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134章 見機

《安樂天下》 第134章 見機

……

聽祁佑年說要后羿,小校更加吃驚了。

“小主子要后羿?”神弓后羿,出自上一輩的制箭大師,也就是何庸的父親何藥之手。是老主子傳給小主子的,小主子在外,並沒有將后羿帶在邊。

后羿出,天下

小主子要后羿,那豈不是代表著……

祁佑年見小校吃驚,也不多做解釋。

“該說的,我都在信中說了。你只將信送到,再將后羿帶來給我。……等新弓制好了,你一同帶來給我。”祁佑年就吩咐道。

“是。”小校立刻答應,小心地收好了書信退了出去。

……

紀曉棠陪著沈氏坐在炕上,不經意間扭頭往窗外看了一眼。如今天氣一天天的熱起來,穆府各院都已經換了紗窗。

沈氏這屋子裡,換的是淺綠的紗窗,這樣看出去,窗外院子裡綠意茵茵,彷彿是一窗的碧玉般。

窗外掛著鳥籠子,鳥兒們的聲清脆婉轉。

紀曉棠只穿了家常的,手裡拿著剪刀和彩紙。們正將一大張的彩紙裁一張張同等大小的方塊,然後摺疊起來。

一隻只靈巧的燕子,或是一個個彩的葫蘆,就在祖孫兩人的手底下翩然落下。

天氣漸熱,北雁南歸,也就是近端午的時候。這個世界,任安府的習俗。就是家家戶戶要折燕子和葫蘆,歡迎燕子歸來。

至於葫蘆,那自然是藥葫蘆。是應端午節的景兒的。

沈氏心靈手巧,最擅長這些。紀曉棠是自小跟紀二太太學的,跟沈氏是一脈相傳。

祖孫倆一邊摺紙,一邊親親熱熱地說著話。

“自從你娘嫁出門,就只有我一個人折這些。你大舅母什麼都好,只是手笨的很,也不耐煩做這些。倒是孝順。肯陪著我,可我看的樣子,還是算了。”沈氏說著話。就忍不住笑了。

Advertisement

穆萬傑這個時候就從外面跑進來。

“祖母和曉棠姐姐折燕子,怎麼不我?”穆萬傑進屋來,說著話,就讓小丫頭給了鞋子。爬到炕上坐了。

紀曉棠見穆萬傑腦門都是汗。忙拿出汗巾子來替他了。

“小杰去做什麼了?”紀曉棠就問。

“跟著爹舉石鎖來著。”穆萬傑就答道,“我也要拉一石的弓。”

“有志氣。”紀曉棠就穆萬傑的腦瓜頂。

別看穆萬傑平時也很慣,但是在習武方面,穆洪,還有穆家英和張氏夫妻兩個卻不會寵著他。

穆萬傑每天也有許多功課要做。

“怎麼小杰也會折燕子和葫蘆?”紀曉棠看見穆萬傑拿了個剛這好的燕子在手裡,就問道。

穆萬傑就嘿嘿地笑。

“他會什麼,不過是要跟著搗罷了。”沈氏就笑道。

“纔不是哩。”穆萬傑就不依,“我有幫祖母。曉棠姐姐。”

穆萬傑所說的幫忙。不過是把沈氏、紀曉棠摺好的燕子打開,有將們摺好的葫蘆都吹的鼓起來。

摺好的燕子和葫蘆。還要加上彩的墜子,都到房樑等各去。暖融融的風吹進屋子裡,一排排的燕子和彩葫蘆隨風搖擺,竟是十分的好看。

很快,穆洪、穆家英、穆家豪、張氏和紀三老爺也來了。

原來今天穆家父子都在家休沐,方纔這些人都是往小校場習練功夫去了。

進屋來看見這一屋子的燕子和葫蘆,穆洪就很開心。

穆洪就跟沈氏商量起過節的事來。端午還要有些天,而在那之前。

“曉棠來了,也沒各好好逛一逛。還有小叔,每天也只在家裡,不是念書,就是跟你們習武。”沈氏輕聲地說道,“正好要到端午了。你看哪天你們爺們兒都有空,咱們一家子往城外螺廟去逛一遭,正好我也要上香還原。”

Advertisement

穆洪聽沈氏這樣說,哪裡有不答應的。

“這樣好。我看就是後天吧,”穆洪想了想,就道,“正好這兩天衛所裡沒什麼事,我們就告一天的假。……還有,正好將阿佑一起上。那天是他休沐。”

穆洪將這個打算跟紀曉棠和紀三老爺一說,兩個人也很樂意。

“螺廟,我聽二嫂說過,在府城大大有名啊。”紀三老爺就道。

“你二嫂小時候,我常帶了去的。”沈氏就道,說到紀二太太,沈氏的心越發地好,就問紀曉棠有沒有聽紀二太太講過。

“娘是跟我說過。說這螺廟還有典故的。”紀曉棠就道。

“是有典故。”沈氏就點頭,一面慢聲細語地跟紀曉棠說起了螺廟的典故。

廟的所在,是任安城外一座山,山的名字就做螺山。而原本在任安城外,是沒有這座山的。傳說中,這座山是天帝的小兒憐惜任安地方貧瘠,百姓辛苦,下凡幻化而。因爲形狀像極了一隻海螺,就取名做螺山。

任安本來土地貧瘠,氣候惡劣,可自從有了這座螺山之後,任安就開始風調雨順,土地也變得沃起來。

人們都說,這是小仙帶來的福氣。

爲了紀念這位小仙,任安人捐出資財,就在山上建了一座螺廟,四方香火。

“你娘在螺廟也曾許過願,你去了,也替你娘拜一拜吧。”沈氏就對紀曉棠說道。

紀曉棠自然點頭應承。

五月初二,穆家衆人出城,就往螺廟來。

穆洪父子三人、紀三老爺、祁佑年都是騎馬,紀曉棠和穆萬傑跟著沈氏坐了一輛馬車。張氏帶著衆丫頭媳婦另外坐了三輛馬車,小廝家丁有騎馬、有步下,一路圍隨。浩浩地就到了螺山腳下。

Advertisement

山並不高,從山腳下就有人工的石街直到螺廟前。爲表虔誠,前來廟裡進香的人都是步行上山。

沈氏就是極虔誠的人。因此,衆人就都在山下下馬、下車。張氏拉著穆萬傑,紀曉棠扶著沈氏,穆洪等人前後跟隨,衆人沿著石階而上。來到螺廟前。

早有廟裡的住持得到消息,帶著知客僧人在廟門口迎接。

沈氏帶著紀曉棠先到大殿。大殿上供著一位穿綵、眉目端莊的神像,正是傳說中的天帝小兒螺

沈氏就拈香在神像前拜了。然後纔是張氏。

至於穆洪等人,只在一邊跟著住持說話,並不到神像前跪拜。原來這螺廟來拜的多是眷,男人們大多是陪同而來。

到紀曉棠要拜時。沈氏就特意囑咐。要拜兩次。一次是替紀二太太。

“你娘這麼多年才得了你弟弟,聽你們說,很是經歷過些艱難的。你替你娘多磕一個頭,螺娘娘保佑你娘和你弟弟。”沈氏就道。

紀曉棠自然應允。

替紀二太太拜過了,沈氏就要紀曉棠自己再拜。

“可有什麼求的,你只誠心地、暗暗地說給螺娘娘知道。螺娘娘纔可保佑你心想事。”沈氏這樣說著,慈祥的神態中似乎頗含深意。

“大姐嫁了姐夫,之前就來著螺廟中拜過的。”張氏就笑著對紀曉棠道。低了聲音。但是嗓門依舊不小。

穆洪那邊幾個人就紛紛地看了過來。

紀曉棠眼角的餘掃過,只覺得祁佑年的目格外熾烈。

在大殿之中拜過。又由住持陪著在廟裡四隨喜了一番,這才又到靜室中吃茶。

“我有師弟從南面來,沿途頗有些見聞,出來給衆位施主解解悶吧。”吃過了一道茶,住持就說道。

Advertisement

穆洪就點頭。

住持就打發了小沙彌出去,一會的工夫,就領了一個瘦削的僧人進來。

大家相互見禮問詢,僧人就在座上坐了。

這僧人十分健談,說起在南面的見聞就如數家珍。也許是看到穆洪幾個都是軍的打扮,這僧人就說起在福建和江浙等地的見聞來。

“……虧得是福建的祁將軍能幹,這兩年倭寇委實消停了不。”

說到倭寇,穆洪幾個都很興趣,問了僧人許多的問題。

倭寇來犯,多在福建和江浙沿海上岸,就近劫掠。任安雖然也近海,但是卻極有倭寇之患。這大概是因爲任安地方比不得福建、江浙富庶,又近京畿,且海上通路並不發達的緣故。

雖任安並無倭寇,但是穆洪父子還有祁佑年卻都是跟倭寇打過仗的。

江浙一帶倭寇猖獗時,就有調任安等地衛所兵力增援的習慣。他們幾個人上的軍功,就有不是打倭寇打來的。

說到倭寇消停了不,這確實是實。然而僧人的口氣中卻帶著憂慮。

“從南面一路北上,途徑沿海幾地,雖還不曾有倭寇來犯,卻有倭國浪人的行跡。”僧人就道。

“今年加強了南面的海防,不會給倭寇可乘之機。那些浪人雖可惡,應該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穆洪就道。

紀曉棠正在喝茶,聽到倭寇、浪人,一時就聽得有些出神。

突然間想起來一件事。

任安地位歷來不倭寇侵擾,也就是穆洪這些人對倭寇耳能詳,至於民間,尚有許多百姓不知倭寇爲何的。

然而,就是隆安六年,有倭寇來犯任安。

正因爲南面防範的,倭寇們沒有可乘之機,所以才鋌而走險,沿海匿北上,以浪人份爲掩護,化整爲零,劫掠了任安沿海幾富庶的鄉鎮。

清遠縣並沒有到滋擾,所以直到此刻僧人提起浪人和倭寇,紀曉棠才猛然想起這件事

紀曉棠微微皺眉,仔細回想。

當時共有六座村鎮被倭寇劫掠,倭寇共劫掠金銀財總計達二十萬兩,殺死人命共計一千五百六十三人,殺傷人命無數。

這些數字,紀曉棠還是在謝知縣給紀二老爺送來的邸報中看到的。

沒想起時還好,一旦想起來,紀曉棠卻是不能不痛心。

倭寇貪狠,不只劫掠財,一個銅板也不肯放過,更視人命如草芥。當時就有富庶的村子一夜之間被劫掠一空。倭寇劫掠之後,還放了一把火。整個村子的男無一人倖免,都死在了倭寇的手中。

這一世,既然提前記起了這件事,那就不能再讓慘事發生。

可是要如何阻止慘事發生,卻還需仔細思量。

紀曉棠皺眉沉思,事的關鍵,就是那個富庶的村子。

那個村子的名字,做萬家村。紀曉棠聽謝知縣跟紀二老爺說過,倭寇殺盡村中的百姓,還有一個小小的緣故在

倭寇劫掠地方,必定會先一步派人探路。

其中就有一個倭寇,做浪人的打扮探路到了萬家村。這個浪人不僅貪財好殺,同時還非常好。他在萬家村遇見一個年輕的子,見左右無人就上前調戲。

然而那萬姓子卻是個剛烈的,不肯辱。捱了那浪人一刀,拼命逃開,來了村子裡的人。

浪人在村人的圍攻下了傷,逃回倭寇們的藏地。

倭寇的頭領,卻正是這浪人的親兄長,就發誓要爲浪人報仇,所以纔有了萬家村的慘案。

劫掠萬家村之後,倭寇們一路沿海,又劫掠了其餘五個村鎮,才由海上逃走。

任安府反應不及,等追兵趕到,倭寇們已經在海上。任安並沒有足夠了水上兵力,只能放任倭寇們逃走。

後來,那些倭寇走到東南沿海,遇到東南水軍的埋伏,死傷大半。

東南水軍因爲這次勝利,軍威大振,軍中兵多加進爵。

浪人探路到萬家村,應該是五月初一日。倭寇夜襲萬家村,則是在五月初五日。他們特意選了端午當日,就是看中這一天大家過節,更加沒有防備。

今天是五月初二,如果前世的事還要發生,那麼浪人已經到了萬家村,並傷逃走。

到五月初五日,卻還有時間。

只是,這件事,要怎麼告訴給大家知道?僧人顯然是並不知道萬家村的事。

爲今之計,只有如此如此。

紀曉棠略一思索,就在沈氏耳邊低語了幾句,然後站起,悄悄地出了靜室。說到後山走走,不要人陪,然而沈氏還是打發了張氏和一衆丫頭跟了出來。

要將張氏和丫頭們支開一會,這卻並不是難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