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212章 變故

《安樂天下》 第212章 變故

紀曉蕓帶去懷遠的有數的銀子,就是一千五百兩,不到半月的工夫就花用了一半,而且並不是用來置產的。。

秦家已經敗了家業,紀曉蕓信中說的秦家待好,各種奢華吃用,其實就是來自於紀曉蕓的這些銀子。

程嬤嬤得了紀曉棠的囑託,一到懷遠之後就裝病不出,對紀曉蕓的事也都不再管,只在暗地裡監視、調查,並向紀曉棠稟報,相機行事。

紀曉蕓一到了懷遠,就立刻被秦大和秦給窩盤住了,將這兩個當做了最知心己的人。不僅心甘願地將自己的嫁妝銀拿出來一大家子揮霍,對自己那些上好的頭面、尺頭等也毫不吝惜。

另外,程嬤嬤在秦家住了這些天,雖然還沒有掌握秦家的全部況,卻已經發現有些事不對頭。程嬤嬤發現的,自然不是秦家敗了家業、靠典當度日這些大家已經知道的事。

程嬤嬤沒有在信中明說究竟發現了什麼,說是事關重大,要先找到確實的證據。

將程嬤嬤的信看完,紀二老爺默然不語,紀二太太則是深深的嘆息。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看到真相的時候,還是難免傷心氣憤。

爲紀曉蕓傷心,氣的則是秦博

秦博娶紀曉蕓,真的就是衝著嫁妝來的。秦博覬覦紀曉蕓的嫁妝,還不僅僅是爲了他一個人花用,而是爲了秦家那一大家子。

“秦博騙娶曉蕓,秦家那一家子都是同謀。”沉默半晌之後,紀二老爺低沉的聲音說道。

紀二老爺表面並不見明顯的怒,然而說話的語氣卻說明。他的恨意和憤怒一點兒也不比紀二太太

“若他明說他家敗了,咱們也不會就此瞧低了他,還會拿出銀錢來助他一家子。他娶了曉蕓去,他家裡不好過,曉蕓用嫁妝幫補,我們也不會說什麼。曉蕓陪嫁每年的出息,也都一家子用度了。只是就該好好過日子。量爲出。圖個長遠。他們這樣揮霍,哪裡是長久之計!”紀二太太就絮絮地說道。

Advertisement

“老太太不是總說秦家好,怎麼都是這樣不的子孫?”

秦家但凡有一個正經人。都不會縱容這樣的事

“秦家表哥是個志誠的人,只是秦家其他幾房據說是有不的。”紀二老爺嘆氣搖頭,而秦博的祖父也是個正經的讀書人,誰能想到。如今秦家的老輩人都不在了,留下來的子孫竟沒有一個正經、爭氣的。

“如今可怎麼辦?”紀二太太想了想。就問。

現在再說秦家怎樣,或者說這門親定的太倉促之類的話,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而他們雖然商量好了對策,但真到了實施的時候。紀二太太難免又有些心,擔心紀曉蕓不了委屈。

“就按照咱們商量好的來,且看秦家下一步要怎麼辦。”紀二老爺就道。

按照程嬤嬤信中所寫的趨勢發展下來。紀曉蕓這次帶過去的財很快就會被秦家吸乾。秦家勢必不會就這樣算了,他們還會繼續算計紀曉蕓其餘的嫁妝。

一千五百兩銀子。也就是紀曉蕓嫁妝的十分之一罷了,大頭還都在清遠這邊,有紀家人嚴看守著。

無論是紀曉蕓寫信回來,還是親自回來,紀家這邊已經打定了主意,再不會讓紀曉蕓拿一文錢往懷遠去。到時候,紀曉蕓手裡沒了銀子,對秦家沒了用,看秦家會怎樣對待紀曉蕓。

紀曉蕓委屈是肯定的,但是有程嬤嬤在,命還是有保證的。

等紀曉蕓看清了秦博和秦家人的真面目,那就是紀家人出面的時候。

“爹爹,現在就打發人往清河衚衕去,把姐姐的嫁妝都擡回來吧。”紀曉蕓就道。

“好。”紀二老爺點頭,隨即又囑咐,“這件事,暫時瞞著老太太。”

Advertisement

紀二太太和紀曉棠自然點頭,暫時瞞著紀老太太,是免得節外生枝。

紀二老爺安排了下去,就由紀三老爺帶著心腹的人,趁著當天夜深人靜,就將紀曉蕓的一應嫁妝都悄悄搬了回來,依舊都是封的嚴嚴實實地,就鎖進了紀家的庫房裡。

這樣,就算是秦博和紀曉蕓回來了,紀二老爺只說爲安全考慮,他們也無話可說。

紀家這邊將一切都安排妥當,紀曉蕓的第二封信很快就到了。

這一次,紀曉蕓的信寫的很簡短,字裡行間也沒有了以前的幸福和歡快。紀曉蕓在信中明言,要紀家送的嫁妝過去,說是在懷遠要多住上一些日子,將嫁妝送過去供應的吃穿用度。

至於爲什麼需要嫁妝供應的吃穿用度,紀曉蕓只說是今年大旱,莊田上都沒有收,而秦家因爲一筆大生意的緣故,現銀子都拿去做了週轉。是紀曉蕓主提出,先拿的嫁妝銀來家用,等秦家的銀子週轉了回來,再還給

紀曉蕓的這封信同上一封信一樣,也是寫給紀老太太的。看來紀曉蕓自己也知道,紀家人中只能指使得紀老太太,而紀老太太可以指使紀家的所有人。

紀曉棠看了信,只說了一聲荒謬。這封信,就被收在了紀二老爺的書房裡。既沒有告訴紀老太太,也沒有給紀曉蕓任何的迴應。就彷彿是,紀家本沒有接到這封信一般。

也許是沒有等到回信,紀曉蕓很快又追了一封信過來。這次的信中,紀曉蕓的措辭就有些尖銳,指責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行事霸道,不遵禮儀,把著出嫁的嫁妝不放。

紀曉蕓在信中對紀老太太說,如果紀老太太但凡還有一的心,就該做主將嫁妝都放還給。難道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給的嫁妝都是裝面子的,本就不是給花用的?

Advertisement

“秦家那邊是急了。”看了這封信,紀曉棠就道。

秦家雖然急。卻並沒有放紀曉蕓回來。如果紀曉蕓親自回來討要嫁妝,效果肯定要比寫信回來好。秦博應該知道這一點,可爲什麼他沒帶著紀曉蕓回來?

是擔心回來之後,紀家人發覺不妥,不僅嫁妝拿不回去,人也回不去了嗎?

紀曉棠並不這麼認爲。秦博已經完全控制了紀曉蕓,紀曉蕓拼死鬧起來。紀家人總會妥協。那爲什麼他不帶紀曉蕓回來呢?

一定是出了什麼事。

的轉機。也就應該在這裡了。

紀曉棠和紀二老爺、紀二太太、紀三老爺商量了半晌,斟酌著給紀曉蕓回了一封信。這封信,是以紀二老爺的語氣寫給紀曉蕓和秦博兩個人的。

在信中。紀二老爺告訴兩個人,紀曉蕓帶過去的財,兩個人可以隨便花用,但是再要多的。卻是沒有。

一千五百兩銀子,再加上許多的金銀首飾、尺頭。別說是紀曉蕓一家三口,就是養秦家那一大家子,也能養上兩年。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紀二老爺要紀曉蕓學會勤儉持家。要秦博專心苦讀。

紀二老爺在信中,隻字沒提讓紀曉蕓和秦博回清遠的話。紀二老爺不僅沒提這些,反而鼓勵紀曉蕓跟秦博就此在懷遠住下來。因爲那裡畢竟纔是真正的秦家。

紀二老爺說當初他是捨不得兒,如今已經想開了。

至於紀曉蕓其餘的嫁妝。紀二老爺承諾,只要紀曉蕓和秦博安安穩穩地過上兩年,向他證明,他們已經能夠當家立事,那麼紀二老爺會立刻派人將所有的嫁妝都送去懷遠。

而這兩年,紀家不會再給紀曉蕓任何的資助。

Advertisement

紀二老爺特意打發了個能說會道的管事去懷遠送這封信,讓管事轉告紀曉蕓和秦博。嫁出門的,潑出盆的水,讓紀曉蕓好生跟秦博過日子,不要再就寫信回家了。

清遠到懷遠,若是不停地趕路,也就是一天的腳程。管事的早上去,轉天掌燈時分就回來了。

紀二太太的院子了燈火通明,不僅紀二老爺在,紀曉棠和紀三老爺也都來了,大家一起聽管事這次去秦家的見聞。

“……見了老爺的信,姑爺臉就不大好看,也沒當著小的說什麼。二姑當著小的的面就哭了……”

紀曉蕓還向管事追問,紀老太太知不知道這件事,難道紀老太太也不管了。

“你怎樣說?”紀三老爺就問。

“小的自然按著老爺的囑咐說。”管事的答道。

紀二老爺囑咐了管事的,如果紀曉蕓問起紀老太太,只說紀老太太子不好,不能心,如果紀曉蕓還有孝心,就不要讓紀老太太再爲心了。

紀曉蕓聽了這些話,自然就哭的越發厲害了。

“小的只留了一個晚上,也並沒人搭理小的,小的就趕回來了。”

“你見了二姑的面,二姑怎麼樣?”紀二太太最關注的還是紀曉蕓。

“二姑裳首飾還都新鮮,人卻像是又瘦了些,臉也不大好。小的斗膽,姑爺看著對二姑很好,可二姑似乎……有些怕姑爺。”

“曉蕓怕博?”紀二太太的心就是一

秦博在人前一向溫潤如玉,待紀曉蕓更是溫似水。紀曉蕓在寵的人面前,是很有些小脾氣的。秦博一向縱容著紀曉蕓的這些小脾氣,順著紀曉蕓的脾氣勸哄。

因此,紀曉蕓在秦博面前,就有一些小任。可以說,在清遠的時候,從來都是秦博擔心紀曉蕓不開心,紀曉蕓何曾會怕秦博

如今,卻是連一個不能進宅的管事都看出來,紀曉蕓怕秦博了。

“曉蕓在懷遠,過的究竟是什麼日子。”紀二太太擔心道。

紀曉棠沒有說話,從管事的稟報中,能夠猜到,秦博已經慢慢地出真面目來,但因爲還顧忌著紀家,指著紀曉蕓的嫁妝,所以表面上待紀曉蕓應該還不會差。

紀曉蕓日子過的不好了,而這還僅僅是開始。

“你可見到了程嬤嬤?”紀曉棠就問管事。

這次打發管事去送信,紀曉棠還吩咐了他,要去見見程嬤嬤,或是聽程嬤嬤說什麼,或是帶程嬤嬤的信回來。

“小的慚愧,沒能見到程嬤嬤。”管事的忙就行禮道。

“爲什麼?”

“……秦家人說是嬤嬤病的厲害,怕傳給人,因此單獨安排了個院子給嬤嬤住,除了送飯送水的,其餘人都不能靠近,也不肯讓小的見嬤嬤。小的說,哪怕是隔著門,說上一句話也好,秦家人都不肯依。”

也正因爲這個,管家纔不肯在懷遠做任何的耽擱,這麼快就趕了回來。

“程嬤嬤,竟然被他們了起來!”紀三老爺吃驚道。

紀曉棠也有些吃驚。是知道程嬤嬤的本事和手段的。管事見不到程嬤嬤,程嬤嬤卻可以想法子見到管事。結果兩人卻沒有見面,而這段日子,程嬤嬤也沒有信來。

程嬤嬤真的著了秦家的手了?

紀曉棠微微皺眉。

程嬤嬤縱然再有本事,那也是在秦家,程嬤嬤並不佔什麼優勢。

“這可怎麼辦?”紀二太太就急了。

“二嫂別急。”紀三老爺立刻就道,“我這就帶著人往懷遠一趟,將曉蕓和程嬤嬤一起接回來。至於那個姓秦的,我先打他一頓,出這口氣,然後二哥和二嫂再置他。”

紀二太太當然不同意紀三老爺打上秦家,但是心裡也想著要立刻派人過去。

“慢著。”紀曉棠略一思索,卻攔住了兩人。

“曉棠,你還有什麼囑咐?”紀二太太就問。

“我沒有囑咐。我的意思,咱們依舊按兵不。”紀曉棠說道。

“都這種況了,還要等?”

“是的。”紀曉棠鄭重點頭,“我們等程嬤嬤的信。”紀曉棠相信程嬤嬤,出發去懷遠之前,們已經做了穩妥的安排,程嬤嬤沒有理由會被住,完全傳不出消息來。

程嬤嬤這樣做,必定有的道理。

“應該就是我所說的變故和轉機。”紀曉棠告訴屋衆人,“姐姐這件事,難辦的就在於火候。咱們要等的,也是這個最佳的火候。”

紀曉棠按下紀家諸人,程嬤嬤的信終於來了。

而送信人,卻讓紀曉棠大吃一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