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聽著蘇辛夷這話笑了笑,“這樣的事可不罕見,等你見得多了就知道了。”
后宮里一步登天的例子還嗎?
比如。
“母后說的是,兒媳還是見識太,以后不得母后帶著我多開開眼界。”蘇辛夷笑道。
這馬屁拍的皇后很是舒服,看著蘇辛夷便道:“不用急,等陛下再選秀的時候你就能看到了。”
蘇辛夷:……
總覺得皇后這話涵了很多人。
蘇辛夷輕咳一聲,看著皇后道:“有一件事兒媳也是才剛得知,有些猶豫要不要與母后說一聲。”
皇后瞧著蘇辛夷這麼為難的樣子,一時也有些好奇起來,能讓這麼看重的事,那就肯定是大事,“你說說看,如今你與本宮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蘇辛夷做出松口氣的樣子,“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與您說,這件事牽涉到許玉容。”
許玉容?
皇后想了想,這才想起來許玉容是自己侄子已經和離的媳婦,對于許玉容,皇后一向不怎麼喜歡,知道此事與有關系臉便先沉了下來。
若是只與許玉容有關,蘇辛夷肯定提也不會提,難道許玉容又去害束家了?
“你說。”皇后的面已經不大好看了。
蘇辛夷瞧著皇后的神,心里琢磨著束學博父子雖然已經貶為庶民,但是瞧著皇后這樣子對娘家也不是不在意。
在意才好呢。
就把自己打聽到的消息,以婉轉的語氣講了講。
皇后聽了之后臉都僵住了,許玉容跟伏云湊到一起去了?
伏云是誰?襄王的妾室,一向與李貴妃不睦,許玉容能不能知道?
所以,許玉容現在跟伏云湊到一起,皇后就覺得肯定不是好事,若不是許玉容在中間攪和,娘家能貶為庶民?
皇后給氣的臉都變了,看著蘇辛夷問道:“這個消息準嗎?”
蘇辛夷委婉地說道:“當時知道的時候我也不信,便讓人去查了查,確實查到伏云幾次前往玉靈庵見許玉容。”
說到這里,蘇辛夷面上還帶著幾分遲疑之,顯然還有話沒說出來。
“還有什麼你全都說出來。”皇后立刻說道。
蘇辛夷輕輕嘆口氣,“我派去的人還有一次見到了潤儀郡主,但是也不敢肯定潤儀郡主去玉靈庵到底見誰。”
皇后只覺得頭疼得要命,瓊思居然也摻和進去。
太子妃倒是給瓊思留了臉面,但是事能這麼巧?
要知道瓊思以前就跟許玉容有往來的,隨后后來鬧掰了,但是誰也不敢說會不會重新湊在一起。
皇后都有些不住自己的火氣了,這一個個的就是看著這皇后的位置做得太穩當了,非要鬧出點事兒把掀下來不可。
看著皇后這樣子,蘇辛夷就不在多了,皇后又不是傻子,肯定能想到這里頭的關竅。
伏云跟許玉容還有晏瓊思好,圖的是什麼?
伏云的背后是誰?
是襄王。
襄王圖謀什麼?
皇后能想不到嗎?
“這件事我會讓人去查。”皇后定下神來看著蘇辛夷說道,“多虧了你,不然只怕本宮還蒙在鼓里。”
若是這些小渾蛋真的做出什麼事來,自己遠在深宮又怎麼會知道,最后倒霉的還不是與兒子?
皇后一直覺得自己對家人仁至義盡,但是現在卻覺得沒能好好的管著他們,實在是失策的一件事。
皇后需要緩一緩,讓蘇辛夷坐著喝茶,自己以更為由進了殿。
進去之后皇后便看著趙嬤嬤吩咐道:“你親自去束家那邊走一趟,讓束學博好好地查一查許玉容到底怎麼回事。”
趙嬤嬤自然也聽到了之前的話,臉也十分凝重,“老奴這就去,只是娘娘,若是束爺不肯呢?”
皇后冷笑一聲,“什麼束爺,一個頭百姓稱什麼爺?”
趙嬤嬤瞧著娘娘這是氣狠了,忙勸道:“他們早就和離了,這件事爺未必就知道呢。”
皇后一想也是,下火氣看著趙嬤嬤,“你跟學博說,若是此事辦好了,說不定束家還能翻,能不能翻就看他了。”
若是此事真的跟李貴妃母子有關系,那麼查清楚真相的時候,當初束家的事也能給翻案,就算是不能翻案,也能求陛下開恩,讓束家好歹擺庶民,就算是不能重新做到承恩公的位置,至也翻了。
皇后的腦子轉得飛快,這件事有利有弊,就看怎麼把握了。
一個人肯定不,但是不還是有蘇辛夷嗎?
蘇辛夷把這件事說給聽,難道就真的只是說說?
皇后定下神來,又理了理自己的思緒,這才看著趙嬤嬤又叮囑道:“我哥哥是不能指了,你只跟學博說,讓他好好地把這件事辦好,其他的自然有我。”
趙嬤嬤立刻答應下來,“老奴現在就去。”
皇后微微頷首,瞧著趙嬤嬤出去了,這才重重地嘆口氣,真的是流年不利,總覺得做什麼事也不順當。
趙嬤嬤走了沒多久,銀枝進來回稟,“娘娘,武安侯夫人到了。”
皇后:……
就沒個讓人清凈的時候。
打起神往外走,還得探問尤家的事兒,這皇后可真是太忙了。
武安侯夫人一命婦裝扮進了殿,就看到旁邊坐著個人,能在元徽宮的正殿坐著的可沒幾個,以為是哪一宮的娘娘,大眼看去沒想到是太子妃。
武安侯夫人的面就沉了下來,但是依著份規矩卻又不得不上前見禮。
“臣婦拜見太子妃。”武安侯夫人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很和善的樣子,想起自己的兒因為太子妃不能進東宮,就氣得不住火氣。
太子妃的位置們不想了,進東宮做個良娣也行,結果也不行,可見太子妃善妒不容人。
蘇辛夷打量著武安侯夫人,說起來以前也是見過的,只不過那時候人很多,沒有往來自然就不會去關注。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蘇辛夷瞧著武安侯夫人雖然面上帶著笑,但是一雙眼睛卻十分的冷淡,的還帶著幾分厭惡之。
蘇辛夷只覺得好笑,果然是有其必有其母,裴念薇的子果然不是憑空來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夫人請起。”蘇辛夷臉上掛著疏離又禮貌的微笑,看著武安侯夫人淡淡的說道。
武安侯夫人聽著太子妃不冷不熱的聲音,心里就更不滿了,怎麼說也是太子的舅母,果然是鄉下來的,沒有規矩。
只是武安侯夫人也就敢心里這麼想,上一個字也不敢說,這位太子妃的子可不好,萬一要是打自己呢?
雖然挨了打能討公道,但是疼的還不是?
武安侯夫人坐在一旁閉不語,顯然沒有與太子妃嘮家常的意思。
蘇辛夷還不愿意與攀談呢,也就含笑不語。
裝大尾狼,誰還不會啊。
皇后出來的時候,就覺這倆人之間的氣氛很詭異,明明帶著笑,但是就是瞧著瘆的慌。
這要是以前,肯定拍著掌看熱鬧,但是現在卻看著武安侯夫人不太順眼,還在這里擺什麼舅母的譜,滿朝上下哪個不知道太子與他們武安侯府不親近?
也虧得陛下還念著先皇后的分,對武安侯府還算不錯,不然的話在京城武安侯府還能排得上號?
皇后落座之后,武安侯夫人趕起請安行禮,皇后笑著讓武安侯夫人座,這才開口說道:“久不見夫人,這一向可還好?”
“臣婦一切都好,勞皇后娘娘掛念,只是許久不見娘娘,這才想著進宮來請安。”武安侯夫人笑著說道。
蘇辛夷在一旁聽著心里更冷了,以前皇后與太子之間的關系如何,就不信武安侯府的人不知道,在這樣的況下還與皇后走得近,這說明什麼?
這些人是真的沒把太子的事當一回事,不過就是覺得太子上有他們裴家的,怎麼也撇不開關系,這才肆意胡為。
皇后這就有點尷尬了,現在跟東宮關系不錯,武安侯夫人這麼說,讓有點臉上掛不住。
皇后輕咳一聲,看著武安侯夫人,“夫人這次進宮來可還有別的事?”
武安侯夫人覺得皇后的態度跟以前不大一樣,轉念一想,太子妃在這里坐著,皇后娘娘當然不好與親近,這麼一想就更覺得蘇辛夷礙事了。
“也沒別的事,就是臣婦的外甥從潞州遠道而來,臣婦想要跟娘娘求個恩典,今年的夏日宴能不能帶上,讓孩子也開開眼界見見世面。”武安侯夫人滿臉笑容說道。
蘇辛夷自然知道夏日宴的事,不過因為漳平府的事,今日的夏日宴推遲,現在宮里還沒個章程出來,現在武安侯夫人就來問,可見對尤香薷是真的很上心啊。
皇后面上的笑容不變,語氣更是和,“自然是可以的。”
能說不可以嗎?
說起來,尤香薷還是先皇后的外甥,要是不同意,指不定裴家在外頭怎麼宣揚。
好在太子妃與一條心,這里心里有了準備,自然就沒什麼擔心的。
裴家想要算計什麼,也不想想陛下那個人是能被算計的嗎?
別到時候賠了夫人又折兵。
“夏日宴的事現在還沒定下,畢竟太子遠征在外,陛下與本宮很是憂心,夫人還是回去等消息,也說不定今年的夏日宴就不辦了。”皇后笑瞇瞇地開口。
武安侯夫人聞言心里就有了數,與皇后又攀談幾句,便起告辭。
皇后讓云雁去送武安侯夫人,等人離開之后,這才看著蘇辛夷說道:“你說的果然沒錯,他們卻是迫不及待。”
蘇辛夷笑了笑,“母后知道就好了,若是沒別的事兒媳也先告退。”
皇后點點頭,“你也回去休息,今年若是辦夏日宴,你便跟在我邊學著。”
蘇辛夷有點意外,這種宮中大宴與平常幫著皇后理些宮中小事不同,這可是對外揚名的好機會,就沒想到皇后這麼大方。
看來,皇后比自己想的還要大方一些。
漳平府的捷報早已經送達陛下案頭,朝堂之上對太子的贊揚之聲越來越多,蘇辛夷知道之后不僅沒有高興,反倒是憂心忡忡。
陛下尚在,作為儲君并不需要多大的功勛。
盼著太子回京之日,蘇辛夷這邊也給家里人遞了消息,讓母親和大伯母來東宮。
蘇辛夷的份若是回齊國公府,必然儀仗齊備,那就太大張旗鼓了,想家里人了倒不如把人接到東宮方便得多。
四夫人與大夫人如約而來,見到蘇辛夷二人先見禮。
蘇辛夷忙親自把人扶起來,“大伯母,娘,這里沒有別人,你們作何要這樣。快坐下,咱們說說話,我可真是太想你們了。”
大夫人便笑著說道:“禮不可廢,不能被人置喙。”
四夫人跟著點頭,仔細打量著兒,瞧著沒有消瘦多這才松口氣,“平安回來就好,家里人不知道多擔心你與殿下。”
蘇辛夷又問了祖父祖母的,還問了二伯與三伯一家。
“你祖父祖母尚好,知道我們來讓你不要掛心。你二伯一家都好,前幾日你二姐姐才回府探親,現在你做了太子妃,家里的姑娘都跟著水漲船高,在婆家的日子好過的很。”大夫人笑著說道。
蘇辛夷沒忍住笑了一聲,“大伯母就知道逗我,便是沒有我,有國公府在家里的姐姐們還能在婆家吃虧不?”
大夫人就笑了,這話說的也在理,只不過出個太子妃確實也讓人更高看一眼。若是早些年他們家出個太子妃,自己的大兒又怎麼會吃那樣的苦,不過反過來想趁早看清人心也是好事。
聽著大伯母沒有說三伯家,就估著可能有點事兒,就看向母親。
四夫人跟兒有點默契,對上的眼神就知道想要要問什麼,就開口說道:“翁姨娘因為你五哥的事在家里鬧,還是要他娶翁家的兒,這回你三伯母撒手不管了,放出話去要是蘇滁敢娶翁家進門,親后他們三房就把你五哥他們分出去。”
蘇辛夷意外,“三伯母這次這麼厲害?”
大夫人就在一旁接過話去,“你去漳平府的時候,翁家那邊來過,帶來了兩個姑娘,個頂個的傲著呢,把你三伯母給氣壞了。一個翁姨娘就讓憋了半輩子氣,后半輩子還能看庶子媳婦的臉?這不就鬧開了。”
蘇辛夷:……
“祖母肯定站在三伯母這邊。”蘇辛夷很肯定的說道。
“可不是,你祖母也不看好翁家的姑娘。”四夫人嘆氣,“不過到底是三房自己的事,最終還得看你三伯。”
“那三伯怎麼說的?”蘇辛夷微微皺眉說道。
也是實在是不懂,三伯到底喜歡翁姨娘什麼,就這麼個作妖的勁兒?
“你三伯還沒表態呢,翁姨娘倒是厲害,以死相你五哥去了。”
真是驚天大雷,蘇辛夷都給鎮住了,想一想確實是翁姨娘能做出來的事。
“沒想到吧?”大伯母看著辛夷問道。
蘇辛夷搖搖頭,“歸結底還是三伯以前對翁姨娘太過縱容,這才把的心養大了。”
四夫人哼了一聲,“當年以救命之恩非要進門,我就覺得這人腦子可能跟正常人不一樣。一個翁家正經的姑娘,寧愿做妾也要嫁你三伯,說什麼救命之恩,就是看上你三伯了,所以這進門之后,才一直跟你三伯母較勁,只可惜你三伯那腦子正事上不糊涂,這家事上就差得多了。”
大夫人笑了笑,若是以前這話是不說的,如今辛夷也已經嫁了人就好說了,便看著二人道:“爺們年輕的時候就是看臉,哪個小姑娘俊俏就喜歡哪個,辛夷是不知道,翁姨娘年輕的時候啊能把你三伯母比到泥地里去。但是這上了年紀兒孫滿堂之后,男人就不會看臉了,得看理家管事,看兒孫出息。你三伯母倆孩子都出息,你三伯父現在啊心里那桿秤早就偏了。”
蘇辛夷:……
大伯母真的是一針見,確實是這樣啊。
瞧著辛夷的神,大夫人拍拍的手,“你不用擔心,你三伯母雖然脾氣不大好,又爭強好勝的,但是這次還真的輸不了。翁姨娘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敢拿著你五哥要挾,便是你三伯父不管,你祖母也肯定管的。”
“這次又送莊子上?”蘇辛夷哭笑不得的問道。
“那還能怎麼辦,翁姨娘到底是生了兩個孩子的,希仙又嫁了人,要是婆家那邊知道姨娘被國公府趕出去,那還有什麼臉面做人。還有你五哥也得娶媳婦,不得給倆孩子顧著臉面,不過這次翁姨娘在莊子上就得養病長住,想回來不容易了。”大夫人當家做主就得想的面面周到,但是也確實有些煩翁姨娘不識趣,國公府的姨娘也不是自己,別個誰敢鬧騰,好吃好喝面的活著不就行了。
四夫人沒忍住跟兒說道:“你三伯母也是發了狠,買了個極為漂亮的丫頭進府,調教了幾天就直接送到你三伯屋子里去了。”
------題外話------
今日更新送上,麼麼噠小可們。
21世紀的暗夜組織有個全能型殺手叫安雪棠,但她穿越了。穿越第一天就被賣給了一個殘障人士當妻子,傳聞那人不僅雙腿殘疾還兇殘暴戾。可作為聲控顏控的安雪棠一進門就被那人的聲音和俊美的容貌蠱惑住了。雙腿殘疾?冇事,我能治。中毒活不過半年?冇事,我能解。需要養個小包子?冇事,我養的起。想要當攝政王?冇事,我助你一臂之力。想要生個小包子?呃…那…那也不是不行。
身爲御膳房宮女,姚珍珠樂天知命。 她勤快低調,幹活不挑,只等到了年紀被放出宮去,與家人團圓。 然而這天她做了一個夢,夢裏總管問她:“花房缺一個管花的宮人,太孫殿下缺一個侍寢的宮女,你選哪個?” 她自然選了前者,然後當天就因爲兩宮相鬥而丟了性命,做了花下泥土。 再次醒來,總管仍舊坐在她面前:“願不願意——” 姚珍珠頭如搗蒜:“我願意!” - 李宿性情孤僻,桀驁不馴,無人可近身。 從毓慶宮到南寂園,又重回長信宮,只這個小宮女卻巴巴跟着他,見過他最黑暗的祕密,見過他最狂怒的內裏,也不離不棄。 冬日寢冷,他抱着暖得像小火爐的她入睡,在她耳邊問道:“你當初答應得這麼痛快,後面又趕也趕不走,是不是早就覬覦孤?” 姚珍珠含淚:“奴婢不是……” 奴婢斗膽來侍寢,只是爲了逆天改命。
【女扮男裝將軍vs偏執權臣】人人都說將軍府那義子葛凝玉是上趕著給將軍府擦屁股的狗,殊不知她是葛家女扮男裝的嫡小姐。 一朝被皇上詔回京,等待她是父親身亡與偌大的鴻門宴。 朝堂上風波詭異,暗度陳倉,稍有不慎,便會命喪黃泉。 她謹慎再謹慎,可還是架不住有個身份低微的男人在她一旁拱火。 她快恨死那個喜歡打小報告的溫景淵,他總喜歡擺弄那些木頭小人兒,還次次都給她使絆子。 起初,溫景淵一邊操著刻刀一邊看著被五花大綁在刑架上的葛凝玉,“將軍生的這樣好,真是做人偶的好面料。” 后來,溫景淵將她圈在懷里,撥弄著她的唇,“姐姐,先前說的都不作數,姐姐若是喜歡,我來做你的人偶可好?” 葛凝玉最后才知道,昔日心狠手辣的笑面虎為了自己賭了兩次,一次賭了情,一次賭了命。 排雷:1、女主穿越人士,但沒有過多的金手指,情感線靠后 2、作者起名廢 3、架空西漢,請勿考究
【追妻火葬場+重生+虐渣+打臉+男二上位+雙潔+群像+團寵】 崔窈寧的前半生人人艷羨。 她是清河崔氏的嫡女,自小驕縱任性,后嫁給同為簪纓世家的狀元郎裴鈺更是被寵上了天。 裴鈺與她青梅竹馬,情投意合,成親當天許她絕不納妾,一生無異腹子。 她以為裴鈺真心待她,卻沒想到在父兄被人冤枉謀反下獄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抬外室進門。 他說:“蕊娘性情很好,不會與你相爭,就算生下孩子也會養在你名下,誰都越不過你。” 再后來,他又說:“一個孩子你都容不下,你真教我失望。” 再一睜眼,回到十四歲那年。 這一次在春日宴上,望著眾多風采出眾的少年郎,崔窈寧的目光徑直略過滿眼期待的裴鈺,定在那個肅靜清越的青年身上,嗓音嬌氣又蠻橫:“我選他。” 他是晉陽長公主的兒子。 同樣…也是裴鈺的長房嫡兄。 / 裴宴書是高門世族教養出來的小公爺,氣質清絕,芝蘭玉樹,自小就將規矩戒律刻在了骨子里,是整個京城出了名的端方君子。 卻無人知曉,他自見到堂弟未過門妻子的那刻就起了覬覦之心。 不曾想,有一天,他心中的明月從天上奔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