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恐怖靈異 死人經 第233章 誰之過(1)

《死人經》 第233章 誰之過(1)

第233章誰之過(1)

聽我這麼一說,王坤才終於把那些符籙收了下來,不過依然還堅持把手裡的錢塞給我,還振振有詞的說,“我們那裡的寺廟道觀裡麵都有規矩,求符時候一定要給些善財,這樣纔算有誠意,要不然就算求到了符籙,拿回去也不會有太大用。”

這番話聽的我是哭笑不得,現在社會上那些和尚道士,為了能多賺錢,真是什麼法子都能使出來,什麼心誠不誠的,真遇到鬼怪的時候,它們可不會跟你講這些唯心主義思想。

隻是無論如何王坤也堅持要把錢給我,無奈之下我也隻好收了下來,本來這些符籙的本也不低,我就當時收了些本費。

見我收了錢之後,這下子王坤才終於眉飛舞了起來,聽我說這些符籙最好儲存在玉盒裡才能保證道炁不會流失,當即就跑到車站附近的一家玉店裡買了一個玉盒,小心翼翼的將符籙放進去之後,直接揣到了自己口的服裡,還不時的一下,生怕弄丟了。

一直到王坤走了之後,我還對他那小心翼翼的模樣記憶猶新。不過想想也是,對我來說,這些符籙已經是略顯過時的手段了,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符籙恐怕比錢還來的寶貴,關鍵時刻是能救人的。尤其是對王坤這種見識過鬼怪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怎麼小心都不算過分。

據王坤這行為來看,我若是回頭去深圳開一家專門賣符籙的店,生意肯定火

不過這個念頭轉瞬即逝,雖然修行一途頗為費錢,但有王永軍給我提供的年薪支援,差不多可以支撐的下去,更何況,我平時本冇有時間來經營店鋪,真要開了,到時候也隻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關門時間肯定比開門時間多的多。

Advertisement

這麼一想,我就把這個念頭拋到了一邊。

回家這一路,我選的通工是火車。雖是臨近年關,但因為選得是一趟景區始發車,景區這邊此時人很,上車之後,整個臥鋪車廂裡就我一個人,正好我也樂得清靜,一個人躺到下鋪床上補覺,即舒服又自在。

但好景不長的是,火車上路兩個多小時之後,途經幾個大車站,很快臥鋪車廂裡就滿了人。三層床鋪的人上上下下的,弄得我很快就睡不著了。

更不幸的是,車廂裡還上來一個滿的,位置似乎就在我上鋪,不過把隨行李往床上一丟,自個兒本冇爬上床的意思,反而是在我床邊坐了下來。

這一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其他幾個床鋪的老爺們兒們,在幾分鐘之,或快或慢,都從床上爬了下來,笑嗬嗬的往下鋪床邊一坐,跟那滿聊起了天。

遇到這種況,我實在也是冇轍,正準備用道炁封閉自己耳朵的時候,忽然我聽到那的聊起了自己的職業,說是做婚慶主持之類工作的,一開始我冇在意,不過很快,又說這年頭生意不好做,們那個婚慶公司,不接紅事的生意,最近這半年連白事生意也接起來,所以現在就是婚禮和葬禮的主持全乾,經常上午跑個婚禮,下午跑個葬禮。

估計也正是因為這個職業的緣故,這滿格很是開朗,跟周圍人聊的不亦樂乎。而那些老爺們兒聽說起這個,話題自然不可避免的往葬禮和鬼怪方麵展開了,一群人樂嗬嗬的問這主持葬禮時候怕不怕。

的擺擺手說,“怕倒是不怕,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冇道理害怕一個死人,不過我跟你們說啊,自打主持白事之後,我還真遇到過奇怪的事呢。”

Advertisement

一群人頓時被吊起了胃口,紛紛問遇到過什麼奇怪事。

我在旁邊聽的也是角微微一笑,婚喪嫁娶的主持工作,不是現在才興起的,這行當其實從古至今上千年了,但跟這個說的不同的是,這行當在古時候不主持,而是知賓。

知賓顧名思義,就是“知會賓客……”之意,籠統來說跟主持的質一樣。

婚嫁之時,有紅事知賓,喪葬之時,也有白事知賓。知賓這行當跟胖子他爹的仵作行當一樣,都歸下九流之屬。雖是下九流,但這行當裡麵規矩也頗多,絕不是不懂行的人隨便就能吃這口飯的。

更何況,聽這的所說,先是跑紅事活兒,後來又接白事活兒,這種行為,在知賓這個行當裡麵,本就是大忌。出事很正常,不出事才奇怪。不過這的命也算好,居然連續做了半年,現在還能好端端的坐在這裡給人講故事。

這下我索也不睡覺了,準備聽聽遇到了什麼事。

這年輕人名字方敏,據所說,發生怪事的是一個姓袁的老爺子。袁老爺子死的巧,正好在自己七十歲的生日那天趨勢,葬禮上原本一切正常,方敏了這一行之後,也是學習過一些東西的,指揮著家人親眷給袁老爺子沐浴更,然後安排老爺子七歲的小孫子搖著柳枝白紙幡旗招魂,一切看起來都妥妥噹噹,但等到親眷給老爺子穿壽的時候,老爺子子僵,怎麼也穿不上。

葬禮也是講究時辰的,眼看著趕不上趟了,家眷們都過來問方敏怎麼辦,可方敏哪裡知道這些,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到最後,老爺子的大兒子怕誤了時辰丟臉,跪到老爺子的床頭前,咚咚磕了幾個響頭,跟他爹告了個罪,然後上去直接把老爺子的搬起來,準備強行套上壽

Advertisement

結果這一搬更壞事了,壽是勉強套上了,可老爺子整個人僵了一個坐立的姿勢,怎麼掰也掰不回去,這下連棺材都冇法了。

一家人徹底慌了,坐在旁,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最後是鄰居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頭給出了主意,讓老爺子的大兒子去買了一口缸,把老爺子的裝進了缸裡,其名曰“缸葬……”

當時一群人聽著邪乎,但眼瞅著一對賓客正在外麵乾的等,無奈之下,也隻好照此辦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