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三百零八章 治罪(一更)

《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三百零八章 治罪(一更)

 三天前·福寧殿

 姜元曜帶著那些往來信件到殿中去回話,待了都不到半個時辰,就被李福送出了殿。

 晉和帝面鐵青,周侵著一層寒氣森森。

 這些臟東西,該怎麼發落置,他都覺得沒什麼。

 唯獨鄭家。

 這二十年的時間里,他還要如何推恩,如何厚待,可鄭氏一族永遠都是這麼不肯惜福,也不知足的!

 貪心不足,罪該萬死!

 李福送了人從外頭回來,見晉和帝臉還是那樣難看,可見是半點沒消氣的。

 他抿角,對掖著手匆匆上前:“家,姜大郎君都知道了。”

 至于都知道了什麼,也沒細說。

 晉和帝顯然是心里清楚,沉沉嗯了一聲:“大郎他們呢?”

 “已經派人出宮去傳話,幾位殿下稍后會來。”

 晉和帝又想了須臾:“等三郎進了宮,送他去含章殿,不必到福寧來回話,他守在皇后床前,給他母后侍疾吧。”

 可是這些事不是說想瞞就能瞞下的。

 不出半天就會滿城風雨。

 吏部刑部要著手查案,該抓的抓,該抄家的立時就抄家去了。

 李福心下嘆氣,面上實不知要怎麼勸。

 大約有小半個時辰,趙禹幾兄弟趕到宮中來。

 趙奕的確是沒能進福寧,被李福安排了人徑直領去了福寧殿。

 路上他倒是也問了,然則前當差的人,他也不會再三追問。

 趙禹和趙行兩兄弟一前一后進了殿,等瞧真切晉和帝面之后,皆是心頭一沉。

 進宮殿一路上也聽了兩耳朵,知道姜元曜來過,但他是來做什麼的那沒人告訴,他們也無從得知。

 二人對視一眼,趙禹緩著語調父皇:“這是出了什麼事?兒臣聽底下的奴才們說,姜大郎先前來過福寧回話。”

Advertisement

 晉和帝沉沉嗯了一嗓子,連眼皮都沒有抬起來,只是淡淡的掃量過去一眼,后來卻并沒有吭聲,點了點案上單獨拿開放在那兒的一摞信。

 他的確只是用指尖輕點,趙禹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趙行也跟著快步上前。

 直等到兩兄弟把那些書信給全部看完,無不震驚惱怒。

 “父皇,這——”

 趙行后話尚且沒有來得及說完,被趙禹一把按住了:“父皇,這些都是小姜將軍從南苑帶回來的?”

 “他生擒南苑王,這些全都是從南苑王帳中搜出來的東西,還有別的,朕只李福把鄭家與南苑的往來信件單獨拿了出來。”

 晉和帝的震怒早就已經過去了。

 最生氣的那個時候,腔中涌起一

 是多年都沒有過的。

 早年間朝堂,皇位不穩的時候,才有那樣的緒。

 眼下過了近一個時辰后,反倒沒多大的覺了。

 “你們倆坐著說話吧。”

 趙禹還是勉強穩得住的,趙行神就顯得要著急得多。

 晉和帝看在眼中,搖了搖頭:“你果然還是要跟在你皇兄邊多歷練。”

 趙行也不說話,悶不吭聲的,跟趙禹兩個往一旁帽椅坐了過去。

 等兩兄弟坐了之后,晉和帝才沉道:“別的都好辦,刑部和吏部著手按著章程從嚴置就是,唯獨鄭家。”

 他聲音收住的時候,趙禹心里就有了數:“父皇是顧著母后?”

 “這些消息瞞不住的,真要鄭家,難道能瞞過你母后?朕三郎去含章殿陪著,不讓他來福寧議事,為的也是這個。”

 晉和帝抬眼去看趙禹:“你怎麼說?”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些往來信件,雖說并沒有什麼通敵叛國言論,可與南苑互通往來,這本就是大逆不道,足以定罪!”

Advertisement

 趙禹咬牙切齒:“更別說今次南苑反叛起的這樣突然,說不準就有朝中重臣通風報信,鄭家就尤其可疑!”

 晉和帝一瞇眼,目深邃了些。

 趙行一時接到那樣的目,心下咯噔一聲:“父皇,這不怪大兄激,您要兒臣說,也是一樣的話。”

 晉和帝哼了聲,也不是真的要計較。

 畢竟現在是鄭家做錯了事,有了天大的罪過,且罪證就擺在那兒,鐵證如山,辯無可辯。

 更何況連他都有心緒不穩的時候,再怎麼以明君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總不可能他做到無無求,不論遇上什麼事都不能有一丁點兒的緒波

 所以想想也就算了。

 他緩了緩:“鄭家的事暫且緩一緩,過后肯定還是要置發落的,只是不能與那些人混在一起,否則一旦置起來,便沒有半點回旋余地。

 你母后上不好,大約是承不住的。”

 也就是說,打從心眼里,他還是想要對鄭家網開一面。

 別人家里或殺或關,罷流放,全都不在話下。

 若是鄭家,便又是另一番說法。

 趙禹面凝重起來:“兒臣以為不妥。”

 還不等晉和帝說話,趙行跟在旁邊附和道:“兒臣也覺得不

 父皇若是為鄭家開此先例,難免外面人說父皇偏私包庇,維護于鄭氏一族。

 就連通敵叛國這樣的大罪,對鄭家都可以格外開恩,網開一面,那還有什麼罪過是鄭家擔待不起的呢?

 朝野上下,若然知曉,朝廷的威嚴何在?法度又置于何地?

 父皇顧念母后,但這本是朝政,與后宮自不相干。

 就算置了,母后也不該有什麼手之

 父皇怕母后知道鄭家獲罪,被您降罪責罰,全族不得好下場,固然會傷心生氣,兒臣也曉得母后病纏綿,醫囑咐過要靜養,不能再肝火,一旦知道鄭家出事,病勢必會加重。

Advertisement

 可是父皇,醫院盡心伺候著,普天之下要什麼名貴藥材沒有,母后的還能慢慢將養起來,然則國法君威,一旦就這樣給了鄭家先例,破格恩典,往后還如何去服眾呢?

 難道今后再有這樣的事,便人家去說,昔年鄭家通敵叛國都可以不獲罪,朝廷拿什麼來治我的罪?

 還是說,父皇您打算把鄭家摘出來,摘個一干二凈,只當沒有這件事發生過,等到這件事風平浪靜后,再另外尋個由頭,去治鄭家的罪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