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初唐大農梟 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

《初唐大農梟》 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

和武士彠家一樣有經濟問題的大戶有很多,他們大多都不是傻子,都在謀求轉變,學習科學技,不讓自己的家族掉隊,是他們唯一想到的辦法。

所以,李世民,程咬金,尉遲老黑等人最近的小日子過的不錯,幾乎每天都有請吃的宴會,這讓李建一度十分鬱悶。

“諸卿可有良策?”除夕這天,李建依舊沒有歇著,召集了東宮的屬之後,第一句就向大家問計道。

年終最後的一次大朝會上,容幾乎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講李世民過去一年的功績,而且這傢伙在滅樑師都和白狼谷一戰之後,還完了騎兵部隊的組建,現在他天策府門下有一萬二千騎兵,朝廷的對外作戰,幾乎不可避免的要選擇他或者他屬下的將領領兵出征。

如果明年各方面的軍功再度被李世民包圓了,李建可就真沒有臉繼續霸著太子之位了。

“太子殿下,據臣下所知,秦王的馬有一部分是出自洺州,而且是打著欠條買的。

不若,您也找於秋買幾千匹馬充實東宮六率衛。只要您屬下有了騎兵部隊,加上咱們在朝堂上的力量,這出征山東的機會,大家一定能幫您爭取到。

等剿滅了徐圓朗,咱們再從繳獲裡拿出一部分錢還了於秋的欠款就行,就算有所不足,請兵剿滅徐圓朗的山東各家也應該願意出錢給您補足的。”太子中允王珪率先向李建建議道。

現場就有不山東世家的人,聽他這麼說,也是一點都沒有反對的意思,花點錢能把徐圓朗打發了,他們還是能夠接的。

以往的時候,他們或許會期盼天下叛不斷,或者發點小災小難,這樣,積蓄充足的他們,就好發戰爭財或國難財。

Advertisement

現在,他們卻是希自己的地盤附近快速的平靜下來,因爲,即便是有叛和小災,大家也不會買他們的東西了,反而會影響他們的生產。

目前所有東西賣不出去,家裡日子過的張的世家子,都在想辦法把自家的產出賣出去。

糧食在長安的價格猛跌,那麼,江南那些產糧大戶,就直接將糧食賣到山東戰區去,讓他們本土世家的糧食賣不了高價甚至賣都賣不

而且還不僅是糧食方面,這已經形了一種趨勢,各個階層,對於他們的需求,依賴都在降低。各個世家的生存環境正在變的越來越艱難。

而究其原因,是他們門下的生意都不好做了,產出的東西賣不出去,也變的越來越不稀缺。

沒飯吃的百姓,賣給他們爲奴已經不是唯一選擇,隨便進山伐伐木,收集一下花瓣,採一些藥材,都能在洺州收貨的碼頭上換到錢。

實在沒有這方面技能的,甚至可以去洺州那邊做力氣活。

而且,洺州高薪在長安招募工匠的活早已擴散到了全國,各地的工匠都涌洺州,就導致了各個本土世家想要做事的效率,質量,都有所下降。

現在市面上,也就只有和洺州,和於秋沾邊的生意,還在盈利。像武士彠那樣,出售自家鋪面維持府中開銷的人,卻是佔了多數。

五姓七由於之前和於秋惡,沒有拉下臉去洺州找於秋合作,雖然派了門下一些附庸的小家族去,但並沒有到這大棚蔬菜上市的大頭利潤,反觀關隴世家,不僅因爲倒賣於秋手上的蔬菜賺的盆滿鉢滿,等明年的時候,他們又可以得到一門每年冬季,都可以大賺特賺的產業,這可是下蛋的金啊!誰不想要。

Advertisement

至此,五姓七想要斷絕洺州與外界的貿易來拿於秋,都已經變的不可能了,因爲他們阻止不了別家對於利益的追求。

人心,往往就是這樣的經不起利益的衝擊。

“借,孤派你前往洺州,找於秋借五千匹馬,正月底之前若果能送到長安,孤可以給他一個好些的價錢。

如果他不肯借,就別怪孤對他名下的產業使手段,據孤所知,他門下的人最近在長安收購了不店鋪,準備自營,沒有府的允許,可不是誰想在長安賣什麼,就賣什麼的。”李建咬牙道。

“臣下遵命。”王珪抱拳領命之後,這個議題就算是結束了。

然而,李建還沒有散會的意思,繼續皺著眉頭道,“最近幾日,我那二弟府上很是熱鬧,反而孤召集的宴會,卻清冷了許多,諸卿可知原因?”

他這句話一問,大殿之中,頓時便有許多人有些慚愧的低下了頭。

不說別人,就是他們之中,也有許多人想去走走李世民的門路,將自家子侄送去洺州學習科學技,因爲,之前去洺州找於秋買菜的人回來之後說了,洺山書院明年只招收一百名學生,往後每年也只招收一百名學生,目前,於秋確認會收下的人中,只有秦王本人的長子李承乾,尉遲恭的長子尉遲寶林,以及程知節的三個六歲以上的兒子。

連和於秋達了幾百萬貫生意合作的韋氏,杜氏和長孫氏的子弟,都只能排號等待,因爲,這一百個名額中,有一大部分於秋都會留給洺州本土的孩子,而在國公都有幾十個的長安城裡,想要送子侄去洺州學習科學技的人,何止數百。

一些人甚至都開始通過請李世民和程知節,尉遲恭吃飯,來打聽於秋的喜好了。

Advertisement

“這個,應該是他們想將自家子弟送往洺州讀書的原因。”魏徵如實道。

“洺州有大儒辦學?”李建皺眉道。

最近一段時間,好像什麼事都與洺州有關係,這讓他很鬱悶,偏偏那個於秋表上跟自己客氣,實際上卻並不願意與自己過多接

“並非如此,是於秋自己準備在洺山辦學,教六七歲的學習他所謂的科學技,這科學技,就是於秋搞出各種新名堂的手法,據說,他會在這些中選擇資質最佳者收爲親傳弟子,傳承靈鷲宮的學問。”魏徵給李建解釋道。

“靈鷲宮的學問?引天雷轟殺突厥人的法?”李建挑起眉頭向魏徵問道。

“或許是,但,很有可能不是。

因爲,秦王並沒有因爲於秋有這樣的手段,而對於秋產生多大的敬畏。

而平安國公主那邊,甚至對於嫁給於秋這樣有神通法的人還頗有微詞,這幾日正在陛下面前鬧緒。

是以,臣下以爲,於秋施展法引天雷轟殺突厥人之事,可能是謠傳。”魏徵據自己的推測道。

其實,李世民差點就信了於秋是個會法的人,可李秀寧不信,因爲知道於秋在李世民到娘子關之前,就已經去白狼谷佈置了一番。

而當於秋在葦澤關給所有的士兵們表演放煙花的時候,李秀寧就更加的確定了,於秋只是掌握了一種易燃易

火藥這個東西,在當下這個時代,可並不是沒有人知道,尤其是煉丹制丸的高手孫思邈,李秀寧在於秋和李世民去善與頡利會盟的時候,就去信洺州問了孫思邈,得知於秋弄出來的東西,是一種比火藥厲害很多的易燃易後,頓時就知道了於秋是在裝神弄鬼。

Advertisement

只可惜,孫思邈對於秋弄出來的一無所知,也不願意去研究,目前只有於秋一個懂得製作,並且他完全沒有打算將技傳授給任何外人的意思。

在李世民回長安的路上,李秀寧就將這件事告訴了李世民,而李世民卻是讓李秀寧不要將這件事跟任何人說破,否則,難免有人將主意打到於秋的上,萬一,於秋有什麼貪心,泄了技,被別人掌握了這種東西,對於李唐江山可是有害無利。

也正是因爲這件事,讓李世民徹底的相信了於秋對於李唐江山是真的沒有想法,否則,沒有誰能打的過掌握了這種大殺的於秋。

當然,他其實也是有點小私心的,萬一自己哪天走到了最後一步,找於秋弄點這東西來,或許就能幫自己鼎定勝局了。

魏徵的話李建很以爲然,並且,讓他想到了長安城另一個可以影響於秋的人,於是,當場就解散了會議,讓門下侍準備了一些禮,往平安國公主府邸而去。

太子親自上門給人送年禮的事可不多見,李建自問與李秀寧的關係還算不錯,在這裡能夠得到一些幫助,沒理由李世民的兒子能送去洺州讀書,而他的兒子不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