一句,你竟然能引申出這麽深刻的道理來。我這才覺得自己對黑暗還領悟得不夠,也不多。”

“沒事,”寧肖安著他。“等你把黑暗給領悟夠了,自然也就多了。指不定,你就可以晉級了!”

“姐,”寧叔肖想得則是更深一層的意思。“聽你這麽一說,末世人類與僵的矛盾,你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