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224章 開端

《安樂天下》 第224章 開端

紀家的事,不是靠躲避,搬到哪裡就能夠解決的。祁佑年讓紀曉棠一家搬去府城,與穆家同住,也只是方便保護。而這種保護,只能一時,不能一世。

“曉棠,如果你們想要出海,我可以幫忙。”兩人之間沉默了一會,祁佑年突然又道。

紀曉棠擡眼看祁佑年。

祁佑年輕輕點頭。

紀家出資出海的商船,這件事已經不是。那些人懷疑他們的份,自然對他們此舉有另外的解讀。

紀二老爺也曾說過,事到急時,讓紀三老爺帶上和長生出海。紀二老爺沒有說一家子都走,一方面是以爲他自己確實不想走,另一方面也是明白,如果一家子都走,那就誰都走不了。

如果祁佑年肯幫忙,事當然就不同了。然而,也只是將付出代價的從紀家一部分人,換了祁佑年。

即便有祁佑年幫忙,紀家人也不是那麼容易走了。

“阿佑,我不打算出海,我爹爹也是。”紀曉棠告訴祁佑年。

“這樣……,你們留下來,我也不知道都會發生什麼事。曉棠,你想好了嗎?”

“嗯,我想好了。”紀曉棠點頭。

紀曉棠想要留下來,那麼他自然會盡力幫助紀曉棠。祁佑年見紀曉棠心意堅決,自己也暗自下了決心。

“……皇室追查此事,由來已久。四哥還未年,就被大行皇帝委以重任。當今聖上登位,也曾數次督促四哥。”祁佑年瞧瞧左右無人,低聲音,緩緩地說道。

紀曉棠的眼睛就是一亮。知道,祁佑年這是要將他所知道的來龍去脈都告訴

所謂知己知彼,這正是紀曉棠目前所最需要的。

“四哥追查此事多年,已經頗有效,鎖定了幾最可疑的人家,重點調查。”

Advertisement

“阿佑,你是說。可疑之人並不僅僅是一個?”紀曉棠彷彿抓住了什麼關鍵。立刻就問祁佑年。

祁佑年點頭。

“大燕餘孽已經非常清楚,就在殺破狼之中。至於大宋皇室的後裔,四哥共鎖定了三戶人家。”祁佑年又輕聲地道。

原來。他們紀家並不是唯一被盯上的人家。這無疑是給他們增添了新的生機。紀曉棠心中一,隨即就是對祁佑年滿心的激。

祁佑年將這些告訴給,是擔了莫大的干係的。

“阿佑……”紀曉棠了一聲,然而此刻。相比起祁佑年的付出,任何激的話都顯得蒼白無力。

紀曉棠沒將話說出口。然而祁佑年的心卻是一。紀曉棠對他越是激,他就覺得越發的無力。他所能夠幫助紀曉棠的,也就只有這些。他想要庇護紀曉棠,庇護住紀家。然而他也非常清楚,在這件事上,他其實無能爲力。

他保護不了紀曉棠。這是讓他最爲心痛的領悟。

也正是因爲領悟到了這一點,他強迫自己將對紀曉棠的深深深地埋了起來。甚至在他知道秦震用意的況下。還竭力勸說紀曉棠收下秦震的禮

大秦天下,能夠庇護紀曉棠和紀家的,唯有靖安親王秦震。

“經過多年的追查,四哥似乎認定了你家。”最後,祁佑年又道,“四哥深大行皇帝寵,如今也極得陛下和太后的賞識信賴,將調查齊、謝兩家的大權盡數予四哥掌握。四哥的調查深任安府,我正巧在任安任職,四哥將一些事囑託給了我。”

再加上之前老侯爺也曾經參與過調查,所以祁佑年纔會知道的這麼清楚。

“阿佑,大秦天下這麼大,你來任安應該也不是巧合。”紀曉棠輕聲道。

Advertisement

“如今想來,確實如此。”祁佑年點頭。

“還有,阿佑,多謝你肯告訴我這些。這些對我很重要。”

“曉棠,你不要謝我。我只恨自己不能保護你。如果這些對你有用,我也能夠心安一些。”祁佑年沉聲道。

祁佑年說的這些,對何止有用,簡直是非常有用。

秦震在調查齊、謝兩家的事上大權獨攬,而以觀察秦震的言談行事,紀家的生路應該就在這裡了。

兩人在花廳說話的工夫,外面的天突然暗了下來,接著就起了風。紀曉棠起,走到花窗前往外張

“山雨來風滿樓。”紀曉棠慢慢地說道。

天上佈,風中卻沒有毫的溼潤水汽,顯然不可能會下雨。祁佑年卻點了點頭,他明白,紀曉棠說的並不是如今的天氣。

起了風,花廳中就不好待了,紀曉棠就和祁佑年起往前面來,迎面就正到紀三老爺。原來前面已經準備好了宴席,紀三老爺是奉紀二老爺之命,過來請祁佑年席的。

“阿佑,你可是讓我好找。”紀三老爺笑著道,一雙眼睛亮閃閃地在紀曉棠和祁佑年的臉上掃過。

祁佑年和紀曉棠都避開了紀三老爺的目

“小叔,你帶阿佑去前面坐席。我去陪外祖母。”紀曉棠就對紀三老爺道。

“哦……,好。”紀三老爺點頭答應,一面就帶了祁佑年往前面去。

……

祁佑年在紀家吃過宴席就離開了,徑自去縣衙歇息。這次祁佑年前來,並不僅僅是護送沈氏,給紀曉棠慶生,他上還帶了差事,有些事要與謝知縣商談,因此需要住在縣衙。

紀曉棠當然知道,祁佑年上另有真正要的差事。

Advertisement

掌燈時分,紀家諸人就都聚在紀二太太的屋子裡,陪著沈氏等人說話。

紀二老爺先就問穆家豪,任安城周邊旱如何。

穆家豪在之前的路上,已經看過了清遠周邊田莊的形,說到任安的況,他就搖頭。任安府各州縣普遍大旱。其中清遠縣城的旱還算是比較輕微的。

穆家在任安城外也有田莊,還有穆家寨山裡的果園和山地。

“麥收時只收了往年的十分之三四,如今看形,秋收只怕有些田地上會顆粒無收。我和父親、大哥算過,能收到過去的十分之一,就已經是老天留了。”穆家豪告訴紀二老爺。

“外祖母,小舅舅。如今府城中糧食可還充足。如果買不到糧,家中的存糧可還足夠?”紀曉棠就問。

“聽你外祖父說,府城中各糧鋪都還有許多存糧。只是價格漲了許多。”沈氏就道。

“家中的存糧應該夠用到明年的了。”張氏快人快語,接著就道,“這還多虧了曉棠提醒,今年田莊上的糧都留了下來。另外還多備了半年的存糧。”

穆家住在府城,習慣是家中只存一個月的糧食。還是聽了紀曉棠的建議,家中才多屯了些糧。至於府城中其他中上等的人家,大概和穆家的習慣相仿。

這些人家中糧食不夠,還可以去買。只是要付出更多的銀錢。難過的是那些貧苦的人家,家中既沒有存糧,又因爲糧價上漲而買不起店鋪的糧食。

而一旦糧鋪的糧食接濟不上。那麼城中就會有大部分百姓要捱

至於城外鄉村人家的況也是一樣。

紀曉棠心中飛快地算了算,現在看來。穆家人是不至於捱,但是日子也不會太好過就是了。

Advertisement

“外祖父、大舅舅和小舅舅的俸祿也不多,倒不必去買高價糧。我家這存糧還不,本來就存了外祖家的份,這次小舅舅回去,就悄悄帶上些,存夠明年夠用的吧。”紀曉棠就說道。

這樣提早安排,是因爲考慮到後期任安府會,從任安到清遠之間來往可就不會如現在這樣便利和安全。同時也非常擔心,萬一發生什麼,穆家一家子會捱

“娘,就聽曉棠的吧,以防萬一。”紀二太太更是心繫孃家,怕沈氏不肯接,忙就勸道。

沈氏倒並不是矯之人,聽兒和外孫這樣說了,就點了頭。

張氏和穆家豪見沈氏點頭,心中也是願意。穆家和紀家不同,穆家的田地並不多,平時的糧食一多半是要靠採買的。至於果園中的果子,那是不能當飯吃的。而且今年大旱,山中的果園收也極爲慘淡。紀曉棠的生日,沈氏很費了一番心思,才蒐集了一車的好果子帶來給外孫嚐鮮。

若是在往年,別說一車,就是五車、十車也是極容易的。

“姐夫,那我們就不跟你客氣了。”穆家豪向紀二老爺抱拳道。

“不過是我分之事,略盡孝道罷了。”紀二老爺忙道。這些年,他自覺很是愧對紀二太太和穆家,能夠幫上穆家一些,他心裡很是高興。

“這可好了。”張氏也跟著笑道,“姐姐姐夫還不知道,這糧食的價格漲了,糧食也沒有更好。那有良心的還罷了,不過是些陳米。也有那沒天良的,不知裡面摻了些什麼,哪裡是人吃的呢。”

“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紀二太太就問。

“已經有人買到這樣的糧食了,只是還沒人敢欺負到咱們家頭上。”張氏答道,“這纔開始,等到過了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還不知道會什麼樣。”

屋裡的人就都沉默了起來,大家都知道,張氏的話絕不是危言聳聽。

“姐姐、姐夫,”穆家豪沉默了一會,才又開口,“有姐姐姐夫這裡,家裡我們是不擔心的。父親讓我問一問,姐姐姐夫到時候能不能勻出一些糧食來。父親有些老兄弟,還有我們軍中的同僚,怕到時候糧食接濟不上。”

穆家不擔心自己,但穆家也有親友故舊,穆家寨中的族人,軍中的同袍。這些人家裡的境況不如穆家,到時候肯定會捱

“好。”紀二老爺略一思索,就很痛快地答應了。

“小舅舅,你估算出數目來了,我們也好心中有數。”紀曉棠就提醒穆家豪。

“這個還沒算,因爲也不知道姐姐、姐夫這裡的形,打算先來問問的。”穆家豪頭,憨笑道。

“回去就讓他們估算出來,然後打發人來告訴。”沈氏就道,“你們先顧著自家要,到時候大家都保著不死,就是上上籤。”

沈氏並不知道紀家早就開始屯糧,就想著雖然紀家廣有良田,自給有餘,但也不會有太多的餘糧照顧他人。

“外祖母放心,我們自有安排。”紀曉棠就道。

“這種時候,大家自然是相助守。我紀家能做到的,必會不餘力。”紀二老爺就道。

沈氏欣地輕輕點頭,心裡想著穆洪如果知道紀二老爺這樣說,應該會十分高興。至於穆家豪和張氏,則都被紀二老爺的話了。紀二老爺雖然是書生,但是說到講義氣、重,和穆家竟是沒什麼兩樣。

……

隆慶七年秋

繼南方水患之後,北方普遍大旱,多有地方顆粒未收,民心惶惶。又有北面蠻族也旱災波及,因此蠢蠢,頗有南下劫掠之意。

大秦王朝困的局面已經初端倪。

紀曉棠藕荷的長褙子外面還披了件水紅的披風,在幾個小丫頭的簇擁下,正匆匆地走在青石路上。還是深秋季節,卻已經如同往年冬時一般寒冷了。

穿過一道月亮門,前面便是書房。書房門口服侍的小廝看見紀曉棠過來,一個忙向裡面回報,另外兩個飛跑過來給紀曉棠行禮。

“姑娘可來了,二老爺和三老爺正等著姑娘。”

紀曉棠輕輕點頭,在衆人簇擁下上了臺階走進書房。

書房裡已經攏起了火盆,並不覺得寒冷。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一個坐在書案後,一個則是站在書前,見到紀曉棠來了,兩人臉上都出笑容。

“曉棠來了,快坐下。”紀三老爺擺手將服侍的丫頭打發出去,親自挪了椅子給紀曉棠。

“都坐下說話吧。”紀二老爺就道。

紀三老爺本來是坐不住的,可看看紀二老爺和紀曉棠,也只得耐住子,跟紀曉棠一起在書案前坐了。

“爹爹、小叔,是萬家的船隊回來了?”紀曉棠看著要比紀三老爺穩重的多,然而心裡卻並不是不急的,因此剛一坐下,就問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