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227章 民心所向

《安樂天下》 第227章 民心所向

臨近年底,每年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在喜氣洋洋地準備過年了。而今年,清遠城的街巷上卻是行人稀,顯冷落的形來。一年的大旱,很多百姓食不濟,更加沒有餘錢過年了。

紀府也比往年安靜了許多。

這一天,紀家諸人無事,就都聚在紀老太太的屋子裡說話。

“老三現在到哪裡了,能不能趕回來過年?”紀老太太靠在引枕上,問紀二老爺。

“按照計劃,三弟這個時候應該到占城了。只怕要年後才能回來。”紀二老爺估算了一下才回答道。紀三老爺乘船出海,不方便書信聯繫,因此家裡只能估算他的行程。

紀老太太就嘆氣,表怏怏不樂。

紀二老爺看紀老太太心不好,忙乾咳了一聲,給紀曉棠使眼

紀曉棠此刻正帶著長生玩。長生穿著嶄新的紅襖,腳下踩了一雙大紅綢子的虎頭鞋,正在炕上練習走路。紀曉棠就站在炕下,一面手護著長生,一面跟長生一起走。看見紀二老爺投過來的目,紀曉棠立刻會意,就引著長生往紀老太太邊走。

長生走到紀老太太邊,就咯咯笑著撲在了紀老太太的上。

“哎呦……”紀老太太立刻了一聲。

長生如今長的虎頭虎腦的,滾滾的子頗有些分量,紀老太太要抱長生就幾乎有些吃力。

“祖母。”長生趴在紀老太太的上,擡起頭來氣地喊。

紀老太太趕忙應了一聲,將紀三老爺的話題就暫時放過一邊。挲了長生的頭頂,又去長生滾滾的小子。

“祖母的長生長的越發結實了。”紀老太太的臉上出笑容來,一面慨。“再過一年啊,祖母可就不住你這樣一撲了。”

Advertisement

長生就咯咯地笑,屋衆人也都跟著輕笑起來。

“長生快跟祖母說,讓祖母放心,小叔一定會平安回來,長生也會好好孝順祖母。”紀曉棠就教長生說話。

長生雖然比同齡的孩子說話要早,但是現在要說上這麼一長段的話還是困難。不過他跟著紀曉棠學舌。斷斷續續地。還是將意思給表達明白了。

聽著長生氣的聲音,紀老太太的心中不由得發

“祖母的乖孫啊,怎麼這樣招人疼。”紀老太太出兩手。將長生抱起來。

長生力充沛,在紀老太太的懷裡也不肯安生,胳膊蹬地,紀老太太就有些抱不住他。紀曉蕓就在紀老太太旁邊坐著。忙就將長生接了過去。

“曉蕓,姐姐。”長生先紀曉蕓的名字。然後又姐姐,味十足,然而發音已經非常清晰。

紀曉棠在旁邊忍不住笑,長生也經常這樣喊

長生在紀曉蕓懷裡蹦了兩下。突然想起什麼來,就低頭用胖乎乎的手指著自己的虎頭鞋。

“大老虎、鞋子,曉蕓做的。”他腳上穿的虎頭鞋。正是出自紀曉蕓之手,做的極爲緻。長生非常喜歡。

“沒大沒小的,要喊姐姐。”紀二太太忍不住就笑道,一面向紀老太太解釋,“我說了幾次,說虎頭鞋是曉蕓做的,恐怕他聽見了,就學會了。”

“曉蕓做的鞋子,曉棠……的襖。”長生聽見紀二太太這樣說,就又氣地冒出一句來。

衆人都笑。

紀曉棠見紀曉蕓帶著長生很是妥當,就走到一邊,在紀二太太的下首坐了。

“我聽見丫頭們說,城裡來了許多的流民?”紀老太太突然問道。

Advertisement

“是的。”紀二老爺就答道。

北方普遍大旱,許多百姓在家鄉無法生存,只能背井離鄉,爲流民。清遠這裡本就富庶,且旱較輕,因爲紀府帶著頭施粥,保證清遠的百姓不僅不用流離失所,還能夠吃得上飯。一傳十、十傳百,許多流民知道這個消息,就都涌來了清遠縣。

紀二老爺正在爲這件事煩惱。

來了許多的流民,不僅需要更多的糧食,而且治安方面也不像以前那樣有保障。就在這幾天,本地的百姓與外地的流民之間就發生了衝突,雖然及時地被安了下來,但是患卻並沒有消除。

城裡許多大戶都已經關門閉戶,而紀府這裡也加強了護院的巡邏。

“爹爹,你去了縣衙,謝伯伯那裡打算怎麼應對?”紀曉棠就問。

“你謝伯伯打算在城中開闢出專門的地方來,安置這些流民,就由縣衙的差役們負責管理,維護治安。每天除了去粥廠領粥,就只許他們在安置地,不許隨意走。”紀二老爺句說道。

流民中不青壯,如果不妥善管理,十分容易生事。

“這倒是個好法子。”紀二太太就點頭道。

紀二老爺也點頭,如今安置流民的場所雖然還沒有修葺完,但是流民們已經都被衙役驅趕聚集到了那裡,所以清遠的街道上就比前些天清靜了許多。

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都說好,紀老太太不懂得這些事,就沒言語,而紀曉蕓帶著長生,本就沒聽這些事。

紀曉棠也沒說話。

“曉棠,你有什麼想法?”紀二老爺見紀曉棠的臉上出沉思的表來,就問道。

“流民中不青壯,雖然被縣衙圈住不許生事,但長此以往,只怕會有變故。爹爹,我在想,這些人並沒有喪失勞的能力,與其每天領粥、無所事事,不如找些事給他們做,讓他們按勞取酬。這酬勞自然不是金銀,就用米糧和布匹代替。”

Advertisement

“爹爹,我認爲,這纔是穩定人心和局面最好的法子。”而不是將這些人像犯人一樣看押起來。

紀曉棠這樣想,有的緣故。

前世這個時候,很多流民就是因爲吃不飽。且無所事事而作。雖然那時紀家也有施粥,可以說是他們的恩人。但是這些人卻恩將仇報,當年殺進紀府的人中,就不乏這些流民。

紀二老爺爲數年,對於人也自有深刻的瞭解,他想了想,就覺得紀曉棠的話有道理。

“只是如今這個時候。哪裡有那麼多工給他們做。”

“沒有也要找出來。”紀曉棠的語氣堅定。“爹爹,我想這樣安排還有一個原因,我擔心。這些人會被有心人鼓。”

“曉棠,你的意思是……”紀二老爺看向紀曉棠。

紀曉棠點了點頭。

紀二老爺立刻明白了。

“與其讓他們被人所用,不如爲我所用。”現在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靠紀家的糧食在養活著。紀曉棠進一步說道。這些流民可是一不小的力量。與其讓這些流民被有心人鼓,那麼不如棋高一著。先將這些流民籠絡到紀家這邊來。

畢竟,到時候真出了什麼事。紀家這些護院的力量還是太單薄了。

“好,我這就帶人去安排。”紀二老爺立刻就道。

“爹爹要是出門,就將曾師傅帶上。”紀曉棠囑咐紀二老爺。

“我知道了。”紀二老爺點頭,就讓紀二太太、紀曉棠幾個陪著紀老太太。他起出去佈置去了。

紀老太太雖然聽不大懂紀曉棠和紀二老爺之間的談話,但畢竟是上了些年紀,經歷過世事的。

“……是要小心些。這人啊,吃不飽要鬧子。太閒了,也要鬧子。”

Advertisement

“老太太儘管放心,再怎樣,總不會到我們這裡。”紀曉棠忙笑著道。

“嗯。”紀老太太點頭,一點兒都不爲自己擔心。無論是紀老太爺在的時候,還是後來紀二老爺當家,都將紀老太太保護的很好。“你小叔不在家,也沒個人幫你爹。你能幫著你爹出出主意這很好,也要多囑咐你爹,多加小心。”

“知道了,祖母。”紀曉棠笑著應了。

紀二老爺帶著曾師傅以及幾個能幹的管事,很快就將流民的事安排好了。流民中的青壯都被挑選了出來,每天在清遠城,或是到城外的農莊上做工,然後領取一定的米糧和布匹,多勞多得,得。對於一些實在沒有勞能力的,則依舊是安排到粥廠領粥。

幾天的工夫,紀二老爺還從青壯中選出了兩個領頭的人,來協助紀家的管事。這是因爲紀家人手確實不足,而且從流民之間選出領頭人來,更容易讓流民接,也更方便管理。

“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個時候,就看出人品的優劣來了。”紀二老爺這樣忙碌了幾天,這天在紀二太太的屋子裡,就跟紀曉棠說他這幾天的所見所聞和所

流民中大多數青壯,對於幹活換取糧食和布匹都接的很好,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是這樣。

原本每天無所事事就能混上飯吃,如果讓他們做活計了,就很不願意。不僅背地裡說了許多詆譭紀家的話,還曾經試圖鼓流民對紀家的不滿緒。

“若是後來米糧接濟不上,或是有別的變故,前者還無妨,這後者只怕就是之源。”紀二老爺告訴紀曉棠,他已經讓人將那些特別憊懶的人都登記在冊,並暗中加以監視。

紀二老爺這可不是跟紀曉棠閒談,而是將自己的經驗教導紀曉棠。

從紀曉棠很小的時候開始,紀二老爺就已經這樣潛移默化地在教導了。紀曉棠如今這樣早慧,不僅僅是重生了一次的緣故,而是跟紀二老爺這樣的教導分不開的。紀二老爺真的是將紀曉棠當做兒子一般在教養。

紀二太太在旁邊帶著長生,對父兩人這樣的談話早就習以爲常。就是長生也安靜在坐在紀二太太的懷裡,不像平常那樣玩耍吵鬧。

可以想見,以後等長生再大一些,就會跟紀曉棠坐在一起,聽紀二老爺的教導了。

隆慶七年臘月二十三,民間稱之爲過小年,家家戶戶都要祭竈。這一天,流民們也暫停做工,放假一天。

紀曉棠起了個大早,還正在梳洗,程嬤嬤帶著幾個管事媳婦已經過來等候了。管事媳婦們都在外屋候著,程嬤嬤卻進了裡屋。

程嬤嬤進屋給紀曉棠行禮,就見紀曉棠已經梳洗妥當了。未施脂,烏油油的頭髮在腦後利落地挽了,頭髮上只了兩隻鎏金鑲珠的簪子,打扮的極爲素淨。

“嬤嬤來的正好,快幫我選裳。”紀曉棠對著鏡子說道。

程嬤嬤笑著上前來,就替紀曉棠選了件水紅的妝花褙子,胭脂紅的灰鼠皮

“姑娘想著流民日子過的苦,所以打扮的素淨些。不過畢竟是大年下的,倒是該穿的喜氣些。”程嬤嬤這麼說著,又在兩件狐裘大氅中選了大紅羽紗面的,就跟錦兒和繡兒兩個幫紀曉棠穿戴起來。

穿戴利落了,紀曉棠才從屋子裡出來,一衆管事媳婦忙就上前行禮請安。

“東西可都準備齊全了?”紀曉棠就問。

今天是過小年,紀曉棠早就跟紀二老爺商量好,要跟紀二老爺一起去安置流民的縣衙后街給流民們送過節的資。

“回姑娘的話,都準備妥當了。”管事媳婦們忙都回話。

“好。”紀曉棠點點頭,就在衆人的簇擁下往前面紀二太太的屋子裡來。

“曉棠,你爹爹帶人去就是了,這大冷的天,那種地方,你大可不必去的。”紀二太太就勸紀曉棠。

“娘,我子健壯,沒關係的。祖母上了年歲,娘在家裡又走不開,我代表娘和祖母走上這一趟,也是咱們紀家的一份心。”紀曉棠就笑著道。

紀家爲流民提供了糧食、醫藥和布匹,很多人因此心中念紀家。

而這還遠遠不夠,紀曉棠想要這些人都紀家的人。

以心換心,紀曉棠很小就懂得這個道理了。所以,這一次,必須親自去。

“曉棠要去,就隨去。”紀二老爺這個時候就說道,“長生還小,曉蕓又弱,我也只有曉棠這一個幫手。”

“曉棠畢竟是個孩兒,你還真將當男兒用了。”紀二太太就嗔了紀二老爺一眼,卻也沒有再阻攔。

匆匆地吃了早飯,紀曉棠就跟著紀二老爺坐上馬車,往縣衙后街而來。

推薦弱完本種田文《重生小地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